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_第1页
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_第2页
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_第3页
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_第4页
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提升产乳效率为目标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其实际应用卢德勋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1页汇报内容提升产乳效率是我国乳牛养殖中间急需处理一项含有战略意义课题产乳效率及其影响原因提升产乳效率营养技术办法提升产乳效率营养技术办法系统集成结语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2页提升产乳效率是我国乳牛养殖中间急需处理一项含有战略意义课题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3页成年母牛头年平均利润

——以牛乳为主产值利润牛乳总收入=产乳量×奶价掺入成本总费用=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利息、税、折旧等可变成本=饲料、劳力等奶牛头年平均利润率=牛乳总收入-成本总费用成年母牛平均总头数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4页利润率随产奶量而改变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5页利润率随奶价而改变

奶价高/饲料成本低奶价低/饲料成本高利润非饲料成本饲料成本产奶量(年产3.5%FCM,磅)利润,$/年/母牛利润非饲料成本饲料成本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6页提升乳牛养殖效益误区追求一时最高产奶量,忽略久远效益过分依赖提升采食量(尤其是精料采食量),忽略产奶效率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7页深入提升乳牛养殖效率是一个极待处理生产问题(1)养殖户平均产乳量(3%FCMKg/d)干物质采食量(kg/d)产乳效率A1A2B1B2B3B4C1C210.510.615.916.712.721.021.115.916.7512.512.512.59.014.2512.590.9790.8451.2681.3321.4111.4741.6881.761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8页深入提升乳牛养殖效率是一个极待处理生产问题(2)养殖户平均产乳量(3%FCMKg/d)干物质采食量(kg/d)产乳效率C3C4C5C6C7C8C921.120.9725.8918.9626.2221.2023.9212.3810.7512.388.8812.67.127.131.7081.9512.0922.1372.0692.9573.357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9页提升产乳效率是我国提升乳牛养殖效益根本技术路径面对饲料成本高、奶价低、乳牛养殖利润薄,提升产乳效率是提升乳牛养殖效益根本出路有利于改变低投入—低产出落后生产模式奶牛质量普遍提升尚需一个相当长历史过程有利于处理乳牛养殖和环境保护友好发展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10页产乳效率及其影响原因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11页产乳效率(DairyEfficiency,DE)产乳效率=3.5%乳脂校正乳(kg)干物质采食量(kg)

3.5%乳脂校正乳(kg)=0.4324×挤乳量(kg)+16.216×乳脂量(kg)DE﹤1.3效率低DE=1.3—1.5效率适宜DE﹥1.5效率高(在体况适宜情况下)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12页影响产乳效率原因产奶量饲料采食量饲料消化率产奶天数(泌乳阶段)饲草质量饲草数量牛年纪体重改变乳脂率高瘤胃酸中毒环境应激运动/放牧怀孕牛生长激素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13页产乳效率和产奶量产乳效率产奶量,kg/天奶牛年产奶量﹤15000kg时,产乳效率有上升趋势奶牛年产奶量﹥15000kg时,产乳效率靠近于0奶牛年产乳量﹤21000kg时,产乳效率一直是上升趋势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14页

产乳效率和DM采食量

※起源:Agri-King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15页产乳效率和DM消化率

※起源:Agri-King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16页产乳效率和泌乳期天数产乳效率,磅牛奶/磅DM泌乳期天数牛奶/DM采食量,磅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17页影响产乳效率原因小结产乳量高,DE亦高伴随泌乳天数延长,DE下降年纪小者,DE也低掉膘越多,真实DE也低粗饲料品质好,DE也高环境应激越大,DE越低放牧奶牛,DE也低患瘤胃酸中毒和消化疾病者,DE低使用适当调控剂可提升DE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18页提升产乳效率营养技术办法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19页提升产乳效率营养技术办法日粮营养素平衡技术粗饲料科学利用技术瘤胃发酵调控技术阶段喂养技术抗冷热应激技术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20页日粮营养素平衡主要性乳牛日粮营养素平衡是乳牛科学喂养基础乳牛日粮某种营养素缺乏或过多,都会使产乳效率下降实现乳牛日粮营养素平衡也是保持理想产乳效率技术基础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21页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22页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23页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24页全混日粮技术TMR是到达乳牛日粮营养素平衡调控目标最正确技术伎俩营养全方面,百分比适当混合均匀自由采食因畜制宜TMR技术是提升产乳效率主要技术办法增加产乳量,降低饲料损耗降低乳牛疾病,缩短挤奶时间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25页奶牛日粮中由粗料起源

