第三章污染控制技术之三(噪声及其他)_第1页
第三章污染控制技术之三(噪声及其他)_第2页
第三章污染控制技术之三(噪声及其他)_第3页
第三章污染控制技术之三(噪声及其他)_第4页
第三章污染控制技术之三(噪声及其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化法是将水泥、塑料、水玻璃、沥青等凝结剂同危险废物加以混合进行固化,使废物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封闭在固化体内不被浸出,从而达到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的目的。水泥固化法塑料固化法水玻璃、沥青固化法现在是1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水泥固化法是以水泥为固化剂将危险废物进行固化的一种处理方法。含有有害物质的污泥。塑料固化法是将塑料作为凝结剂,使含有重金属的废物固化而将重金属封闭起来,同时又可将固化体作为农业或建筑材料加以利用。水玻璃、沥青固化法分别以水玻璃和沥青为固化剂,与有害物按一定的配料比进行反应,最后将有害物包在水玻璃和沥青之中。现在是2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五、城市垃圾的处理城市垃圾是指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固态和液态废弃物、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办公垃圾、商业网点经营活动的垃圾、医疗垃圾和市政维护管理的垃圾等。1、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方法主要有三种方式——填埋、焚烧和堆肥,从垃圾成分来看,有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宜采用焚烧法;无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宜采用填埋法;垃圾中可降解有机物多者宜采用堆肥法。

现在是3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2、城市垃圾的资源化与回收利用垃圾中含有的再生资源物质为:废纸、黑色和有色金属、废弃食物、塑料、织物、玻璃等。

和采用机械化的高效率处理方法,回收有用成分并作为再生原料加以利用.现在是4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第五节噪声控制技术现在是5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一、噪声控制的一般原理声音三要素: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1、声源的控制:声源是噪声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最有效的控制噪声的方法是从控制声源的发声着手。2、传播途径的控制:一是利用噪声随传播的距离而衰减,远离。二是利用声音的指向性,控制传播方向。三是在声源与接受者之间建立隔声屏障。3、接受者的防护:人个防护措施(护耳器)。现在是6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护耳器护耳器护耳器噪声综合治理室现在是7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吸声技术声源发出的声波遇到顶棚、地面、墙面及其他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声波的反射,声波在室内多次反射形成叠加声波,称为混响声。吸声是用吸声材料装饰在房间的内表面上或者在高噪声的房间悬挂空间吸声体,将室内的声音吸收掉一部分,以降低该房间的噪声。

分为多孔吸声材料、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微穿孔板吸声技术现在是8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1、多孔性吸声材料针对高频噪声控制材料特征:内部有许多小孔,孔与孔之间相互连通,并与材料表面相通,具有通气性。

吸声机理:当声波进入孔隙,引起空隙中的空气和材料的细小纤维振动,加上空气与孔壁的摩擦和粘滞阻力,使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被吸收掉,从而起到吸收声能的作用。现在是9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吸声系数(α)——表征吸收材料吸声性能,在0~1之间,吸声系数越高,材料的吸声性能越好。任何材料都具有一定的吸声能力,如水泥地面的平均吸声系数是0.02,钢板的吸声系数为0.01。但是只有吸声系数大于0.2的材料才叫做吸声材料。常用的吸声材料按其吸声效果的大小排列为:玻璃棉、矿渣棉、卡普隆纤维、石棉、工业毛毯、加气混凝土、木屑、木丝板、甘蔗板等

现在是10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2、薄板共振吸声结构针对低频噪声控制

材料特征:把薄金属板、胶合板、塑料板甚至纸质板材的周边固定在框架上,背后设置一定深度的空气层。

吸声机理:应用共振原理1)声音与薄板(薄膜)固有频率产生共振2)声音与板后空腔气室空气产生共振声能转化为热能现在是11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3、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在薄板共振吸声结构上穿以一定孔径和穿孔率的小孔穿孔板孔颈处空气柱往复振动

穿孔率小于20%

4、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孔径小于1mm微孔(孔径0.2~1mm,穿孔率1~2%效果最佳)现在是12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玻璃棉吸声结构空间吸声体及穿孔吸声结构吸声室吸声吊顶现在是13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三、隔声技术利用墙体、各种板材及构件(不透气的材料)作为屏蔽物或利用围护结构把噪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噪声在空气中的传播受阻而不能顺利通过,以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可降低噪声20~50dB隔声罩、隔声屏障现在是14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1、隔声罩对体积较小的噪声源(小设备或设备的某些噪声部件),直接用隔声结构罩起来,可以获得显著的降噪效果,

