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开鲁第一中学2021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内蒙古开鲁第一中学2021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内蒙古开鲁第一中学2021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内蒙古开鲁第一中学2021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内蒙古开鲁第一中学2021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开鲁第一中学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罗马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塔西佗在《历史》ー书中提到:“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都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在现代社会,当政府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种现象便被称作“塔西佗陷阱”,它是当前我国社会公信度面临困境的侧面反映。目前社会的总体信任下降,除了自媒体的特性及其传播特点等工具原因之外,“塔西佗陷阱”的形成还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首先,从宏观层面看,信任具有“社会嵌入性”特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阶段、文化传统等“社会背景”对社会信任的水平、内容和特点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分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信任问题,必须在特定的行政生态环境社会背景下进行。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日益凸显,社会矛盾逐渐显现。转型期的资源分配不当、利益分配不均使得部分民众心理失衡,产生“仇富”的情结。屡遭曝光的官员贪腐行为或官商勾結,更是刺痛着公众的敏感神经。其次,从微观层面看,政府工作人员在作风、纪律、形象、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的负面特征容易引起不信任的发生。媒体上曝光的个别官员学历、履历造假,抽“天价烟”,戴“豪华表”,都引发对政府工作人员执政能力、道徳品行的拷问和质疑。此类事件在互联网上蔓延开来,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政府对民众的利益诉求不作为或态度不当,加之少数意图不轨者借助网络煽动群众,试图将群众与政府的矛盾扩大化,都导致政府滑入“塔西佗陷阱”。最后,从公众心理角度看,影响政府信任的直接因素有两点:一是公众对于政府的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期望;二是公众对政府整体角色与运作的认知。而“政府信任度=对政府的认知/公众期望”。公众期望的提高会致使其对政府满意度下降,从而产生对政府信任的不利影响。自媒体时代,政府通过互联网与民众进行沟通交流,增进了二者之间的了解,提高了公民对政府的认知度,但政府内部的一些不和谐声音也在通过自媒体散播出去,降低了公众的期望值。党的十八大之后掀起一阵网络反腐热潮,“公民记者”对政府机构和行政官员展开“全景式监控”,网络與论聚滴成浪,官员迫于压力快速辟谣,其态度的斩钉截铁反而更惹怀疑。民众步步紧逼,挖掘出事件真相,最终权力部门对官员腐败行为进行查处与遏制。由此可见,民众对政府期望与认知的相对剥夺感、失落感成为其对政府产生不信任的最根本的原因。在社会转型期,“塔西佗陷阱”正随着传播方式的变迁成为政府日常社会管理中需要频繁面对的挑战。政府工作人员应当转变观念,积极塑造自媒体时代的新形象,增强公众对政府职能的正面认知,维护政府公信力。首先,政府工作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道德素养,时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本位的价值取向。只有时刻关注社情民生,刚正廉洁,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地取信于民。其次,通过新媒体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和话语形象也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重视的问题。应掌握说话技巧,多进行脱稿训练,塑造自己的讲话风格,尽量避免使用官话套话,塑造良好的话语形象。自媒体时代,政府面对危机事件和公信力的新挑战时,第一时间把握话语权的主导地位便可引导與论的走向。危急事件来临时及时应对,平日注重形象维护,双管齐下必将有助于政府公信力的重塑。摘编自《公信力的缺失导致政府跌入“塔西佗陷阱”》1下列所列的事项,属于“塔西佗陷阱”效应的一项是3分A放羊娃多次在没有狼的时候喊“狼来了!