营养占百分比

由粗料起源营养占百分比(%)DM

55CP

49NEL(Mcal)

52NDF

79Ca

51K

97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26页粗饲料品质饲喂优质粗饲料在精料百分比不变条件下,奶产量随粗饲料品质提升而提升饲喂优质粗饲料过多增加精料百分比不能显著提升产奶量精料百分比饲喂低质粗饲料需要较多精料才能维持较高产奶量粗饲料品质过低即使增加精料百分比产奶量提升也有限精料百分比抵达50%以上时产奶量几乎不随精料增加而增加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27页北京奶牛喂养经验玉米秸+精料日粮,可使奶产量维持在5吨左右玉米青贮+精料日粮,可使奶产量维持在7吨左右,但经常发生慢性酸中毒玉米青贮+精料+优质干草,可使奶产量保持在8吨以上,没有慢性酸中毒发生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28页粗饲料品质定义和影响原因定义:粗饲料能满足动物理想水平生产性能综合能力。它是由粗饲料营养价值和随意采食量大小决定影响原因(按影响程度大小排序)成熟度粗饲料种类收割和储备技术环境原因土壤肥力粗饲料作物品种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29页粗饲料品质是一个不稳定技术指标(1)——成熟度影响收割时间生长阶段干草日采食量干草消化率可消化干物质相对采食量占体重%(%)6月3-4生长2.6463.11666月11-12孕穗早期2.3665.71546月14-15孕穗后期2.4562.61536月16-18初穗期2.2858.51337月1花期2.3052.71217月5花期2.1352.21117月7-8花期2.0552.21077月9-10花期后期1.9551.5100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30页粗饲料品质是一个不稳定技术指标(2)降雨对粗饲料品质影响储备对粗饲料品质影响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31页粗饲料品质是一个不稳定技术指标(3)收割和储备期间粗饲料干物质损失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32页为何要对粗饲料品质进行评定牛羊日粮科学配合基础动物合理营养确保保障养殖者最正确效益技术依据粗饲料优质优价科学标准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33页粗饲料品质评定方法感官评定(以干草为例)植物种类成熟度叶杆百分比物理结构颜色气味混尘程度非营养物质含量试验室化学评定DMCPNDF、ADFADIN能量估测整体指标评定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34页粗饲料品质整体性指标评定饲料相对值(RelativeFeedValue,RFV)RFV%=DMI×DDM/1.29式中DMI(%BW)=120/NDF(%DM)

DDM(%DM)=88.9-0.779ADF(%DM)缺点估测模型不理想未能将CP和ADF对粗料品质影响考虑进去只能用于粗饲料分级粗饲料分级指数(GradingIndex,GI,卢德勋)GI(Mcal)=NEL或ME×DMI×CP/ADL优点将能量和蛋白整合起来考虑将与粗饲料物理性状相关ADL(NDF,ADF)考虑进去不但能用于粗饲料分析,还可用于粗饲料科学搭配奶牛粗饲料DMI和NEL估测公式

DMI(Kg)=(120/NDF(%DM)BW)/100 NEL(Mcal/Kg)=(1.044-0.0119ADF(%DM)/0.45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35页RFV对九种混合粗饲料及

