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年代的另类书写-试论废名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上)_第1页
战乱年代的另类书写-试论废名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上)_第2页
战乱年代的另类书写-试论废名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上)_第3页
战乱年代的另类书写-试论废名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上)_第4页
战乱年代的另类书写-试论废名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战乱年代的另类书写——试论废名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上)

我对战争是怎样具体改变了作家的生存处境和思想观念这一课题深感兴趣。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周作人、卞之琳、冯至、师陀、路翎、废名等中国现代作家多可以此入手进行研究,进而探究战争带给他们的新的创作风貌和精神面向。在我看来,其中的废名更是一个难得的范例,只有他在整个抗战期间真正回归了底层,与乡民一起避难,并有战时直接在乡间从事中小学教育的经验。他在战争时期的生活经历和视野因此也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尤其是他在战后根据自己的避难生涯写成了一本书,对战时的阅历和心态做了直接而宝贵的纪录。

1937年抗战的爆发改变了当时作为北京大学讲师的废名象牙之塔里的生活。按规定,北京大学只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才有资格去西南联合大学,废名则回到了老家湖北黄梅。经历了多次挈妇将雏弃家“跑反”的流徙,终在1939年,凭借从亲属那里借到的三元钱旅资,辗转到了一个乡村学校——金家寨小学教国语。半年后又赴临时设在五祖寺的黄梅县中学教英语,抗战胜利后才得以重返北大任教。1947年,应《文学杂志》的编者朱光潜之邀,废名创作了以自己故乡避难生活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从1947年6月到1948年11月在《文学杂志》连载,于是,就有了《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的面世。

读《坐飞机以后》之前的心理期待,是预期看到一部乡土乌托邦的图景,看到乱世中难得的世外桃源般的时光,正像废名在二、三十年代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桥》,勾勒的是田园牧歌的理想国图式那样,或者像1932年出版的小说《莫须有先生传》,描摹的是一种北京西山出离尘寰般的隐居生活。然而废名在《坐飞机以后》中的变格,着实令我吃惊。小说中的“莫须有先生”的形象当是《莫须有先生传》中的传主形象的赓续,1932年“版”的莫须有先生的形象是一个颇有点儿像堂吉诃德的喜剧人物,“对当时的所谓‘世道人心’,笑骂由之,嘲人嘲己,装痴卖傻,随口捉弄今人古人,雅俗并列”。废名创作这部小说时带有几分“涉笔成书”的游戏态度,尤其大肆玩弄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看来也有超前性的先锋叙述,但它除了叙述和文字的快感外,在内涵方面是较为空洞的,称《莫须有先生传》只是一部语言游戏和叙述游戏也不过分。所以到了四十年代,连莫须有先生本人对当初的自己也表示不甚满意,在《坐飞机以后》的“开场白”中莫须有先生即表示“我现在自己读着且感着惭愧哩”,《莫须有先生传》是自恋的镜像,是孤独的呓语。鲁迅当年称废名“过于珍惜他有限的‘哀愁’”,“只见其有意低回,顾影自怜之态”,是大体准确的评价。1947年的废名还称《莫须有先生传》中的“事实也都是假的,等于莫须有先生做了一场梦”,而《坐飞机以后》则“完全是事实,其中五伦俱全,莫须有先生不是过着孤独的生活了”。当然四十年代的莫须有先生依旧像《莫须有先生传》中一般自鸣得意,夸夸其谈,自我膨胀,但是这部新小说总体上看的确是废名极力声明的一部写实性的“传记文学”,除了莫须有先生这个名字是“莫须有”的之外,小说更接近于信史而远离虚构作品,基本上可以当作废名故乡避难生活的传记来看。而充斥于小说中的莫须有先生的长篇大论也值得我们从思想史的角度去认真对待,小说由此堪称是一部中国知识分子历经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涯的另类心史,是废名在小说中一再提及的“垂泣而道”之作,在某些段落可谓是忧愤之书,甚至可以说是像当年鲁迅那样忧愤深广。废名极力使读者改变对三十年代那个疯癫癫的莫须有先生的印象,以期引起读者对小说中的宏论充分重视,正是因为小说中表达的是废名在整个抗战期间避难乡间从事的思考,其中的思想大多关涉国计民生,伦理教育,生死大义,道德信仰,是从底层和苦难生活中逼出来的活生生的念头,而非象牙塔中的凭空玄想。我的以为废名在故乡过着隐士般生活的预期压根儿就是错的,正如小说所写:“莫须有先生现在正是深入民间,想寻求一个救国之道,哪里还有诗人避世的意思呢?”抗战阶段归乡避难反而给他提供了一个重新考察乡土民生和社会现实的历史机缘。小说由此呈现了与普通百姓打成一片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处境,传达了深入民间之后的沉潜的思索。我正是从一个作家的心灵历史和思想自传的角度看待这部小说,而这也恰恰符合废名对读者的要求。他一再声称“本书越来越是传记,是历史,不是小说”,读者也需要调整阅读心态,把莫须有先生的诸多惊世骇俗之论,看成是肺腑之言与庄重之语,是战时废名潜心思索的如实传达。其中的观念取向有些是当时知识界普遍共享的,有些则颇不合时宜,是独属于废名的观念和思想。虽然这些思想从形态上讲无疑是小说家言,既显得另类,又显得驳杂,并无系统性,但仍不失为考察四十年代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一个案例。其历史价值尚不在废名所标榜的“它可以说是历史,它简直还是一部哲学”,而在于它的真实性。当我们把小说当成作家真实经历和思想的“写实”性纪录,并从观念和价值层面进行观照,《坐飞机以后》就构成着四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知识分子多元思想取向的一部分,展示出颠沛流离的战争生涯带给中国知识者的新的复杂的历史视野。

