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小高考考前指导资料_第1页
2016小高考考前指导资料_第2页
2016小高考考前指导资料_第3页
2016小高考考前指导资料_第4页
2016小高考考前指导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小高考考前指导(zhǐdǎo)资料第一页,共54页。热力环流原理①上下纬度间的温度差异〔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②水平气压梯度力〔同一水平面上(miànshànɡ)的气压差异〕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③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第二页,共54页。第三页,共54页。

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地区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带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全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南北纬30º-40º大陆西岸夏—炎热干燥冬—温和湿润

水平垂直天气气旋(北逆南顺)辐合上升阴雨反气旋(北顺南逆)辐散下沉晴朗第四页,共54页。北印度洋海区(hǎiqū):季风环流夏顺冬逆第五页,共54页。河水补给①我国东部河流主要是雨水补给。例如:珠江主要是雨水补给,补给时间是4-9月,其流量随降雨量的多少而变化。②我国东北河流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汛〕和雨水补给〔夏汛〕;③我国西北(xīběi)河流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补给时间是夏季,其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第六页,共54页。第七页,共54页。第八页,共54页。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①风化:②侵蚀: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雅丹地貌(dìmào))流水侵蚀(v形峡谷,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张家界地貌(dìmào),喀斯特地貌(dìmào)、丹霞地貌(dìmào))冰川侵蚀(U形谷、角峰)海浪侵蚀(海蚀崖)③搬运④堆积:风力堆积〔沙丘、黄土高原形成〕海浪堆积〔沙滩〕流水堆积〔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⑤固结成岩第九页,共54页。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通过四大循环:大气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jiāohuàn)而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性。2、牵一发而动全身。第十页,共54页。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1、气象(qìxiàng)灾害:①台风:热带气旋→狂风暴雨,风暴潮②伏旱:副热带反气旋〔副热带高压〕→晴朗枯燥③寒潮:冷锋南下→冻害④沙尘暴:〔快行〕冷锋→发生与冬春季的北方⑤春旱: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生长时缺水〕2、地质灾害:①地震,火山均多分布于板块交界处,如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带。例:日本、台湾———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喜马拉雅、马来群岛———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②泥石流、滑坡:分布于山区3、海洋灾害:①海啸——主要由海底地震引起。②风暴潮——主要由台风引起。第十一页,共54页。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10个〕〔补充〕东北的区位优势: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机械化水平高,缺乏:热量缺乏河西走廊的种植业属于灌溉农业,限制因素:水源江南丘陵的茶叶种植土壤海南的橡胶气候(热量)吐鲁番的瓜果光照黑龙江的大豆土壤上海郊区的乳蓄业市场宁夏平原(nínɡxiàpínɡyuán)的水稻水源(灌溉)第十二页,共54页。城市的空间结构: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主要模式有:模式〔成因:地租〕、模式〔成因:交通(jiāotōng)〕、模式〔成因:地租,交通(jiāotōng)〕。〔同心圆、扇形、多核心〕城市的形态和成因①平原地区城市较规整,集中开展,呈团块状。〔地形:平原。如北京(běijīnɡ)、成都〕②河谷地区的城市,沿河谷发育,呈条带状。(地形:谷地、河流。如兰州,西宁,洛阳)③山区的城市较破碎,分散开展,呈组团状。〔地形:山地丘陵、河流。如重庆、武汉、广州〕第十三页,共54页。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开展的新模式工业生产可持续----清洁生产农业生产可持续----生态农业北京(běijīnɡ)留民营村开展生态农业的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实现综合循环利用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第十四页,共54页。森林对环境的作用①山区(shānqū)——修养水源、保持水土。②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③城市与交通——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美化环境、减弱噪声第十五页,共54页。流域的开发1、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开发方向。2、流域开发的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zhìlǐ)。田纳西河的开发核心梯级开发,保护生态环境。3、流域的保护:上游和水源地---保护植被〔水质、水量〕。中游----合理分配水资源,保护水质。4、流域的综合开发: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第十六页,共54页。遥感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huòqǔ),遥感在农业方面的运用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病虫害和农业生态调查与监测,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包括三大局部:空间局部,地面控制局部,用户设备局部。共有24颗卫星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运用评价。第十七页,共54页。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浙江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工业化城市化珠三角产业升级困难的原因:产业根底、科技实力(shílì)、人才队伍、国内腹地范围较小第十八页,共54页。第十九页,共54页。第二十页,共54页。第二十一页,共54页。第二十二页,共54页。第二十三页,共54页。第二十四页,共54页。第二十五页,共54页。这些颜色的图标正式的名称为气象预警信号,一般都有蓝、黄、橙、红四种颜色等级,严重程度依次加重,分别表示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蓝色为最低级别预警,红色(hóngsè)为最高级别预警。〔注:并不是每一种气象信号都有四种颜色等级,有的只有两种或三种。〕第二十六页,共54页。第二十七页,共54页。日界线与180度经线海拔与相对高度昼夜现象与昼夜更替(gēngtì)现象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太阳日与恒星日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地壳与岩石圈冷锋与暖锋气旋与低气压、反气旋与高气压一、根本(gēnběn)概念第二十八页,共54页。水资源与水能资源〔水力资源〕寒流与暖流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地表形态与地质构造河流(héliú)的凸岸与凹岸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第二十九页,共54页。