三个混合粗饲料分级图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36页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37页利用G指数进行科学搭配方法充分利用当地粗饲料资源依据以下标准初步筛选混合粗料配方G指数最大化混合粗料成本最低对初步筛选混合粗料配方经过体外培养法优化筛选出最正确配方针对筛选出优化混合粗料配方筛选出与之匹配优化精料配方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38页121619232630青年母牛18-24月龄青年母牛12-18月龄.奶牛泌乳中后期青年母牛3-12月龄奶牛:头3月龄犊牛GI指数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39页粗饲料粒度主要性影响乳牛采食量控制瘤胃发酵控制日粮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消化位置影响产乳量和乳成份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40页粗饲料粒度评定方法经验法:普通依据以下指标来掌握:长粗料(粒度大于2.54cm-3.81cm)采食量应超出2.5kg粗料NDF采食量占乳牛体重0.9%粗料起源NDF应占日粮NDF75%粒度分级器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41页美国Penn大学粒度分级器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42页Penn大学粒度分级器筛孔和厚度孔径(cm)孔径厚度(cm)顶筛1.911.27中筛0.760.64低筛<0.76<0.64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43页维持正常瘤胃功效主要性正常健康瘤胃给乳牛提供50-80%蛋白质需要;80%以上能量需要。正常健康瘤胃是确保较高产乳效率基础。瘤胃功效正常,则日粮消化率高;奶牛采食量也高,产奶量增高。维持正常瘤胃功效是日粮营养平衡技术主要调控内容。

Feedtherumenfirst.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44页瘤胃亚临床酸中毒是乳牛养殖中间产乳效率降低主要原因瘤胃亚临床酸中毒造成乳牛采食量下降,营养物质吸收率下降,产乳率下降,产乳效率下降。出现跛行,繁殖力下降。使用年限下降。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45页判断乳牛可能患瘤胃酸中毒主要指标乳牛群中60%以下乳牛反刍乳牛群中10%以上乳牛所产牛乳中乳脂率比蛋白含量低0.2%有蹄病出现对缓冲剂自由采食干物质采食量下降牛粪过稀乳牛乱吃垫草等杂物瘤胃液pH值低于5.8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46页乳牛瘤胃酸中毒机制乳牛酸中毒从根本上讲是:

可发酵酸产量﹥可发酵酸吸收量、中和量和外流量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47页预防瘤胃酸中毒技术办法降低可发酵酸产生速率用非粗料起源纤维饲料代替部分精料使用过瘤胃淀粉含量高精料提升日粮内优质粗饲料百分比增加可发酵酸吸收量和中和量增加大粒粗料百分比使用缓冲剂少喂勤添防止日粮更换太快饲用全混日粮抓好围产期瘤胃功效适应性改变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48页奶牛营养调控剂使用调控剂添加效果使用情况阴离子盐缓冲剂脂肪尼克酸益生素酵母培养物蛋氨酸锌预防乳热病、提升产奶量、改进繁殖率提升干物质采食量,提升产奶量和乳脂率提升产奶量和乳脂率,改进繁殖率提升产奶量和乳蛋白%数,降低酸中毒发病率提升产奶量,降低消化紊乱提升干物质采食量,抗热应激,提升产奶量,降低消化紊乱提升产奶量,降低SCC,降低蹄病发生81.2.3.5.711.61.2.51.2.5.71.4※使用情况说明:1.升乳期,高产牛5.牛出现消化紊乱和拒食

