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培训2016年_第1页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培训2016年_第2页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培训2016年_第3页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培训2016年_第4页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培训2016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培训2016年第一页,共136页。内容提要ToDO:1.水利风景区概述2.水利风景区评价解析3.水利风景区申报及资料编制4.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5.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理念及营销管理第二页,共136页。第一讲水利风景区概述一、水利风景区基本概念(一)水利风景区1.定义: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2.功能:维护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3.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安徽利辛县白鹭洲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西安汉城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北京十三陵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第三页,共136页。(二)水利风景区资源中原第一湖——南湾湖

南湾湖水利风景区以丰富的森林资源,浩瀚碧绿的湖面湖水,众多奇特的岛屿港湾,齐鸣斗艳的珍禽异兽,季相多变的植物景观,源远悠久的历史遗产,浓郁丰厚的民俗风情而著称,以“幽、朴、秀、奇”为特点,以“山、水、林、岛”和谐一致而闻名,是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养生、文化、科研、教学等多功能的生态型水利旅游景区。南湾湖水利风景区所处的信阳市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经了8000多年的历史沿革。夏商时期,这里已建成了息国、潢国等诸侯国,战国时期,信阳是楚国的疆域中心,北宋改称为信阳。这里曾哺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古有一代名相孙叔敖、大史学家司马光、治闽功臣王审知、开漳圣王陈元光、中原硕儒马祖常、文坛领袖何景明,植物学家吴其浚等。南湾湖也是一个人文景观荟萃的地方,有李先念曾经战斗过的革命根据地四望山和贤隐山,有迄今1400多年历史的“梁王垒”遗址,有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南阳玄观庙齐名的贤隐寺,有奇异的仙人床、丈人石、动人神奇的平顶松传说。第四页,共136页。(三)国家水利风景区第五页,共136页。批次总数最多省份/数最少省份/数陕西省数118浙江/3陕西等/00237贵州/4北京等/12330浙江/3上海等/11454江西/7辽宁等/12553新疆/5山西等/12642内蒙/4安徽等/12738山东/7湖南等/11842山东/7辽宁等/11956山东/8青海等/121053山东/11湖北等/121152山东/9黑龙江等/121243江苏/8浙江等/131370四川/9河南等/121470山东/12湖北等/1815总数61719山东/9河南等/1333第六页,共136页。双语例句二、水利风景区发展状况(一)发展历程1.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

少数基层水管单位尝试水利多种经营、零星开展水利旅游活动、为水利风景区发展奠定基础。都江堰水利工程江苏溧阳天目湖浙江千岛湖第七页,共136页。

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成立、组建管理机构、确立水利风景区名称;《关于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水综合[2001]609号);2001——2003年,分年度批准设立第一批(18处)、第二批(37处)、第三批(30处)国家水利风景区。第八页,共136页。出台系列规范性文件与技术标准: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水综合【2004】143号)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SL300-2004)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水综合【2005】125号)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法(水综合【2006】102号)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标准(SL422-2008)3.规范管理阶段(2004-2008年)国家水利局专家组考察评价洽川水利风景区第九页,共136页。2009年,成立水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水利部综合事业局);2010年,水利部发布《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则》(SL471—2010);2011年,实施水利风景区动态评估、监督检查和退出机制。第十页,共136页。1.发展规模与空间分布截止2015年底,全国已批准建立的15批国家水利风景区719个,平均年增加约50个。其中东部地区313个,占42.94%;中部地区186个,占25.76%;西部地区226个,占31.30%。经济区域包含省区市省区市数量/个国家水利风景区数量/处比重/%面积(万平方千米)东部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331042.94106中部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618625.76167西部内蒙、宁夏、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西藏1222631.30688我国三大经济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分布分布(截止2015年底)第十一页,共136页。国家水利风景区分省区统计(截止2015年底)省份数量省份数量省份数量省份数量山东102黑龙江30山西19宁夏10江苏51内蒙27河北19辽宁8河南46福建27湖北18上海4江西36浙江27云南18北京3安徽34甘肃26重庆13海南3湖南33贵州25青海12天津2陕西33吉林23广东11西藏2四川31新疆22广西10总计722注:由各流域管理委员会申报的位于两个省区交界处的国家水利风景区分别给所属省份重复计算。

按省域划分来看,全国大陆31个省区皆有分布,其中山东省最多为102个(包括黄委会所属在山东省境内的国家水利风景区,以下同),江苏省51个、河南省46个分居二、三位;北京(3)、海南(3),天津(2)、西藏(2)居于末位。陕西省在全国31个省区中位居第7位,在西部12省区中居首位。第十二页,共136页。(三)存在问题——认识观念滞后——规划环节薄弱——产品结构单一——发展不平衡——建管不协调类型水库型自然河湖型城市河湖型湿地型水土保持型灌区型数量323132120352424比重/%49.0920.0618.245.323.653.65第十三页,共136页。1.概述陕西省把水利风景区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民生水利的重要途径,依托“一江(汉江)、两河(黄河、渭河)、千库、万塘”资源,围绕打造山水秦岭和黄河、渭河、汉江生态景观长廊,基本形成了点状分布主要水利工程、线状连接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面状覆盖全省大中城市的水利风景区格局,水利风景区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建成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61家,其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32家。涌现出西安汉城湖、灞桥湿地公园、汉中石门、宝鸡嘉陵江源等一大批水清景美、亲水性强、文化深厚、社会知名度高的精品景区。据统计,全省水利风景区年均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实现经营性收入1.8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部分精品景区日接待游客达8万人次。按照全省水利风景区发展建设规划和“建一处工程,成一处景区”的总体要求,我省将加快发展关中、陕南地区,着力推动陕北地区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末,全省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将达到40家以上,省级水利风景区达到45家以上。汉城湖国家水利风景区锦阳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千湖国家水利风景区西安世博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渭水之央国家水利风景区第十四页,共136页。2.空间分布截止2015年底,累计建成了“水清岸绿景美、亲水性强、文化深厚”的水利风景区61家、国家水利风景区32家。其中陕北有水利风景区9家,占全省水利风景区总数的14.75%;关中有水利风景区38家,占全省水利风景区总数的62.30%;陕南有水利风景区14家,占全省总数的22.95%。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分布:陕北2家,占6.25%;关中19家,占59.37%;陕南11家,占34.38%。显然,三大经济区之间的水利风景区分布不均衡。关中地区的水利风景区数量及国家水利风景区数量皆占全省的6成多,陕南水利风景区数量占全省2成多,其国家水利风景区数占全省三成多,陕北水利风景区的数量的比重占1成多、其国家水利风景区数量的比重不足1成。

