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课件_第1页
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课件_第2页
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课件_第3页
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课件_第4页
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寿螺风波”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cantonensis一、病原形态(一)成虫外观:线状,体不分节,但具微细环状横纹。头端钝圆,头顶中央有一小圆口,缺口囊。大小:♂<♀雄虫:长11~26mm,宽0.21~0.53mm;雌虫:长17~45mm,宽0.3~0.66mm。生殖器官雄虫为单管型,雌虫为双管型,子宫呈白色,与充满血液的肠管缠绕成红(褐)、白相见醒目的螺旋纹。无色透明大小:约449±40×28±3µm头部稍圆,尾部末端骤然变细食管、肠支、排泄孔、生殖原基及肛孔均易见(二)III期幼虫二、生活史

转续宿主成虫虫卵终宿主肺内(6-7W)(产卵)(孵出)(被螺体吞食或主动侵入)(发育,蜕皮)1W(被终宿主食入)(发育,蜕皮)2W(发育)(排出)

转续宿主(鱼、虾、蟹、蟾蜍、蛙等)(发育)-------鼠类人第一期幼虫第二期幼虫第三期幼虫第三期幼虫中间宿主(螺、蜗牛等)生活史要点发育阶段:3个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福寿螺、皱疤坚螺、中国圆田螺和方形环棱螺;蛞蝓;蜗牛

终宿主:褐家鼠和黑家鼠较多见,此外还有白腹巨鼠、黄毛鼠和屋顶鼠等转续宿主:黑眶蟾蜍、虎皮蛙、金线蛙、鱼、虾和蟹等

感染阶段:第3期幼虫

致病阶段:3、4期幼虫(非正常宿主),成虫偶尔

寄生部位:大脑、脑膜、小脑、脑干和脊髓;肺1.流行病学资料生食或半生食中间或转续宿主史2.

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有某种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和体征,如急性脑膜脑炎或脊髓炎或神经根炎的表现3.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其中嗜酸性粒细胞超过10%4.

病原学检查脑积液中查出幼虫或发育期成虫,但检出率一般不高。5.

免疫学检查血液及脑脊液中抗原或抗体阳性三、诊断一、病原(一)成虫1.外观:细小,细丝状,乳白色,后端稍粗。

♀:3~4×0.06mm,♂:1.4~1.6×0.04mm咽管:占虫体长的1/3~1/22.结构:杆细胞,杆状体生殖器官:均为单管型生殖:卵胎生旋毛虫成虫(二)幼虫囊包──感染期形状:梭形大小:0.25~0.5×0.21~0.42mm结构:囊包内通常含1~2条

幼虫,也可多达6~7

条。囊包内通常含

1~2条幼虫,也可

多达6~7条。旋毛虫幼虫囊包二、生活史发育的特殊性

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内,无外界的发育要继续下一个生活史周期,必须得转换宿主生活史要点:特性:幼虫和成虫寄生于同一宿主内,要延续生活史必须转换宿主宿主:无严格选择性,120多种感染阶段:幼虫囊包感染方式:生食或半生食肉类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幼虫寄生于肌细胞内,对新宿主具感染性。产幼:1500~2000条/♀/天,排蚴期:1~4月寿命:一般1~2月,长者3~4月幼虫脱囊与发育幼虫移行与发育三、诊断1、询问病史:通常有生食或半生食肉类史3、病原学检查:肌肉组织活检(腓肠肌):检出率50%左右吃剩余的猪肉检查:间接性判断4、免疫学检查:ID,BFLA,IHA,ELISA2、流行病学资料:群体发病谢谢!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