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废名在小说开端就呼吁读者把小说当成历史和传记来认真对待,正像作者在小说中不惜篇幅地解读“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中的“龟”,称它“在地面,在水底,沉潜得很,它该如何地懂得此地,它不说话则已,它一说话我们便应该倾听了”。我们在今天听听莫须有先生历经战乱年代的不说则已的“垂泣之言”,恐怕也是不无意义的吧。

当初读林耀华的那本出色的社会学着作《金翼》,印象深刻的是书的结尾:时间是战争年代,爷爷带着孙子在田里播种,头上有日本人的飞机呼啸而过。孙子抬头看飞机,爷爷就教训他:别仰头看天,把种子埋到土里去。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一个时代的内在历史意蕴正在这一细节中“瞬间显现”,给人以惊鸿一瞥之感,似乎只有从人类学的层面才能对它进行更好的阐释。后来这种阅读感受在钱理群先生的文章中又得到了验证。钱理群曾这样表达他的一次阅读体验:“我至今也还记得我的一段阅读经验。在旅途中随便翻阅一本抗战时期一位美国医生写的见闻录,其中提到他目睹的一个细节:在战火纷飞之中一个农人依旧执犁耕田,战火平息后,周围的一切全被毁灭,只有这执犁的农人依旧存在。我立刻意识到,这正是我要努力寻找的,能够照亮一个时代的‘历史细节’:在这‘瞬间永恒’里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内容,同时又具有极其鲜明、生动的历史具体性。”

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梦寐以求与此相类的历史细节。赵园先生称:“我痛感我们的历史叙述中细节的缺乏,物质生活细节,制度细节,当然更缺少对于细节的意义发现。”这种“细节的缺乏”的现状,愈发彰显出此类细节的历史内容以及意蕴的丰富性。

这一类历史细节之所以蕴涵丰富,还在于当时过境迁之后,同一细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话语情境中往往可以阐释出迥然不同的意义,其中透露着历史观的深刻嬗变。废名在《坐飞机以后》中,也提供了类似的一个历史记忆:莫须有先生称自己记得从前在北平时,听人述说日俄战争的故事,日本与俄国两个国家在中国的领土辽东半岛作战,莫须有先生大发感慨:“就中国的国民说,这是如何的国耻,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中国国民却浑若无事地在战场上拾炮弹壳!”这一拾炮弹壳的史例也常见于其他文学和史学着述,堪称是日俄战争留给中国一代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深刻的历史记忆。