陕西三大经济区水利风景区分布(截止2015年底)经济区包含市区市区个数水利风景区数/家比例/%国家水利风景区数/家比例陕北榆林、延安2914.7526.25关中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63862.301959.37陕南汉中、商洛、安康31422.951134.38合计116110032100第十五页,共136页。

陕西省各市区水利风景区分布(截止2015年底)市区水利风景区数量/家比例/%国家水利风景区数/家比例/%宝鸡1422.95721.88西安914.75721.88渭南914.7539.38榆林711.4813.13商洛69.84618.75安康58.2026.25咸阳46.5613.13汉中34.9239.38延安23.2813.13铜川11.6413.13杨凌11.6400.00合计6110032100

截止2015年底,陕西省各市区水利风景区的分布为:宝鸡市水利风景区数(14家)和国家水利风景区数(7家)最多,分别占全省的比例为22.95%和21.88%;西安与渭南居次,各有水利风景区9家,但西安市有国家水利风景区7家(同宝鸡并列全省第一),显示水利风景区的品质较高;榆林、商洛和安康水利风景区数分别为7、6、5家,处于第三梯队,但商洛6家水利风景区全为国家级,体现出非凡的水利风景区品质;咸阳、汉中、延安,以及铜川和杨凌水利风景区数在4—1之间,除了汉中有3家国家级水风景区外,其余市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较少。可以看出,咸阳市水利风景区建设和发展在全省属于较落后的地位和水平,与水利风景区资源禀赋不协调,同渭河沿岸毗邻城市存在差距。第十六页,共136页。

3.水利风景区类型分布类型自然河湖型水库型城市河湖型水土保持型湿地型灌区型数量/家331510421比例/%50.7723.0815.386.153.081.54

4.存在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二是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三是投融资渠道不畅,建管不协调;四是管理营销专业人才缺乏。眉县霸渭水利风景区卤阳湖水利风景区岚皋县岚河水利风景区第十七页,共136页。郑国渠国家水利风景区翠屏湖水利风景区甘泉湖水利风景区羊毛湾水利风景区咸阳市水利风景区一览第十八页,共136页。1.水库型特点:水工程建筑气势恢宏,泄流磅礴,科技含量高,人文景观丰富,观赏性强。建设重点:景区建设结合工程建设和改造,绿化、美化工程设施,改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条件。核心景区重点加强景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同时,结合水利工程管理,突出对水科技、水文化的宣传展示。2.湿地型湿地型水利风景区建设应以保护水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重点进行水源、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增加水流的延长线,并注意以生态技术手段丰富物种,增强生物多样性。宝鸡市千湖水利风景区西安浐灞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第十九页,共136页。江苏省宿迁宿城古黄河水利风景区郑州黄河生态水利风景区阜南县王家坝水利风景区第二十页,共136页。5.灌区型灌区水渠纵横,阡陌桑图,绿树成荫,鸟啼蛙鸣,环境幽雅,是典型的工程、自然、渠网、田园、水文化等景观的综合体。景区可结合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现代农业和近年兴起的服务农业进行建设,辅建以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6.水土保持型在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的预防保护、重点监督和重点治理等修复范围内进行,亦可与水保大示范区和科技示范园区结合开展。赣抚平原灌区水利风景区沙坡头水利风景区第二十一页,共136页。

水利风景区建设走“人水和谐”之路,采用环保仿生材料和生态环保船;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活方式,及开发利用水域和水利工程,又加强保护水资源。四、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功能和战略意义

水利风景区建设改善了景区整体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90%以上,污水处理全部达标排放,水质等级提高1级以上等。

水利风景区建设改变了人们对水土资源、水利工程、水文化和水景观的认识,走上“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人水和谐之路”,形成建一个水利工程、美化一片环境、塑造一个现代景区的建管结合新模式。1.保护水资源

2.修复水生态

3.维护水工程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大自然结合,与清秀灵动的水体融合,与悠远流长的水文化契合,使得水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延续,水利工程的文化承载力和文化品位得到提升。4.弘扬水文化

建设水利风景区是水利多种经营的新增长点,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并使周边社区居民受益,增加水管单位经济收入,为实施管养分离和稳定职工待遇提供了经济保障。5.发展水经济

第二十二页,共136页。一、水利风景区建设是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是中国水利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它将彻底改变中国水利的未来发展道路;二、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是关系到国家的“治水方略”的重大调整以及“治水方针”的重要转变,不但转变水利经济的发展模式,而且转变了国家的治水思路。三、中国自古以来“治国”与“治水”一脉相承,“治水”是“治国”的根本前提,“水政”关系到国家兴亡和民族兴衰。四、城市水利风景区建设在城市生态环保和城市景观建设,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城市水利风景区建设是化解城市生态危机、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功能与城市形象的一个关键举措,也是挽救城市危机、克服城市困境的根本出路。五、中国水文化融合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与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在水利风景区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专家呼吁:创建一个特殊的学科:《中国水学》与《中华水政》;积极编制《中国水资源图志》;制定国家水利发展的宏观战略和长期规划。第二十三页,共136页。一、水利风景区评价概念

广义水利风景区评价——涵盖科学评价水利风景区质量和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

狭义水利风景区评价——即水利风景区质量的科学评价。

水利风景区质量评价

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包括风景资源评价、环境保护质量评价、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和管理评价4部分。包括水工程影响评价、水质水量影响评价、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影响评价等。第二十四页,共136页。

(一)《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概述

《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SL300-2013)由水利部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于2013年11月20日公布。SL300-2013替代SL300-2004,是对SL300-2004《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进行修订完成的水利行业标准,自2014年2月20日起实施。SL300-2013在原标准(SL300-2004)的基础上增设了水利风景区评价基本条件,调整了风景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环境保护与管理诸方面的评价内容、指标及分值。修订后的评价内容包括风景资源评价、开发利用条件评价、环境保护评价和管理评价4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81项三级指标。水利风景区评价指标总赋分为200分,其中风景资源评价80分、开发利用条件评价40分、环境保护评价40分、管理评价40分。SL300-2013增设了评价指标赋分扣分项,扣分涉及10项指标,总计扣分分值15分。