救命啊!”,等到狼真来了,他的呼救没有奏效。B晚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盘剥百姓民不聊生,终致民怨沸腾、土崩瓦解。C武汉红会官微辟谣,网传“可凭介绍信去红会领取物资”说法不实,此举引发民众不满。D国家卫健委深切哀悼因发布华南海鲜市场疫情被训诫而后在工作中染病离世的李文亮。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思路清晰,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结构全文。B文章主体使用了因果论证方法,逐层递进分析了“塔西佗陷阱”形成的原因。C文章从工作人员的角度阐述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策略,提素养、树形象两不误。D文章摆事实讲道理,前者用反例三言两语警醒读者,后者深入浅出易于接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一定区域内如果经济资源分配得当、经济利益分配均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就会有所提高。B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在德能勤绩等方面表现出了某种负面特征,导致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滑坡。C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与期望值密切相关,然而对政府期望值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对其信任度的提升。D平时注重形象维护、取信于民,危急事件时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及时应对,有助于政府公信力的重塑。(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社区体育活动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锻炼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在公共行政力量的支援下,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社区居民可以自发自愿地以各种方式自由灵活地组织在一起,充分运用公共自然环境和全民共享的体育设施(包括社区内学校设施)进行具有生活娱乐性和低竞技性的体育健身活动。社区体育是国家城市发展日趋成熟以及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伴随体育的大众化而来的就是它的社区化,即由国家统一办体育,推演到整个社会,各个社区都在兴办全民体育,提升社区体育场地的容量和质量,开展形式与内容丰富多样的健身活动,吸引社区内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员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它能够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的居民社交关系,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的实施。(摘编自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体育发展》)材料二:不同社会阶层居民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目的及项目情况(%)调查项目社会阶层锻炼目的(%)锻炼项目(%)健康娱乐休闲社交或其他球类散步跑步舞蹈或武术游泳或其他国家与社会管理者54.425.320.339.924.71718.4经理人员46.72528.340.1201227.9私营企业主59.117.123.830.726.52616.8专业技术人员56.529.414.126.235.925.412.5办事人员56.315.72830.433.521.714.4个体工商户4219.338.721.540.327.610.6服务业员工63.919.316.820.939.130.79.3产业工人68.52110.521.843.5268.7(摘编自杨彩如等《社区居民体育锻炼行为调查——基于社会分层视角》)材料三:美国社区体育的发展历史已有100余年,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美国政府推出“健康公民2020”计划,增加城市社区体育中心的数目是其主要指标,城市社区每万人修建一英里野营、自行车或健身路径,每2.5万人建一个公共游泳池,每千人建造一个4英亩的开放式休闲公园。美国国会还通过了“土地与水资源保护法”,要求政府每年投资7.8亿美元修建公共体育设施,并批准了在城市社区建设步道和自行车道的计划。可见,政府的资金投入为发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美国的很多社区中均建有公共的休闲公园,它是公共运动场和休闲公园的综合。社区里还有社区体育中心,有各种样式的体育设施,能够进行多种活动,它们可以被社区居民全天免费或低价享用。