日俄战争给中国知识者带来的精神创伤除了这一拾炮弹壳的故事之外,更有名的自然是鲁迅当年在日本的亲身经历:

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的这段为人所熟的文字,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叙述中早已经成为一个经典的宏大叙事,业已构成一种“神话叙述”,从中可以引发出一系列神话:弃医从文的神话,现代文学的创始神话,国民性批判的神话以及由此衍生的启蒙主义的现代性神话。这一神话的其他相关语义则关涉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奴隶性,施以疗救的应该是蒙昧的灵魂,而不是身体等等……鲁迅的这一经历无疑凝聚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内容”,在以后不同的历史阶段中被后来人无数次再复述,是必然的,它的神话属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废名转述的国人拾炮弹壳的故事自然可以纳入这个神话中去。“莫须有先生那时少年热血,骂中国人是冷血动物。”所谓“少年热血”,流淌的正是与当年鲁迅愤而弃医从文相类似的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义的血液。

然而,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一拾炮弹壳的故事在《坐飞机以后》描写的四十年代抗战的历史情境中,获得了与当初启蒙主义历史语境完全不同的新的阐释。小说中这样写道:莫须有先生那时少年热血,而“现在深知不然,这个拾炮弹壳并不是做官贪污,无害于做国民者的天职,他把炮弹壳拾去有用处呀!他可以改铸自己家中的用具呀!他在造房子上有用呀!他在农具上有用呀!今番‘抗战建国’四个字如果完全做到了,便有赖于这个拾炮弹壳的精神!”“拾炮弹壳”摇身一变为一种国民精神,在消解了启蒙主义历史叙事的同时,建构了一种废名式的新的宏大话语,而其中的观念指向与当初的“少年热血”时代恰好是相反的。

废名对拾炮弹壳的历史细节的发现以及对其意义的两度阐释,与鲁迅的画片事件一样,都具有思想史的意义。在废名的四十年代的诠释中,拾炮弹壳的历史细节隐含了同样诸多的历史价值面向:对启蒙主义的反思,对历史进化论的批判,对民众的认同,对民族精神的重塑,其中最明显的变化表现在对民众的重新体认与对知识分子的省察与批判上。

莫须有先生称自己“在民国二十六年以前,完全不了解中国的民众。简直有点痛恨中国民众没出息”。但经历了抗战,废名始感到“没出息的是中国的读书人”,对中国的危亡,“大多数的民众完全不负责任”。相反,他赞赏的是民众在战火纷飞中拾炮弹壳的“精神”,认为其中隐含着平民百姓坚韧的求生意志和求存能力。有了亲身的“跑反”经历之后,废名更是感到求存是第一位的,并由此引发了他的以“求存”为前提的“奴隶观”:“中国地大民众,中国的民众求存之心急于一切,也善于求存,只要可以求存他们无所不用其极,他们没有做奴隶的意思,在求存之下无所谓奴隶。”“所以说中国的老百姓高兴做奴隶,那是无识者的话,中国的老百姓是奴隶于生存,奴隶于生存正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在废名的思想中,生存高于一切,而民众把生存放在首位,不仅不是奴隶,反而是做自己的主人的表现。这种“求存”的“无所不用其极”,恰恰反映了一种值得赞颂的民族精神:

中国的民族精神本来要看大多数的农民。……老百姓始终是忠于生活,内乱与老百姓不相干,外患与老百姓不相干,对于内忧外患老百姓不负责任。责任是少数野心家负的。是读书人负的。读书人在君权之下求荣,在夷狄之下求荣,他们始终是求荣,始终是奴隶,毫无益于国家民族。他们就是“死”,亦无益于国家民族。问题完全不在“死”的上面,在“生”的上面。气节亦不在“死”的上面,在“生”的上面。这个关系真是太大,因为是历史,是民族的命运,应向国人垂泣而道之。不是论过去的是非,是为将来的存亡,因为将来的祸患还是无穷的。中国的老百姓的求生的精神是中国民族所以悠长之故。

