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来萧瑟处仿写赠君“轻骑兵”-让名篇点亮写作教学 论文_第1页
回首向来萧瑟处仿写赠君“轻骑兵”-让名篇点亮写作教学 论文_第2页
回首向来萧瑟处仿写赠君“轻骑兵”-让名篇点亮写作教学 论文_第3页
回首向来萧瑟处仿写赠君“轻骑兵”-让名篇点亮写作教学 论文_第4页
回首向来萧瑟处仿写赠君“轻骑兵”-让名篇点亮写作教学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回首向来萧瑟处,仿写赠君“轻骑兵”——让名篇点亮写作教学摘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语言文字的使用既是习惯,也是技能,需要有计划的摹仿和有目的的实践。我们应引导学生积累名家名篇,把课文当习作例文去研究、去赏析、去借鉴,从中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与技巧,并将其活用到作文中去,久久为功,逐步提高自己写作能力。 关键词:定好位子铺实路子 搭稳梯子盖起房子点面结合推陈出新 引言: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是困扰在语文老师心中的一个结。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有很多困惑,比如:怎样解决孩子们对写作没兴趣,不愿写作的问题?如何让作文序列化?如何进行升格作文?怎样修改作文更高效?如何处理个性化写作和应试写作的冲突?等等。这其中除了学生的问题,更有来自教师自身的困惑。根据近几年的实践与思考,我想把自己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与一些心得作以总结,力求上升为理论高度,更好地指导以后的作文教学。回首我所走过的写作教学之路,也曾经历山穷水尽的艰难求索,也无数次体验过满腔热情都付诸流水的无助落寞,真是行行重行行。所幸我没有放弃追求与探索。在经历了无数次至暗时刻后,我逐渐在“仿写”这条路上获得了一种柳暗花明的惊喜,更有一种“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开阔感。这种经历和体验,仿佛到达了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做学问的第三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是如何实现写作教学突围的呢?“文”无定法,但有定格。经历过岁月淘洗的优秀文章,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选材立意,抑或是谋篇布局,必定有其独到之处,而对这些名家佳作进行“文学模仿”是由阅读感悟上升到独立创作的“渡口”与“台阶”,是打开创作之门的“智慧之钥”。一、定好位子:正确认识仿写仿写是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对于尚未形成写作风格初中生来说,仿写应该建立在自己真实的思想、原有的生活和已达到的语言积累之上,再模仿借鉴名家名篇的某些特点或某个局部。与生搬硬套和抄袭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巧妙化用是一种创新写法,仿写的过程体现的是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种求新的独创思维。就像韩愈学孟子的文章技巧,但是韩愈的文章中,已经看不出孟子;又如欧阳修学韩愈的文章,但是欧文中看不见韩文,这就是到了更高的层次。我们可以仿照原文的形式、内容、主旨,选定新的意向,进行再创活动。范文只是例子,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得到点化,最终走向创新,依着葫芦画出自己的葫芦,这才是目的。1.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仿写提供了一盏照亮幽暗隧道的明灯,降低了学生摸黑的恐惧,进而找到写作自信。塞内加说:“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有了生动可感的范文,对作者的审题多一些揣摩,对作品的立意多一些领悟,对文章的构思多一些体会,跟作者学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处理材料,怎样谋篇布局,心中有了文章的样子,再写起来自然会容易。(2)仿写为创新提供了地基。钱钟书先生说:“善用仿写不亚于独创。”对于初中生而言,模仿和借鉴教材中名家名篇的写作技巧,学习作者观察生活的角度和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把我们的思想引向今天的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自己的轨迹,就能帮助我们观察生活,认识自我,从中学会挖掘素材,完成由仿写到创新的升级。 2.仿写的原则:

(1)模仿的是样式和技巧,感受和思考是自己的,必须要立自己的意,说自己的话;做到“我手写我心,我心吐真情”。(2)模仿要有针对性,注意模仿那些对自已有启发的东西;(3)模仿要循序渐进,点面结合。二、铺实路子:坚固仿写基础“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阅读之于写作,就如地基之于大厦,源泉之于河流,树根之于枝叶,基础不牢则大厦倾危,源泉枯竭则河流干涸,树根萎缩则枝叶枯落。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把有意识的主动积累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中,才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的材料,写起作文来才会得心应手。我在日常教学中通常用到的方法有: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1.碎片化阅读时,及时积累素材;