SL300-2013适用于国家级、省级水利风景区的评价,其他级别水利风景区的评价及涉水景区可参照使用。二、水利风景区(质量)评价标准及评分解读第二十五页,共136页。3.环境保护评价——包括对水利风景区的水环境质量、水土保持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

4.管理评价——包括对水利风景区的景区规划、管理体系、资源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和服务管理的评价。第二十六页,共136页。(二)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常被运用于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层次的非结构化的复杂决策问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使用步骤: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②构造判断矩阵;③层次单排序;④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⑤层次总排序。特点:系统性、实用性、简洁性1.常用定量评价方法

20世纪60年代,美国兰德公司创立用书面形式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以预测某项专题或某个项目未来发展的方法。使用步骤:①设计征询表;②选择专家并征询;③整理和反馈专家意见;④反复整理和反馈专家意见,确定咨询结果。特点:被咨询专家意见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渐趋一致性,征询过程有组织、可控制。特尔非法要素评价法

要素评分法是一种衡量岗位价值的定量方法。该方法将所有岗位的特征抽象成若干个付酬要素,将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与这些付酬要素标准相比较。并根据企业具体业务性质和其他具体情况,在明确并确定这些付酬要素之后,赋予这些要素不同的权重,并将每个要素划分不同等级,然后根据每个岗位对这些要素的不同要求确定它在各个要素上的等级和得分,将这些得分加总即得这些岗位的相对价值。。使用步骤:①建立评估小组;②设计评估标准;③岗位打分,确定标准岗位;④确定岗位价值序列第二十七页,共136页。2.水利风景区定量评价法——改良的要素评价法特点: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第二十八页,共136页。(三)水利风景区评价计分细则解读第二十九页,共136页。

(1)水文景观。包括风景河道、漂流河段、湖泊、水库、瀑布、泉、冰川及其它水文景象。主要评价景区中拥有水文景象的种类、水文景象的规模和观赏性。评价中规模可以用水面面积、流量等来衡量。

(2)地文景观。包括具有美感的地形、地貌和典型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如山、地、滩、岛屿等;典型的地质构造如地层剖面、生物化石、像形山石、熔岩、洞穴等。

(3)天象景观。包括雪景、雨景、雾凇、朝晖、晚霞、云海、佛光、蜃景、极光等。具体某一天象而言越稀奇、适游期越长评价分值相应越高。

(4)生物景观。包括各种自然或人工种植的林、草、花、木,野生或人工养殖的动物及其它可观赏性生物。自然生态主要考察动植物的数量、即考察某一种类的动植物数量是否足以形成较好的观赏性;生物多样性主要考察水生物、动植物种群结构;珍稀度主要从某一物种所具有的保护级别来考察。自然风景资源第三十页,共136页。人文风景资源

(5)工程景观。主要包括:(1)主体工程规模。参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对主要水利工程(水电站、水库、水闸、灌区、泵站等)进行等级划分和评价,对其他水利工程则按投资额划分规模,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为大中型,其余为小型。(2)建筑艺术效果,即工程外观所具有的美感。(3)工程代表性。一个水利工程在一定范围内的代表性越强,对参观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6)文化景观。对历史遗迹、纪念物主要从其种类的多少以及价值的高低来考察;对民俗风情、建筑风格主要从其文化内涵、与环境的和谐程度来考察;对科学、文化教育馆园主要从其文化品位及科学价值的高低来考察。

(7)风资源组合。考察各景观所形成的风景资源间的相互组合效果,各景观是否相互烘托、是否和谐、优美、是否组合形成独特的风格。第三十一页,共136页。2.开发利用条件评价第三十二页,共136页。

(2)交通条件。①区外交通即景区的可进入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直达为可进入性好,二级公路直达或有交通专线(站点)为中等;②区内交通主要考察交通线路的布局及通行便利情况。如陆路是否硬化、平整、便利,水路是否顺畅安全、是否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交通工具以及交通标识的布局是否合理。③景区中设置一定的停车场或专用码头,是否布局合理、方便游人。

(1)区位与经济社会条件。主要考察:①地理位置。是指与城镇或者与周边世界级、国家级景区(点)距离的远近,它直接影响着景区的客源市场开发;②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决定景区的发展前景,一般经济越发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就越高,相应地会促进水利风景区的发展;③当地社会支持度。是指当地政府与群众对待水利风景区的态度和支持力度,制约水利风景区的生存和发展。

(3)基础设施。主要考察水、电、通信等是否配套齐全,是否正常安全运行。

(4)服务设施。主要考察:①导游设施指问询、导游、解说、介绍等设施;②餐饮接待设施指能满足一般游人需要的餐饮、接待服务设施;③购物设施主要考察购物场所布局是否合理;④医疗救护意在考察医疗救护设置是否合理;⑤安全防护设施主要考察景区中安全护栏、护网等设置是否合理、安全有效。⑥

游乐设施主要考察该项目种类以及配套是否合理。

(5)环境容量考察水利风景区年容纳能力的大小,由水利风景区环境承载能力、服务接待能力等决定,反映水利风景区的规模。

开发利用条件评价第三十三页,共136页。3.环境保护评价第三十四页,共136页。

(1)水环境质量评价。主要考察水体、水质及污水处理情况。水体要求洁净、清澈、无杂物、能见度好,水质要求依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考察。考虑到水利风景区的特殊性,对水质的要求更高。同样,对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要求也较严,必须达标。

(2)水土保持质量。根据GB/T15773~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中的验收评价标准规定,一般治理小流域都应达到二级标准,达不到的为不合格。水土保持质量的评定也采用此项指标,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及林草覆盖率(指的是林草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比率)两项指标来细化进行考察。

(3)水利风景资源的基础功能是生态功能。保护和培育水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是水利风景区建设和管理的主要特征。生态环境质量旨在考察景区内生态环境是否遭到破坏,即自然生态资源是否保持完整、原来的形态与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环境保护评价第三十五页,共136页。4.管理评价第三十六页,共136页。

(1)管理体系评价考察管理机构健全、明职责分工确、管理制度完善与否。

(2)景区规划。《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水利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水利风景区的发展目标和范围、水利风景区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水利风景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分析、水利风景区效益分析、有关专项规划等。