废名质疑了传统士大夫的“气节”观,认为问题的本质在“生存”而不在“死节”。尤其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老百姓的求生的意志反而更关乎民族大义。废名进而得出了酷似张爱玲在战争中的体悟。张爱玲把普通凡人看成“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总量”。与此类似,废名也把农人看成是社会的基础:“农人生活是真实的生活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在这里了。……中国的复兴向来是农民复兴的,因为他们的社会始终没有动摇。他们始终是在那里做他们的农民的,他们始终是在那里过家族生活的。”因此,称农人的生活事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不是废名的夸大其词,正是乡土农人构成了能够穿越战争时代的更永恒的存在,是历史的底色,是生活的基础,即使在战乱年代也隐忍求生,持续着自己的生活,并进而支撑着国家民族,使其命脉历经战争得以延续。他们象征的,正是张爱玲所说的人生中安稳绵长的一面。

废名在战乱中直接获得的前所未有的人生经验,在在印证他的上述观感。战争带给废名一家最直接的经验首先是“跑反”。废名故乡的“跑反”堪比汪曾祺描述的在大后方的“跑警报”,却更多一些久远的历史。“跑反”这两个字“简直是代代相传下来的,不然为什么那么说得自然呢,毫不须解释?莫须有先生小时便听见过了,那是指‘跑长毛的反’。总之天下乱了便谓之‘反’,乱了要躲避谓之‘跑反’。这当然与专制政体有关系,因为专制时代‘叛逆’二字翻成白话就是‘造反’,于是天下乱了谓之‘反’了……而且这个乱一定是天下大乱,并不是局部的乱,局部的乱他们谓之‘闹事’。‘闹事’二字是一个价值判断,意若曰你可以不必闹事了。若跑反则等于暴风雨来了,人力是无可奈何的。他们不问是内乱是外患,一样说:‘反了,要跑反了。’”废名在这里不厌其烦地解释“跑反”及其与“闹事”的区别,并不是热衷于辨析词义及其沿革,而是揭示一个在民间有长久积淀的语汇其历史内涵的丰富性。“跑反”已经成为民间的持久记忆以及战乱年代的恒常的生存方式,甚至蕴涵着乡民的生存哲学和智慧。在废名的描述中,跑反的不仅仅是人,相反,“人尚在其次,畜居第一位,即是一头牛,其次是一头猪,老头儿则留在家里看守房子,要杀死便杀死”,反而有一种豁出去了的镇定,倒是跑反者每每谈“跑反”而色变。当然跑得次数多了就也并非总是惊慌失措,农人们在跑反的间歇依旧聚众打牌,或者在竹林间谈笑自若地纳凉,令莫须有先生很佩服他们的冷静。莫须有先生的儿子纯,就是在一次次跑反的经历中伴随着“牛的沉默猪的惶惑”一点点长大起来,逐渐也不用爸爸抱着,而能自己跑反了,最终则学会了把跑反当成新奇的“探访”,每次到一个新的地方去避难,都感到兴奋和喜悦。当然孩子们更多获得的是“避难人的机警,不,简直可以说是智慧”。至于莫须有先生的逃难生涯则使得作为新文学作家的他神经更为敏感,脑细胞也特别活跃。逃难的过程中大脑里往往比平时充斥着更多的奇思异想,同时也激活了他的历史感,觉得“写在纸上的历史缺少真实性”,而真正的历史是在眼前获得现实印证的历史。莫须有先生在跑反的路上,就把自己同民族历史真正联系了起来:

眼前的现实到底是历史呢?是地理呢?明明是地理,大家都向着多山的区域走。但中国历史上的大乱光景一定都是如此,即是跑反,见了今日的同胞,不啻见了昔日的祖先了。故莫须有先生觉得眼前是真正的历史。

这种把空间时间化,并在“今日的同胞”中晤面“昔日的祖先”,都是一种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特殊体验,只有借助战乱的经历才能获得。

