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宣贯2015年_第1页
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宣贯2015年_第2页
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宣贯2015年_第3页
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宣贯2015年_第4页
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宣贯2015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宣贯2015年第一页,共126页。各位领导、各位同行:下午好!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规程”,想和大家共同探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二页,共126页。一、安装工程质量现状

湖南省的住宅工程质量现状如何?几年前和行业内的一位领导聊到这个话题,他用四个字进行了概括:“每况愈下”。为了扭转这种局面,2010年以来省住建厅、省法制办、省专治办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2010年发布的“两个规定三个办法”,2013年发布的湘建建【2013】282号、湘建建【2013】283号,都是为了引导施工企业集中精力抓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这几年施工企业的创优积极性很高,建筑工程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那么安装工程质量(仅仅指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如何呢?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不够重视,不尽人意”。第三页,共126页。二、原因分析1、惯性思维:重视建筑,忽视安装;2、发包方式:肢解发包;3、人员素质:企业改制,人员分离,大量的社会劳务素质偏低;4、转包、非法分包、挂靠;5、执行规范、规程、标准不严。第四页,共126页。三、建筑给排水工程通病防治1、漏2、堵3、臭4、影响安全5、影响使用第五页,共126页。引用标准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7、《建筑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418、《建筑给水铝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049、《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内螺旋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94第六页,共126页。1、漏

主要表现形式:阀门漏,接口漏,套管漏。

1.1阀门漏阀门漏的主要原因:阀门质量问题,安装前未试压,强力组对,维保不到位等。阀门漏的防治:规程12.2.1阀门安装前,应现场见证取样,按规定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对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做试验。第七页,共126页。1.2阀门漏通病示例阀门阀杆处渗漏,锈迹斑斑第八页,共126页。1.3阀门安装通病防治示例阀门两端均设置支吊架,悬挂标示牌,无渗漏第九页,共126页。1.2接口漏

接口漏的主要原因:接口不严密,塑料及金属复合管管材、管件、胶水不配套,埋地管道基础沉降,支架不牢固,给水管道在楼(地)面暗设时有中间接头等。接口漏的防治:

1、规程12.2.2塑料及金属复合管,其管材、配件、粘胶(热熔器具)等应采用同一厂家产品;

2、规程12.2.11室外给排水管道应敷设在坚土上;

3、不得强力组对、不得利用接口弥补安装偏差;

4、支架间距、形式按设计、规范、标准图要求制作安装。第十页,共126页。钢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第十一页,共126页。塑料管及复合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第十二页,共126页。5、规程5.1.5给水管道在楼(地)面暗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得直接敷设在楼(地)面结构层和找平层内;2敷设在楼(地)面的垫层或填充层内的给水支管的外径不得大于25mm;给水管管材宜采用塑料、金属与塑料复合管材,不宜采用钢质管料;给水管管材不得有卡套式或卡环式接口,中途不得有连接配件,两端接口应明露。第十三页,共126页。接口漏通病示例接口渗漏,接口周边锈蚀严重。第十四页,共126页。1.3套管漏

套管漏的主要原因:未装套管,套管高度不够,套管不防水等。套管漏的防治:

1、按要求安装套管,保证套管高度;规程12.1.2给排水管道穿地下室外墙、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屋面和水池(箱)时应采用金属防水套管;规程5.1.2给水管道穿过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处,必须设置套管,套管顶部至少高出装饰面层50mm;管道与套管之间缝隙应采用防水填充材料填充并在套管口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材料和防水密封材料密封。管道穿过楼板面的套管宜采用防腐性能高的钢质管料,并与现浇混凝土整浇。其做法应满足图5.1.2的要求。第十五页,共126页。图5.1.2管道穿越楼板的防水构造及墙体翻边做法第十六页,共126页。图4.1.4-1同层排水时管道穿越楼板的方水构造第十七页,共126页。

