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染色体与详解演示文稿_第1页
分子生物学染色体与详解演示文稿_第2页
分子生物学染色体与详解演示文稿_第3页
分子生物学染色体与详解演示文稿_第4页
分子生物学染色体与详解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子生物学染色体与详解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优选分子生物学染色体与目前二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2.11原核生物基因组1)结构简炼

序列利用率高,不转录序列<5%,不编码的序列也为调控序列2)存在转录单元

操纵子和多顺反子*(注意与蛋白前体的区别)3)连续基因

目前三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2.12真核生物基因组

&染色体(Chromosome)

(1)单一序列和低度重复序列(各种基因)中度重复序列(rRNA,tRNA,结构基因)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编码基因的DNA所占比例很小,

功能?目前四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2)不连续基因

内含子和外显子

(3)多倍体

*C值反常现象(C-valueparadox)C值是一种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高等生物一般C值高于低等生物,但有例外。即C值反常现象。两栖类比哺乳类高。(真核生物含有大量的重复DNA是原因)目前五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4)形成核小体染色体(染色质)*DNA1*RNA0.1

*

蛋白质

组蛋白

1(H1H2AH2BH3H4)

非组蛋白

0.6注意:原核,真核基因组都是由双链DNA构成.目前六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组蛋白的一般特性(1)进化上的保守性(2)无组织特异性(3)肽链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如N端的静电荷为16+,C端仅3+;碱性半条链与DNA负电荷区结合,另半条链与其他蛋白结合。(4)组蛋白的可修饰性在细胞周期特定时间可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和ADP核糖基化等。H3、H4修饰作用较普遍,H2B有乙酰化作用、H1有磷酸化作用。目前七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非组蛋白的一般特性(1)多样性(有30~600种)(2)组织特异性(3)种属特异性目前八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串珠模型DNA+组蛋白核小体螺旋体(30nmfiber)超螺旋体(300nmloop)染色体(人类总DNA长度=180cm)146bp,八聚体,1.75圈,缩短7倍螺旋化,缩短6倍进一步螺旋化,缩短40倍盘绕.缩短4倍目前九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目前十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2.13病毒基因组病毒基因基因组很小,但是不同的病毒之间相差亦甚大。

(3kb乙肝病毒—300kb痘病毒)2.病毒基因组可以由DNA组成,也可以由RNA组成;每种病毒颗粒中只含有一种核酸,或为DNA或为RNA,两者一般不共存于同一病毒颗粒中。3.组成病毒基因组的DNA和RNA可以是单链的,也可以是双链的,可以是闭环分子,也可以是线性分子。目前十一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4.多数RNA病毒的基因组是由连续的核糖核酸链组成,但也有些病毒的基因组RNA由不连续的几条核酸链组成。5.病毒基因组的大部分是用来编码蛋白质的,只有非常小的一部份不被翻译.6.存在重叠基因(线粒体和叶绿体DNA也有)7.反转录病毒基因组有两个拷贝(双倍体)其它病毒基因组都是单倍体。8.细菌病毒(噬菌体)的基因是连续的;真核细胞病毒的基因可能是不连续的,具有内含子.

目前十二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2.2DNA的结构2.21DNA的一级结构2.22DNA的二级结构2.23DNA的高级结构目前十三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2.21DNA的一级结构1.一级结构的概念

指4种脱氧核苷酸(A,T,G,C)的连接及其排列顺序,DNA序列是这一概念的简称。由于核苷酸之间的差异仅仅是碱基的不同,故可称为碱基序列。

2.一级结构的特点

(1)脱氧核糖和磷酸通过5’-3’磷酸二酯键交替连接,构成外侧DNA骨架,碱基排在内侧;(2)内侧碱基通过氢键互补配对(A=T,G三C),形成双链;

(3)碱基(对)的顺序产生了DNA分子的多样性(遗传信息);(4)双链反向平行配对.(*DNA通常以线性或环状形式存在,绝大多数DNA分子都由碱基互补的双链构成,有少数生物以单链形式存在,如某些噬菌体和病毒)目前十四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核苷酸目前十五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目前十六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3′5′磷酸二酯键5´3´目前十七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目前十八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目前十九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2.22DNA的二级结构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

指二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产生的双螺旋立体结构主链(backbone):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主链处于螺旋的外则,这正好解释了由糖和磷酸构成的主链的亲水性。所谓双螺旋就是针对二条主链的形状而言的。碱基对(basepair):碱基位于螺旋的内则,它们以垂直于螺旋轴的取向通过糖苷键与主链糖基相连。同一平面的碱基在二条主链间形成碱基对。配对碱基总是A与T和G与C。碱基对以氢键维系,A与T间形成两个氢键。大沟和小沟:大沟和小沟分别指双螺旋表面凹下去的较大沟槽和较小沟槽。在大沟和小沟内的碱基对中的N和O原子朝向分子表面。结构参数:螺旋直径2nm;螺旋周期包含10对碱基;螺距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的间距0.34nm。