与对农人百姓的礼赞形成对照的,是废名对读书人的态度。废名以在野之身,对政府、官僚和读书人都极尽挖苦嘲讽,其中对读书人的批判尤其尖刻。如果说钱钟书的《围城》是从“人”性的角度居高临下审视知识分子,而废名则是站在底层的乡土和农民的视角对知识分子进行拷问:“同莫须有先生一样在大都市大学校里头当教员的人,可以说是没有做过‘国民’。做国民的痛苦,做国民的责任,做国民的义务,他们一概没有经验。这次抗战他们算是逃了难,算是与一般国民有共同的命运,算是做了国民了。”但是多少令废名愤愤不平的是,这些大学里的教授并没有做多久“国民”,经历了最初的颠沛流离之后,与老百姓相比,他们的身份依然特殊:“逃难逃到一定的地方以后,他们又同从前在大都市里一样,仍是特殊阶级,非国民阶级。”而废名本人则始终侧身于乡下百姓之中,虽称不上患难与共,但却是感同身受,同时感到自己已然获得了置身于“特殊阶级”之外的资格,平添了一种额外的批评权力,对“特殊阶级”批判起来更显得理直气壮,无所顾忌:“中国的读书人无识,而且无耻,势非亡国不可”;“中国之难治”,恰恰“因为读书人都成了小人”;读书人“一做官便与民无关。所以中国向来是读书人亡国的,因为读书人做官”……这种读书人误国亡国论在战争背景下并不新鲜。与五四时期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高位”相比较,战争年代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与平民百姓一样经历了流离失所的过程,成为重新寻求归宿的流亡者,历史地位也跌到了五四以来的最低位。在四十年代“农民崇拜”,“土地崇拜”,“英雄崇拜”的文学思潮背景下,知识者对土地和大众的认同与回归是有历史的合理的方面的。但是像废名这样笼统的视读书人为无识无耻的“小人”,把亡国的责任推给他们,在读书人身上倾泻自己的义愤,则有鲜明的道德主义倾向,恐怕是欠缺历史感的。

废名在《坐飞机以后》中令人侧目的还有对五四的批判。这种批判直接构成了与五四时期启蒙主义立场的反差,可以说与八、九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者不谋而合,但是却“超前”了近半个世纪。

在四十年代末行将改朝换代的历史之际,也正是五四运动被进一步神话的时期。在废名创作《坐飞机以后》的同期,1948年5月4日,全国的青年学生也在庆祝五四运动,并把五四运动视为爱国、自由、真理、和平的始端,五四是“扫荡千古魔毒”、“文化革新”、打破强权、追求光明的五四,是“不死的国魂”之象征的五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五四也获得了全新的历史内涵,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也被重估。邵荃麟即曾撰文批判把五四看作“单纯的资本主义文化运动”的“曲解”,指出这是“漠视了‘五四’的人民意义,漠视了‘五四’以来人民革命的传统与力量”,并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是五四精神的真正继承者,而“毛泽东思想”正是“‘五四’以来,也是几千年以来中国文化上最大的成果”。文艺理论家以及青年一代对五四不约而同地重新加以阐释,赋予它更新更丰富的历史意义,其中的诸多意义自然是五四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或者是历史性地衍生出来的。在这种“与时俱进”重估热潮中,废名对五四的批判有点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意味,其思想不合时宜也是必然的。这种与当时天下大势的逆反,也是《坐飞机以后》显得另类的表现。

从道德角度着眼,废名认为五四正标志着道德的退步,既使人听从了感官、欲念,又取知识与科学至上主义,于是,“中国的乱从五四运动起”,故废名称“五四是罪魁祸首”。五四运动之所以是“乱”之肇始,其最主的原因是五四选择了进化论的历史逻辑。废名对五四的批判,也集中在对进化论的历史观的质疑:

什么叫做进化呢?你们为什么不从道德说话而从耳目见闻呢?你们敢说你们的道德高于孔夫子吗?高于释迦吗?如果道德不足算,要夸耳目见闻,要夸知识,须知世界的大乱便根源于此了,知识只不过使得杀人的武器更加厉害而已。进化论是现代战争之源,而世人不知。人生的意义是智慧,不是知识,智慧是从德行来的,德行不是靠耳目,反而是拒绝耳目的,所谓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则人不是动物,真理不是进化了,圣人是真理的代表了,故孟子说“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人而不信圣人,天下便将大乱。所以中国的乱从五四运动起,而世人不知。