中国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在社区体育建设方面,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的修建,加强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不断增加社区居民健身活动场地。以广东省为例。早在2013年,广东省就制定了《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指引》,设立了12个试点单位。到2018年,广东省已修建社区体育公园2025个。在使用与管理方面,以属地为原则,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由有资质的组织负责管理与服务。社区体育公园市政公共设施纳入当地市政公共设施养护管理体系,由财政出资,保障社区体育公园的维护和正常使用。而市民在发现社区体育公园某些方面的问题或故障时,也应及时向政府管理部门反馈。可以说,社区体育的发展不但使居民能够就近就便开展健身活动,而且在市民与政府之间建立了一条“相互沟通的纽带”。(摘编自李东等《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及启示》)4.下列不属于社区体育活动的一项是(3分)A.在社区体育馆举行家庭羽毛球比赛。B.社区老人在小区广场上练习太极拳。C.青少年自发组织到社区学校踢足球。D.居民到社区内私营健身房训练拉力。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区体育是伴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化的发展成熟而产生的,它的发展不需要依赖国家力量而由各社区自行兴办并管理。B.不同阶层的社区居民都比较重视通过社区体育锻炼来提升个人健康水平,但在具体锻炼目的上,又有一定程度的差异。C.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健康公民2020”计划等多项举措,促进社区体育发展,其居民享用公共体育设施时并不完全免费。D.材料二中,不同阶层社区居民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项目呈出多样化特征,这可能与政府部门重视发展社区体育有一定关系。6.中美两国在社区体育发展的成功路径上有何异同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牛天赐传(节选)老舍天赐在四月才找到了先生。这位先生姓赵,大学毕业,好念书,会作诗,没事作,挺穷。赵先生在学校里教过几次书都失败了,他管不住学生。他的脑袋不知怎长的,整像头洋葱,头顶上立着几根毛儿,他可是很会教天赐。他和天赐说开了:你爱念什么就念什么,不明白的问;不问也没关系。天赐很乐意这么办。每天有一课叫作“思想”,师生相对无语,各自想着心事。想完了就讨论,想不出就拉倒。天赐想改造十六里铺,先修一条马路,赵先生给补上:马路两边得有树和流水。天赐很佩服赵老师,问他一切的问题,老师都有的说。天赐念小说,老师敢情能背《红楼梦》!爸要来查看,天赐就练字,老师教他写魏碑。爸走了,师生就研究林黛玉的性格与习惯。老师会说:“你闭上眼想想看!”一闭上眼,天赐很会想象,他看见了黛玉!他很想找“蜜蜂”去;“蜜蜂”可是不会黛玉那样呢!大概世界上没有第二个黛玉了,除非再想出一个来。他想,他拿笔瞎写,有一天写了篇“蜜蜂”,赵老师很夸奖,叫他再去看她,回来再写。他找了她去。“蜜蜂”已长成个大姑娘,脸似乎长了些,也不光着脚,黑眼珠还是那么黑,可是黑得不能明白了。天赐回来了,皱着稀眉毛想:假如“蜜蜂”的嘴再小一点,鼻子再长出一分,然后配上那俩黑眼珠那一定更好看。“蜜蜂”得光着脚,在河岸上,绿阴凉底下,不出声的轻走!好了,他就这么写了一篇。赵老师说:“这就对了,这就是文学,你明白了没有可是你没写出个主点来,‘蜜蜂’哪儿最好当然是那对眼,黑的,怎个黑法”他等着天赐自己想。“黑得像——墨!”老师摇头。“黑得像——夜里!”老师拍了桌子:“河岸上,绿阴凉下,眼黑得像夜里!天赐你行了,你比我高!你猜我想象什么像两颗黑珠子。珠子是死的呀,夜会动会流,流到不知道多远,是不是”天赐明白了,他也学着作诗,没人管他,他自己会用功。爸很怀疑赵老师到底教了些什么乱七八糟。他和老师谈,老师夸奖天赐有天才。爸不懂。老师拿出天赐的文章来,爸才相信天赐的书没白念,有一篇文章用了六张红格子纸!爸没看说的是什么,数了数字数,够一千五百字!“一千多字!这简直是作论了!”赵老师笑了:“有三年的工夫,他什么也会作了!”爸信服了赵老师,也替儿子骄傲。逢人必说天赐会作论。天赐也很高兴,遇上爸叫他作点事的时候,他会说:“别,别乱了我的心思,正在这儿作论!”跟赵先生一年多,天赐在文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写得也怪秀气。爸的铺子的春联都由他写,伙计们向他伸大拇指,他怪害羞的挺得意。爸承认赵先生是好老师;可是在另一方面,他发现了:书房中的书籍增多了,但是短了别的东西。桌上的磁瓶,铜墨盒什么的都不见了,天赐使着个小粗碟子当砚台。问天赐,天赐笑了。老师没钱买书或别的东西,便拿起点东西去卖掉。“为什么不跟我要钱呢”爸胡涂了。“赵先生说了,屋里东西多,显着乱得慌!”“可那是我的东西!”爸倒不在乎那点东西,他不喜欢这个办法。“卖了你的东西和向你要钱还不是一样”天赐完全投降了赵老师。“在我的门口卖东西!”这太丢人了,爸以为。“常卖着点,老师说,好忘不了穷;穷而后工!”