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基本理论_第1页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基本理论_第2页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基本理论_第3页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基本理论_第4页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基本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本理论伴随着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积极探索,以管理层持股为代表的鼓励约束机制正在被引入到众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中来。正确、公允地评价上市公司绩效是衡量上市公司治理效果的关键,有助于在理论上丰盛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理论,为改良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鼓励制度,作为最重要的长期鼓励机制已被提上日程,成为推进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改善,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开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尽管国内外学者对股权鼓励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己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现实社会中,管理层持股是否能有效协调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冲突,并改善公司绩效这一问题,学术界却一直争论不休,则管理层持股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作用到底是积极的、消极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鼓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究竟如何?本文冀望就此展开实证研究。

1股权鼓励概述

所谓股权鼓励,是指职业经理人通过一定形式获取公司一局部股权的长期性鼓励制度管理论文,目的是使经理人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当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开展效劳。在国际上,股权鼓励机制是上市公司比拟普遍的做法。一般观点认为,股权鼓励机制可以把职业经理人、股东的长远利益、公司的长期开展结合在一起,可以一定程度避免经理人的短期经营行为,以及防备"内部人控制";等侵害股东利益的行为。股权鼓励的方式见表1。

表1股权鼓励的方式

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是指鼓励对象按照规定的条件从本公司或绝对控股公司处获得的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合乎股权鼓励方案规定条件后,才可发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

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或绝对控股的企业主授予鼓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从公司购置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

股票增值权

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授予鼓励对象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获得规定数量的股票价格回升所带来的收益的权利。

2研究若

企业为什么要使用管理层持股这种鼓励机制呢?Jensen和Meekling(1976)给出了合理的理论解释。他们指出,在公司所有权结构高度分散的背景下,大股东的不足会使小股东们"搭便车";的行为成为一种通病,从而使管理者更加不足监督,代理问题将更为严重。在不能寄希望于监督的情况下,一个有效的替代伎俩就是给予管理者一定的股份,让管理者成为所有者,从而拉近管理层与股东的目标距离,使经理们更多地为股东的利益着想。检验管理层持股是否为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主要是从研究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着手。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股东和管理层之间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股东就会同管理层签定报酬契约来减少管理人员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导致的代理本钱,从而使自己的财富最大化。引入股权鼓励制度会降低公司管理层的代理本钱,帮忙股东实现财富最大化的目标。股权鼓励最大的优点在于发明性地以股票升值所产生的价差作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从而将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与企业长期经营绩效相联系,作为代理人的高级管理人员的利益变成公司价值的增函数,促进了高级管理层和股东利益实现渠道的一致性,减少了管理人员的时机主义行为和股东的监督本钱。

对于高级管理人员来说,他们将寻求通过提高公司经营绩效来提高自己的报酬。所以我们认为股权鼓励和上市公司绩效之间是存在一定关系的。绩效的变化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因此,本文的研究设定一个若:控制了行业和宏观经济对绩效的影响外管理论文,我们不考虑其它因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仅把股权鼓励中产生的收益视为股权鼓励效应,考察其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若上市公司的绩效与股权鼓励中产生的收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数据采集[①]与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了在我国境内上海、深圳股票交易所上市且实行了股权鼓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2008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主要分析对象,同时,对有些样本做了如下处理:剔除数据残缺、没有颁布具体实施股权鼓励时间和模式的公司;(2)剔除个别异常样本。

在实证研究中,本文主要应用横向分析法,从横向进行考察,

分析股权鼓励计划的效果是否因不同的鼓励对象而有差别。在进行样本之间横向比拟时,采用因子分析法。借助因子分析将财务指标进行分类,找到公共因子,再根据各个公共因子的解释比例得出总得分函数Performance(P)的计算公式。以P的分值作为衡量公司业绩的综合值。借助P值分析,对企业业绩和股权鼓励相关性进行整体回归。在变量的选择上,本文选定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9项指标:总资产周转率X1,存货周转率X2,营业毛利率X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4,资产负债率X5,流动比率X6,每股净资产X7,每股未分配利润X8,净资产收益率X9,其中,X1、X2、X3、X4反映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X5、X6反映上市公司的长期和短期偿债能力;X7、X8反映上市公司股本扩张能力;X9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选用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数占总股数的比例(D)作为股权鼓励程度变量,选择公司规模作为研究的控制变量。

