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效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马铃薯高效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马铃薯高效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马铃薯高效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马铃薯高效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OTATOGROUP马铃马铃薯高效高产栽培技术我国不同地区典型的马铃薯种植模式1黑龙江模式的特点及完善建议•

种植规模较大•

机械化生产普遍•

适合马铃薯种薯生产•

代表大兴安岭南麓山区连片贫困地区特点:•

研制适合当地条件的大、中型马铃薯机械•

改进生产和组织方式,提高种薯质量•

为加工业提供高质量原料•

加强对晚疫病等种传病害防控完善建议:2坝上模式的特点及完善建议•

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干旱是该地区最大的限制条件•

各种灌溉设施不断增加•

机械化生产普遍•

种薯、鲜食薯和加工原料薯基地特点:

建议:•

大力发展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缓解地下水位的快速下降•

采用抗旱特性且适合不同用途的马铃薯新品种•

进一步提高种薯质量•

服务燕山-太行连片地区3甘宁模式的特点及完善建议

特点:

马铃薯是本地区的优势 作物,充分发挥自然资 源的作用•

政府重视,补贴和专项 资金投入大•

外销市场网络遍布全国•

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广泛 应用

完善各种节水灌溉措施最大限度利用天然降水•

采用抗旱品种且适合不同市场需要•

服务六盘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完善建议:4西南模式的特点及完善建议•

受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马铃薯可周年种植和收获•

每户种植面积小、种植条件差、间套作普遍•

田块小、坡度大,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及种植特点:加强晚疫病、青枯病等病虫害防控提高种薯质量和调节种薯休眠期改善农户贮藏技术适度增加马铃薯种植规模加速中小型机械研发与应用

服务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和滇西边境山区完善的建议:5冬作模式的特点及完善建议•

