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托的《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论文_第1页
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托的《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论文_第2页
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托的《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论文_第3页
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托的《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论文_第4页
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托的《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托的《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随着修订后的初中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首先需要的是教师思想地转变,以及对初中语文课程有整体的架构;其次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最后要有具体可操作的办法使语文核心素养地“转化落实”进入到中观与微观层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所以,教学实践中,要以语言为基础,以思维的提升为第一目标,以心灵与作者的同频共振为第二目标,以文化自豪感培养为最终目标。语文学科素养落实到语文教学设计中,还需要一些具体的策略。1.语言的建构与应用,也就是品析字词句。以前可能也就是手法加感情加人物性格特点,就是机械地套公式。但现在我们要提高要求,要让学生融入到字词句中,要在细节上下功夫。诵读方面,反复的多种方式的诵读,如分角色朗读、分组读、分男女读等,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内心;比较与品位方面,教学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语气词和标点符号了,我们教学时可以采用比较法、同类赏析法等进行教学;教师评价方面,应当要去公式化、绝对化,转向具有点拨和发散功能的评价语言。2.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就是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落实到课堂,可以通过扩写、补写、续写等方法来达成。3.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所具有的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以及品质。初中语文课本中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可以运用编演课本剧的方法引导学生。4.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可以通过适当的对课文进行拓展,以达到扩大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的目的。下面我以《紫藤萝瀑布》的教学设计为例,剖析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一一落实。一、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2.体会文章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写法。(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审美的鉴赏与创造)3.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句(比喻、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审美的鉴赏与创造)4.看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救赎,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二、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写法。三、教学难点

看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救赎,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分析:核心素养的提出与落实,教学重难点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从原来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背诵,延伸到借物喻人一类文章的主旨及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从而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与每一个挣扎中的灵魂的对话,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也为自读课文《一棵小桃树》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及阅读感受,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言建构。点拨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与提升。换词法:学生主动体悟作者用词之妙并对写作形成借鉴,形成一定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背景拓展法:对紫藤萝瀑布背景做适当拓展,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中国有一位哲学大师冯友兰,冯友兰之后有一位女作家横空出世,思辨能力很有冯友兰几分味道,她就是宗璞,原名冯钟璞,冯友兰之女。书香世家的女子看事物细腻又深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紫藤萝瀑布》,看一看在她的笔下植物与人之间是如何完成相互救赎的。分析:导入拓展了背景资料包括书香世家、哲学、人生思考等关键词,属于核心素养中文化的传承,并且“植物与人的相互救赎”也告诉了同学们今天的学习主题,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达到了。(二)不幸的遭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师:同学们,阅读之后,请从文中找出一句很有哲理的话。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师:这是文章倒数第二段的一句话,也是作者经历的总结。让我们一起先来看花和人都有哪些不幸呢?多媒体呈现资料:1.“反右”斗争扩大,小说《红豆》被认为有思想问题,宗璞也被迫停笔,进行多次的“自我检查”。2.文革后,“焦虑和悲痛”一直萦绕在作者心头。3.拨乱反正后,作者弟弟身患绝症,作者回忆: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绠,纸上一片模糊(《哭小弟》)。 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分时间段总结出了以下观点:十年前的花1.依傍槐树;(寄人篱下)2.花朵稀落;(营养不良)3.察言观色的试探;改种果树;(小心翼翼也未改悲惨结局)4.和生活腐化有必然的联系。(对花品的攻击)十年前的人

