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某核电站环境景观规划设计_第1页
连云港某核电站环境景观规划设计_第2页
连云港某核电站环境景观规划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云港田湾核电站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一、工程概况

田湾核电站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乡田湾,是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高科技合作项目。

核电站一期工程全厂可绿化面积为362274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199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11);

3.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4.甲方提供的《投标单位须知》和绿化规划图纸;

5.现场踏查及走访所得相关资料。

三、设计要求

厂区绿化根据核电站建设及运行特点,统筹规划,本着一次规划分批实施的原则进行。结合厂区不同的功能分区,分区制定绿化方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力求实现厂区全年常绿、四季花开的效果。

四、设计理念

(一)以现代艺术构成理论指导园林规划设计,通过园林小品、水景、绿化造景等景观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符合核电站厂区要求的机能性空间,积极改善厂区的环境。

(二)透过景观元素的提供与空间使用单元的结合,运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手法创造出一个有艺术文化、个性化、共同活动性的厂区环境。

(三)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存"的思想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吸收国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先进思想,发挥中国传统造园思想,配合基地环境特色,表现出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核电站厂区景观。

五、总体构思

合理进行景观分区,正确把握整体规划的统一协调与局部设计的突出个性,使得每个区域都有其特色的景观内容。通过对入口广场区、主景观轴线区、办公休闲区、办公展示景观区、核电生产活动区、体育活动区的规划设计,做到点、线、面自然有机的结合,将环境绿化、文化娱乐、游览参观及辅助设施等进行合理组合布置,创造一个园林化的绿色核电站厂区。

六、设计原则

(一)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创造优美的空间景观,功能决定绿地的使用性质。不同的绿化区域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创造不同的景观效果,同时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不同空间、不同功能、不同尺度、不同环境、不同景观,皆以人体工程学为依据,以期达到生态自然与人文景观的高度结合,缔造尽善尽美的空间环境。

本方案充分考虑厂区员工们生产、办公以及外来人员参观学习等需求的前提下,创造景观空间,使功能与景观关系统一和谐。

(二)"因地制宜"的原则

依据厂区的总体规划,充分考虑核电站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状况,结合建筑及空间特色,因地制宜的设计景观和配植树种,以创造核电站特有的环境景观。

(三)"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点"状景观绿化配置--主入口、接待中心以及办公楼区等主要区域景点的景观空间设计。

"线"状景观绿化配置--厂区主要交通道路及实体保卫围墙两侧绿地形成的绿化空间设计。

"面"状景观绿化配置--厂区出线走廊下的绿地以及各景区形成的块状景观空间设计。

五、景观分区

(一)入口广场区

厂区的南大门作为全厂主出入口,是施工、运行人员的必经之地,也是核电站的形象景观标志,故绿地设计一南大门广场。半圆形的铺装形成围合之势,中心为花坛结合核电站标志牌,作为入口空间的前景,同时也形成南大门的对景,成为景观焦点。四季花坛结合景观灯柱,形成景观轴将景观延伸。两侧绿地列植乔木银杏,并以膜纹色块拼栽成电站标志,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主景观轴线区--生态观景走廊

本区域地处高压走廊下,设计考虑用地的特殊性质及景观功能要求,采用现代园林设计手法,以直线和圆弧进行平面构图,着重体现强烈的整体感和统一感,形成气势上的美感。而统一之中存在细节的变化,静态的直线与弧形、圆形等动态的线条相结合,动静对比,相互补充,给人无限享受、无限美感。

本区既作为生态绿地,满足绿化要求,又要营造景观空间,满足观景要求,因此设计将生态绿地与铺装广场相结合,使其成为通过式观景园林。通过纵横两条轴线和南、北两个圆形构成元素将三块绿地连成一体,构成景观序列。其中北广场使得南京东路两侧的绿地组成一个整体,南广场位于成都路以南,两者通过南北景观大道相沟通。

1.能源广场

北广场由中间圆形广场与外围环型园路园园相套而成。采用软质草皮与硬质铺装相结合,中心景观焦点为主题雕塑,并设置喷泉、浅水池组成中心水景。外围一圈满铺草坪,布置直条纹的膜纹色块,以软化硬质铺地,形成绿色生态广场。周边以灌木金叶女贞拼栽成发散状的色块,犹如能源的扩散,寓意着田湾核电站的建成对加快电源建设,缓解江苏电力紧缺状况,改善能源结构起到重要作用。

