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睢宁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初年,彝铭中的“福”以事神致福为框架;西周中期以降,随着世族的形成和周人政治经验的积淀,西周贵族在铭文中先后累加了以型效祖先威仪,履行政治规范求福的论述,即以德求福。这一变化A.体现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B.反映了宗法制的形成和发展C.淡化了政治中的贵族色彩D.折射出早期人文精神的意蕴2.在秦相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中记载“段干木,晋国之大驵(牙侩)也”。《史记》也写道“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子贷金钱千贯,节驵会”,其中“驵会”指马匹交易的经纪人。由此可知A.秦国重视商业发展B.经济形态适应发展需求C.汉代抑商政策松弛D.中介贸易成为商业主流3.某学者在研究唐末五代枢密院的渊源及其演变之基础上,指出(北宋初期中枢设置)“所谓相权之分割更应是削枢密之权,以实中书(中书门下的简称)之任。换言之,这毋宁是重建中书宰相制度的开始,而非其分割与削弱的肇端”。该学者A.肯定了枢密院与中书门下的权力制衡B.将宋初中枢设置置于长时段进行考察C.认为宋初皇权通过相权的分割得以强化D.以枢密院掌军政为分割宰相事权的例证4.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高峰,右图是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明代画论大家董其昌评价其为“宋画第一”。据此推测这幅作品A.关注自然与人的审美取向B.描绘市井生活的民俗风情C.展示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D.体现文人画的技艺与旨趣5.明代以前,士大夫们积累紧财富的方式通常是买地;明代以后很多士大夫开始经商,用钱来投资或者做生意。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繁荣推动社会观念变革D.“工商皆本”观成为主流6.清末某报发表的《论体育》一文提出:“体育者,智育、德育之基础也。今之国势者,定一国之盛衰,不定于版图之大小与人口之多寡,而定于国民身体之强弱。”据此可知A.救亡图存思潮开始兴起B.忽视体育乃是国家衰弱的根源C.清末国民体质普遍较弱D.有识之士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7.近代学者杨昌济在1914年说,“今者五族一家,船山所谓狭义之民族主义不复如前日之重要;然所谓外来民族如英法俄德美日者,其压迫之甚非仅如汉族前日之经验,故吾辈不得已五族一家,遂无须乎民族主义也”。材料反映了A.传统民族主义精神的拓展B.汉族和外来侵略者的矛盾加剧C.民族主义始终是社会主题D.近代民族主义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8.下图为1934年刊登于《大上海图画杂志》的一幅漫画,名称为《国庆日的版图》。图中文字分别为“国庆”、“国耻”左下角文字为“亚光挥泪作”。下列对该漫画创作背景表述正确的是A.国民党意识到抗日必要性 B.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日本加紧对华北地区侵略9.中共早期领导人恽代英曾在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院演讲。据亲历者回忆:“一位穿着竹布长衫的青年登上讲台,一下子就吸引了全场。他从孙中山逝世谈起,讲到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反对当时反动、卖国的北洋政府,号召青年奋起救国。”据此可知,当时A.共产党人找到革命的正确道路B.打倒列强除军阀已成国人共识C.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兴起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风起云涌10.下图为漫画《家乡喜讯》,人们的“喜讯”源于A.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突出B.社会主义制度业已确立C.土地革命运动不断推进D.农村生产关系深刻变革11.下表为1977年到1982年我国高考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表。由此可见年份报考人数(万)高校录取人数(万)录取比例年份报考人数(万)高校录取人数(万)录取比例1977年5704.80%1980年333288.41%1978年6106.60%1981年2592810.81%1979年6.06%1982年1873217.11%A.“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B.高等教育逐渐与改革开放相适应C.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D.思想解放推动高等教育良性发展12.15世纪的意大利学者阿尔贝蒂提出“德行战胜命运”,摈弃任何悲观主义和宿命论的思想,颂扬使家庭和城市变得富裕而获得光荣的人的劳动,认为尘世的富裕和繁荣是上帝赞同的象征,人的好运或厄运的根源在于人本身。这一观点A.张扬了人文精神 B.倡导人生而平等C.使个人私欲膨胀 D.否定了宗教神学13.下面为英国1784—185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及主要产品额统计示意图(单位:百万镑)。178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特点是A.进出口都呈增长趋势B.进口商品中原料占比最大C.受工业革命影响较大D.深受中英鸦片战争的影响14.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及《关利坚合众国宪法》起草和签署人之一詹姆斯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由此可见他主张A.建立有效而有限的中央政府B.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C.完全抛弃邦联制的历史传统D.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15.美国杜鲁门政府曾组建了以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者为主的机密研究小组,借助大众传播理论、心理学和人类学知识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实施对苏广播。据此可知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冷战宣传手段隐蔽C.冷战推动传媒发展 D.意识形态对抗开始16.“他们要画的只是他们亲眼目睹的物象,而且也不是在深入仔细的研究以后获得的。他们的绘画不是要唤起观众的同情或通过作品告诉观众什么道理。他们的绘画在于说明绘画仅仅作为绘画所具有的价值和重要性。”与这一观点吻合的作品是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20题各12分,共计52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材料二在《南赣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注重修身,内察自省,做“一念而善”的善人,防止“一念而恐”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其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民“兴其善念”。——以上材料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材料三讲法律以做愚顽,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摘编自[清]《圣谕十六条》(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儒学入法的原因及量刑的目的,并分析宋朝重视基层教化的时代背景。(6分)(2)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南赣乡约》的社会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乡约所体现的王阳明的思想主张。