2.高精料低纤维日粮6.膘情过肥3.大量使用玉米青贮7.热应激

4.高SCC牛群8.产犊后两周和高钙日粮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49页乳牛营养管理技术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50页乳牛营养管理技术金十条每次精料饲喂量最多不能超出4Kg少喂勤添,尤其是热天,饲喂次数不得少于两次先粗后精使用混合粗料或全混日粮食槽内饲料应保持新鲜依据乳牛采食行为调整饲喂方法经常清理食槽和水槽,使其保持清洁每头乳牛应确保有60cm食槽长度天天确保最少22小时时间,乳牛能自由采食饲草料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51页分群喂养依据乳牛生产性能和生理阶段,划分不一样群体,分别进行喂养优点日粮配制针对性强,愈加科学便于伴随泌乳阶段和产奶水平来调整日粮降低喂养成本缺点增加牛场工作量增加喂养设施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52页乳牛泌乳曲线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53页升乳期喂养调控目标充分发挥乳牛产乳遗传潜力(峰值,峰值延续期)控制乳牛体况最大程度降低母牛代谢病发生技术办法降低应激,使乳牛感到舒适自由饮水增加饲喂次数,延长饲喂时间增加日粮营养浓度使用缓冲剂和酵母培养物等调控剂尽可能降低饲料更换影响采取抗热应激办法抓好围产期过渡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54页升乳期以料引乳技术产犊后头3天,不要调整精料给量,使其保持在产犊前水平产犊后3-4天,开始提升精料给量(精料CP在头两周一直保持在18-19%DM)产犊3-4天后,逐步增加精料给量:第一周:+1Kg/日第二周:+0.5Kg/日第三周:+0.3Kg/日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55页升乳期喂养效果衡量指标(1)平均产奶量:在适当喂养条件下,荷斯坦牛每头平均每日产乳量为27kg4%FCM在良好喂养条件下,则能够到达31.5-36kg以上峰值:第一胎:平均产乳量+(3.2-6.2kg)

二胎以后:平均产乳量+(6.8-13.6kg)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56页升乳期喂养效果衡量指标(2)体重损失量产犊—60天每日减重不超出0.9千克60—120天基本上不减重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57页峰值降低原因乳房炎发病率高产犊后精料喂量未跟上一些代谢疾病使峰值上不去干物质采食量未到达最高值,有效纤维给量不足日粮营养素严重不平衡或缺乏乳牛严重贫血乳牛在上一泌乳后期或干乳期过肥饮水不足运动场过于拥挤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58页中后期喂养控制峰值以后下降速度在泌乳中期,多数情况下每个月下降10—15%在良好喂养条件下,第一胎牛每个月下降6%,二胎以后每个月下降9%在泌乳后期每个月下降12—20%以乳定料控制膘情:每日体重增加量不超出0.5千克产乳量(kg)乳料比饲喂量(kg)﹥4035302520152.5:12.6:12.7:12.9:13.0:14.0:11613.511.08.56.53.8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59页调整泌乳中后期精料给量金八条(1)1、依据粗料品质调整精料给量:优质粗料:下调10%

低质粗料:上调10%2、干料每日喂量不要超出其体重2-2.5%3、使用水分高精料,应提升喂量5-10%4、对生犊后100天内乳牛,应使用较高营养浓度精料,尤其要增加蛋白质给量5、头产牛和二产牛应增加精料给量头产牛:增加1.0-1.5Kg

二产牛:增加0.5-1.0Kg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60页调整泌乳中后期精料给量金八条(2)6、依据乳脂率调整精料给量:

4%校正乳每增高0.5%乳脂率上调10%精料;每下降0.5%乳脂率下调10%精料7、依据高峰后奶牛体况调整精料给量:显著过肥时下调2-3Kg精料;显著过瘦时上调2-3Kg精料8、在确定整群牛精料给量时,应在群平均产奶量基础上增加10Kg产奶量,并以次来确定全群精料给量

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61页中后期产乳量下降过多原因乳房炎采食有毒杂草,真菌毒素精料给量过多(脂肪,淀粉和NSC给量过多)维生素,尤其是VB12缺乏日粮营养缺乏或不平衡疾病感染饮水不足峰值以后喂养不够,尤其是饲料给量改变超出10-15%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62页干乳期精料调整方案干乳——产犊前三周依据粗料品质调整精料给量饲喂较低品质粗料者:2-4Kg精料饲喂品质良好粗料,但奶牛体况良好者:<2-4Kg精料饲喂品质良好粗料,但乳牛过瘦者:2-4Kg精料产犊前2-3周使用围产期饲料在预产期前2周精料给量应到达1%体重荷斯坦牛在产犊时精料给量应到达5-7Kg娟姗牛在产犊时精料给量应到达4-5Kg产犊前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给量假如全株玉米喂量超出7Kg时,应适当降低精料给量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63页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64页热应激对乳牛不利影响乳牛采食量降低8-12%以上瘤胃VFA产量降低心跳加紧,气喘可使乳牛维持需要提升20%降低产乳效率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65页乳牛对环境温度要求理想气温:-3.8℃-18℃降低采食量气温:30℃降低产乳和繁殖性能气温:32℃