(3)服务管理主要考察服务项目是否配套、服务态度、水平是否优良、服务人员是否培训上岗,以及投诉处理机制是否健全。

(4)运营管理旨在考察水利风景区内的运营机制是否健全、项目是否合理、综合效益优劣。

(5)信息化建设及宣传推介主要考察网络网页建设、形象推介、活动促销和媒体宣传等方面,是否具有稳定投入及专人负责。

(6)景区工程和设备安全、游乐设施安全要求达标且落实水利旅游项目监管措施,安全标识系统设置要醒目、合理,应急预案措施要科学有效。

(7)卫生管理评价主要考察餐饮卫生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厕所设置要合理、厕所内干净、无异味,公共场所要整洁、干净,垃圾箱布局要合理、垃圾处理及时且日产日清。

管理评价第三十七页,共136页。(一)基本术语1.水利旅游项目watertourismproject凡利用江、河、湖、库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风景资源,组织开展观光、休闲、娱乐、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等活动的涉水旅游项目。2.水生态环境watereco-environment生物有机体的周围生存水域(水体)及其关联空间的生态条件的总和。3.生境habitat生物及其群体具体居住地段的所有生态因子的总体。4.水文化waterculture人类各种与水有关的活动所产生的文化现象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以水为核心的文化集合体。5.水景观waterlandscape可以引起人们视觉感受的水域(水体)及其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所形成的景象。(二)基本规定1.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单位编制,报其所在管辖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批准。2.水利旅游项目申报时,业主单位应按本标准附录A的格式提交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和下列附图、附件:——水利旅游项目区域位置图;——水利旅游项目布置图;——主要旅游设施、设备安全证明材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3.水利旅游项目需要开发建设时,业主单位除应符合上条的规定外,还应根据相关部门要求,提供下列附件:——水资源论证文件;——防洪影响评价文件;——水土保持方案。4.水利旅游项目的安全措施和服务质量应符合GB/T16767-1997的规定。5.水利旅游项目的卫生标准应符合GB9664-1996的规定,其游泳场所卫生标准应符合GB9667-1996的规定。第三十八页,共136页。1.水工程影响评价

预测评价水利旅游项目对水工程安全和功能的影响。2.水质水量影响评价(1)水利旅游项目的设置应遵守其所在地水功能区划的要求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环管字第201号)等有关文件规定以及当地水管部门的相关要求。(2)水质监测参数。(3)排污口(退水口)的设置,应在符合条文正文规定和实现排污达标控制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采取的节水减污和污染控制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4)污水排放,包括开展水利旅游项目而产生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有无处理措施。分别应符合下列规定;(5)非耗水性的水利旅游项目,或水资源论证符合要求的项目可不进行此项评价。

水工程安全,指水库大坝、堤岸、闸门等水利主体工程的安全。水工程功能,主要包括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以及水产养殖等。为确保水工程的安全,水上旅游项目与水库大坝等水工程应有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具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具体要求应符合水工程管理部门的规定。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反映水质的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代表水利旅游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1993)等标准规定,“生产区及生活娱乐设施”水质监测应包括BOD5、COD、pH值、悬浮物、氨氮、磷酸盐、表面活性剂、水温、溶解氧等指标。HJ/T2.3-1993规定,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以及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多少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复杂:污染物类型数不小于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小于10;中等:污染物类型数等于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小于10,或者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小于7;简单:污染物类型数等于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小于7。污水不能直接排放于附近水体,应采取适宜的处理措施,达标排放,以免造成水体污染以及生态破坏。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规定。再生水用于农田灌溉时,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的规定;用于景观和生态环境用水时,可参照《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娱乐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的规定执行;用于厕所便器冲洗、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杂用水时,可参照《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页,共136页。(1)评价和预测水利旅游项目对水生态结构完整性、水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水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影响。

3.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水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包括:水体的连续性、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水生生物的协调性以及环境条件的匹配性等。水体的连续性是水生态系统存在与长久维持的重要条件;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是构成水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水生生物的协调性是水生态结构整体性和维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条件;环境条件的匹配性对水生态系统的盛衰具有决定意义。

水生态环境的敏感性是指在自然状况下水生态系统某一生态过程潜在的活动强度,用于标明其对人类活动反应的敏感程度,说明产生生态失衡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小。

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一定的生境范围,保护尽可能多的物种和生境类型,保护优势种、建群种,保护居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及其生境,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等。

(2)建立以水生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等重要水生物生境、水生态脆弱区等为核心内容的保护目标。

鉴于不少地区水生生物遗传多样性缺失严重,水生野生动植物物种濒危程度加剧、灭绝速度加快,外来物种入侵危害不断加大。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有关规定,有效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拯救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

对于生态脆弱区等特殊的水生态环境,应避免商业性的过度开发。同时,建立工程建设项目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减少工程建设的负面影响,确保遭受破坏的资源和生态得到相应补偿和修复。相关保护措施应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做到“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

第四十页,共136页。(3)水利旅游项目的设置应符合其所在地生态功能区划和管理的有关规定.4.社会影响评价

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复杂行和地区差异性,在充分认识客观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生态过程、服务功能特点和人类活动规律进行区域的划分和合并,最终确定不同的区域单元,明确其对人类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大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2)水利旅游项目决策、实施和运行的全过程,应积极推行公众参与的方式。

水文化包括三类:一类是表层的景观水文化。主要包括治水、管水、用水、保护水的工具、设备及水工程设施等方面的文化。如陶管输水和辘轳取水代表着古代的水文化,计算机的应用和电动提水则代表着现代的水文化。水工程设施是景观水文化的集中体现,它的设计、施工、造型、工艺和作用都凝聚着人们的认识、智慧和创造,都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二类是中层的行为水文化。主要是指一切反映水务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水利行业的规划设计、科学管理、科学实验等业务活动,以及以水或水域为场所和在水行业内开展的各种水文化活动;三类是深层的心理水文化。主要包括水行业人们的理想信仰、思想道德、行业精神、价值观念、哲学理论、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方面,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水景观系统性指水利旅游项目规划设计时,应从系统性的角度将其纳入整个水景观中来,避免规划设计的盲目性与无序性;完整性是指开展水利旅游项目时,不能破坏现有水景观和周边水利风景资源的完整和连续;协调性指水利旅游项目应有机布局,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水利旅游项目的生存和发展与公众参与程度密切相关。业主单位应定期公告水利旅游项目涉及到的水工程、水质、水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影响评价的初步分析结论、拟采取的减少负面影响程度的措施等公众关心问题。公众参与可采取媒体公布、社会调查、问卷、听证会和专家咨询等方式。第四十一页,共136页。(四)评价方法及其结果应用第四十二页,共136页。第四十三页,共136页。第四十四页,共136页。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第四十五页,共136页。一、国家水利风景区申报程序和要求(一)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的条件