天赐非常的得意:“前天,我把皮鞋卖了,卖了一块半钱;我请老师吃了顿小馆,老师很喜欢!”“你是我的儿子,还是他的儿子”爸的脸沉下来。什么都可以马虎,可不是这么个马虎法,这是诚心教坏!天赐没回答出什么来,他晓得妈与爸的规矩,但是赵老师的办法更有意思。这能使他假装穷,而穷得又不像纪家那样。由爸与十六里铺,他明白了钱的厉害;由赵老师,他得到个反抗钱的办法,故意和钱开玩笑。钱自然还是好东西,可是老师的方法使钱会失去点骄傲,该买书的偏买了香烟,用鼻子向钱哼几声!肚子饿了就卖棉袍,身上冷就去偷煤,多添点火,老师有办法,而且挺快活。爸受不了这个:“好吗,先生还偷东西,教给孩子卖皮鞋我只懂得买,不准卖!”爸非辞赵先生不可。纪妈以为爸是对的,他们偷煤,而且把没点完的洋蜡放在地上喂老鼠!天赐舍不得老师,而且决定反抗,他现在是十六七的小伙子了,自己很有些主张。他说话已经和大人一个声儿了,嘴上的汗毛也很重,他不能完全服从爸。他本是很喜欢整齐清洁的,因为妈妈活着的时候事事有一定的办法,可是他也爱老师的凡事没有一定,当作诗的当儿还有工夫擦桌子么老师和他都是诗人,而爸是商人,这是很清楚的;诗人不能服从商人,也是很清楚的。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先生每天有一课叫作“思想”,放手让天赐说,适时加以点拨,还与天赐研究林黛玉的性格与习惯,这体现了赵先生教育有方。B赵先生引导天赐写“蜜蜂”这一情节细腻生动,从中既可看出天赐的文学灵性,也可看出赵先生是一个易使学生亲近的性情中人。C小说采用欲抑先扬手法刻画赵先生,使其形象立体而不扁平,他虽是个好老师,但和学生一起私卖物件,偷煤添火,德行有瑕疵。D爸坚决辞退赵先生,是因为赵先生坏了他家的规矩,他担心天赐被教坏,但天赐决定反抗,他认为赵先生与父亲本身就不是一类人。8小说结尾画横线的句子在文本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9作为老师,赵先生与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范成大,字至能,吴郡人。绍兴二十四年,擢进士第。隆兴元年,累迁著作佐郎,除吏部郎官,言者论其超躐,罢。起知处州。处民以争役嚣讼,成大为创义役,随家贫富输金买田,助当役者,甲乙轮第至二十年,民便之。其后入奏,言及此,诏颁其法于诸路。处多山田,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迭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隆兴再讲和,失定受书之礼,上尝悔之。迁成大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充金祈请国信使。国书专求陵寝。上面谕受书事,成大乞并载书中,不从。至燕山,密草奏,具言受书式,怀之入。初进国书,词气慷慨,金君臣方倾听,成大忽奏曰:“两朝既为叔侄,而受书礼未称,臣有疏。”搢笏出之。金主大骇,曰:“此岂献书处耶”左右以笏标起之,成大屹不动,必欲书达。既而归馆所,金主遣伴使宣旨取奏。成大之未起也,金庭纷然,太子欲杀成大,越王止之,竟得全节而归。知静江府。广西窘匮,专藉盐利,漕臣尽取之,于是属邑有增价抑配之敝,诏复行钞盐,漕司拘钞钱均给所部,而钱不时至,成大入境,曰:“利害有大于此乎”奏疏谓:“能裁抑漕司强取之数,以宽郡县,则科抑可禁。”上从之。数年,广州盐商上书,乞复令客贩,宰相可其说,大出银钱助之。人多以为非,下有司议,卒不易成大说。除四川制置使,凡人才可用者,悉致幕下,用所长,不拘小节,其杰然者露章荐之,往往显于朝,位至二府。除端明殿学士,寻帅金陵。会岁旱,奏移军储米二十万振饥民,减租米五万。绍熙三年,加大学士。四年薨。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自号石湖,有《石湖集》行于世。(节选自《宋史·范成大传》)【注】继“绍兴和议”(1141)后,隆兴二年(1164年)宋金再订和约,改“君臣之国”为“叔侄之国”,宋递交金国文书改“奉表”为“国书”,却没有改“受书之礼”(宋国起立受金国书)。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迭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B.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迭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C.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迭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D.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迭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路,两宋行政区域名。行政区域名,各个朝代不同,如汉为州,唐为道,元为行省。B.漕司,即“漕运司”,是宋代独有的管理催征税赋、办理漕运等事务的官署或官员。C.幕,即“幕府”。古代将帅或地方军政长官设立府署招致人才帮助自己处理事务。D.二府,是宋代最高国务机关。西府“枢密院”主管军务,东府“政事堂”主管政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成大解决社会争端,造福地方。