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文言文阅读训练:《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仁宗洪熙元年春正月壬申朔,上御奉天殿,朝群臣,命礼部、鸿胪寺不作乐。先是,礼部尚书吕震请于上,宜受贺作乐如朝仪,上不从。震固请之,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黄淮、金幼孜皆言陛下言是。震曰:“四方万国之人,远朝新主,皆欲一观天颜,圣上固孝诚至,亦宜勉徇下情。”上顾士奇等曰:“礼过矣。”对曰:“诚如圣谕,必欲俯徇舆情,亦不宜备礼。”上从之。明日,召士奇等谕曰:“为君以受直言为明,为臣以能直言为忠。自今朕行有未当,但直言之,毋以不从为虑。”各赐钞文币。颁诏天下,罢山场、园林、湖池、坑冶,听民采取,悉照洪武年间例办纳。大理寺少卿戈谦言事过激,吕震等交奏其沽名,上颇厌之。杨士奇以主圣臣直,从容为上言之,且曰:“谦虽昧于大体,盖亦感恩图报耳。”上遂待谦如初,命百官毋以谦为戒,已而召谦为副都御史。时有中官采木四川扰民者,召谦谕曰:“尔素清直,其为朕穷治之,勿怀疑畏。”夏四月,有至自南京者,言徐淮、山东民多乏食,而有司催科方急。上命杨士奇草诏蠲恤,士奇言:“不可不令户部、工部与闻。”上曰:“姑徐之,救民如拯溺,不可须臾缓。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因命中官给笔札,士奇就西角门草诏。上览毕,即遣使赍行。顾士奇曰:“卿今可语部臣,朕悉免之矣。”左右或言宜有分别,庶不滥恩。上曰:“恤民宁过厚,为天下主,可与民较锱铢耶!”时近臣有进言太平之政者,杨士奇进曰:“流徙未归,疮痍未复,远近犹有艰食之民,须休养数年,庶几人得其所。”上嘉纳之,复谕蹇义等曰:“曩与卿‘绳愆纠谬’银章,惟士奇封入五疏,余皆无有,岂朝政果无阙,生民果皆安乎?”诸臣顿首谢。每边将陛辞,辄戒曰:“民力罢矣,毋贪功。脱扰塞下,驱之而已。”用法尚宽厚然深恶赃吏每戒法司曰国家恤民必自去赃吏始在位仅十月而百政具举云。(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法尚宽厚然深恶/赃吏每戒/法司曰/国家恤民/必自去赃吏始/在位仅十月/而百政具举云B.用法尚宽厚/然深恶赃吏/每戒法司曰/国家恤民/必自去赃吏始/在位仅十月/而百政具举云C.用法尚宽/厚然深恶/赃吏每戒/法司曰/国家恤民必自去赃吏/始在位仅十月/而百政具举云D.用法尚宽厚/然深恶赃/吏每戒法司曰/国家恤民/必自去赃吏/始在位/仅十月而百政具举云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震固请之”中的“固”是坚持的意思,与“固前圣之所厚”中的“固”意思不相同。B.有司催科,指官府催交赋税。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也泛指一般官吏;科,因租税有科条法规,所以称征税为“科”。C.顿首,下跪并以头触地,是古代常用的致敬礼;也用于书信中作致敬语。D.“诸臣顿首谢”中的“谢”是告诫的意思,与“多谢后世人”中的“谢”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年初一接受群臣朝拜时,明仁宗采纳杨士奇等人建议,要求相关部门取消奏乐;此前吕震坚持认为皇帝受贺时应该奏乐,仁宗拒绝了他。B.大理寺少卿戈谦说话过激,一度让明仁宗非常厌恶;后来仁宗接受杨士奇劝谏,待戈谦像原来一样,还任命他担任副都御史,并委以重任。C.有近臣进言称当今是太平之政,杨士奇反对这一说法,认为国家灾难未消,还有百姓生活艰难,需要数年的休养生息,才能人人安居乐业。D.明仁宗曾发给蹇义等人“绳愆纠谬”银章,意在让他们发现并指出朝政之失,但他们无所作为,仁宗对比多次上疏的杨士奇,批评了他们。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尔素清直,其为朕穷治之,勿怀疑畏。