因《红豆》在文革中受到批判。十年后的花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无人问津,缺乏知己)十年后的人1.文革刚刚结束,心灵的创伤尚未平复;2.小弟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师总结:可见人生路上,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痛苦,每个生命也都会遇到坎坷。分析: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铺垫,为花与人的相互救赎做铺垫。我改变了以往那种通读全文后一段一段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的上课模式。转而选择了先带出结论,再去文中去验证的方式来教学,孩子们对这种教学方式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也带给我许多惊喜。他们不仅找出了花和人各自的不幸,还把这些不幸统统拟人化,这就为后面借物喻人的讲解省去了许多力气;他们还能分阶段去进行总结归纳,这也为我对后面的相互救赎的讲解提供了新思路。资料呈现正是对文本背景的拓展,是对学生核心素养中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的诠释;学生每找到一处,我就会让他们去齐读、个别读、比赛读,让他们更快的进入作者的设定,也能更细腻的感受作者的内心,这就是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与应用在课堂中的落实;学生在总结与诵读的过程中也培养了核心素养中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的能力。 (三)幸运的相遇

师:分开来,花和人都各有各的不幸。合起来,却又在不幸的底色中溅出幸运的色调。花和人因相遇而彼此温暖慰藉,让我们一起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那些幸运吧。尽量用时间线来思考问题,并用以下句式回答问题:从(文中语句),我看到紫藤萝/人是幸运的,理由是。经过细致的阅读和充分的讨论,孩子们作出了如下呈现:

第一次相遇:花之幸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孤零零的可怜的花朵因“我”的怜惜而遇到了知音)。第二次相遇:人之幸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若“流着流着”换成“看着看着”行不行?以静写动,繁盛的花像瀑布一样流动着,带去了我的忧愁)。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繁密的花朵带给我宁静和喜悦)。 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通感,嗅觉与视觉触觉相通,写出紫藤萝花给我带来的无限的希望)。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比喻,具有无限生命力的花和枝干,也带给我积极的正能量)。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河流”能否换成“花海”?比喻,紫色是希望和象征,花舱、酒酿、帆的比喻又给人施展抱负、扬帆远航之感)。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不觉”能否删去?照应开头,我从悲痛中解脱出来,重拾信心,投入国家建设中)。......师总结:紫藤花的消失,还有我在遗憾心疼,花因人的怜惜而觅到了知音;紫藤花的盛开给“我”以心灵的安慰和激励,人因花的激励而精神振奋。花与人在彼此的欣赏与激励中完成了救赎。此刻花已经不是单纯的花,它们是作者本人的象征,这种手法就叫借物喻人、借景抒情。分析: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经过上面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与提升,不仅看到了人的幸运,也看到花亦有其幸运。虽然在学术界没有定论,但这是学生经过思考与想象之后的表达,也是学生对美对爱对世界的敏锐感知力的表现。教学中,我运用了很多替换法、删字法,比如把花比作长河,把花舱比作背篓,把“不觉”删去等,学生突然发现原来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面如此之厉害,从瀑布的冲击力,到流动带给“我”的宁静与喜悦,到瀑布上行走的船,到扬帆远航的新希望,到不由自主的获得新生,这都是一步一步精心布局的,每一个字都是千锤百炼的,不知不觉的,学生获得了自己的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也培养了自己的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四)无止境的生命长河(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花的变化:

由衰到盛,生命不息。人的变化:遗憾----焦虑和悲痛----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精神振奋和豁达乐观。国家社会的变化:文革的创伤----焕发出新的活力,无止境的向前....... 师总结:所以同学们,无论是生命的个体还是国家社会,都在时时刻刻变化着,完成着对自我对他人的救赎。这样生命的长河才能流动不息。分析:这是本文教学难点的解决,看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救赎,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借物喻人的手法有了上个环节的铺垫,孩子们已经能够想到更远,不仅是花、人,甚至他们还能这样表达:文化大革命后的中国,也必将焕发新的活力。所以老师,我们也要好好学习,让自己的生命长河、国家的生命长河永不停息。我的评价是:孩子们,你们已经可以通过文字,看见作者,看见天地万物,并且也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了。这种学习不就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吗?既有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也有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更有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五)作业布置

课下阅读宗璞的《好一朵木槿花》,思考:如果文革后的宗璞遇不到开的那样盛的紫藤萝,她又是否能从焦虑中挣脱呢?为什么呢?请将你的思考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