在处州任上,范成大制定义役之法,以田租负担应役费用,减轻百姓应役负担,改变“争役嚣讼”的局面。B.范成大奉诏出使金国,不辱使命。在金人朝廷上,范成大借进献国书之机,呈上要求修改受书礼的奏疏,面对威逼毫不退缩,最终全节而归。C.范成大整饬地方盐政,兴利除弊。针对广西盐政弊端,范成大上书朝廷,建议合理分配盐利,活跃两广盐市交易,这获得宰相的认可和资助。D.范成大选用地方人才,不拘一格。任四川制置使时,范成大重视人才,把可用之才招致幕下;向朝廷隆重推荐杰出人才,使之发挥重要作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上面谕受书事,成大乞并载书中,不从。5分)(2)人多以为非,下有司议,卒不易成大说。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浪淘沙欧阳修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开头三句从五岭荔枝成熟写起。首句点明产地、产时,次句点明荔枝成熟,第三句描绘荔枝的外形内质。B.“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似故意模拟玄宗惋惜遗憾的心理与口吻,又似作者意味深长的讽刺,用笔巧妙。C.下片“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承接上片的妃子专宠,引出下文杨贵妃的凄凉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她深深的同情。D.这首咏史词,作者就杨贵妃喜食鲜荔枝,玄宗命人不远千里驰驿进献一事抒发感慨,批判了唐玄宗的荒淫。15.请从虚实角度分析下片最后三句。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2庄子在《逍遥游》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鲲鹏展翅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

”,嘈杂的音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中国古代人们在造物活动中不止于满足“形”下之“致用之器”,更不断探寻着“形”上之“自然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深厚的“合”“和”思想,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道德经》所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世间万物都有“阴”“阳”之分,彼此相“和”才能。“合”则“和”,儒家和道家对“和”的理解,无论是道家倡导的与自然“和谐”共处,还是儒家说的“中庸”之道,本质都是“以和为美”“以和为贵”。( )。《考工记》指出,好的器物制作所需之“美材”要符合“天时地气”,然后“巧者合之”。“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无不是先因其地、以其时而取材,然后能工巧匠加以制作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提倡“和而不同”,但同时也强调“以和为美”。西周思想家史伯认为“和”是在差异中寻求平衡与统一,而非简单的趋同。中国传统造物活动正是不断地调和“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从自然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中,探究“和谐共生”之道。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生生不息 如出一辙 必须 周而复始B.绵绵不绝 如出一辙 必需 循环往复C.生生不息 异曲同工 必需 周而复始D绵绵不绝异曲同工必须循环往复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造物的最高境界B.造物最高境界莫过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C.中国传统造物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天人合一”D.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是造物的最高境界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提倡“以和为美”,但同时也强调“和而不同”。B.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提倡“和而不同”,同时也强调“以和为美”。C.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提倡“和而不同”,但同时也强调“以和为美”。D.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提倡“以和为美”,同时也强调“和而不同”。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均不超过16个字。(6分)狼毒草是一种在藏区分布非常广泛的草本植物,它有着发达的根系,能够适应高原上干旱而寒冷的气候,每当草原因放牧过度而呈现衰败景象时,狼毒草就会如火如荼地生长。