包括中国南方、西南地区十余省区•

不与其他作物争地•

充分利用冬季水热资源•

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特点:•

进一步开拓市场、防止卖薯难•

品种用途多样化带动市场多样化•

获得优良品种的优质种薯•

研究和预防局部地区霜冻问题完善建议:6滕州模式的特点及完善建议•

马铃薯综合生产水平最高,效益最好•

完全依赖外调种薯•

综合配套早熟栽培技术(催芽、覆盖)•

马铃薯协会组织生产、销售得力•

水、肥投入过度特点:•

最大限度利用天然降雨,减少地下水的抽取•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通过不同用途品种带动市场多样化完善的建议:马铃薯生产过程组织培养仓库微型薯播种G1种薯1:10微型薯G2种薯1:10仓库商品薯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高产高效栽培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马铃薯植株与生长发育阶段高产高效的基本要求高产高效栽培的主要模式高产高效栽培的主要技术马铃薯主要植物学性状马铃薯主要生长发育阶段I.发芽期II.幼苗期III.块茎形成期IV.块茎膨大期V.成熟期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通过了休眠的块茎,在12~18℃时芽生长迅速健壮,根量较多,而在5℃时芽生长极缓慢。茎的伸长在18℃时最为适宜,高温则引起徒长。气温12~14℃时叶大量发生。块茎形成膨大的适温是17~20℃,达25℃时块茎生长受阻,30℃时由于同化与异化处于平衡,块茎停止生长。0℃低温对马铃薯的幼苗、成株和贮藏中的块茎都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冻害。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水分马铃薯发芽期,土壤含水量应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50%,这样土壤通气良好,有利根系生长。幼苗期、块茎形成期为促进茎叶迅速生长,前期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以利对氮、磷、钾的吸收。后期应使土壤水分逐步降到60%,以适当控控制茎叶生长,以利于块茎膨大。盛花期地上部分停止生长,转入块茎膨大期,土壤含水量应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接近收获时降至50%~60%,以利块茎周皮老化而便于收获。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光照马铃薯喜光,茎在弱光下伸长强烈,表现细弱。高温弱光易使茎叶徒长,块茎几乎不能形成。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土壤马铃薯适于中性和微酸性疏松土壤,不耐盐碱,不适于粘重板结土壤。高产高效栽培的基本要求1.种植优良品种优良品种是作物生产的基础。根据市场需要种植适销对路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益的关键。品种选择中熟期最为重要,直接关系到作物茬口安排、产品市场价格和农业的整体生产效益。早熟性是冬作和秋作马铃薯必须优先考虑的品种特性。北方市场喜好薯块大的品种,如克新4号、早大白等。南方市场喜好薯型好、大小整齐、适于出口的品种,如费乌瑞它、南中552、中薯5号等。高产高效栽培的基本要求2.采用健康种薯健康种薯指不带病虫害或病虫害携带率在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范围内、生理状态良好、品种特征典型的种薯。马铃薯的健康种薯是经过脱除病毒,在严格的种薯生产体系中繁殖的种薯,病毒病、其它病害、品种混杂等都要经过严格检测。健康种薯的增产潜力在30%以上。采用健康种薯是保证增产的最重要的措施。高产高效栽培的基本要求3.平衡营养供应马铃薯为需钾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大致为1:0.5:2。每生产1000公斤马铃薯,需从土壤中吸收N4.5-6公斤,P2O51.7-1.9公斤,K2O8-10公斤。需肥最多的时期是块茎形成期至膨大期,需肥最关键时期是苗期。磷钾肥主要用作底肥。氮肥主要用作追肥。微量元素硼、锰能加速马铃薯植株的发育,延迟病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且能改善品质,所以在施底肥时,可适量施用微量元素肥料。马铃薯最好的肥料是农家肥,能保证平衡的营养供应。如果农家肥不足,则应根据土壤肥力测定结果,合理配方施肥。高产高效栽培的基本要求4.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的基本环节要根据马铃薯生长情况、生育阶段的特性和气候等因素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马铃薯田间管理的重点是水肥管理。及时追施苗肥。轻追蕾肥,看苗施肥。经常清沟排渍。追肥的同时中耕培土。及时除草、拔除病株。高产高效栽培的基本要求5.做好病害防治苗期最主要的是地老虎,容易造成缺苗断垄。中后期主要防治晚疫病。高温是易发青枯病。28星瓢虫区域性发生。主要栽培技术要点1.种薯处理种薯处理主要是指打破休眠和催芽。对于薯块较大的种薯,还通常需要切块。主要栽培技术要点1.种薯处理切块马铃薯块茎一般顶部芽眼先出芽,顶芽较基部芽可增产15%-20%,称谓顶端优势。切块应尽量带顶芽切块上应带有1-2个芽眼,要切成三角形,不能切成片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打破休眠