规程5.2.1竖向管道穿过楼(地)面的位置应预埋套管,套管比竖管大两个规格,且两者间的间隙均匀,间隙内采用弹性阻燃材料填实。套管埋设应与楼(地)面结构施工同步进行。如采用先预留洞口后埋设套管的方法埋设套管,预留洞口封堵时应支设模板,将孔洞周围凿毛、浇水湿润,用高于员设计强度一个等级的防渗混凝土分两次浇灌、捣实,且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对于厨房、卫生间、阳台等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管道穿楼板处宜采用止水节施工法。套管顶应高出楼(地)面面层50mm,且套管外加装止水圈或止水环,套管与竖管间的上口用防水密封膏(胶)密封。如采用普通钢质套管,须作防锈处理,管根四周应按设计要求做阻水台。第十八页,共126页。套管漏通病示例左图为未装套管导致漏水,右图为防水套管不防水。第十九页,共126页。套管安装通病示例1管道穿楼板、穿墙均未安装套管第二十页,共126页。套管安装通病示例2管井内管道穿楼板未安装套管,未做防火封堵。第二十一页,共126页。套管安装通病防治示例1管道穿墙,套管安装同心,封堵严密、美观。第二十二页,共126页。套管安装通病防治示例2管道穿楼板,套管安装同心,封堵严密、美观。第二十三页,共126页。套管安装通病防治示例3管井内管道穿楼板,套管安装同心,封堵严密。第二十四页,共126页。2、堵

主要表现形式:排水管堵塞。

2.1排水管堵塞排水管堵塞的主要原因:坡度不够,支管与水平干管、水平干管与排水主立管连接管件型式使用不当,管内杂物未清理干净。排水管堵塞的防治:

1、保证坡度:规程12.2.6生活污水塑料管坡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最小不小于下表:第二十五页,共126页。2、通球试验:规程12.2.7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3、正确使用管件:支管与水平干管、水平干管与排水主立管连接管件应使用45°斜三通。第二十六页,共126页。排水管堵塞通病示例1T型三通,两种材质的排水管连接,主排水管无坡度。第二十七页,共126页。排水管堵塞通病示例2T型三通末端未设清扫口第二十八页,共126页。排水管堵塞通病防治示例1支管进主管采用45°斜三通,U-PVC排水横管应在水流汇合管件上游端设置带锁紧的伸缩节。第二十九页,共126页。排水管堵塞通病防治示例2支管与主管连接采用45°斜三通第三十页,共126页。3、臭

臭的主要表现形式:地漏臭,通气管臭,卫生器具返臭。

3.1地漏臭地漏臭的主要原因:地漏型式使用不当,地漏质量问题。地漏臭的防治:

1、设计明确、选型正确。规程5.1.7要求设计时应明确厨房、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地漏的型号及规格、布置、标高以及地面的标高、排水坡向及其坡度,并应提供楼(地)面阴阳角、墙根、管根、地漏等节点大样图,明确节点详细做法。第三十一页,共126页。12.1.3规定:洗衣机地漏应采用防干涸和溢流的专用地漏,卫生间应采用密闭地漏,存水弯水封及地漏构造水封深度均不应小于50mm。

12.1.4阳台排水、屋面排水及空调排凝结水系统应单独设置;有给水点的部位应设地漏。

12.1.10单元水表井内及户内水管井内均应设排水地漏,且其排出管应采用间接排水方式。

第三十二页,共126页。地漏通病示例单元水表井内未装地漏,导致积水第三十三页,共126页。有给水点的部位应设地漏示例生活阳台,设置了给水点,同时应设置地漏。第三十四页,共126页。3.2通气管臭

通气管臭的主要原因:位置设置不当,出屋面高度不够。通气管臭的防治:规程12.2.13通气管口不应设在建筑物挑出部分(如屋檐檐口、阳台和雨棚等)的下面,且上人屋面应高出2m。

1、合理设置:通气管口不应设在建筑物挑出部分,如屋檐檐口、阳台和雨棚的下面。

2、确保高度:上人屋面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米。第三十五页,共126页。通气管臭通病示例上人屋面通气管高度低于2米通气管、排风井高度不够第三十六页,共126页。通气管臭通病防治示例上人屋面排气管应高出屋面2米第三十七页,共126页。3.3卫生器具返臭

主要表现形式:卫生器具排水管返臭主要原因:卫生器具排水管存水弯深度不够或未装存水弯。第三十八页,共126页。卫生器具臭通病示例卫生器具排水管采用塑料软管,未设存水弯第三十九页,共126页。卫生器具臭通病防治示例1存水弯深度应大于50mm第四十页,共126页。卫生器具臭通病防治示例2卫生器具排水管正确设置存水弯第四十一页,共126页。4、影响安全

主要表现形式:上人屋面水平管道距离女儿墙太近,宽度大于1.2米的障碍物腹下方未设消防喷头,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的溅水盘与顶板距离偏差,箱式消火栓栓口设置在门轴侧等。主要原因:对偏差所造成的安全影响理解不够。防治措施:

1、规程12.2.14上人屋面水平管道离女儿墙的水平距离应大于1000mm,小于1000mmm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2、规程12.1.5宽度大于1.2m的障碍物腹下方应增设消防喷头。第四十二页,共126页。3、规程12.1.7除吊顶型喷头及吊顶下安装的喷头外,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且不大于150mm。

4、规程12.2.9箱式消火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栓口应朝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相垂直,并不应安装在门轴侧;(2)栓口中心距地面为1.1m,允许偏差±20mm;(3)栓口中心距箱侧面为140mm,距箱后内表面为100mm,允许偏差±5mm;(4)消火栓箱体安装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mm。

5、规程12.2.5U-PVC排水横管应在水流汇合管件上游端设置带锁紧的伸缩节。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塑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第四十三页,共126页。影响安全通病示例1屋面水平管道离女儿墙距离小于1米,且未设置防护措施第四十四页,共126页。影响安全通病示例2宽度大于1.2m的障碍物腹下方未设消防喷头第四十五页,共126页。影响安全通病示例3箱式消火栓栓口安装在门轴侧第四十六页,共126页。影响安全通病防治示例1屋面水平管道离女儿墙距离小于1000mm,女儿墙加设护栏。第四十七页,共126页。影响安全通病防治示例2宽度大于1.2m的障碍物腹下方应增设消防喷头。第四十八页,共126页。影响安全通病防治示例3除吊顶型喷头及吊顶下安装的喷头外,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且不大于150mm。第四十九页,共126页。影响安全通病防治示例4箱式消火栓箱内配置齐全,栓口应在非门轴侧、栓口中心离地1.1m。第五十页,共126页。影响安全通病防治示例5高层住宅明设塑料排水管道在楼板下应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第五十一页,共126页。5、影响使用1)规程规定:

12.2.12塑料管道与金属支吊架间应设置非金属垫或套管。

12.2.15立式水泵不应采用弹簧减震器。第五十二页,共126页。影响使用通病示例1塑料管道与金属支架间未设置非金属垫或套管第五十三页,共126页。影响使用通病示例2泵入口采用同心变径,导致软接头吸瘪变形。第五十四页,共126页。影响使用通病示例3泵入口阀门未安装支架,软接头可能变形;出口管道支架位置错误,软接头已变形。第五十五页,共126页。影响使用通病示例4以软接头补偿管道安装偏差,导致软接头变形。软接头变形第五十六页,共126页。影响使用通病防治示例1塑料管道与金属支架之间:左图采用专用抱箍,右图采用非金属垫。第五十七页,共126页。影响使用通病防治示例2立式泵采用杯式减振器,增设刚性底座,出口管道支架设置合理。第五十八页,共126页。影响使用通病防治示例3立式泵入口管道采用偏心大小头变径,顶平。第五十九页,共126页。四、建筑电气工程通病防治1、防雷

2、接地

3、电管敷设

4、电缆敷设

5、配电箱安装

6、开关、插座安装

7、灯具安装第六十页,共126页。引用标准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3、《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5754、《自动火灾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第六十一页,共126页。1、防雷1)规程规定:

13.2.15接地装置材料均应选择镀锌产品(埋设于混凝土中除外)。

13.2.16接地装置应采用搭接焊接,搭接长度应符合:(1)扁钢与扁钢为扁钢宽度的2倍且不少于三面施焊;(2)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且双面施焊;(3)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且双面施焊;(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5)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应有防腐措施。第六十二页,共126页。2)通病主要表现形式

屋面防雷带安装通病主要表现形式:防雷带搭接不规范:

1)扁钢与扁钢的搭接,焊接少于3个棱边。

2)圆钢与圆钢的搭接,单面焊接,长度不够或虚焊。

3)利用金属钢管栏杆做为避雷线,其管壁厚度和截面积达不到设计要求。

第六十三页,共126页。3)防雷带安装,通病示例1避雷带为扁钢时,搭接处底部焊接操作困难,常见只焊两个边,不符合规范要求。最好是四边均焊接,以免空气进入产生锈蚀。第六十四页,共126页。防雷引下线搭接部位单面焊接,底部未焊。原因为平行搭接造成底部焊接困难,搭接部位宜上下搭接便于焊接。防雷带安装,通病示例2第六十五页,共126页。防雷带安装,通病示例3单面焊接,存在虚焊,未防腐。第六十六页,共126页。防雷带安装,通病示例4