2.经纬广场

纵横两景观轴线相互交错,形成南广场。设计考虑到景观效果及生态性原则,并与北广场相呼应,采用铺地与草地软硬结合。此外又突出其独特性,由白砾石构成经纬骨架,各个面上铺以绿色草坪,点缀以乔木和花灌木,共同构成"经纬广场"。广场东侧绿地设计作为中心"经纬广场"景观空间的延伸,以一条斜向的直线园路打破原有圆形构图,引导新的景观空间与视觉焦点。设计通过布置水池、喷水构架以及木夹板、膜亭以丰富景观空间和立面层次。

(三)办公展示景观区(一)--接待中心、厂前停车场区区域

本区为本厂职工上下班的集散地,厂区主入口的中轴线,外来人员参观学习的窗口地带,设计作为厂区的重点考虑。

杭州路作为交通主干道,且宽度较大,因此设计以道路分车绿带,配植花灌木,点缀景观小品花钵等,使其成为一条景观大道。其西侧为跌水广场,圆弧形的平面构图,简洁流畅,景墙前为层层跌落的水景,动静结合,精致的花池散置其中,相互映衬,两侧种植乔木与花灌木作为配景。整组景观及具现代气息,给人以视听的享受。道路东侧布置成膜纹花坛,设计流线型的花灌木与色叶灌木拼栽,既与西侧景观相协调,成为统一整体,又相互区分,形成各自不同的景观空间,同时满足交通与景观的功能。

(四)办公展示景观区(二)--办公楼区域

区域为满足交通功能,两侧各留出九米的道路,中间建成景观绿地。绿地的中心作适当的地势抬高,设置铺装小广场,其轴线正对行政区大楼,故也是视线焦点。广场中心布置一喷水池,中间是台阶式的跌水,四周结合四个花坛和喷水石雕,营造活泼动人的水景空间,也能改善本区域局部的小环境。绿地南北以一条步行道贯穿,布置不锈钢构架以及树池坐凳等,形成纵向景观轴。

(五)其余绿地景观区

厂区其余的绿地作为主要景观绿地的补充和完善,且联系各个景观节点,绿化以线状配植,采用大乔木、花灌木与草皮相结合,使整个厂区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如在主干道两侧载植双行或三行行道树,北区及前池边以草坪为主,配置花灌木形成矮绿篱,点缀开花小乔木。而在实体保卫围墙两侧四米范围内,考虑到保卫通视要求,植低矮花灌木及草皮。

六、植物配置

配植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因区制宜,分区设计

连云区地处暖温带的南缘,属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海洋性气候地带,根据这一气候特点及厂区盐碱土壤的条件,合理选择树种,采用乡土树种和耐盐碱树种,做到适地适树。结合绿地使用性质、环境条件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配植,除了满足植物的生理、生态、场地功能,视觉景观等需求外,对植物造景的效果进行预见。种植形式上追求多样化,丛植、列植、孤植、群植相结合,统一中追求变化,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丰富、立体化、园林化的绿色空间。

配植手法:

厂区主要交通道路植单行或多行行道树如国槐、白蜡、乌桕等,构架厂区的绿色骨干,林下配植花灌木,以丰富景观效果。

观景走廊区能源广场外围以孤植或群植观赏植物如雪松、大叶女贞等,并配植开花亚乔木海棠、榆叶梅、紫薇、丁香及色叶树红枫、紫叶李等,形成生态景观绿地。广场中心以灌木作规则式布置。经纬广场布置草皮和灌木为主,点缀少量雪松,其东侧绿地行列式种植景观树木银杏,形成一片银杏景观林。

周边绿地满铺草皮,适当配植从植色叶灌木和花灌木以及高大乔木,丰富景观层次。

具体的植物树种的选择:

1.上层乔木:雪松,国槐,白蜡,乌桕,广玉兰,大叶女贞,加拿大杨,黄连木,馒头柿,枫香,银杏,合欢等;

2.中层乔木:樱花,花桃,红枫,榆叶梅,海棠,紫薇,紫叶李,丁香等;

3.花灌木,色叶灌木:金叶女贞,红叶女贞,丰花月季,黄杨,红叶小檗等;

4.地被:狗牙根、黑麦草。

七、竖向设计

尽量在满足土方平衡的前提下,局部进行微地形塑造,营造出错落有致,地形起伏的园林空间。地形改造要有利于绿地的自然排水。

八、给排水规划

给水管线从主干道的给水管网中引入。满足园林水景自身给水的需要。排水主要采用排水和人工排水相结合的原则。主要的硬地和广场设置雨水口,排水沟的收集雨水接入主干道雨水网中。绿地主要采用自然排水,排入园路中或水体中收集后,再排入主干道雨水口和集水井中。主要采用自然排水,排入园路中或水体中收集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