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_第1页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_第2页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_第3页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_第4页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综合利用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主要教学内容综合利用工程与费用分摊的涵义综合利用工程投资费用分摊的必要性投资费用分摊的目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构成投资费用分摊原则现行投资费用的分摊方法第一页,共三十八页。一、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与费用分摊的涵义

可同时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的水利工程,称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或称多目标水利工程(Multipleobjectiveproject)。许多水利工程,特别是大中型水利工程,一般都是多目标、多用途的,兼有2项以上的任务和多方面的效益。有些水利工程(如跨流域调水工程)不仅有几个受益部门(如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工业供水、城镇生活供水等),还涉及多个受益地区。1.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第二页,共三十八页。一、综合利用工程与费用分摊的涵义

各受益部门或地区应承担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和年运行费份额的分析计算。国内外使用的和学者们研究过的费用分摊方法有30多种,从计算各部门分摊费用所使用的度量单位来说,有均等分摊法、主次地位分摊法、设施使用量分摊法、经济效益分摊法、替代费用分摊法、抵偿年限和计算支出分摊法、其他效益或费用分摊法、对策论法等;从被分摊的费用来说,有总费用、共同费用、剩余共同费用等。2.费用分摊(Costallocation)第三页,共三十八页。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在进行经济分析时,一定要考虑投资费用(即投资、年运行费)的分摊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正确计算各个水利部门的效益与费用,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综合利用水利枢纽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过多承担投资或全部投资的部门:效益有限,投资过大→不愿兴办工程或开发规模偏小,综合效益难以发挥承担较少投资或不承担投资的部门:效益很大,投资很少→过高设计标准和要求,不合理投资增加,工期拖延二、综合利用工程投资费用分摊的必要性第四页,共三十八页。三、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费用分摊的目的(1)合理分配国家资金,正确编制国民经济发展与建设规划,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2)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水利资源和各种能源,在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要求的条件下,使国家总投资和运行费用最少;(3)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要求,选择经济合理的开发方式和规模,分析比较各部门有关参数和技术经济指标。(4)充分发挥投资的经济效果,正确计算各部门费用与效益,以便加强经济核算,制定各种合理的价格,提高综合利用工程的经营和管理水平。(5)有利于设备更新改造按计划实施。第五页,共三十八页。共用建筑物投资:水库、大坝等专用建筑物投资:灌溉引水渠、供水管道、发电厂房、船闸、鱼道四、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费用构成第六页,共三十八页。四、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构成可分投资:水利工程包括该部门与不包括该部门的总投资之差。

某一部门的可分投资要大于其专用投资,比如水电部门的可分投资除电厂、调压室外,还应包括为满足电力系统调峰要求而增大压力引水管道的直径的费用,为满足最低发电水头和事故备用库容要求而必须保持一定死库容所需增加的投资。剩余投资:总投资减去各部门可分投资之后的差值。投资分摊计算中尚需考虑:

最优替代工程方案

同等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同等效益的许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最有利的替代工程方案。

水电站≡凝汽式火电站水库防洪≡修筑堤防或开y辟蓄洪、滞洪区水库引水地表自流灌溉≡抽引地下水灌溉第七页,共三十八页。在具体研究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构成时,还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情况,例如:(1)天然河道原来是可以通航的,由于修建水利工程而被阻隔,为了恢复原有河道的通航能力而增加的投资,不应由航运部门负担,而应由其它受益部门共同承担;但是为了提高通航标准而专门修建的建筑物,其额外增加的费用则应由航运部门负担。第八页,共三十八页。(2)溢洪道和泄洪建筑物及其附属设备的投资,一般占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的相当大的比重,一方面依靠泄洪建筑物的巨大泄洪能力而确保水库及大坝的安全,这一部分工程所需的投资,应由各个受益部门共同负担;另一方面,对于十年一遇或二十年一遇的一般性洪水,依靠上述建筑物及泄洪设备的控泄能力而能确保下游河道的防汛安全。这一部分任务所需增加的投资,则应由下游防洪部门单独负担。第九页,共三十八页。(3)灌溉、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常常需修建专用的取水口和引水建筑物,其所需的投资应列为有关部门的专用投资。当这些部门所引用的水量,与其它部门用水(例如发电用水)结合时,在此情况下投资分摊计算就比较复杂。但无论在上述何种情况下,一般认为任一部门所负担的投资,不应超过该部门的最优替代工程方案所需的投资,也不应少于专为该部门服务的专用建筑物的投资。第十页,共三十八页。综上所述,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构成可用下列公式表示:第十一页,共三十八页。五、投资费用分摊的原则总的原则是:谁受益,谁承担

