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曼哈顿工程计划演示_第1页
美国曼哈顿工程计划演示_第2页
美国曼哈顿工程计划演示_第3页
美国曼哈顿工程计划演示_第4页
美国曼哈顿工程计划演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选)美国曼哈顿工程计划目前一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美国邮局设计的蘑菇云的邮票蘑菇云的邮票

1994年11月,一枚由美国邮局设计的蘑菇云的邮票还没问世,便掀起日、美两国之间的一场风波。为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其中一枚画面正是美国在广岛投下的那枚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文字说明是:“1945年8月,原子弹加速了战争的结束。”目前二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日方立即向美方外交部提出抗议从而惊动白宫,克林顿总统亲自干预此事,觉得此时出这枚邮票不合时宜,立即更换为杜鲁门总统宣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头像。杜鲁门总统头像目前三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流亡情况爱因斯坦去了美国普林斯顿(1921年诺贝尔奖得主)。弗兰克去了美国芝加哥大学(1925年诺贝尔奖得主)。马克斯·玻恩去了英国的爱丁堡大学(1954年诺贝尔奖得主)。泡利去了苏黎世,后去美国普林斯顿(1945年诺贝尔奖得主)。迈特纳去了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大约有40万受过高等教育的犹太人流亡国外。目前四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德国知识分子选举阿道夫·希特勒的集会

1933年11月11日,莱比锡,德国知识分子选举阿道夫·希特勒的集会。前排最右端为外科医生绍尔布拉什(F.Sauerbruch),从左数第4人为哲学家海德格尔(M.Heidegger)。艺术家品德尔(W.Pinder)和人类学家费舍尔(EugeflFischer)也参加了选举。目前五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1921年爱因斯坦抵达纽约爱因斯坦像一场自然界的灾难一样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成了“公众热点人物”。他问道:“难道我像个江湖骗子或催眠术的人,让大家把我看成是一个马戏团的小丑吗?”这位最谦虚的人什么也不指望,只希望自己能安静地从事自己的工作。目前六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莉茨·迈特纳莉茨·迈特纳是一位导致核裂变发现的物理学家,被称为“原子弹的犹太母亲”,1938年11月被纳粹驱逐,后去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工作,他曾拒绝研制原子弹,被称为“德国的居里夫人”。目前七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莉茨·迈特纳少女时代的莉茨·迈特纳迈特纳和哈恩在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目前八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哈恩核裂变的发现