2.阅读书籍时,做好金句摘抄;

3.随时记录灵感,坚持写读书笔记;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在《把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当作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的报告中格外强调了:造成语文困境的病根主要在于学生的不读书或者少读书,那么改进语文教学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读书,尤其是读整本的书。为此,我不仅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还特地安排他们准备写作采蜜本,定期布置不同专题的积累摘抄,培养学生边阅读边积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两年下来,人手一册的采蜜本摘录已颇为喜人。边阅读边积累让学生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独具个性的语料库,人生观、世界观在采蜜本的加持下也逐渐形成。我们的头脑好比电脑硬盘,有了语言仓库,词汇丰富了,思想深刻了,写起东西来自然恣肆汪洋、犹如神助。三、搭稳梯子:教会仿写技法 如何把平时的阅读积累化作写作能力呢?办法只有一个,就是通过仿写在使用中整合内化,以“输出带输入”。教学八下第一单元“民俗文化”时,我进行了一系列仿写尝试:1.仿写要先“读帖”仿写就像书法课上的临摹。要先读帖,细心揣摩模仿对象,敏锐寻找名家名篇在写作上的值得学习借鉴之处。阅读时既要把握内容,获得情感体验,还要指导学生放慢阅读脚步思考一下,作品中那些能引起自己共鸣的地方,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做到的?作者运用的写法技巧对自己写作有什么启示?2.仿写当静待花开学习仿写宜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忌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仿写第一层次,从精彩句段的语言运用开始。对作者表达独特的文句先依样画葫芦练一练,可模仿一组对偶句,一处排比,再上升到某个传神的动作,某个让人过目不忘的细节,某处使人身临其境场景。仿写第二层次,模仿名家名篇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等。仿写第三层次,模仿某个作家或某类作家的行文风格。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3.小试牛刀

(1)由点切入,仿写《社戏》心理描写片段①直接描写:一词传神展现心理状态

如第5段,我急得要哭;第7段,我高兴了;第19段,我有些疲倦了。师说:使用第一人称“我”直面内心,多用短句,选词准确,结构上引领下文。 ②间接描写:借助想象及幻觉暗示心理

“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师说:想而不得,只能神游社戏表演的现场,幻想看戏小伙伴们喝豆浆的情景,想象之中满是难以言说的悲伤,失落,实在让读者同情。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师说:“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这种幻觉看似无理,实则有因。产生这种幻觉的根源是历经波折而终能看戏,心情大好。这与我们在失望沮丧时抱住臂膊缩成一团何其相似? ③系列动作折射心理

“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师说:以动作写心理,一连串流畅娴熟的驾船动作,传递了出门看戏时愉快而急切的心情。 ④环境描写衬托心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师说:两岸的豆麦、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水气、皎洁的月色,在这充满江南水乡气息的夜晚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一个自由灵魂的诗意穿行,那么轻松而又舒展,一路所见所闻所感,如此沉静,美好,愉悦到“自失”忘我。⑤物我相融写心理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4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师说:大鱼驮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这种只能出现在童话里的画面,有奇特的想象,有真切的纪实,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既是水乡儿童独特的生活体验,又是看戏少年们喜悦心情的展现。 ⑥优秀习作:

收红包

按我们老家的习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这期间,是要走亲戚的,跟着大人同去的孩子是会得到一个大大的红包的。 因此,我和弟弟是极力争着要去的。然而母亲有时不允许父亲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弟弟却又是十分粘父亲的,所以只能委屈我了。 每当弟弟走完亲戚回来后,总是将他收到的红包炫耀给我看,还一边吹嘘:“看,天的收获颇丰呀!”我只能一边瞪他,一边向母亲告状:“妈!你看他!”......记得很深的那一次,母亲、父亲同我和弟弟一齐去二姨家拜年,平日里二姨待我和弟弟极好,所以她特意给我和弟弟一人一个大红包。用手掂一掂,呵!还真不轻!当时母亲并未在身边,所以我和弟弟便十分感激的纳入囊中了。偷偷拆开红包一看:哇塞!满满当当的“毛爷爷”正冲我微笑哩!数了数居然有一千元,我激动极了,脑子里开始想买什么东西。这时,母亲问我和弟弟得了多少红包,我兴冲冲地说:“二姨给我们一人一千元!”母亲的表情忽然严肃了,将我和弟弟的红包各抽回九百元,硬塞给了二姨。看着刚拿到手里的一叠“毛爷爷”如今却只剩了一张,并且那一张毛爷爷似乎也在叹息而且表示同情。只有我和弟弟急得要哭,然而母亲却又把我俩数落了一顿。 总之,是完了。这一天我和弟弟不再看电视,东西也少吃。父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的时候,父亲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红包?你爷爷的红包你们还没去讨哇!”

我和弟弟高兴了。然而母亲说怕是爷爷已经睡了呢,父亲便说:“刚才已经打过电话了,还没睡哩!”我和弟弟用最可怜最可爱的表情望着母亲。母亲便不再驳回,微笑了。我们立刻一哄地出了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跳上了父亲5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的轿车,父亲也便随即发动了车。母亲送出来吩?“要注意安全”的时候,我们已经到小区门口了。 车窗外的景物刚映入眼帘,就都远远地向车尾跑去了,但我和弟弟却还嫌车慢,嚷着让父亲开快点。在昏黄的路灯中,飞一般向爷爷家前进出发了。不久就到了爷爷家,我和弟弟跳下车,蹿进门,大喊:“爷爷,奶奶,我们来啦!”爷爷奶奶笑着将我们领进客厅,爷爷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笑着看着我们,我和弟弟立马跪下来给爷爷叩头,说:“爷爷新年好!”爷爷满脸的皱纹都叠在一起,爽朗的笑着说:“好好好,这是给你俩的红包。”我和弟弟纷纷接过了红包去外面玩去了。 过了不久,父亲说:“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路灯一如初来时的样子,仿佛去爷爷奶奶家也并不很久似的,而走了不一会儿,没有月光的夜晚,星星忽而显得格外明亮......回到家中,母亲颇有生气,说是过了九点了,怎么回来得那么迟,见我们都回了也就高兴了,笑着让我们去吃水果。吃完水果,准备睡觉了,母亲又塞给我一个红包,我更高兴了。第二天又去走亲戚,却没有昨天如此高兴了。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那天收红包时候的兴奋了。——也不能再回到过去了。(八1班张雅琪)

⑦老师点评:

好的散文总是爱写微小之事,抒细微之情。这篇习作围绕春节拜年“收红包”这一核心事件,写“我”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表达极有张力,恰如其分地将读者带入到当时的情境之中,使读者的心情随着“我”的心情上下起伏。“我”的神态、语言、动作无不显示着“我”的心理。此外,小作者还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自己的心理,将客观的景与主观的心情结合起来,有情有味,可亲可近。模仿借鉴的终极目标是创造,本文悟到了《社戏》心理描写之神韵。 (2)由面铺开:仿写《灯笼》小中见大,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的写法

这篇散文的语言,极其精妙,语句参差,娓娓而谈,韵律和谐。结构上从个人延伸到社会,最后上升到国家层面,独具特色。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都是可以挖掘的闪光点。 ①指导:借助课文的阅读提示,理清本文有关灯笼的记忆。在学生归纳表达时,要求尽量运用原文的词句,或者模仿作者语言风格,另选事件仿写。 生1:与长工同去,迎回祖父。心思纯洁,犹记牵牛织女,雪夜驰马,忘路之远近。村犬遥吠,静穆庭院,长久思慕。6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生2:路远迢迢,万里归家。万水千山,自是心中烦躁。然而,最是那家门两旁的红灯笼,让天下游子,归思难收。②指导:用对比品读语言,体会“灯笼”寄寓的不同情感和内涵并学会运用。 “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宏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 (写于1930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年代)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端木蕻良写于1941年)