-可降低产乳量3-20%以上-可使繁殖率下降应采取降温办法气温:38℃,湿度20%危险气温和湿度:38℃,湿度50%致死气温和湿度:38℃,湿度80%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66页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67页抗热应激技术饲用优质粗料日粮内NDF(DM%)不低于20-30%适当提升一些矿物质(K,Mg,Na)水平添加脂肪饮水应尽可能凉快,自由饮水使用一些调控剂-酵母培养物(提升产乳量4-6%)-尼克酸(提升产乳量3-6%)-脂溶性维生素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68页提升产乳效率技术办法系统集成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69页提升产乳效率各项技术办法系统集成步骤依据喂养决议目标,确定调控重点内容依据调控重点内容,选择对应调控技术办法利用优化喂养设计方法将各种技术加以集成利用营养检测技术,评价技术集成效果,并加以不停调整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70页提升乳牛产乳效率喂养

决议目标充分发挥乳牛产乳遗传潜力在高效率基础上,追求理想产乳水平在高效率基础上,到达理想使用年限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71页提升产乳效率重点调控内容提升日粮干物质采食量。这一技术办法必须以日粮营养平衡和理想消化率为前提改进瘤胃功效。这一技术是提升日粮消化率和产乳效率基础保持日粮营养平衡。这是全部调控技术基础促进营养物质向乳腺分配。取决于进入体内营养物质平衡,其中主要有C3+C6能占日粮ME百分比,MG/MP百分比,氨基酸平衡度,矿物质元素平衡等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72页提升产乳效率技术办法分类M1技术:粗饲料科学搭配技术,日粮营养平衡技术,瘤胃发酵调控技术,使用营养调控剂M2技术:粗饲料加工技术,阶段喂养分群喂养,抗热应激技术;M3技术:营养检测技术。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73页优化设计对应喂养模式(S技术)设计和使用营养调控型饲料产品(M1技术)配套营养管理技术(阶段喂养、分群喂养和粗饲料加工调制技术等)(M2技术)调控乳牛采食量调控瘤胃功效调控进入乳牛体内营养物质平衡调控乳牛体内营养物质分配到达乳牛理想营养情况和生产指标营养检测技术(M3技术)奶牛营养工程技术运作模式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74页确定并实施所设计喂养方案定时依据乳牛生产性能指标、体况分采食量改变等项目进行检测是否是否满意确认该喂养方案评定其喂养效果进行瘤胃液、乳相和血相检测对原方案进行调整乳牛营养工程技术中各种技术系统集成化程度检控流程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75页乳牛优化喂养设计

——乳牛营养工程技术系统集成步骤确定喂养模式确定奶牛日粮初始结构设计总体喂养方案对喂养方案喂养效果进行预测在喂养实践中进行检控并完善方案G指数法确定每日精料给量用人工瘤胃法筛选日粮营养素平衡调整选取适当调控剂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第76页提出日粮初始结构

利用G指标方法,设计混合粗料配方确定一定产乳水平与上述混合粗料匹配所必需精补量给量确定粗料给量

——优质粗料(种类上乘,收获适时,保留良好)自由采食标准

——最高粗料DM采食量为乳牛体重2-2.2%——粗料替换值:

1Kg干草相当于:

2Kg低水分青贮(55%水分)

3Kg普通青贮(70%水分)

4Kg青饲

——注意精料对粗料替换率多吃1Kg精补料,粗料采食量降低0.6-0.7Kg确定日粮初始结构1234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