哈恩,OOttoHahn(1879~1968).联邦德国放射化学家。1879年3月8日生于法兰克福,1968年7月28日卒于格丁根。1901年在该校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1905年去加拿大蒙特利尔协助卢碧福工作。1906年在柏林大学工作,1910年成为该校教授。1928年担任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所长。1946年任威廉皇家学会(现名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会长。目前九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哈恩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1938年和F.斯特拉斯曼一起发现核裂变现象,揭示了利用核能的可能性。铀经中子照射后产生了一些β-放射性核素,开始不少科学家认为是超铀元素。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在仔细鉴定核反应产物后,肯定其中之一是放射性钡。目前十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当时在瑞典的迈特纳和O.R.弗里施认为这是铀核被中子击中后分裂成的质量相近的碎片。哈恩因发现核裂变现象获得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目前十一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哈恩的发现哈恩(O.Hahn)和斯特拉斯曼(F.Strassman)于1938年12月发现了核裂变,这是50年代时他俩参观当年发现核裂变的实验室,就是用这台仪器发现了核裂变。目前十二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核裂变的消息由尼尔斯.玻尔参加哥伦比亚国际理论物理学会议带到了美国目前十三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美国科学家的行动早在1939年8月,西拉德和其他两位物理学家找到了,希望他以自己的威望给美国总统写信,说明美国政府率先研制.这张照片是在1946年夏天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重拍的目前十四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爱因斯坦和西拉德、爱德华·泰勒、维格纳等1939年8月2日给罗斯福总统签的署名信,此信由荐名经济学家,罗斯福总统私人顾问萨克斯转交给罗斯福的。目前十五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海军进行突然袭击,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所进行的海上进攻战役;日本军队击沉8艘美国战列舰,使美国海军受到重创,这使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得以顺利进攻。日本海军突然袭击珍珠港目前十六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偷袭珍珠港的战略图目前十七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就在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前一天1941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签署了向原子弹全面进军的计划,并把该计划命名为“曼哈顿计划”,并任命以建造美国五角大楼成名的格罗夫斯准将为这一计划的领导者。12月7日发生了珍珠港事件,12月8日,罗斯福总统向美国国民沉重地宣告,美国已被迫卷入太平洋战争。目前十八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格罗夫斯准将一眼看重了奥本海默,并且认为他是实现自己理想的合适人选。目前十九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奥本海默(RobortOppenheimer)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和科学组织家。美国研制第一批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主要技术负责人。1904年4月22日生于纽约,192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其后两年间,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和德国格丁根大学研读,在M.玻恩指导下于1927年获得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再次去欧洲,先后在荷兰莱顿大学和瑞士苏黎世大学工作,接识W.泡利。回国后,1929~1942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任教和做研究工作。1946~1966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院长。1967年2月18日患喉癌在美国普林斯顿逝世。1942年奥本海默负责筹组了属于曼哈顿计划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次年任该实验室主任。在此期间,他组织领导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研究、设计了首批原子弹。被称为“原子弹之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反对美国制造氢弹,主张原子能的国际合作,从而受到麦卡锡主义者的迫害(即所谓奥本海默案件)。奥本海默培养了许多理论物理学家,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新的物理学中心的形成。目前二十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奥本海默招兵买马奥本海默在极短的时间内在全国招聘科学家近百名,这些科学家有原子能之父费米、核天体物理学家汉斯·贝特(HansBethe)、加速器之父劳伦斯(E.O.Lawrence)、美国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E.Teller)、化学家拉姆赛、X射伐散射的初创者康普顿(A.H.Compton)、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vonNeumann)、反质子的发现者赛格雷(EmilioSegre)、重氢的发身寸者尤里(H.C.Urey),量子电动力学的创立者费因曼等,这里遍布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他们代表美国当代第一流的水平,无论是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还是柏林和哥廷根,甚至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院都不曾聚集过这么多的天才.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费密1901年生于罗马,1922年去德国格丁根大学随M.玻恩工作,后又去荷兰莱顿大学随P.厄任费斯脱工作。1927年在罗马大学担任第一任理论物理讲座。1938年因用中子轰击重元素而发生衰变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奖。费密对统计物理、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中子物理都有重要贡献。在他领导下,于1942年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堆,为原子能的利平利用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诺伊曼,J.JohnvonNeuman(1903~1957)美籍匈牙利数学家。1903年生于布达佩斯。诺伊曼先后入柏林大学和苏黎世技术学院学习,1926年获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学位。1930年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和该校高级研究所工作。1945年任计算机研究所所长,1954年任原子能委员会委员。1945年,诺伊曼发表了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埃德伐克”(EDVAC)计算机设计方案,提出重大革新措施,对于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伯克利辐射实验室的劳伦斯(E.O.Lawrence),是一个天生的从零开始建起的一项伟大事业的首领,总是将自己与辐射实验室及其成就等同起来,他有着非凡的科学领导能力和无限的献身精神;在功劳归属问题上素来慷慨大度.他正确地认为:别人的成功如果是在辐射实验室取得的,也是他的成功.在劳伦斯的鼓舞和启发下,伯克利辐射实验室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和物理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中心.他所创立的“大科学”和大规模物理学研究风格,成为二战后大科学研究的样板.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劳伦斯在他的加速器前。

这是劳伦斯发明的小型加速器。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美国物理学家。1918年生于纽约,1939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42年得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了美国发展核武器的工作。战争结束后到康奈尔大学任教。自1951年起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至今。费因曼于40年代发展了用路径积分表达量子振幅的方法,并于1948年提出量子电动力学新的理论形式、计算方法和重正化方法,从而避免了量子电动力学中的发散困难。由于这一贡献他和美国的J.S.施温格、日本的朝永振一郎共同获得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尤里,H.C.HaroldClaytonUrey(1893~1981)