一般是由主要受益部门或地区分摊水利工程费用,受益小或效益不易定量计算的部门一般可不参加分摊。(1)专用水利工程设施:为一个部门或地区服务的专用水利工程设施,其费用由该收益部门或地区承担。(2)兼用水利工程设施:虽为某受益部门或地区服务,但兼有各受益部门或地区共用效能的工程和设施。例如河床式水电站厂房,一般分为两部分:①代替公用工程的费用:按共用工程对待,由各受益部门共同分担;②为专用部门服务而增加的补充费用,按专用工程设施对待,由专用受益部门承担。(3)共用水利工程设施:由各受益部门和地区共同分摊。(4)补偿工程设施:由其他受益部门或地区共同承担。第十二页,共三十八页。六、现行投资费用的分摊方法(1)枢纽指标系数分摊法(2)替代工程投资比例分摊法(3)效益比例分摊法(4)主次分摊法(5)可分离费用-剩余效益法(SCRB法)TheSeparableCost-RemainingBenefitsmethod现行投资费用分摊方法主要有三类:按比例分摊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总投资;按比例分摊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共用工程的投资;按比例分摊综合利用工程的剩余投资。常用的主要有以下方法:第十三页,共三十八页。(1)枢纽指标系数分摊法常用的枢纽指标系数有库容和用水量。这种分摊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般常在中、小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中采用。考虑到大中型水库有一定的垫底库容:该库容投资由主要部门负担:次要部门不负担:六、现行投资费用的分摊方法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例2-1某水库枢纽,以灌溉为主,防洪次之。总库容6300万m3。其中兴利库容4500万m3;防洪库容1100万m3,死库容为700万m3。共用工程的总投资为1250万元。试用枢纽库容系数结合工程任务主次,分摊该枢纽共用工程的投资。解:该枢纽以灌溉为主,因此灌溉部门应负担兴建水库垫底库容及兴利库容的全部投资;防洪部门负担增加的防洪库容的投资。灌溉部门应分摊的投资:

防洪部门应分摊的投资:第十五页,共三十八页。(2)替代工程投资比例分摊法

根据各部门最优等效替代工程的投资比例分摊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中共用工程的费用:式中,Ki—各部门应分摊的投资费用;

K—共用工程的总费用;

Di—各部门的最优等效替代工程投资费用。六、现行投资费用的分摊方法采用该方法最大的困难在于需要进行最优等效替代方案的设计,以估算各部门的最优等效替代措施的投资。这项工作牵涉面广,工作量大,而且往往需要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有时因条件限制,估算的替代方案的投资费用可靠性较差,这将直接影响采用替代方案费用比例分摊法分摊投资的效果。第十六页,共三十八页。例2-2某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总投资为4600万元,其中共用工程的总投资为3200万元,专用工程的总投资为1400万元。各部门最优等效替代方案的总投资见下表。试计算各受益部门应承担投资总额。各部门的替代方案及专用工程的投资单位:万元项目投资防洪灌溉发电最优等效替代方案180019802990专用工程350450600分析:首先应对共用工程3200万元按照替代工程投资比例分摊法进行分摊,各部门承担的投资总额等于分摊的共用工程投资与专用工程投资之和。第十七页,共三十八页。按替代工程比例计算共用工程的投资分摊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防洪灌溉发电合计1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总投资46002共用工程总投资32003专用工程总投资35045060014004替代工程总投资18001980299067705替代工程投资比例0.270.290.441.006各部门分摊共用工程投资851936141332007各部门应承担的总投资1201138620134600

如果估算最优等效替代工程投资的计算工作量较大或最优等效替代方案不易确定时,在水利工程实践中也可按各部门专用工程投资比例来分摊共用工程的投资,方法类似。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3)效益比例分摊法

根据综合利用各部门在经济分析期内折算的效益现值(或折算的效益年值),与该综合利用各部门效益现值的总和(或各部门效益年值的总和)的比例分摊共用水利工程的投资或运行费用。式中,Kt—各部门应分摊的投资费用;