就像大多数有毒的植物都会开出美丽的花儿一样,①_________:当狼毒花还是花苞时,它的颜色是红色的,完全盛开时,则变成了晶莹的白。大片大片的狼毒花簇拥在一起,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之感。但在这美丽的花朵背后,②________。千百年来,高原上的人们很少有人去碰狼毒草,并因为它的毒性而给它取了这么一个名字。但是,恰好就是狼毒草的毒性,使得它有机会变化出世界上最神奇的纸张。③___________,狼毒草的根系越发达,制作出来的纸张质量也越高。狼毒纸主要用于制作经卷、政府文档、卷宗和日常书写,用狼毒纸印制的经典古籍,保存千年仍完好无损。21.(5分)志愿者对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选项年龄段15-25岁26-40岁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82%69%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72%23%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74%65%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35%6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异同。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春节期间,浙江金华浦江有3名农家孩子失联。72小时,151支救援队7700余人次搜寻,上万人参与,对110余平方公里土地进行地毯式搜索,空中直升机、水库潜水员,各大媒体头条寻人……“水陆空”立体搜救,最终成功救出3名失联孩子,演绎出了“好莱坞大片”。这场浙江历史最大规模的野外搜救,展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对孩子的关怀、政府的责任担当、乡土的守望相助、社会的温暖力量等当代中国元素。在这众多的中国元素中,你认为哪一种元素是当今中国更重要的元素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内蒙古开鲁第一中学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解析】A项,“狼来了”的故事与“政府公信力”无关;B项,不符合政府“说真话、做好事”遭误解的特征;C项“武汉红会辟谣”是说真话,但却引发公众不满。符合“塔西佗陷阱”的特征。D项,只说到政府行为,不涉及是否遭误解。【解析】从原文“首先”“其次”“最后”,可以看出“逐层递进”错误。【解析】“如果……就……”的推理过于绝对化。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的不是只有经济一方面的因素。4.D(3分)(A选项所涉及场地分别是“社区体育馆”,符合材料一中的“运用公共自然环境和全民共享的体育设施”,其活动是“家庭羽毛球比赛”,符合材料一种的“娱乐性和低竞技性特征”以及材料二所列举的“球类活动”。B选项所涉及场地是“小区广场”,符合材料一中的“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的公共性特征,其活动是“练习太极拳”,符合社区体育活动特征,且属于材料二中的“武术”项目等。C选项“自发组织”符合材料一的“自发自愿地以各种方式自由灵活地组织在一起”,“社区学校”符合材料一中的“公共自然环境和全民共享的体育设施(包括社区内学校设施)”,“踢足球”符合材料二中的“球类活动”举例。D选项“私营健身房”在材料中没有涉及,且不符合“公共自然环境和全民共享的体育设施(包括社区内学校设施)”等特征,不在“公共行政力量的支援下”。故选D。)5.A(3分)(A选项涉及材料一中的“社区体育是国家城市发展日趋成熟以及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伴随体育的大众化而来的就是它的社区化,即由国家统一办体育”。显然,社区体育需要国家力量支持,且前文对社区体育的界定中也说“在公共行政力量的支援下”,材料三种也说到国家行政力量的支持。可见,它不能离开国家力量。B选项对应材料二的表格,不同阶层社区居民在体育锻炼目的上较大比例都是健康,可见选项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是对表格信息的直接转述,各阶层居民确实在锻炼目的上比例不同,有所差异。C选项对应材料三“美国政府推出‘健康公民2020’计划”,这属于“为社区居民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积累”的“许多经验”;“它们可以被社区居民全天免费或低价享用”,可见并不完全免费。D选项对应材料二和材料一、材料三。选项前半句是对材料二表格中体育锻炼项目特征的概括,不同阶层的社区居民都有参与各类运动,呈现多样化特征。选项后半句对应材料一和材料三,显然,如果没有材料一和材料三中的政府支持发展社区体育,则社区居民很难享受到多样化的社区锻炼项目,选项中的“可能”更确保了其正确性。)6(6分)同:政府制定计划,并给予政策支持(1分),投入大量资金修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或“建设社区体育公园”)(1分)。