美国化学家和天体化学家。1893年生于印第安纳州沃克顿,1981年卒于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1917年毕业于蒙大那大学。1923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曾在蒙大那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任教或指导研究工作。1958年起到退休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授。1942年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原子能研究所所长。尤里1931年12月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期间与助手们发现了重氢──氘。尤里因发现重氢而获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还曾获戴维奖章、吉布斯奖章、富兰克林奖章等学术奖励30多种,1973年获普里斯特利奖。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贝特,HansAlbrechtBethe(1906~)美籍德国物理学家。1906年生于德国的斯特拉斯堡,1928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博士学位。1930~1933年赴英国随E.卢瑟福及赴意大利随E.费密进行研究工作。1935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1941年入美国藉。1954年贝特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长,1957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和美国科学院院士。1961年被授予费密奖。1967年因恒星核聚变的研充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78年他研究了巨星引力坍缩所引起的超新星爆炸。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意大利出生的美籍物理学家埃米利奥·塞格雷(EmilioSegrè1905~1989),是一位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他一生主要在光谱线的禁戒跃迁、里德伯态、分子束研究、中子慢化、新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核子碰撞等广阔的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参与了美国的“曼哈顿工程计划”;由于反质子的发现,使他与张伯伦一起摘取了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1942年,尼尔斯·玻尔也来到了洛斯·阿拉莫斯,当时化名为“贝克”。目前三十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奥本海默招兵买马

奥本海默描述道:“……几乎每个人都意识到这一项伟大的事业,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是用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艺为国家利益服务的无与伦比的一次机会,献身和爱国主义的情感最终占了上风,大多数被邀的科学家都来到了洛斯·阿拉莫斯”.

洛斯·阿拉莫斯(LosAlamos)科学家的会堂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橡树岭铀气体扩散厂位于田纳西州橡树岭铀同位素气体扩散法分离工厂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奥本海默招兵买马奥本海默首先让费米领导一个小组,负责筹建原子反应堆,以获得铀—235;让劳伦斯负责筹建电磁同位素分离,从天然铀中分离铀—235(铀—235只仅天然铀—238的0.7%,而铀—235是容易裂变的产物);让尤里负责用气体扩散法生产浓缩铀—235;他采用三管齐下,以便早日拿到炸药.曼哈顿计划全部费用当时超过20亿美元,在历史上类似的人力状况只有建造金字塔和20世纪开凿苏联的白令海运河时才出现过,而动用最优秀的技术力量历史上从未有过,到战争结束时,“曼哈顿计划”已经超过了美国的整个汽车工业.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洛斯·阿拉莫斯奥本海默在洛斯·阿拉莫斯的景地上创建一座新实验室,这里得以实现了他一生的梦想。图为奥本海默和曼哈顿工程计划的总指挥格罗夫斯(Croves)准将在洛斯·阿拉莫斯,格罗夫斯以承建美国五角大楼而成名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原子弹原理原子弹原理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原子弹原理原子弹原理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曼哈顿工程计划的目标实现1945年7月16日凌晨5点30分在洛斯·阿拉莫斯20英里以外的霍尔纳多进行试爆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曼哈顿工程计划的目标实现-2这是在十英里之外所观看到的壮观景象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人们描述在十英里之外所观看到的壮观景象:“在爆炸的那一时刻,令人触目惊心的印象是一种压倒一定的辉煌亮光,整个天空闪烁着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光辉,它看起来很快呈鲜艳的平底朝下的黄色半球体,像一个升出一半的太阳……,大约半分钟后,人们听到一声震耳的轰鸣声,好象在100米之外的一门大炮的射击声,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经过五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费米悄悄地扔下张小纸片,从纸片被推出的距离迅速估算了原子弹的爆炸当量大约是20000吨TNT.曼哈顿工程计划的目标实现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投于广岛的原子弹和运送的飞机1945年8月6日投于日本广岛的原子弹胖子运输机驾驶员保罗·蒂贝茨上校,投弹手托马斯·W·费雷比少校目前四十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轰炸广岛图为1945年8月6日投于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钚)原子弹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广岛废墟

图为被炸后的广岛废墟

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日本代表在密苏里号上签字投降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科学家不要战争爱因斯坦在美国的反核演讲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科学家不要战争罗素在英国国防部外的反核演讲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德国的原子武器情况

由于希特勒的种族政策,一大批极有才华的欧洲物理学家被赶到美国,使美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科学家阵容。德国也有一批杰出科学家留在国内制造原子弹,如海森堡、哈恩、劳厄、魏茨塞克(WeizsackerCarlFriedrichvon)、伯格(BergMorris),希特勒对原子弹是没有认识清楚,这是全人类的幸运,海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