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域经济学课件_第1页
2023年区域经济学课件_第2页
2023年区域经济学课件_第3页
2023年区域经济学课件_第4页
2023年区域经济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

区域决策的科学,它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当今经济学研究最为活跃

的领域之一。区域经济学是我院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限选课程,是该专业高

年级学生在修完数理记录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记录学等

学科基础课后继续从事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与实践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对该课程的

学习与掌握,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论功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力,是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课程

的重要辅助。

本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经济区域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经济

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现存格局;第二部分重要介绍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

法;第三部分是实践部分,以介绍区域经济开发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及总结我国有

关区域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和规律为重要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

握“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区

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规

划与开发”、“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等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区

域经济学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熟悉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方法和

技术,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学会解决区域

经济具体问题的方法,并能独立地进行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方面的思考,且能较

为科学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课时分派表

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

1.经济区域

第一章经济区

2.我国的经济区域2

域的一般特性

3.我国省级经济区形式的未来发展

第二章经济区1.劳动地区分工理论4

域形成发展的基2.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本理论3.区域产业集聚理论

第三章区域资1.人类资源观的历史演变

源与地理环境分2.资源地区组合与区域发展2

析3.区域资源与环境约束

1.区域产业结构

第四章区域结

2.区域地区空间结构3

构分析

3.区域物质循环结构

1.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

第五章区际关

2.区际物流与网络系统3

系分析

3.区际关系的协调与发展

1.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

第六章区域经

2.城市发展战略3

济发展战略

3.乡镇发展战略

1.区域规划的发展

第七章区域规

2.区域规划的内容3

3.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

1.区域种植业的开发

第八章区域开2.区域畜牧业的开发

3

发3.区域制造业的开发

4.区域第三产业的开发

1.区域政策的基本问题

第九章区域政2.区域政策的目的和手段

3

策3.区域政策效应及其评价

4.国内外区域政策的实践

1.区域管理的一般原理

第十章区域管

2.区域管理的形成和发展2

3.我国区域管理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经济区域的一般特性

一、教学目的与规定

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从整体

上结识区域经济学的框架和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

法,并能较为明确地区分区域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差异。同时,从区

域经济的载体一一经济区域着手,认真掌握经济区域的概念和特性,以及我国经

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规定:了解区域经济学的概念、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区域经济学

的发展历程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重要流派。掌握经济区域的概念及特

性,区分经济区域与经济区划的关系,结识我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及其发展历程,把

握我国经济区域未来发展方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概念:涉及对区域、经济区划、经济区域等概念的掌握;

理论:对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结识;

应用: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我国经济区域的特点,我国经济区

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教学难点

1.对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真正掌握;

2.对现代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全理解;

3.对经济区域的概念和特性的深刻把握;

4.对我国经济区域形成的背景、历程、特性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对的结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专家、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区域经济学的概念: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

般规律的科学。

2.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

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涉及:

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的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

区际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开发与规划;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等。

3.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2)区

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4.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1)区域发展理论;(2)区际关系理论;(3)

区域政策理论。

5.现代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流派:(1)新经济地理学派;(2)新制度学派;

(3)区域管理学派。

第二节经济区域

1.区域:泛指地球表面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

2.经济区域: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

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

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以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

中小城乡以及广大的农村组成。

3.走出“经济区划”思想的局限

4.对“经济区域”研究的概括分析

经济区域的特性:(1)必须具有经济功能;(2)必须具有行政功能;(3)必须具

有一定的地区结构;(4)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区域内部经济流。

第三节我国的经济区域

1.我国行政区域的客观基础

2.我国条件下省级行政经济区的历史必然

3.我国省级经济区域存在的客观基础:(1)地区规模与资源供应;(2)经济

功能;(3)经济管理的功能,涉及财权、经济事权和人事权等;(4)经济核心地;

(5)网络与经济流。

4.我国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1)经济财富的运作与省级经济区;(2)

经济财富的功能与省区产业结构的形成;(3)省级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

放的必然性。

第四节我国省级经济区形式的未来发展

1.我国省级经济区形成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区形式的未来变化:(1)省级政府职

能的转变与省区边界的模糊趋势;(2)经济核心地系统的发展与省级区形式的演

变;(3)经济条带系统的发展与省级区形式的演变。

五、重要参考书

1.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

2.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

5.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等.区域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第二章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规定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规定学生掌握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的三大基本理论,即劳

动地区分工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和区域产业集聚理论,并熟悉三大理论在经

济区域形成和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后面各章从事区域分

析和区域开发与规划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规定:了解劳动地区分工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和区域产业集聚理论的形

成、发展及其重要流派和重要思想。掌握三大理论的基本内涵,弄清三大理论的

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通过三大理论的学习,理解我国经

济区域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概念:涉及对劳动地区分工、比较优势、经济增长周期、增长极、乘数原理、

技术创新、产业集聚、集聚经济、网络化组织结构、新产业区、开发区及生态产

业群落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劳动地区分工的基础与测度;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产业组织演化规律;新产业区的形成与发展