K—共用工程的总费用;

Bi—第i受益部门在经济分析期内的效益现值或年值。如果各受益部门专用工程的年运行费用为已知时,也可以用净效益(Bi-Ci)来代替。六、现行投资费用的分摊方法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

该法投资分摊与各部门获得的效益大小有关,效益大则多分摊投资,效益小则少分摊投资。事实上,由于各部门的情况不同,以及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同样的资源在各部门取得的实际效益是不同的,因此,按照效益的大小来分摊枢纽投资,并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这种方法实际应用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计算的各部门所获得的效益是否与实际相等:这取决于计算资料是否全面与准确,计算方法是否完善。

②效益计算的范围:项目的效益应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部分;效益还可分为国家效益和地方效益,有的能定量计算,如工业供水产值提高,灌溉供水产量增加等;有的很难定量计算,只能定性分析,如环境效益等。

③对用水部门来说,按效益大小分摊的投资与所获得的供水量没有直接关系,该法不利于节约用水,不利于发挥供水的最大效益。(3)效益比例分摊法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项目防洪灌溉发电各专用工程投资350015003000毛效益年用工程年运行费280350200例2-3某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总投值2.0亿元;其中专用水利工程设施的投资为0.8亿元,共用工程设施的投资为1.2亿元。各受益部门的效益年值及其专用水利工程的年运行费用见下表。试用各受益部门获得的毛效益年值及净效益年金来分摊投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各部门受益情况表单位:万元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八页。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分摊计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防洪灌溉发电合计1共用工程投资120002专用工程投资35001500300080003毛效益年值1400120080034004年运行费用2803502008305净效益年值112085060025706净效益年值比例0.440.330.231.007共用工程分摊投资523039692802120008各个部门总投资873054695802200009毛效益年值比例0.410.350.241.0010工程工程分摊投资4941423528241200011各个部门总投资84415735582420000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八页。(4)主次分摊法

依据水利工程担负任务的主次进行分摊,即:

主要部门负担单独举办最优等效替代工程的投资费用;次要部门负担增加的费用;附属部门不负担共用的水利工程投资和费用。

如以灌溉为主的水库,该部门应承担单独兴建的灌溉工程,并达到同等的抗旱标准时所需要的全部工程费用;发电部门仅承担由于发电需要而扩建的工程设施所需要的相应费用;这种按主次任务来进行费用分摊,相对来说比较合理。六、现行投资费用的分摊方法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八页。(5)可分离费用—剩余效益法(SCRB)

其基本原理是把综合性水利工程各部门多目标开发与单目标开发进行比较,所节省的投资费用被看作是剩余效益的体现,所有参加的部门都有权分享。

将枢纽需分摊的总费用划分为各部门的可分离费用和共同费用两部分,并用剩余效益的比例来分摊共同费用。各部门的可分离费用及分摊后的共同费用之和,即为各部门应承担的分摊费用总值。该方法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优点是可以缩小分摊误差,分摊方法也比较合理;主要缺点是分摊方法比较复杂,计算工作量较大。相关概念:可分离费用、共同费用(剩余费用)、剩余效益、费用分摊法六、现行投资费用的分摊方法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八页。可分离费用:共用工程总费用减去不包括某一部门在内的共用工程总费用,其差值即为该部门的可分离费用。剩余费用:需要分摊的总费用减去各受益部门可分离费用之和,即为该共用工程的剩余费用。剩余效益:以某受益部门的直接收益和最优等效替代工程费用中的较小者作为合适费用,然后减去该部门可分离费用,即为剩余效益。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八页。费用分摊法:首先计算第i部门应分摊的工程共同费用现值