控制机械噪声隔声罩的罩壁由罩板、阻尼涂料和吸声层构成。为便于拆装、搬运、操作、检修以及经济方面的因素,罩板常采用薄金属、木板、纤维板等轻质材料。当采用薄金属板做罩板时,必须涂覆相当于罩板2~4倍厚度的阻尼层

现在是15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2、隔声屏障

当声波在传播中遇到屏障时,会在屏障的边缘处产生绕射现象,从而在屏障的背后产生一个声影区,声影区内的噪声级低于未设置屏障时的噪声级,这就是隔声屏障降噪的基本原理。现在是16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四、消声技术防治空气动力性(由空气振动造成的)噪声装设在空气动力设备的气流通道上,能阻止声波而让气流通过,降低该设备的噪声。噪声降低20~40dB,主要用于控制通风、排气和风机等噪声根据消声原理分: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损耗型消声器、扩散消声器和复合消声器现在是17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1、阻性消声器消声原理:利用吸声材料消声。把吸声材料固定在气流通道内壁或按一定的方式在管道中排列起来,就构成了阻性消声器。形式:片式、折板式、声流式、蜂窝式、弯头式现在是18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2、抗性消声器形式:扩张室式、共振腔式、干涉型消声原理:通过控制声抗的大小来进行消声的。与阻性消声器不同,它不使用吸声材料而是在管道上接截面积突变的管段或旁接共振腔,利用声阻抗的改变,使某些频率的声波在声阻抗突变的界面发生反射、干涉等现象,从而在消声器的外测,达到了消声的目的。现在是19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3、损耗型消声器消声原理:在气流通道内安装穿孔板或微穿孔板,即在厚度小于1mm的板材上开孔径小于1mm的微孔,穿孔板后面留有一定的空腔。4、扩散消声器利用扩散降速、变频或改变喷注气流参数等机理达到消声的目的。小孔喷注消声器、节流降压消声器、多孔扩散消声器现在是20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消声室微穿孔板消声器电厂小孔消声器现在是21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五、振动防治技术1、隔振原理隔振就是将振动源与承载物或地基之间的刚性连接改为弹性连接,利用弹性波在物体间的传播规律,减弱振动源与承载物或地基之间的能量传递,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振动能量为隔振装置所吸收,减少了振源对设备及环境的干扰从而达到减少振动的目的。2、隔振装置1)隔振器——专门设计制造的、具有确定的形状和稳定的性能的弹性元件,可做机器零件装配。2)隔振垫——利用弹性材料本身的自然特性现在是22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1)弹簧隔振器(低频隔振装置)

优点:具有很高的弹性,可承受较大的负荷

现在是23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2)橡胶隔振器

适合于中小型设备和仪器隔振的装置优点:具有良好的隔振缓冲和隔声性能;可承受压缩、剪切或剪切压缩力,但不能承受拉力;缺点:不耐高温或低温

现在是24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1、区域控制与绿化区域控制大体分四类:自然干净区、轻度污染区、广播辐射区和工业干扰区合理进行城市、工业等布局,可以减少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对工业集中城市,特别是电子工业集中城市或电气、电子设备密集使用地区,可以将电磁辐射源相对集中在某一区域。利用绿色植物对电磁辐射能具有较好的吸收作用,可采用绿化隔离带。第六节其它污染的防治技术现在是25页\一共有27页\编辑于星期四2、屏蔽防护

屏蔽防护就是使用某种能抑制电磁辐射扩散的材料,将电磁场源与环境隔离开来。使辐射能限制在某一范围内,达到防止电磁污染的目的。根据场源与屏蔽体的相对位置,屏蔽方式分为两类:1)主动场屏蔽(有源场屏蔽)主动场屏蔽是将场源置于屏蔽体内部,将电磁场限定在某一范围内,使其不对此范围以外的生物体或仪器设备产生影响。2)被动场屏蔽(无源场屏蔽)被动场屏蔽是将场源放置于屏蔽体之外,使场源对限定范围内的生物体及仪器设备不产生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