应用:劳动地区分工与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经济增长波动与区域周期;新产

业区的形成与我国“开发区”的实践

(二)教学难点

1.对三大理论的理论“精髓”的真正掌握;

2.从众多理论流派的介绍中把握住经济区域形成与发展的“主线”;

3.对的运用三大理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专家、案例分析、学生中心发言、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劳动地区分工理论

1.分工的概念:(1)自然分工:是指在初期的原始氏族社会阶段,人类以

性别、年龄等为基础的原始分工;(2)社会分工:是指人类社会于自然分工之后

以产品或商品互换为基础的分工;(3)劳动地区分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按照地

区进行的分工,即是各个地区依据各自的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

并与其他地区进行产品的互换,输出剩余产品,进口所需产品,这种一个地区为

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并通过互换活动互相满足所需的现象,即是劳动地区分工。

2.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1)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4)

艾萨德的要素替代理论;⑸波斯勒的技术差距理论。

3.地区分工的客观基础:(1)要素的空间不平衡分布是地区分工的必要条

件;(2)劳动地区分工的直接动力是其经济利益。

4.劳动地区分工理论:(1)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2)扶持幼小产业理

论;(3)协议分工学说;(4)新比较优势理论。

5.劳动地区分工限度的测度

6.分工与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1)分工与区域市场;(2)分工与区域经

济增长;(3)分工与区域经济一体化;(4)分工的“不平等”与区域发展问题。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1.区域经济的周期波动:(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察的资本主义经济

周期;(2)现代经济增长周期理论

2.区域经济增长因素:(1)资源禀赋;(2)资源配置能力;(3)区位条件;

(4)外部环境

3.区域经济增长机制:(1)区域增长极理论;(2)循环累积因果原理;(3)

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

4.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1)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2)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3)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5.区域生命周期理论:(1)产品生命周期;(2)技术生命周期;(3)经济增长

波动周期

6.经济增长波动与区域周期:(1)技术创新与区域周期;(2)技术扩散与区

域成长

第三节区域产业集聚理论

1.集聚机制:(1)区位指向;(2)产业联系

2.集聚经济:(1)集聚经济来源的“区位论”解释;(2)增长极机制与集

聚经济;(3)规模报酬递增与集聚经济;(4)交易成本节约与集聚经济

3.分工深化与产业组织演化:(1)福特制生产方式与公司组织;(2)技术

进步推动产业组织演进;(3)产业组织形式的新发展

4.公司网络的空间结构:(1)公司组织形态的网络结构;(2)本地化网络与

全球化网络

5.产业区与新产业区:产业区是指专业化集聚的特定地区;新产业区是弹性

生产体系相应的产业空间形式,是中小公司在弹性专业化基础上实现的集聚。

6.规划产业区:(1)苏联“地区生产综合体”;(2)艾萨德的“产业综合体”;(3)

我国的“开发区”;(4)生态产业群落

五、重要参考书

1.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

2.李小建.经济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5.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等.区域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6.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一一公司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

第三章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分析

一、教学目的与规定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规定学生弄清区域资源和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

关系,掌握分析区域资源基础及组合状况的基本方法,善于运用区域资源组合与

地理环境约束的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及我国区域产业配置类型形成

和发展的因素,为此后进一步学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与开发”

等内容奠定基础。

规定:了解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资源观的演化及资源开发运

用方式的异同。掌握现代区域资源的概念、类型及其特性,学会定性和定量分析

资源地区组合的基本方法,弄清资源地区组合的优劣对区域产业配置的影响,深

刻把握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许的制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概念:涉及对区域资源、区位、区位资源、创新、资源地区组合、区域的资

源短缺和区域环境承载力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区域资源特性及其类型,资源地区组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资源地区组

合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

应用:我国的资源短缺与浪费;我国的资源地区组合与产业配置类型

(-)教学难点

1.准确理解“区域资源”的概念与范畴;

2.对的掌握和运用资源地区组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3.学会理性而全面地分析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善于运用相关理论科学分析资源地区组合与我国产业配置类型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专家、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类资源观的历史演变

1.资源:传统意义的资源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对人类有用的物质。

区域经济学中的资源则是指由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政治

资源、制度资源等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子资源构成的有机系统,涉及了所有

支撑社会发展的价值要素。

2.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与资源的开发运用:(1)采集渔猎时代;(2)农

业经济时代;(3)工业经济时代;(4)可连续发展阶段

经济发重点产能源动

发展阶段经济特性主导产业资源主体地区结构

展水平业或门力类型

采集

采集渔猎动可再生生

低水平食人力

物无无无

时代然物资源

i土地

、M

农副产品忆

自给自足源

农业经济加工、冶,

初级的简朴再第一产业铜

M核

炼、烧制、

时代金

生产心

等手工业资

/嘉

商品经化

可耗竭的

中级济、社会重工业第二产业农

电矿产资源

时化大生产

矿产产资

高等级

1经

二、区位心地的

战济资源

系、

乡体

知识密

、核

电能、科

第三产

后高级、技资源

现代化

型轻工、

经济资源

高速交

通讯

具有创

功能的

连续发

可可

清洁与

可连续

可连

都市

生态产

生态产

高级

替代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