通病:利用屋面金属栏杆壁厚不够。

2)利用屋面金属栏杆做避雷带时,应符合设计规范JGJ16-200811.6.6条要求:屋顶上的永久性金属物宜作为接闪器,但其所有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管、钢罐的壁厚不应小于2.5mm,当钢管、钢罐一旦被雷击穿,其介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危险时,其壁厚不得小于4mm。但实际上相当部分屋面的金属栏杆钢管的壁厚都达不到2.5mm,更不用说达到4mm,其壁厚基本都在2mm以下。一旦遭到雷击后果严重,尤其是钢管连接部位是其薄弱点。所以,在利用屋面金属栏杆做避雷带时,栏杆的截面积必须符合避雷带的设计要求,在钢管的连接处应做加强处理,避雷带与引下点连接要明显可靠,拐弯处应做成圆弧形,栏杆连接需符合避雷接地要求。

GB5030325.1.3当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做接地线时,应在构件或管道与接地干线间焊接金属跨接线。

第六十七页,共126页。防雷带安装,通病示例4

利用金属栏杆做防雷带,未在其连接处做加强处理,不能确保在遭到雷击时安全泻流。第六十八页,共126页。利用钢管作避雷带做法示意图1第六十九页,共126页。利用钢管作避雷带做法示意图2第七十页,共126页。利用钢管作避雷带做法示意图3第七十一页,共126页。防雷带安装,通病防治示例1防雷带敷设平直、牢固,弧线流畅,支撑件间距均匀,与女儿墙接口处收口美观。第七十二页,共126页。防雷带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沉降缝时,应做弓形或Ω弯补偿。防雷带安装,通病防治示例2防雷带安装,通病防治示例2第七十三页,共126页。防雷带安装,通病防治示例3防雷引下线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6倍,双面焊接,标识清晰。第七十四页,共126页。防雷带安装,通病防治示例4利用金属栏杆作防雷带,将金属栏杆与防雷引下线搭接焊接。第七十五页,共126页。2、接地

1)规程规定:

13.1.3严禁利用±0.00m以下到-1.00m内的圈梁和底板做接地极。

13.2.3金属软管应接地,且不得作接地(PE)或接零(PEN)的接续导体。

13.2.4

金属钢导管应采用壁厚不小于1.5mm的热浸镀锌管,当为非套接紧定式钢导管(JDG)管材配件时,均应在接头处增设专用接地跨线且线径不小于4m㎡铜芯软线。

13.2.7金属线槽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非镀锌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镀锌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第七十六页,共126页。2)软管安装及接地,通病示例1

软管松散、中间断接、与电气设备连接未采用专用接头。第七十七页,共126页。软管安装及接地,通病示例2软管长度大于800mm,与刚性导管及设备连接未采用专用接头。第七十八页,共126页。软管安装及接地,通病示例3照明软管长度大于1200mm。第七十九页,共126页。软管安装及接地,通病防治示例1

长度小于800mm,与钢管及设备连接处采用专用接头,接地跨接线连接规范。第八十页,共126页。软管安装及接地,通病防治示例2

软管长度小于800mm。软管与刚性导管及设备连接采用专用接头,电动机可接近裸露导体做接地(PE)保护。第八十一页,共126页。软管安装及接地,通病防治示例3用PVC导管代替软管,更美观。照明软管进灯盒,应采用专用接头安装固定,接线端子、导线均不能外露,软管长度不能大于1.2m。第八十二页,共126页。3)线槽、桥架接地安装,通病示例1桥架未装盖板,穿墙未做防火封堵第八十三页,共126页。线槽、桥架接地安装,通病示例2桥架连接板处未采用铜芯软线跨接第八十四页,共126页。线槽、桥架接地安装通病防治示例1

接地干线沿桥架全线贯通,便于桥架与支架的接地连接。第八十五页,共126页。线槽、桥架接地安装通病防治示例2桥架、电管、支架均采用铜芯软线与接地干线连接。第八十六页,共126页。线槽、桥架接地安装通病防治示例3桥架引入(出)电管接地规范第八十七页,共126页。3、电管敷设1)规程规定:

13.2.1电线(缆)导管严禁成排、成列和成捆敷设在现浇楼板内,墙体内电线(缆)导管应横平、竖直。

13.2.2

电线(缆)导管弯曲部位不应有折皱,凹陷、扁、裂等现象,且一般暗敷弯曲半径应大于6D,埋设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应大于10D。