1、凡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如水库、湿地、自然河湖、城市河湖、灌区、水保示范园等,符合国家水利风景区标准要求的,均可申报。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300-2013]”的要求,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内容分四个部分,总分值200分。(1)风景资源评价(80分),(2)环境保护质量评价(40分),(3)开发利用条件评价(40分),(4)管理评价(40分)。总体评价分不少于150分的风景区可参评“国家水利风景区”,总体评价分为120-149分的可参评“省水利风景区”。第四十六页,共136页。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

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是中共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为了充分发挥仙海风景区的资源优势和绵阳科技城辐射带动功能,培植新的经济增长区域,于2003年6月批准成立的。

风景区总面积73平方公里,依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总体规划,仙海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目标是建成中国西部的商务会展中心及休闲度假中心。

风景区所依托的沉抗水库(仙海湖),是武都引水工程涪梓干渠中部的大型囤蓄水库,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城市供水、水产养殖、林果开发、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截至目前,库区项目建设总投资已达2.4亿元,已全面完成道路、水电、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2002年仙海风景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具有生态旅游经济资源优势。(二)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必备材料

1、《国家水利风景区申报表》一式二份;2、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推荐文件;3、景区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提出(或批复同意)的水利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报告、规划纲要(或规划及规划批复文件)及景区范围;4、景区权属证明文件或土地证复印件;5、景区水域水质检测证明;6、水工程安全运行证明;7、景区管理机构成立文件;8、景区管理制度、规章等相关经营管理文件目录(复印件);9、景区介绍材料(包括文字、照片及影视材料)。第四十七页,共136页。(三)国家水利风景区申报程序第四十八页,共136页。二、水利风景区申报材料制备要求与汇编

(3)申报表意见栏,要写清对申报景区的结论性意见,并加盖公章确认。景区所在地为县级的,按逐级填写;景区所在地为市(区)的,只填写所在地一栏意见,其它不填。

(4)申报表中的景区范围图要求为清晰、分辨率高的彩图(包括图例、规划红线、底图、四至范围及经纬坐标。北闸水利风景区规划示意图第四十九页,共136页。1)水利风景区规划或规划纲要的请示;2)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的请示;3)水利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的请示;4)水利风景区范围的请示。1.水利风景区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的申请2.由景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的文件1)规划纲要或规划(略)2)水利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报告。3)水利风景区范围。(1)区域发展环境概况;⑵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历史及现状;⑶水利风景资源描述及评价;⑷水利风景资源综合整体评价。⑸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与保护建议。

⑴景区面积;⑵通过行政区界、地名、经纬度坐标或交通线路等,对水利风景区四至范围进行准确文字描述;⑶景区范围示意图,在景区范围示意图中勾勒景区规划红线,并在图上标注四至界限及经纬坐标。⑷水利风景区由多个景区组成时,要分别标注各景区四至范围。

确定原则:水利风景资源连续性、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历史文化与社会整体性、地域单元独立性、保护利用可行性。第五十页,共136页。⑴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应由景区所在地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⑵《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应根据景区已开展的(或准备开展的)全部涉水旅游项目逐一进行评价;⑶《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单位应根据水利旅游项目的性质、规模选择相应的水利行业资质,宜要求乙级及以上资质;⑷《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应提供编制单位资质证明文件和专家组评审签字表。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

第五十一页,共136页。(1)水利风景区范围是否明确,管理权属是否清晰;

(2)水利工程设备及游憩设施有无安全隐患;

(3)水利风景区设立是否符合《水功能区划分标准》(GB/T50594-2010)及《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要求;

(4)水利旅游项目设立是否符合《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法》及《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标准》(SL422-2008)要求;

(5)水利风景区规划(或规划纲要)成果是否符合《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则》(SL471-2010)要求;

(6)申报材料是否真实。2.推荐程序⑴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①景区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②由景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向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推荐文件);③经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合格后,向省水利厅提出书面申请(推荐文件);④经省水利厅审核合格后,向水利部提出书面申请(推荐文件);⑤由水利部审定公布。⑵申报省级水利风景区①景区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②由景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向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推荐文件);③经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合格后,向省水利厅提出书面申请(推荐文件);④由省水利厅审定公布。⑶申报市级水利风景区①景区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②景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向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推荐文件);③由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公布。1)景区所在地为“县(区)级”行政区第五十二页,共136页。2)景区所在地为“市(区)级”行政区⑴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①景区向所在地市(区)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②由景区所在地市(区)人民政府(经水利部门初审后)向省水利厅提出书面申请(推荐文件);③经省水利厅审核合格后,向水利部提出书面申请(推荐文件);④由水利部审定公布。⑵申报省级水利风景区①景区向所在地市(区)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②由市(区)人民政府(经水利部门初审后)向省水利厅提出书面申请(推荐文件);③由省水利厅审定公布。⑶申报市级水利风景区①景区向所在地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②由市(区)水利(务)局审定公布。第五十三页,共136页。(四)景区自评表景区组织具有一定专业的人员到现场逐项评价确定打分。1.自评打分(1)国家水利风景区在150分以上。(2)省级水利风景区在120分以上。(3)市级水利风景区在90分以上。2.自评打分说明应根据景区自评表评价内容逐项赋分,说明赋分缘由,可附图片加以说明风景资源情况。第五十四页,共136页。第五十五页,共136页。(五)证明材料及要求

申报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基本检查项目出具监测报告,报告日期不超过6个月:(1)水域水质检测报告(包括环境质量公告,监测报告时间);(2)水域水质采样点位置图(每次采样点的位置图);(3)水来源及保护情况说明等(主要水域水源情况)。

(1)由景区所在地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基本情况、是否除险加固、有无安全隐患、功能发挥等),并加盖公章确认。

(2)、有关工程安全方面的证明文件或材料。

(1)水利风景区管理机构成立批准文件应由景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复(机构设立的批复文件、通知及规定等);

(2)水利风景区管理机构可为水利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或具有一定编制、机构职能明确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职责和工作制度等)。