(5分)(3)比较材料二、三,概括《圣谕十六条》与《南赣乡约》的不同,并简评古代重视基层教化的积极影响。(5分)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社会立法1802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社会立法1802年:第一部《工厂法》,规定车间的卫生条件,童工工作时间,工厂应承担儿童的教育。1824年:废除禁止工人结社的法律。1833年:新的《工厂法》,进一步改善工厂劳动条件。1842年:《矿井法》,禁止妇女和10岁以下儿童在井下工作,改善矿工恶劣的劳动条件。1847年:《十小时工作法》。1848年:《公共卫生保障法》,地方当局确保有良好的污水处理系统、排水系统和供水系统。1875年:《公共卫生法》,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体系。1876—1878年:颁布了《河流污染防治条例》《公共卫生条例》,英国建立起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1875—1900年:先后颁布六部《工人阶级住房法》,缓解住房问题。——整理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材料二到19世纪末,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的贫民窟,仅在伦敦万人聚居的贫民窟就有20个以上。大部分居民的生活都围绕工厂展开,但当时城市在居民供水、污水处理和卫生保健等方面十分落后。垃圾粪便在城市街道上随处可见,严重损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摘编自李明超《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市社会问题及初步治理》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19.(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王安石把“管桑之术”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官营禁榷等方式身拯教财政困窘的理论,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同时,王安石提出在生产流通领域创造财富的观点,不仅强调依靠天下人的劳动来生财,还认为财富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劳动生财人人皆知,交流生财就属于商品经济意识,颇有超前性。“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故也”,王安石的变法实践中,不仅注重“开源”,也注重“节流”,他主张发展经济来满足需求,反对只一味减少开支或者要求人们节欲。然而王安石通过垄断重要资源的生产和流通来聚敛财富,极大地扼制了民间经济的活力,不但没有解决社会总体的危机,相反还加剧了社会矛盾,以致民怨沸腾。——摘编自谭建立《论王安石的理财思想与措施》(1)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理财思想的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安石理财思想。(6分)20.(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一位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同时还是一个正直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他深切体会到一个勤恳的科学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对社会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个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对社会要负怎样的责任。他一心希望科学造福于人类,而不要成为祸害。……凡是他所经历的重大政治事件,他都要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凡是他所了解到的社会黑暗和政治迫害,他都要公开谴责。……一个在自然科学创造上有历史性贡献的人,对待人类社会问题如此严肃、热情,历史上没有先例。——摘自[美]海伦·杜卡斯、巴纳希·霍夫曼编《爱因斯坦谈人生》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爱因斯坦在“自然科学创造上”的历史性贡献,并分析说明“凡是他所经历的重大政治事件,他都要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7分)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爱因斯坦“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所反映的理念及其身上体现的精神品质。(5分).第四次模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BACDADCD题号111213141516答案BACABC二、非选择题:17.(1)原因:儒学成为主流;儒学士人以经注律。(2分)目的: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维护等级制。(1分)背景: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社会观念改变,门第观念相对淡化。(3分)(2)社会价值:教化百姓,移风易俗;邻里互助,和谐宗族;劝善诫恶,稳定秩序。(3分)思想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2分)(3)不同:乡约原由儒学士人发起,后被政府利用和推广,并与法律合流,从而更具约束力,沦为统治阶级的工具。(2分)积极影响:有利于培育社会风气,孕育家国意识,形成民族性格,传承民族文化,维护社会和谐。(2分)18.(12分)分值要求10-12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从4—5个层次分析,支持论题;史实分析准确,论证充分,结论合理,逻辑严谨,表述通顺。7-9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2—3个层次分析,支持论题;史实分析准确,论证较充分,结论较合理,逻辑较严谨,表述较通顺。4-6所拟论题基本符合要求。能够分层分析;有一定史实论证,表述基本通顺。0-3能够拟出论题,能够运用基本史实说明。示例: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治理任重而道远1765年,英国爆发工业革命。随着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英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迅速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与此同时,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环境污染严重,卫生条件不足,工厂环境恶劣,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为此,英国从1802年开始,不断加强社会立法工作,颁布了《工厂法》《矿井法》等数部法律,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稳定了社会秩序,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同时也看到,英国的社会治理是问题积攒到一定程度的弥补措施,预防性不足,到19世纪末贫富差距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重。综上,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不断通过立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取得一定成效,但社会问题依然严重,社会治理任重而道远。19.(1)内容:政府干预经济,实行官营专卖政策;重视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开源和节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