13.2.5

敷设在混凝土内绝缘导管应采用重型导管,并有连续的阻燃标记和厂标。

13.2.21

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管内。

13.2.22

严禁将电线导管敷设在保温层中。第八十八页,共126页。2)电管敷设,通病示例1

地下室水管与电管、桥架交叉时,水管安装在电管及桥架的上方。第八十九页,共126页。电管敷设,通病示例2电管敷设杂乱无章,电管无支架,电线外露,电线接头不在接线盒内,存在火灾隐患。第九十页,共126页。3)电管敷设,通病防治示例1电管位于水管上方,安装横平竖直,支架按明敷管线设置。第九十一页,共126页。电管敷设,通病防治示例2电管必须垂直进箱、合,直径50mm以下管口内外必须采用锁紧螺母拧紧,丝扣露出螺母2—3扣。第九十二页,共126页。电管敷设,通病防治示例3

吊顶内电管进、出接线盒两端对称设置支、吊架,内外螺母拧紧第九十三页,共126页。4、电缆敷设1)规程规定

13.1.6电线、电缆应水平或垂直布设;有特殊要求的电气(如冰箱)应单独设一回路。

13.2.8

金属线槽内的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线槽截面积的20%,载流导线不宜超过30根,且线槽内不应有接头。

13.2.11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电缆的总截面(包括外保护层)与桥架横断面面积之比,电力电缆不应大于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

13.2.20

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截面不得低于设计值,进场时应对其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第九十四页,共126页。2)电缆敷设,通病示例1

电缆在转弯处未留余量,过于“绷紧”,导致桥架盖板无法盖上。第九十五页,共126页。电缆敷设,通病示例2

电缆敷设随意,未固定,未标识第九十六页,共126页。电缆敷设,通病示例3左图:电井内桥架、电缆、母线穿楼板未做防火封堵;右图:桥架穿墙未做防火封堵。第九十七页,共126页。3)电缆敷设,通病防治示例1

电缆的首端、末端、分支处和主要转弯处应设标志牌,标明电缆编号、型号规格、起点和终点。标志牌应字迹清晰,安装牢固,位置和方式统一,且具有永久性。第九十八页,共126页。电缆敷设,通病防治示例2电缆在桥架内宜单层敷设,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第九十九页,共126页。电缆敷设,通病防治示例3梯架内转弯处电缆排布整齐,分支处无交叉第一百页,共126页。电缆敷设,通病防治示例4强电井内周圈敷设接地扁钢,母线、桥架、配电箱接地可靠,穿越楼板防火封堵规范、严密、美观。第一百零一页,共126页。电缆敷设,通病防治示例5桥架穿墙防火封堵规范、严密、美观。第一百零二页,共126页。修改13.2.19电线、电缆的连接金具规格与芯线应适配,严禁使用开口端子,且多股线不得剪芯。第一百零三页,共126页。5、配电箱安装1)规程规定:

13.2.12

照明配电箱的箱体不宜太小,应方便检修,且拆卸金属件应配接地专用螺栓。

13.2.13

同一建筑电线绝缘层颜色应一致,即保护线(PE)黄绿相间色,零线淡兰色,相线L1-黄色,L2-绿色,L3-红色。第一百零四页,共126页。2)配电箱安装,通病示例1门与箱体未用裸铜编织线做接地连接。第一百零五页,共126页。配电箱安装,通病示例2

配电箱开孔未用专用开孔工具,边缘锋利,易伤芯线。第一百零六页,共126页。配电箱安装,通病示例3截面面积在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应先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每个设备、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得多于2根电线。第一百零七页,共126页。3)配电箱安装,通病防治示例1配电箱安装盘面平整、水平垂直、位置合理,标高正确,底边齐平。第一百零八页,共126页。配电箱安装,通病防治示例2配电箱面板内侧粘贴供维修人员使用的系统图,标识清楚、正确,开关标明控制回路。

第一百零九页,共126页。配电箱安装,通病防治示例3箱门和框架的接地线采用铜编织带压铜端子搪锡处理第一百一十页,共126页。配电箱安装,通病防治示例4箱内配线整齐、绑扎牢固、接线正确。导线连接牢固,电线绝缘层颜色一致(保护线(PE)黄绿相间色,零线淡兰色,相线L1-黄色,L2-绿色,L3-红色)。

第一百一十一页,共126页。6、开关、插座安装1)规程规定:

13.1.1

照明开关高度宜为装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