4.水利风景区管理机构成立批准文件。

2.景区水域水质检测报告、采样点位置图及水来源保护情况说明等。

3.水工程安全运行证明。

5.土地使用权属证明或政府批复文件及相关合同等(不作为硬性规定)。

第五十六页,共136页。6.申报水利风景区的初评意见。(1)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省厅根据市(区)水利(务)局摸底反馈的情况,对已基本具备申报条件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实地调研,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确定拟申报单位。由省厅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和申报材料的全面初审,并形成专家初审结论意见。(2)申报省级水利风景区省厅根据市(区)水利(务)局摸底反馈的情况,对已基本具备申报条件的,由省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实地调研,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确定拟申报单位。由市(区)水利(务)局进行现场考察和申报材料进行全面初审,并形成有关初审结论意见。(3)申报市级水利风景区市(区)水利(务)局根据摸底反馈的情况,对已基本具备申报条件的,由市(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实地调研,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确定拟申报单位。由县(区)水利(务)局进行现场考察和申报材料进行全面初审,并形成有关初审结论意见。第五十七页,共136页。1.各类人员职责

警务保卫人员职责、值班人员职责、导游讲解人员职责、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等。(1)安全制度:工程安全检查制度、电器设备安全检查制度、旅游安全保护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娱乐安全管理制度、旅游观光车辆管理制度、安全值班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巡逻检查制度、基础设施安全检查制度、活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2)卫生制度:住宿卫生制度、卫生管理制度、个人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等。(3)服务制度:来客来访制度、投诉处理制度、游客接待管理制度、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旅游质量管理制度、安全标识设置等。

防洪预案、防灾预案、旅游安全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安全防护工作方案等。

吸烟与非吸烟区、经营、救生员、财务等管理规定及办法。4.各类管理规定及办法2.各类管理制度3.各类应急预案第五十八页,共136页。

包括景区概述,资源特色,区域开发条件,景区范围内社会经济情况,景区管理权属,景区规划建设情况,水利工程设备及游憩设施,文化科普设施,水文化遗产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文字介绍材料尽量不要与自评报告内容雷同)。(七)景区介绍材料

全面反映整个景区的概况,字数控制在1000以内。2.景区全面解说词

包括:(1)各景点解说词。(2)解说系统。包括景区一、二、三、四级解说系统。3.各景点解说词及解说系统(字数控制在300以内)。4.景区宣传片

(1)制作时间约15-20分钟,按DVD格式刻录光盘;(2)视频材料摄制可选用连续长镜头,尽量避免过多使用变焦、距离过近或过远等;(3)拍摄内容为景区实景,且图文并茂,全面反映景区特色、亮点通过宣传片反映出来。宣传片图像逼真形象,如同亲临其境。主要内容:①景区概况(地理面貌、风土人情、水利工程);②景区风景资源介绍(特色景点、人文历史遗迹等);③景区资源开发及保护状况(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游乐设施);④管理状况(含景区安全、卫生、服务等)。5.景区宣传画册及主题歌词

宣传画册要求彩页,图文并茂。全面反映景区特色、亮点,并要配文字说明。成熟条件的景区,应编制水利风景区主题歌,歌曲应动情中听,作词、作曲、歌手应是省内知名人物。第五十九页,共136页。1.景区获得的荣誉、奖励等;2.景区有关合同、函件等;3.景区导游图;4.景区鸟瞰图;5.景区平面建设规划图;6.景区公路接口示意图;7.景区功能规划示意图;8.景区区位图;9.景区交通图。三海子郊野公园区位图都江堰景区交通图第六十页,共136页。(九)有关内容1.水利风景区命名2.水利风景区牌子3.景区图片、图纸及要求

景区的名字代表一个景区的形象,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景区特色,要与古代历史人文和近代、现代文化紧密结合,打造响亮的景区名字。一般为2-4字之内,如(瀛湖、翠屏湖、甘泉湖、龙驹寨、渭水之央水利风景区。

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在申报审批后,1年内要在景区最醒目的位置(主入口)设计具有景区特色的,如×××国家、省级水利风景区字样的标志性建筑物。(1)景区照片:10-20幅彩照片,要求能全面真实反映申报景区现状,以自然风光为主,其中景区鸟瞰图、全景图、广角图3-5幅,景点或风光照片5-10幅,其他突出景区特色照片2-5幅。要求:①各景区须聘请专业摄影人员拍照;报送拍摄照片应主题突出、图像清晰、色彩鲜艳,力求一定艺术性;②图片像素达到1000万像素以上,以最高像素保存。每幅照片分辨率不得低于400dpi,勿压缩,照片分辨率应满足常规宣传工作需要(做宣传册、宣传板报等),报送照片不准进行技术处理,电子版上不能有拍摄时间、取景介绍等文字;③报送照片的电子版为jpg格式,每张照片长边不低于1000像素,不得报送通过扫描或翻拍形成的照片电子版;④另附照片名称和文字说明材料,每幅照片的说明不超过100字,用于介绍照片反映的主题内容。照片背面右上角标顺序号,照片题目按顺序另行打印;⑤图像请勿插入字幕、特效等。拍摄内容须为申报景区实景。⑥照片为彩色,并提供电子版,主要图片、图纸应进入材料汇编。(2)景区规划图:按1:10000~1:2000比例,详细规划按1:1000~l:500比例,个别图比例可根据情况定。第六十一页,共136页。(1)前言4.有关材料要求(2)有关文书(3)汇报材料(4)引导标识