4实证分析

4.1因子分析

本文使用因子分析的办法,原理是通过对众多的反映上市公司综合业绩的原始指标进行同向化、规范化等数学处理,从中提炼出既互不相关又包含尽可能多的原始指标的信息的少量主因子;然后以各主因子方差奉献率占全部方差的比重作为因子的权重求和,将各主因子进一步综合成代表上市公司业绩的综合得分;最后,根据各上市公司的综合得分值的大小来衡量其绩效的优劣。

通过因子分析法将上述各指标进行分类。利用SPSS软件管理论文,可以到达各因子的线性组合为:

(1)

(2)

(3)

(4)

本文在上述分析的根底上,以旋转后的因子奉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了各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的综合得分P的计算公式为:

(5)

4.2回归分析

在研究上市公司股权鼓励与经营业绩的关系时,以运用因子分子得到的上市公司综合得分作为因变量,以用于鼓励的股权总数占当时总股本的比例为自变量,并结合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设定本文用于研究上市公司股权鼓励与经营业绩的回归模型为:

(6)

Performance表示公司绩效,D表示股权鼓励变量,S表示上市公司总资产的,ε表示随机扰动项,α、β、表示待估参数。

表2回归总体参数表

ModelSummaryb

Model

R

RSquare

AdjustedRSquare

Std.ErroroftheEstimate

Durbin-Watson

1

.618a

.382

.352

.31242

1.700

a.Predictors:(Constant),总资产,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数占总股数的比例

b.DependentVariable:业绩表现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相关系数R=0.618,判定系数R2=0.382,不仅如此,F=12.386,相伴概率值为0.000<0.05,方程在0.0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F检验,表明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综合绩效之间有线性相关性。

表3方差分析

ANOVAb

Model

SumofSquares

df

MeanSquare

F

td>Sig.1Regression2.41821.20912.386.000p>a

Residual

3.904

40

.098

Total

6.322

42

a.Predictors:(Constant),总资产,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数占总股数的比例

b.DependentVariable:业绩表现

表4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

Coefficientsa

Model

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Coefficients

t

Sig.

B

Std.Error

Beta

1

(Constant)

-3.417

.872

-3.918

.000

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数占总股数的比例

.046

.161

.346

2.767

.009

总资产

.350

.091

.480

3.843

.000

span="7">a.DependentVariable:业绩表现

高层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的回归系数为0.046,回归检验系数统计量t=2.767,相伴概率为0.009<0.05,回归系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即本文的若:管理层股权鼓励与上市公司绩效有一定的相关性成立。

经过回归分析,得出管理层股权鼓励与公司综合绩效的回归模型:

(7)

(-3.918)(2.767)(3.843)

即管理层持股比例每增长1个单位,公司绩效便会提升0.046个单位。可以看出,回归得出的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微弱。然而虽然影响微弱,但实证研究的确证明了影响的存在。

5结束语

管理层股权鼓励是一项针对企业核心人员的长期鼓励制度,它在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吸引和稳定人才乃至促进经济开展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本文主要通过计量经济学等实证的办法研究股权鼓励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选取了4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公司规模为控制变量管理论文,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回归系数为0.046,回归系数检验统计量t=2.767,相伴概率为0.009,即管理层股权鼓励与上市公司综合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解释度不如人们的预期。

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回归系数之所以这么低存在三种可能:一是管理层持股确实存在一定的鼓励效果,但这种效果也是很有限的;二是其对公司绩效的正面影响由于受到诸多外部变量的干扰而被冲淡,而这些干扰变量由于不为我们所知因而难以控制,进而对研究结果造成了影响;三是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提供的数据质量偏低,做假现象过于严重,使实证研究效果降低。因此,很难凭此断言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绩效的解释度不高。

同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现实情况,管理层持股回升对公司综合业绩有着积极的效应,突出体现在利益趋同效应。管理者拥有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能够使它们自身的利益更多地与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相连,从而有效地减少代理本钱。同时,如果管理者持有较多股份还会令管理者产生所有者意识,鼓励管理者提高经营绩效。随着管理者持有的股份增加,公司绩效也能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袁国良.上市公司股权鼓励的实证分析及相关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魏刚.管理层鼓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0,(3)

【3】于东智,谷立日.上市公司管理持股的鼓励效用及影响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