目前二十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3.4nm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1.B-DNA最常见的DNA构象;2.A-DNA出现DNA-RNA杂交分子中,与基因转录表达有关.3.Z-DNA基因转录调控(近----抑制;远-----促进)DNA二级结构的多态性

右手螺旋:A-DNA,B-DNA*,左手螺旋:Z-DNA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ABZ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

DNA的基本理化特点1)DNA的变性和复性变性(Denaturation)

DNA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成单链的过程称为变性。

增色效应(Hyperchromaticeffect)在变性过程中,260nm紫外线吸收值先缓慢上升,当达到某一温度时骤然上升,称为增色效应。融解温度(MeltingtemperatureTm)

变性过程紫外线吸收值增加的中点称为融解温度。生理条件下为85~95OC影响因素:G+C含量,pH值,离子强度,尿素,甲跣胺等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复性(Renaturation)热变性的DNA缓慢冷却,单链恢复成双链。复性出现减色效应(Hypochromaticeffect)。复性的速率与DNA的浓度和序列的复杂性有关。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三)DNA的高级结构超螺旋结构是DNA高级结构的主要形式。分为:正超螺旋负超螺旋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双螺旋DNA拧紧则导致正超螺旋,而双螺旋DNA的松开导致负超螺旋。超螺旋DNA分子比松散分子能量高。对于负超螺旋,这一能量会使DNA螺旋易于局部解旋,负超螺旋有利于需要解旋过程的进行,如转录起始和复制起始。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目前三十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2.3DNA的复制一.DNA复制的基本条件:

模板、dNTP、RNA引物、酶等。

二.

DNA复制的特点:1.半保留复制2.半不连续复制3.复制起点固定

三.

DNA复制的主要方式:1.线性DNA双链的复制2.环状DNA双链的复制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①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主要功能是消除DNA解链过程中所产生的扭曲力。②解链酶(Helicase):将DNA母链不断解开形成单链。③单链结合蛋白(SSB):使新解链的DNA保持稳定结构。

DNA复制时的一些重要酶和蛋白质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④引物酶(Primases):为DNA复制提供RNA引物。⑤DNA聚合酶(polymerases):合成新生DNA链,切除RNA引物。⑥DNA连接酶(Ligases):使新生DNA链上的缺口(3'-OH,5′-p)生成磷酸二酯键。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二.

DNA复制的特点1958年Meselson和Stahl所做的实验:15N标记培养基,CsCl离心密度标记(0);14N培养基培养3代。1.半保留复制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1.新链同时合成方向5’3’2.前导链,

滞后链{冈崎片段1000bp~2000bp(大肠杆菌),100~200bp(真核生物)}3.RNA引物的合成;DNA链的延伸;引物的切除,缺口补平,连接.半不连续复制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动画:

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复制起点固定

1原核一个复制子,真核多个复制子

2.一个复制子,(一般)两个复制叉;3.前导链,滞后链相对

4.在一个复制周期中,真核为一次;原核可同时进行多次复制,形成多个复制叉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三.复制的几种主要方式1.线性DNA双链的复制①单一起点的单向复制。(如腺病毒)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③多个起始点的双向复制(如真核生物)②单一起点的双向复制(如T7噬菌体)目前四十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2环状DNA双链的复制①θ型复制(如大肠杆菌)---单一起点的双向等速复制③D-环型复制(单向)-----线粒体②滚环型复制(单向)—ΦX174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eg原核大肠杆菌1双链环状DNA2.DNA复制形式为θ型3.定点(ori)开始双向等速复制4.两个复制叉在距起始点1800处会合(Ter-Tus复合物阻止复制叉的移动)。5.只有一个复制单元,但可有多个复制叉。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聚合酶Ⅰ

聚合酶Ⅱ聚合酶Ⅲ酶活性5′→3′聚合作用+++3′→5′外切酶活性+++5′→3′外切酶活性+--构成(亚基数)单体单体多亚基生物学活性10.0515

功能修复合成、校对校对复制去除引物、填补空隙修复校对

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真核生物的DNA复制1.细胞周期的S期;2.多个复制起点(ARS);3.复制周期中,只完成一次复制;4.不同的复制子按一定的时序启动5.端粒的复制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五十页\编于三点真核生物DNA聚合酶

聚合酶αβγδε

5′→3′聚合作用+++++3′→5′外切作用--+++5′→3′外切作用-----细胞内定位核核线粒体核核功能复制引发修复复制复制复制DNA聚合酶δ是负责DNA复制主要的酶,参与先导链和滞后链的合成。而DNA聚合酶ε的功能是补全去掉RNA引物后的缺口。

聚合酶αβγδε

5′→3′聚合作用+++++3′→5′外切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