温度处理主要适用于早熟品种或即将通过休眠的品种。有两种方法:一是将种薯贮藏在黑暗条件下,保持温度18~25℃直至发芽;二是采取变温处理,既先将种薯在4℃贮藏2周或2周以上,再在18~25℃温度下贮藏直至发芽。如果3周左右还没有发芽,则可以重新按上面的方法进行变温处理,或者用赤霉素打破休眠。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打破休眠赤霉素处理采用赤霉素10mg/l,浸种20~30分钟或用喷雾器均匀喷湿种薯,晾干后保持在18~25℃,直至萌芽。还可以用赤霉素+2,4-D浸种,以赤霉素(2mg/l)和2,4-D(0.2mg/l)配成混合溶液浸种8小时,晾干后在20℃左右条件下直至发芽。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打破休眠熏蒸处理采用混合的化学药剂兰地特熏蒸打破休眠:7份乙烯氯乙醇+3份1,2-二氯乙烷+1份四氯化碳种薯处理前在18~20℃的高湿条件下放5~7天放药量为每立方米熏蒸空间放20毫升,每天放1/3,共熏蒸3天。药剂要装在培养皿中,培养皿中间放置棉花或纱布,药液倒在棉花或纱布上,然后迅速密封。熏蒸时温度保持在25℃。种薯熏蒸后先通风,使气体散尽,然后保持18~25℃直至发芽。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打破休眠苗床育芽精选40~50g重的种薯,选择向阳滤水,土质肥沃疏松又便于管理的土地作为苗床。苗床宽1m,长度按需种量而定。将尚未萌芽或刚开始萌芽的种薯播种育芽,种薯顶端朝上,挨个摆播,表面保持平整,上盖1.5cm厚的细土。架低棚覆膜,四周用土盖严,开好排水沟。床土要稍干,湿度大了出芽快而细长,难以形成壮芽。当破土长到1.5cm顶端呈绿色时,及时连同种薯挖起,严格剔除病、烂、线芽薯,每个种薯保留顶端3个壮芽,多余芽子全部抹掉,移栽到大田。主要栽培技术要点2.整地在播种前,要将地块整细耙平。并且根据田块的大小开好围沟、厢沟或腰沟。主要栽培技术要点3.播种马铃薯播种要采用垄作方式,既有利于增温利水,也可以提供薯块生长的疏松环境。播种可采取单垄单行等行距或单垄双行的宽窄行方式。70cm70cm20cm15cm5cm40cm70cm40cm15-16cm20cm单行种植宽窄行种植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底肥充足的底肥是保证植株正常生长最重要的条件。马铃薯需要全面的营养,除氮磷钾外,均衡的微量元素对植株生长也十分必要,因此腐熟的农家肥最适于马铃薯需要。每亩施用农家肥(腐熟渣肥、圈肥等)3000公斤,整地时翻埋或播种前施于种穴内。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测土配方施肥确定底肥和出苗后追肥的具体用量,应主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植株生长需要。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高效栽培措施,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提高肥料使用效率,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测土配方施肥1000公斤马铃薯需N4.5-6公斤,P2O51.7-1.9公斤,K2O8-10公斤。土壤本身可提供的营养。当年所施肥料的利用率氮肥55%,磷肥15%,钾肥60%马铃薯对土壤养分的利用率约为80%施肥量=(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有效养分含量x80%)/肥料当年利用率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测土配方施肥氮肥以60%的施肥量作底肥磷肥和钾肥全部为底肥,以三元复合肥形式施用。氮肥的40%用于苗期和蕾期追肥苗期用量占追肥的60%-70%蕾期占30%-40%主要栽培技术要点4.覆膜地膜覆盖有利于保水保温,提早成熟7-10天。复膜时要注意周边用土盖严,垄顶每隔2米左右用土块镇压,以防止大风毁膜。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5.田间管理田间管理重点抓好苗期和蕾期的追肥和培土以及生长期间的病虫害防治。同时整个生长期间要注意随时进行清沟排渍,干旱时要及时灌溉。主要栽培技术要点5.田间管理苗期苗期指出苗至植株现蕾前,此时管理的重点是及时追施苗肥。在田间出苗率约70%时根据所计算的肥料用量追施苗肥。追肥用速效氮肥,以保证植株前期快速生长、搭好丰产苗架的需要。地膜覆盖的田块在幼苗露土时要及时破膜露苗,防止叶片接触地膜受太阳灼伤。非地膜覆盖的田块要中耕,使行间土壤疏松。同时进行除草培土,培土时注意不要使土块压住叶片,还要尽可能增加垄高。防治地老虎。主要栽培技术要点5.田间管理蕾期蕾期指植株开始现蕾至开花的生长阶段,此时地下部分匍匐茎伸长,薯块开始形成,植株进入生长旺盛期。蕾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追施蕾肥和培土。蕾肥用量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的计算确定,使用速效氮肥。蕾期要进行田间除草、中耕,做好培土,使垄高达到要求。覆膜田块应于蕾期前去膜,田间管理同未覆膜田块。除草培土时注意不要损伤植株根系,尤其是不能损伤形成薯块的匍匐茎,所有操作应离植株稍远。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5.田间管理晚疫病防治进入蕾期后温度上升,雨水较多,此时尤其要注意防治晚疫病。平均气温15℃以上且阴雨天3天左右时,要及时要喷施防晚疫病的保护性药剂。

如田间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则应立即开始施用治疗性药剂。并且每隔7~10天重复施用。主要栽培技术要点5.田间管理其它病害防治在整个植株生育期间,每7-10天要对田间检查一次,及时拔出青枯病株、紫顶病株、结有气生薯的病株、其它畸形株和杂株。拔除的植株要用不漏泥土的容器或塑料袋装运出种薯田烧毁,严禁随地倾倒或直接掩埋,以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