各类批复、文件、报告、证明、请示,请按内容要求认真撰写,不得有漏项,必须表明态度,结论准确,同意或不同意推荐或申报。

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包括景区概况、资源特色、环境保护、开发利用、规划及管理情况,同时将周边资源、效益分析、目前建设及开发思路、最后表态等。要求图文并茂,并制作成视频ppt进行汇报。纸制材料,封面用彩页,选用景区有代表性的照片作背景。各类安全、景点位置、医疗点、厕所、商店、酒店等。第六十二页,共136页。大标题使用2号黑体字,小标题使用3号宋体字,正文使用3号仿宋体字。5.文字、装订、数量、要求(3)材料汇编样式1)单独装订和刻制的材料(不进汇编)①申报表、市(区)推荐文件、规划、汇报稿等分别单独胶订;②景区介绍影视片、照片、主题歌、所有材料电子版等分别单独刻制,并编排内容目录,每个内容以单独格式录制,可进入1张光盘,按DVD(MPG、VOP等视频)格式刻录。2)统一装订的材料有①原件汇编:除单独装订的原件外,将景区申报所有相关材料的原件提供一套完整的,以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如文件、请示、报告、证明、批复、照片、标识、宣传画册、规划纲要、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水利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等)。并将原件统一装订,这套材料无法统一编码,将每项内容用彩色纸进行隔页编排,并建立章节目录序号。②扫描件汇编:除单独装订的部分材料外,将景区申报所有相关的材料扫描编辑后进入汇编(如文件、请示、报告、证明、批复、合同、照片、标识、宣传画册、规划纲要、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水利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等)。左侧胶订,按书本样式统一编码(用小写数字)汇编成册,并编排章节目录,按申报材料清单内容顺序进行编排,A4型纸210mm×297mm双面印制(规划除外,应尽量使用A4型纸),封面用彩页,应选用景区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作为封面。中间用彩照1张,在照片上面1-2行为主题:×××国家、省级水利风景区申报材料汇编,在照片下1行为申报单位全称,最下行为申报日期。第2页为前言,第3页为附件8。(2)装订要求第六十三页,共136页。(4)数量要求(5)报送要求1)上报材料数量:①上报1份的有:原件汇编材料、电子版、光盘、照片、宣传画册等(单独胶订的除外)。②上报3份的有:市(区)申报推荐文件、影视片、主题歌。③上报5份的有:申报表、规划、扫描件汇编材料。2)准备材料数量:规划、扫描件汇编材料、汇报稿、影视片、主题歌各25份。1)原件:原件汇编材料、申报表、市(区)申报推荐文件、景区规划。2)扫描件:扫描件汇编。3)电子版:提供全部申报材料电子版,文字材料统一提供word电子版,批复证明文件原件扫描后转成pdf格式文件。第六十四页,共136页。一、编制水利风景区规划的意义

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是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其规划成果是水利风景区评价、申报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也是水利风景区(水利旅游项目)规范化建设管理的必要环节。二、水利风景区规划的基本术语

水利风景资源: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能对人产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水利风景区: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

水利风景区规划: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风景资源,保障水利风景区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统筹安排和部署,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风景区容量:为保障水利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在特定时间内,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规模及强度。水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以(陆地)水为核心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毗邻的土地、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城乡聚落、人工设施等。

标识系统:为风景区游客指导方向,指明位置、介绍情况、提示警告、表达信息以及传达景区发展理念而设置的系列化标识,是风景区重要的服务设施系统。第六十五页,共136页。(一)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程序1.水利风景区规划形成⑴实地踏勘与调查。成立规划编制组,对规划区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经济及社会等客观条件和环境进行现场踏勘及调查。⑵资料收集。应收集、整理和分析规划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已有规划以及水利工程等方面资料。⑶形成初步规划方案,并咨询研讨。根据规划目标和建设的具体要求,提出明确的风景区规划方案,并向专家和业界人士咨询研讨。⑷广泛征询,提交成果。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专家咨询论证,提交规划成果。2.水利风景区规划评审水利风景区规划可以采取会议或通信等方式评审,并遵循以下原则:⑴依托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水利风景区和与特殊水利工程(如水源地)伴生的水利风景区,需采取会议形式进行评审;⑵维护水工程安全是水利风景区规划是否通过评审的前提条件;⑶水利风景区规划评审人员应由水利、环保、林业、经济、旅游、生态及城建等领域专家组成,评审人员应取得高级以上职称;⑷水利风景区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依据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要求,提交水利风景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第六十六页,共136页。图A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程序图(二)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任务1.风景区单位根据风景区类型特点以及自身发展需要,提出风景区规划(招标)任务书,向有意向的编制单位公开发布。2.意向编制单位根据规划任务书提出工作计划(项目计划书),内容应包括项目负责人,人员组成,技术路线,规划初步内容,时间安排,经费计划。3.风景区单位根据意向编制(投标)单位的技术能力及其所提交的工作计划遴选规划编制单位。4.规划编制单位应具备完成相关水利规划的能力,组建的规划编制队伍应包含水利、环保、林业、经济、旅游、生态及城建等专业的高级职称人员。第六十七页,共136页。四、水利风景区规划调研(一)资源调查(二)现状分析与评价

1.自然条件调查:①区位条件应包括风景区地理位置、交通设施及周边情况;②地质地貌应包括地质构造、地貌形态、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地质灾害等;③气象水文应包括温度、湿度、降水、蒸发、风向、风速、日照、气象灾害,以及江河湖库的水位、流量、流速、流向、水量、水温等;④土壤与生物应包括土壤类型、水土流失,生物种类、数量及分布等;⑤生态环境应包括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水土流失治理率、宜林宜草覆盖率、周边环境与生物资源、珍稀物种(群落)、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排放情况,以及地方病和其它有害公民健康的环境信息等;⑥土地利用应包括土地类型与用地结构、土地利用规划、能源矿产等。2.人文调查包括风景区的历史沿革及变迁、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名人典故、民间传说等。3.社会调查应包括行政区划,人口数量、结构及分布,相关利益方对风景区开发建设的立场等。4.经济条件调查应包括当地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收入、财政收入、产业结构、特色经济与产品,风景区及其可依托城镇的综合服务设施情况等。5.水资源调查应包括规划区所在地用水、供水、排水和防洪排涝条件等。6.水工程调查应包括风景区所涉及的江、河、湖、库、泉及相关工程资料。1.根据风景区现状的资源调查情况,查找风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2.对水利风景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水文、地文、天象、生物、工程、文化景观及风景资源组合度等。3.根据风景区的基础条件作水利风景区SWOT分析,包括发展的优劣势及其机遇和挑战。第六十八页,共136页。1.规划原则:水利风景区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突出“维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发展水经济”的理念,体现出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一)基本规划指标

2.规划范围:包括建设范围和保护范围。建设范围根据风景区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确定。保护范围是在建设范围基础上,根据风景资源的完整性、地域单元的相对独立性、利用和管理的可行性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确定。3.规划水平年宜选择最近的有完整统计数据的年份作为规划水平年,规划期限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一般分为近期(5年以内)、中期(6~10年)和远期(11~15年)。4.规划目标:①规划目标应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等方面提出未来发展宗旨,包括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②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水利风景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第六十九页,共136页。(二)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及其项目设施安排)功能区划定依据项目设施安排1.出入口(主出入口区和若干个次出入口)集散区对外交通关系和景观特色。水利风景区标识的标志物和大门。2.游览区自然和人文景观特色观赏、娱乐项目3.服务区游客容量配套服务设施,并对建筑物高度、密度、材料风格和绿地等提出相应要求。4.保护区风景区实况设立生态保护(恢复)区和历史景观区等。明确保护区的位置和范围,提出相应的保护原则和措施。5.管理区管理工作需要设施外观应与风景区环境相协调第七十页,共136页。