译文:(2)民力罢矣,毋贪功。脱扰塞下,驱之而已。译文:14.文中明朝皇帝的庙号为“仁宗”,请根据文意,概括他“仁”的具体表现。(3分)【答案解析】10.B(原句标点为:用法尚宽厚,然深恶赃吏,每戒法司曰:“国家恤民,必自去赃吏始。”在位仅十月,而百政具举云。)11.D(“诸臣顿首谢”中的“谢”是道歉的意思,“多谢后世人”中的“谢”是告诫、告知的意思。两者意思不同)12.A(“采纳杨士奇等人建议”错误。根据原文,“命礼部、鸿胪寺不作乐”是仁宗自行决定的,杨士奇等人只是对此表达了赞同支持)13.(1)你一向清廉正直,一定要替我彻底查办这件事,不要怀有疑虑害怕的想法。(“素”“其”“穷”各1分,句意一分。)(2)百姓们很疲乏了,你们不要贪功。如果(有敌人)来骚扰边塞,把他们赶走就可以了。(“罢”“脱”“驱”各1分,句意1分)14.①下诏罢除山场、园林等处监管,让百姓自由采伐;②听闻地方百姓困境后,采取紧急措施免税安抚;③告诫边将珍惜民力,不要贪功;④痛恨贪官污吏,派人查办扰民的官员。(3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有其他符合文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明仁宗洪熙元年春正月初一,皇帝驾临奉天殿,接受群臣朝拜,下令礼部和鸿胪寺不要配备礼乐。在这之前,礼部尚书吕震向皇帝请命,认为皇帝应该按照朝廷的礼仪,配备礼乐接受朝贺,皇帝不答应。吕震坚持请命,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黄淮、金幼孜都说皇帝说的对。吕震说:“四方各国的使者,远道而来朝拜新国君,都希望能见到天子的容颜,圣上确实对先皇极为孝诚,但也应该尽量顺从下情。”皇帝看着杨士奇等人说:“礼仪过度了吧。”杨士奇等人回答说:“确实像圣上所言,如果一定要顺从众人的心愿,也不一定非要配备礼乐。”皇帝听从了他们的意见。第二天,皇帝召见杨士奇等人并告诫说:“为君要把接受直言作为明智,为臣要把敢于直言作为忠诚。从今以后,如果我的行为有不当之处,你们尽管直言相告,不要担心我会不接受。”分别赏赐他们钞文币。仁宗向全国颁布诏书,取消山场、园林、湖池、坑冶的管制,听凭百姓开采获利,完全按照洪武年间的先例办理。大理寺少卿戈谦陈述事务言辞过激,吕震等人纷纷上奏,认为他沽名钓誉。皇帝非常厌恶他。杨士奇把君主圣明大臣才敢直言的道理耐心地讲给皇上听,并且说:“戈谦虽然在大的道理上比较糊涂,但他这样做也只是感恩图报罢了。”于是皇上仍像当初那样对待戈谦,并要求百官不要把戈谦作为警戒。不久皇帝召见戈谦,任命他为副都御史。当时有在四川采集木材骚扰百姓的太监,皇帝召见戈谦并告诫说:“你一向清廉正直,一定要替我彻底查办这件事,不要有疑虑害怕的想法。”夏四月,有人从南京来,说徐淮、山东的百姓很多没有饭吃,但有关方面仍急着催交赋税。皇帝让杨士奇草拟免除赋税、赈济饥民的诏书,杨士奇说:“这件事不能不让户部和工部知道。”皇帝说:“稍后再说吧,拯救百姓如同拯救落水的人,不能有片刻的耽搁。有关官员担心国家开支不够用,一定会犹豫不决。”于是让太监提供纸笔,杨士奇在西角门草拟诏书。皇帝看过后,当即派遣使者带着诏书出发。这时皇帝对杨士奇说:“你现在可以告诉户部、工部的官员,我把有关的赋税全免掉了。”有皇帝侍从说免除赋税应该有所区分,以免滥施恩德。皇帝说:“安抚百姓宁可过多一些,作为天下之君,怎么可以跟百姓斤斤计较呢!”当时有身边侍臣进言,认为现在堪称太平盛世,杨士奇进谏说:“现在还有流亡的人未能回归家园,有遭受灾害的地方尚未恢复,远近各地仍然有生活艰难的百姓,应该再休养生息若干年,或许才能使得人人安居乐业。”皇帝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又告诫蹇义等人说:“从前我赐给你们‘绳愆纠谬’的银章,只有杨士奇进献了五封奏章,其他人都没做什么,难道朝政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