发现一:先总写一笔,后宕开一笔概叙。相关联事物铺排,淋漓尽致,中心语前加上一些词语修饰,感情表达更加强烈。 发现二:以小见大,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从个人延伸到社会,最后升华到国家层面。生1:日月星辰之中,星在我心中的地位独占鳌头。提起星海,就会想起盛夏的蝉鸣,想起林荫小道的微风,想起镀着银光的花花草草,想起星海下的漫步,醇厚的热茶,以及文字里的星河灿烂……真的,星海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生2:连西方的钢琴算着,一切音色之中,我爱大婚时热闹的唢呐,优雅的琵琶,同一支在放牛娃身上揣着的竹笛。提起竹笛,就会想起流水人家的袅袅炊烟,缕缕飘出的饭香;就会想起村中老人坐在大树底下下棋的明朗笑声;想起院后那片竹林被风吹响的簌簌声;想起早晨被氤氲水汽笼罩着的田野,傍晚在田里干完活的大人们,生锈的镰刀,金黄的麦田,拨浪鼓。真的,笛子的缘结的太多了,故乡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③学生优秀习作:7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小板凳

或许它老了,或许它与当今的生活格格不入了,但它曾经温暖过岁月。——题记 虽不像小娃娃喜欢布偶,睡觉时都要粘着,但小板凳在我的整个童年里穿梭,现在想想也格外怀念。 小板凳不及秋千有趣,更不及沙发宽大、舒适,它只是小小的一个,用木头做成,板面有几许蜿蜒的痕迹,已足矣让我们一家人念念不忘。这把小板凳可谓“老爷爷”了。 它是爷爷退伍后带回的,可能是路边惊鸿一瞥,爷爷选中了它,在漫漫归路中,板凳静静地陪伴爷爷。爷爷那时还年轻着,板凳的故事长着呢。春风许许,在稚嫩的桃树下,阳光刚好,爷爷坐在这把小板凳上读书。花香入鼻,那些悠闲的日子里,是它一陪爷爷读了几卷诗书。冬天很寒冷,那又怎样?燃着的火炉旁,小板凳一放,往上一坐,爷爷整个身体温暖了起来,任谁也不会再抱怨寒风刺骨。有小板凳,舒服着呢!小板凳在读书、取暖、站高中来到了爸爸这一代。孩提时,奶奶在做饭时,脚于饿得的咕咕叫的爸爸,踩着这板凳,在饭锅旁眼巴巴地看着,这第一口,自然是落在爸爸嘴里。再长大儿岁,爸爸调皮了些。这时的小板管,继续被爸爸踩着,用树枝去捅鸟窝,听到幼鸟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爸爸露出胜利的笑容。可谁知小板凳看不下去了,爸爸一个不小心摔到地上,好在小板凳不高,不太碍事,只是爸爸的屁股从此被摔成了两半! 耳边爷爷的训斥,奶奶的关怀,却也阻止不了爸爸的淘气,还经常拉上小板凳,起“做案”。 一幢幢高楼建起,农村有了新变化。小板凳,到了我们这一代。小时候我坐着小板凳,入神地看着《巴拉巴拉小魔仙》、《奥特曼》等,那时脑子充满天真的幻想:变成小魔仙打怪兽,把电视砸了就可以拿到里边的零食…...现在想起真真可笑得很。 圈圈圆圆圈圈,一代又一代,我依然喜欢小板凳。上学后,每每放假回到家,要做的事很多,但总要看看小板凳,它小小的,非常可爱。虽说我长高了不少,但坐着也分外舒服呢!我偶尔会发呆,思绪飘到很久以前。古时的人们定是离不开板凳的,夏日,一家人坐在凉亭的石板上,凉风袭来,吹拂身上的长袍。或几许人围坐在圆木凳上,品茶香,论时事,抒豪情,壮怀激越。终不能回到那时了。如今,世事变迁,一切都在变化。8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普通人家,屋里头有丁沙发,再不济,还有木质的连椅,富富裕人家的花园还有秋千呢,我家也有了新家具。还需要小板凳吗?要,它依然安好地放在我家中,爸爸坐在上面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