Cit、第i部门的合适费用现值或合适投资现值

Cia、剩余效益Cis,然后再以剩余效益Cis的比例分摊共同费用。式中,Ct0为共用工程的剩余费用。

第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八页。例2-4果园灌溉和粮食灌溉合资修建一个供水水库。该水库还可以为下游城镇提供防洪效益。工程使用期50年。经计算,年平均防洪效益约40万元。果园灌区每年需水量为50万立方米,每立方米水量均可获利1.5元。粮食灌区每年需水量为200万立方米,但因农产品价值低,每立方米水量只能获利0.2元。该工程的基建投资为1500万元,分摊给两个灌区和政府,政府负担防洪部分的费用。这个工程基建投资之中的80%用于水库,20%用于从水库到两灌区的分水点的总干渠。已经计算出水库和总干渠分离费用,各个部门替代方案费用如下表。试计算各个部门分摊的费用。(经济报酬率为8%)各个部门替代方案费用单位:万元项目果园灌区粮食灌区防洪分离费用水库150350200总干渠501500最优替代工程费用9502000700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八页。解:计算步骤如下:1.效益现值的计算:效益现值2.合适费用的选取:选(2)效益现值,(3)替代工程费用中的较小者;3.剩余效益的计算:4.分摊系数的计算:5.共同费用的计算:6.部门分摊费用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余类推;;其余类推;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八页。序号项目果园灌区粮食灌区防洪合计说明1效益年金754040(计算得出)2效益现值917489489(计算得出)3最优替代工程费用9502000700(已知条件)4合适费用917489489Min(②、③)5水库分摊费用计算6分离费用150350200(已知条件)7剩余效益7671392891195④-⑥8分摊系数0.64180.11630.24181.00由⑦计算9共同费用500=150080%-150-350-20010分摊的共同费用32158121500⑧×⑨11干渠分摊费用计算12干渠分离费用501500已知条件13剩余效益8673391206(4)-(12)14分摊系数0.720.281.0由(13)计算15共同费用100=300-50-15016分摊共同费用7228100(14)×(15)17分摊总计18各个部门费用5935863211500(6)+(10)+(12)+(16)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八页。延伸阅读:第三十页,共三十八页。

综合利用工程费用的分摊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各受益部门或地区又十分关心的问题。上述分摊方法只是从某一角度出发,考虑有限的因素,都不够全面和完善,分摊结果都有某些不合理的现象。目前还很难找到一种既简单又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通用分摊方法。上述方法所依据的指标,有些较难准确定量,存在一定的误差,因而用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可能相差较大。为了使分摊结果易于被各受益部门或地区接受,可同时采用几种较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然后根据分摊指标的可靠程度以及各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各受益部门或地区的分摊比例。现行投资费用的分摊方法的局限性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八页。

为了使各分摊方案尽可能公平合理,应对各受益部门或地区的分摊结果进行合理性检查。分析和检查的准则是:各受益部门或地区至少应承担该部门或地区专用工程设施的费用,一般不得少于应由该部门或地区承担的可分离费用,最多不应超过单独修建等效替代工程的费用。现行投资费用的分摊方法的局限性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八页。确定参与费用分摊的部门研究确定费用分摊的方法进行费用划分与折现计算计算费用分摊指标采用多种方法计算综合分析与计算成果的合理性检查计算各部门的总费用是否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八页。基本原则:

专用投资≤某部门分摊的投资≤最优替代工程投资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八页。作为费用分摊方法的基本理论依据应按经济规律办事,获得效益多的部门应多承担费用,反之亦然;每个部门所承担的最大费用不应大于该部门单独开发时需要的费用,同时最小费用也不应小于该部门最优替代方案工程的费用。为了减少分摊中的不合理性,应最大限度地划分出各部门的可分费用,使被分摊的剩余费用降低到最小限度。对各部门经济效益的计算,要力求反映出各阶段的效益特征。分摊的最终结果,要有利于促进各部门的经济发展,并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总之,分摊应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各部门分摊到的费用应是公平、合理的,使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优化调配、发挥最大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够单独解决好投资分摊这一复杂的问题,所以在工程实践中,具体应在哪些部门之间分摊,采用什么样的分摊方法,需要结合枢纽的实际情况做深入分析研究后确定。为使分摊结果比较合理,容易被受益部门或地区所接受,可同时选用较好的几种分摊方法进行计算,相互验证、多方面考虑,综合确定各部门应承担的投资额,最终求得一个较为全面合理的结果,使综合水利工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八页。1.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和年运行费用由那些部分构成?其中那一部分需在个受益部分之间进行分摊。2.试简述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各种费用和效益的分摊方法及其适用条件,你对各种分摊计算方法有何改进意见和设想?3.某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以防洪灌溉为主,发电结合灌溉进行且无专门发电库容,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