甘泉湖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于2010年开始,根据规划区的资源状况、景观特征、地理环境以及开发时序,结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便于设施布置和景区内外结合的原则,将甘泉湖水利风景区内分为“一核、两园、三区”;景区外为“一廊、两村、三园”的功能组织结构。甘泉湖水利风景区外:一廊:四十里黑松林文化生态长廊。两村:桃渠塬村(革命旧址)和张寨村(旅游度假村)。三园:仲山生态森林公园(含泾河大峡谷)、爷台山战地主题公园和甘泉宫、秦直道遗址公园。甘泉湖水利风景区内:一核:核心景区(游览区),涵盖甘泉湖(包括水上游乐园、索桥、云梯、帘云瀑布)、十里滨河风情线、梨园广场、多功能体育场、文博馆、农耕文化体验馆(待建)、兴淳塔、昌龙寺(待建)、碑林苑和游客管理中心、生态停车场等景点。两园:包括西山公园和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三区:即门景管理区(主入口区)、旅游购物与民俗艺术展示区和接待服务区。第七十一页,共136页。举例:游览区(功能区)项目与设施安排第七十二页,共136页。实例1—甘泉湖水资源保护规划(三)专项规划1.甘泉湖水利风景区水量供需平衡表

日需水量(万吨/日)日供水能力(万吨/日)20102020生活工业小计生活工业小计201020200.3520.2820.6340.4800.3840.8640.24110.69112.甘泉湖水利风景区水功能区划分

水功能区范围目标水质(2020年)现状水质(2010年)饮用水源区县城北关桥、冶峪河上游弯曲河段Ⅱ类甘泉湖娱乐与工业用水区甘泉湖水体河段Ⅲ类农业与景观用水区排污口以下河段Ⅳ类第七十三页,共136页。2010年(现状年)水环境承载能力表现为废污水总排放量为0.5072×104 m3/d、流量为0.06 m3/s,COD排放量为0.0073 kg/s,或者231.87 t/a。

2020年(规划年)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废污水总排放量0.691×104 m3/d、流量为0.08 m3/s,COD最大容许排放量为0.0056 kg/s,或者176.66 t/a。水质接近渭河水系陕西段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3.甘泉湖景区水环境承载能力测算结果污染物浓度mg/L废污水排浓度/mg/L初始断面污染物浓度mg/L废污水排放流量m3/s初始断面入流流量m3/s水质目标浓度mg/L水域纳污能力kg/s2010年39111300.060.48——0.00732020年——90200.080.48300.0056第七十四页,共136页。实例2—甘泉湖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要点1、景区水生态环境变化及其保护

甘泉湖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冶峪河国家湿地公园2、景区水生态环境问题与修复水生态环境问题:景区(城区)生活污水的影响;河谷两侧坡岸坍塌,垃圾堆积等原因,河道堵塞,排水不畅,造成洪涝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剧。修复工程: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废污水能力达0.80万吨/日);冶峪河县城段综合治理工程3、景区物种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该景区植物共67种,隶属24个科56个属。常见植被群落有刺槐林、油松林、黄刺玫瑰、南杜蒿群落等。4、景区植被保护禁伐、禁牧等以维护本区生物的多样性。对景区景点的绿化,选择既适宜于本区气候、又有较强观赏性的树种,如毛竹、百日红、油松等大乔木作为绿化主体;对景区河谷边坡的绿化应选择草皮,花卉苗木、小灌木等进行绿化景观造型。2.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保护规划(1)对风景区建设可能导致的水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水域及岸线附近水生态环境的具体保护措施。(2)根据风景区内受损河流、湖(库)水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水生态环境修复措施。(3)对规划范围内生物资源、珍稀物种及群落提出明确的保护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第七十五页,共136页。实例3—甘泉湖景观规划要点1.地文景观规划一是外围山川、河谷、荒坡和山地绿化建设,加强水土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创造城市绿色背景空间:利用自然沟谷形成多条楔形视线通廊,将周围背景绿色与城市相融合;疏通泻洪通道,利于城市防洪。2.水文景观规划建设“甘泉湖”,创造城市亲水空间,形成“水绕山城山环水,一河清水两岸城”的优美景致。建立冶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含滨水景观和亲水平台)。3.生物景观规划1.景区绿化工程和四大绿地系统(城市公共绿地、山体防护林、冲沟防护林和景观防护林)建设。2.实施景点景观、服务设施景观、滨水景观和道路景观设计。3.切实保护景观资源、野生动物和森林资源。4.工程景观规划:建设绿色广场序列;建设标志性的景点;甘泉湖配套工程。5.人文景观规划:营建现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风貌景观;城区内建筑以多层为主,营造与山水相生相嵌的山城景观;恢复“淳化八景”(天门古柏、秋崖红树等六景)。3.景观规划(1)应根据风景区内风景资源,尊重和保护自然文化遗存,挖掘和弘扬地方文化特色,合理利用景观元素,塑造特色景观。(2)应包括水文景观、地文景观、人文景观、生物景观、工程景观等内容。第七十六页,共136页。实例4—甘泉湖交通与游线组织规划要点一、对外交通规划

1.本规划建议将211国道淳化县城段改线至冶峪河以东,绕城而过,既避免穿城车流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仍可发挥其对县城发展的带动效应。未来过境的咸旬高速建成通车,会使对外交通更加方便快捷。

2.将淳安公路、三淳公路和淳耀公路等县级道路按三级以上公路标准升级改造,打开县城对外的通道。

3.长途汽车站适应新建的咸旬高速公路过境和211国道改线,由原县城中心迁至大店区县城入口处。二、景区道路规划以现状城区路网为基础格架,改造主城区和大店区原主要道路形式,拓宽几条东西道路,增强东西向联系,打通与河东岸及西原组团的联系。使环城东路向南延伸,增加环城南路,完善环路系统。其次,增加若干支路,形成主城区以南北纵向贯通为主的方格式路网结构;主城区外围的四块组团因地形限制,形成网格与自由式相结合的道路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