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布面料防虫剂,防虫加工剂,纺织助剂,印染助剂,纺织印染助剂_第1页
织物布面料防虫剂,防虫加工剂,纺织助剂,印染助剂,纺织印染助剂_第2页
织物布面料防虫剂,防虫加工剂,纺织助剂,印染助剂,纺织印染助剂_第3页
织物布面料防虫剂,防虫加工剂,纺织助剂,印染助剂,纺织印染助剂_第4页
织物布面料防虫剂,防虫加工剂,纺织助剂,印染助剂,纺织印染助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织物布面料防虫剂,防虫加工剂,纺织助剂,印染助剂,纺织印染助剂,

防虫整理剂PBS8300是用于棉、丝、毛、涤纶、锦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高效持久型防虫整理剂。主要成分是从自然除虫菊花中提取的最安全且高效的物质——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赫特韩笑

微胶囊技术驱蚊整理上的应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赵阿金冯卫吴英

摘要本文介绍了明胶阿拉伯树胶为囊材,复配型杀蚊剂作芯料,以复凝聚相分开技术制备微胶囊的过程,以此微胶囊防蚊整理剂处理过的织物,经测试在无毒无害的基础上在耐水洗性与杀虫残效方面都较浸泡法有了较大的提高。

1前言

世界各国均有蚊子的困扰,我国地处亚热带。这一问题也相当突出。同时,蚊子还是疟疾和一些病因的传播者。因而,寻觅一种适合、有效的防蚊手段是很迫切的。据资料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曾提议以杀虫剂浸泡蚊帐,以防蚊子侵扰。然而,采用浸泡法织物的杀虫效果维持时间较短,水洗后药效大幅度下降,必需再一次浸泡。这样既麻烦又多耗药剂,效率低,易污染环境。为了战胜这一缺点,我们考虑用胶囊包裹复配型杀虫剂,再通过整理工艺使其吸附在织物纤维上,这样可以使杀蚊剂缓慢释放,延长织物药效,也使其水洗牢度有较好的提高。

2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工艺探讨

2.1微胶囊的制备:

微胶囊技术系指各种自然或合成材料的薄层包覆从数微米至几百微米的气体,液体及固体微粒的一种新技术。制备微胶囊的技术好多,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和化学法二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物理化学法中的凝聚法,又有单凝聚和复凝聚两种。

我们采用复凝聚法。首先,选取了具有相反电荷的二种高分子材料作囊材。以NaOH溶液调理两者使其呈微酸性。然后,将被包覆的复配型杀蚊剂乳化于阿拉伯胶溶液中,再与明胶混合。根据明胶在等电点前后浮现不同的电荷的特点,用弱酸调理体系的pH值低于等电点,使明胶从负电荷状态全部成正电荷,与带负电荷的阿拉伯树胶产生凝聚作用,形成微胶囊,将杀虫剂包裹在里。此时,为促使微胶囊析出,须对整个体系进行冰浴降温,再参与适量稀释剂以防微胶囊黏连过度。最终,须参与适量交联剂,使微胶囊的囊壁固化,并同时从冰浴中取出,再回调整个体系的pH值至弱碱性。缓慢搅拌适当时间。使微胶囊完全成型。再静止数小时后,弃去上层清液,离心分开后备用。

2.2不同工艺条件对微胶囊形成的影响:

2.2.1固定搅拌速度700r.p.m,乳化时间70秒和固化剂用量7mL,观测对的浓度对微胶囊外径的影响如图1所示:

胶聚合形成的微胶囊颗粒外径也相应变大。

2.2.2固定芯料物质的浓度为0.2%,乳化时间70秒,固化剂用量7mL,观测搅拌速度对微胶囊外径的影响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搅拌速度增加,杀虫剂在两胶体系中分散比较完全,油珠颗粒相对细些,这样

防虫整理剂PBS8300是用于棉、丝、毛、涤纶、锦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高效持久型防虫整理剂。主要成分是从自然除虫菊花中提取的最安全且高效的物质——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赫特韩笑

在其界面聚合成囊时,颗粒就比较小了。从图中看搅拌速度变化,对外径的变化幅度影响较大。

2.2.3固定芯料物质的浓度为0.2%,搅拌速度700r.p.m,固化剂用量7mL,采用不同乳化

时间观测对微胶囊外径的影响如图

3所示:

囊外径其下降,但变化不大。

2.2.4固定芯料物质的浓度为0.2%,搅拌速度700r.p.m,乳化时间70秒,观测交联固化剂对微胶囊外径的影响如图4所示:

由图4可见交联固化剂用量增加,微胶囊外径先大后小,但影响很小。综上所述,从外径变化的范围来看,搅拌速度对外径影响最大,芯料及交联剂用量次之,而乳化时间最小。因而在微胶囊制备过程中,在调理pH值促使两胶凝聚的过程中,转速应稍快,而后期微胶囊析出、固化过程中,转速稍慢。

2.3微胶囊驱蚊袜的制备:

用微胶囊成品参与适量整理剂,配成浸油整理液,对长统袜进行整理:

浸渍—脱水—红外线烘干

浸渍液的组成:1.含量:0.5g/L

2.浴比:1∶5

3.温度:25℃~30℃

4.脱水率:70%

3驱蚊整理织物的耐洗牢度和驱蚊效果

3.1试验用洗涤工艺及条件:

洗涤设备:家用双缸洗衣机

洗涤剂:白猫低泡高效洗衣粉

洗涤温度:30℃2℃

洗涤方式:双向洗涤

洗涤过程:皂洗→甩干→清水洗→甩干

洗涤时间:8min—1min—2min—1min

3.2试验室杀虫试验:

环境条件:温度:25℃1℃

蚊种:淡色库蚊

织物:长统丝袜

测试方法:取一303030cm的蚊笼,内投放羽化3—5天的饥饿雌性蚊10只,笼内放入小白鼠一只,剃光毛,用经微胶囊处理过的长统丝袜套于小白鼠身上,仅露出头部,观测24小时。

防蚊织物的耐水洗牢度,未吸血及触杀率的测试如图5,6,所示:

防虫整理剂PBS8300是用于棉、丝、毛、涤纶、锦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高效持久型防虫整理剂。主要成分是从自然除虫菊花中提取的最安全且高效的物质——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赫特韩笑

特别从未吸血率与洗涤次数来看,对蚊虫的驱避作用在耐洗10次后仍旧维持100%。就长统袜而言,已达到民用需求。由图5看出洗涤一次的的触杀率要高于未经洗涤的织物。这可能由于,经微胶囊包裹的药物经外力摩擦,将部分外包的囊壁磨薄,从而使药物释放速度加大。这样

,织物经一次洗涤后,所发挥药力要大于未经洗涤的织物。

4结果与探讨

4.1用物理化学方法中的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其中pH值的控制是包裹是否成功的关键。从理论角度来看,当pH为4.7时,此时明胶的正电性最强,凝聚最完全。但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当pH=4.7时,整个体系成一浆糊状,很难发现微胶囊。为解决这一状况,我们采用控制pH值使其越过正电位点至一稍低位置,缓和两胶凝聚过程,同时参与适量的稀释剂,一方面稍冲稀两胶的浓度,另一方面回调pH值至4.7左右,以保证两胶凝聚完全。同时,又可得到颗粒较易分开的微胶囊。

4.2实际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工艺条件会对微胶囊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以搅拌速度对微胶囊的影响最大,芯料与固化剂用量次之,乳化时间最小。搅拌速度越快,微胶囊颗粒越小,反之则微胶囊颗粒越大。因此,在试验开始,搅拌速度应稍快,这样可确保杀虫剂在整个物料体系中分散完全,而在调理pH值促使两胶凝聚成囊时,搅速应适中,以使两胶凝聚颗粒匀。在试验后期微胶囊固化,析出过程中,搅速应适当放慢,从而使体系相分开完全,得到微胶囊成品。

4.3经微胶囊整理剂处理过的织物经测试证明具有较好的杀虫耐久性,特别是家庭洗涤10次后,驱蚊效果>80%作为一种驱蚊、避蚊的整理剂效果还是较满意的。特别是耐水洗性方面与国际卫生组织(WHO)推荐整理的浸泡法相比有较大的优越性。同时微胶囊整理织物与国内有关耐久性杀虫或避蚊整理效果相比,也有很大改进,如表1、2所示:

4.4从经济上来看,经核算,每双长统袜成本增加不大,根据试穿人员反映应用前景却十分

看好,除可作驱蚊袜外,也可处理蚊帐、野外帐蓬以及野战军迷彩服等。从生产工艺来看,设备要求简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