二、地理原理(yuánlǐ)、地理规律及地理现象昼夜长短变化及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大气的削弱作用(zuòyòng)与保温作用(zuòyòng)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的形成海陆间循环过程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各种外力作用(zuòyòng)之间的循环生物循环过程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第三十页,共54页。三.学会绘制地理事象形成(xíngchéng)示意图及常见模式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两分两至日的光照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气候(qìhòu)类型分布模式图洋流模式图第三十一页,共54页。1.地理(dìlǐ)特征类问题地形特征气候(qìhòu)特征①降水特征②气温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位置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天气特征〔地形(dìxíng)类型、地势起伏〕〔气温、降水、季节组合〕〔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气温上下、日较差、年较差〕〔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向、流程、支流、流域〕〔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四、掌握解题方法,构建答题模式〔气旋:阴雨;反气旋:晴朗;冷锋:阴天、大风、雨雪、降温;暖锋:连续性降水或雾;冷暖锋过境前后要描述气温、气压状况〕第三十二页,共54页。2、区位类问题第一步,判断是否区位类问题?头脑中调出这类问题的主要区位因素;第二步,对照区位因素,逐一考虑答案;第三步,组织优化答案。即对答案再思考,哪些是必须要答复的,哪些是无关紧的,将你认为(rènwéi)的最重要的答案写出来。第三十三页,共54页。3、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如: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沪宁杭地区的资源能源短缺问题、我国石油平安问题、粮食平安问题等。解决这类问题应从开源(kāiyuán)和节流两方面去作答。第三十四页,共54页。开源节流措施(cuòshī):修建水库(shuǐkù)跨流域调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节约用水水的时间分配不均水的空间分布不均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需水量增加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的浪费工业(gōngyè)节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城市节水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农业节水推广节水灌溉;第三十五页,共54页。4、意义(yìyì)类问题治理水土流失的意义、治理荒漠化的意义、某种资源跨区域(qūyù)调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的意义。答复这类问题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方面去作答。第三十六页,共54页。例:试分析南水北调工程(gōngchéng)对我国华北地区地理环境产生有利的影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缓解水源(shuǐyuán)紧张,促进缺水地区的经济开展——增加城市用水,美化环境;缓解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遏制因缺水而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利于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缓解争水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第三十七页,共54页。5、地理事物的空间移动对地理环境(dìlǐhuánjìnɡ)的影响类问题如:人口的迁移、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产业转移等。答复这类问题,先要分成对移(输)出地区、移(输)入地区、移(输)出与移(输)入地区之间三个方面。然后考虑对每个地区的影响应包含经济、社会及生态三个方面。还要考虑到影响有利和不利(bùlì)两方面等,有的还要考虑对沿途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三十八页,共54页。对兴旺国家(guójiā)或地区(转出地)对开展(kāizhǎn)中国家或地区(转入地)对两者之间的影响(yǐngxiǎng)为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使本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可能伴随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产业转移对区域开展的影响〔利〕〔利〕〔利〕〔利〕〔弊〕〔弊〕—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第三十九页,共54页。其它(qítā)本卷须知1.注意语言的标准性尽量(jǐnliàng)多用课本语言,有关地理术语不能说错。2.先定性描述,然后具体说明3.答题序号化(每点之间用“;〞隔开)4.注意关键词“评价〞、“影响〞等属于中性词,即要答复有利的方面,也要答复不利的方面。原因(一般分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等。5.看分答题。(每点1分或2分)6.不写错别字第四十页,共54页。正确错误正确错误煤炭煤碳牧草木草辐射幅射草场草厂天然气天燃气、天然汽重熔再生炎热严热冰雪融水干燥干躁岩溶地貌海陆循环海路循环畜牧业(乳畜业)蓄牧业水力资源水利资源高新产业高薪产业冲积平原冲击平原水利工程水力工程更新跟新因地制宜因地治易第四十一页,共54页。认真(rènzhēn)审题1.仔细找出题目中关键词,如:地点、时间、季节、节气、经纬度等。2.读图时,先看图名,再看图例,然后看分布。3.等值线图〔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中,要观察等值线的走向、递变方向〔高值向低值〕、疏密程度(chéngdù)。4.注意图中的方向〔上北下南、指向标〕,风频图的判读,座标图的判读。5.答案最正确原那么。第四十二页,共54页。明确(míngquè)考查的知识点1.审题后,明确题目的设问,快速搜索其理论依据。如考查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书上有四点,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筛选,并重新组织语言,标准(biāozhǔn)表达。2.根据所给资料或图表,尽可能找出明示条件和隐性条件,一般用题目中的词语或条件答复以下问题。第四十三页,共54页。标准(biāozhǔn)答题1.语言完整,主、谓、宾都有。2.用地理术语答题。如气旋、褶皱。3.运用地理原理准确。4.主导性因素(yīnsù)在前,次要因素(yīnsù)在后,标出序号。5.计算要准确。6.字迹工整、清晰。没有错别字。第四十四页,共54页。水循环的地理(dìlǐ)意义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2.使地表各圈层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3.塑造着地表形态4.影响(yǐngxiǎng)全球的地理环境第四十五页,共54页。工业集聚的意义(yìyì)〔1〕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本钱,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guīmó)效益〔2〕共同利用根底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第四十六页,共54页。交通(jiāotōng)建设1.决定性因素:国民经济的开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2.意义〔1〕缓解(huǎnjiě)**区交通压力,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2〕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开展〔3〕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第四十七页,共54页。荒漠化防治的对策(duìcè)和措施〔1〕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