异:美国侧重增加城市社区体育中心的数目(1分);中国侧重建设社区体育公园(1分),先试点后推广(1分),并在使用和管理上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1分)。[比较异同,每点1分,均为内容概括,概述性语言表达;意思正确即可得分](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并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题干问题仅涉及材料三,重点比较中国与美国在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的路径。根据材料三的第一段,美国的做法主要包括:推出“健康公民2020”计划;将增加城市社区体育中心数目作为其主要指标;通过相关法律要求政府投资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批准相关计划;资金投入;建设社区休闲公园。中国做法主要包括:修建公共体育设施,尤其是加强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制定了相关政策文件,并首先试点然后推广;在使用和管理中采取政府购买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同样也有资金和政策投入等。再依据题干所问,对这些信息进行合并或分列,回答异同问题,就能准确回答这道简答题。)(没有欲抑先扬的手法,写赵先生私卖物件等不是为了表现其德行有瑕疵,而是刻画他轻视钱物的洒脱不羁。)8①交代了人物矛盾冲突的根源,使小说松散的情节有了连接点,使情节浑然一体;②概括了人物精神气质,暗示人物命运;③揭示了自由洒脱的精神追求与世俗功利两种价值观的矛盾冲突,表达了对知识分子不屈从于世俗品格的肯定,凸显了主题。(每点3分,任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共6分)9相同点:①学识渊博:赵先生会背《红楼梦》,会写魏碑;藤野先生能教授骨学、神经学、血管学等多门学科。②尊重学生,教育有方:赵先生尊重天赐个性,循循善诱;藤野先生不歧视“我”,细致辅导。不同点:①教学风格不同:赵先生自由随性,要求宽松,让学生“爱念什么就念什么”“不问也没关系”;藤野先生认真负责,要求严格,帮“我”改讲义,连文法错误都一一订正。②思想个性不同:赵先生有中国传统文人的洒脱不羁;藤野先生身上有着现代学者的科学理性。(每点2分,任三点即得6分,意思对即可)(3分)(划线句的大意是: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始建通济堰,灌溉水田二十多万亩,但是,通济堰因年久失修,多有破败,范成大亲自踏勘堰址,通过叠石筑防,设置四十九道闸,在堰的上中下游设立用水法则,灌溉有序,百姓获得很大利益。句中,“迭石”“筑防”结构相同,意义连贯,中间不做停顿,故排除A、C。如将“所”与“立水则”断为一处,需考虑“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事物。如此,则此四字为单独的名词短语,既不能独立成句,又不能充当上下文成分。分析可知:“所”当为“四十九”的量词,而“立水则”的主语承前省略,当为“成大”,句意通顺,故排除B、C。)(3分)(漕司,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北宋称转运司,南宋称漕司,元代称漕运司,明清亦有,并非两宋所独。)(3分)(相关文段为:“知静江府。……奏疏谓:‘能裁抑漕司强取之数,以宽郡县,则科抑可禁。’上从之”,可知,认可范成大建议者为皇帝。用“宰相认可和鼓励”做关键词,比对可知,相关文段为:“数年,广州盐商上书,乞复令客贩,宰相可其说,大出银钱助之。”宰相认可资助的是盐商。)13.(10分)①参考译文:皇上当面对范成大讲了接受国书的仪式的事情,范成大请求一并写入国书中,(皇帝)不采纳。②参考译文:人们多认为不好,(朝廷)下发(这个意见)给官吏们讨论,最终没能改变范成大的方法。[5分。“以为”,“下”“有司”“易”各1分,大意1分]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点:(1)此题需注意“上面”之间需断句,不能连读,“上”为主语。面,当面;谕,告诉,晓谕;“不从”主语承前省略,为“上”。(2)以为,认为;下,下发;有司,官吏;易,改变。【参考译文】范成大字至能,吴郡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隆兴元年,成大连续升迁至著作佐郎,被授予吏部郎官,谏官指责他越级升职,随即被罢免。任处州知州。处州百姓常常因为官府差役的事情而引发官司争端。范成大为处州道创义役法。(规定)各家按贫富输钱买田,(用所收田谷)来资助服役的人家,民户按次序轮流支付,甲乙轮流可以排序到二十年,百姓为之称便。处州大多是山田,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始建通济堰,灌溉水田二十多万亩,但是,通济堰因年久失修,多有破败。范成大亲自踏勘堰址,通过叠石筑防,设置四十九道闸,在堰的上中下游设立用水法则,灌溉有序,百姓获得很大利益。宋金隆兴再次和议时,朝廷忘了议定受书的礼仪,皇上曾为此感到后悔。(朝廷)任命范成大为起居郎、代理资政殿大学士,充任祈请国信使,向金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