废名之所以把进化论看成是“现代战争之源”,是天下大乱的根源,还因为滥觞于进化论的是一种斗争学说,这种“斗争学说将把同情心都毁掉了,确乎是洪水猛兽的。将来的人吃人等于我们现在食肉了”。这也堪称是有几分先见之明的论断。因此废名断言进化论是“举世的妄想”,“是毫没有真理的根据的,简直是邪说”。人类以各种名义进行的争斗、屠杀乃至战争,都与进化论和斗争学说密切相关。因此,废名感到天降大任到了自己的肩上,这个大任就是与进化论这个“大敌人”作战,破掉这“举世的妄想”,并怀抱誓死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莫须有先生是预备以身殉道的,世人如指出莫须有先生的话说错了,莫须有先生便自己割掉舌头。”后来的历史自然证明莫须有先生“话说错了”,而他自己“割掉舌头”的预言也一语成谶。因为他的这些思想显然无法得到新的社会历史阶段的包容:“莫须有先生更想,中国的几派人都是中了进化论的毒。其实大家都不是研究生物学,何以断章取义便认为是天经地义呢?这个天经地义便是说一切是进化的,后来的是对的。共产党不必说,最后的是对的,所以最后的革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即如胡适之先生的《白话文学史》,何尝不是最后的是对的呢?因为以前的文学都是向着白话文学进步的。”

这种进步史观,就是历史向我走来,舍我其谁的决定论。而历经战乱的废名,对历史理性和进步的神话以及本质规律、今必胜昔诸种范畴都产生了怀疑。与对进化论的怀疑相关,废名质疑的还有理智的限度,指出“理智造假”的欺瞒性。而与所谓的理智相比,他宁肯相信事实:“莫须有先生毅然决然地信任老百姓的话,他简直这样地告诉自己:‘乡下人的话大约都是事实。’因为是事实,所以无须乎用理智去推断了。若以理推,则人类不应该有战争,除了战争难道没有合理的解决吗?”推理无法带来真理判断,而当今的人类,正是“以理智为工具而走入迷途”。用今天的惯用话语来说,废名在《坐飞机以后》中体现出一种对历史理性的反思,他看出了理性主义、进化论思想所带来我对战争是怎样具体改变了作家的生存处境和思想观念这一课题深感兴趣。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周作人、卞之琳、冯至、师陀、路翎、废名等中国现代作家多可以此入手进行研究,进而探究战争带给他们的新的创作风貌和精神面向。在我看来,其中的废名更是一个难得的范例,只有他在整个抗战期间真正回归了底层,与乡民一起避难,并有战时直接在乡间从事中小学教育的经验。他在战争时期的生活经历和视野因此也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尤其是他在战后根据自己的避难生涯写成了一本书,对战时的阅历和心态做了直接而宝贵的纪录。

1937年抗战的爆发改变了当时作为北京大学讲师的废名象牙之塔里的生活。按规定,北京大学只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才有资格去西南联合大学,废名则回到了老家湖北黄梅。经历了多次挈妇将雏弃家“跑反”的流徙,终在1939年,凭借从亲属那里借到的三元钱旅资,辗转到了一个乡村学校——金家寨小学教国语。半年后又赴临时设在五祖寺的黄梅县中学教英语,抗战胜利后才得以重返北大任教。1947年,应《文学杂志》的编者朱光潜之邀,废名创作了以自己故乡避难生活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从1947年6月到1948年11月在《文学杂志》连载,于是,就有了《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的面世。

读《坐飞机以后》之前的心理期待,是预期看到一部乡土乌托邦的图景,看到乱世中难得的世外桃源般的时光,正像废名在二、三十年代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桥》,勾勒的是田园牧歌的理想国图式那样,或者像1932年出版的小说《莫须有先生传》,描摹的是一种北京西山出离尘寰般的隐居生活。然而废名在《坐飞机以后》中的变格,着实令我吃惊。小说中的“莫须有先生”的形象当是《莫须有先生传》中的传主形象的赓续,1932年“版”的莫须有先生的形象是一个颇有点儿像堂吉诃德的喜剧人物,“对当时的所谓‘世道人心’,笑骂由之,嘲人嘲己,装痴卖傻,随口捉弄今人古人,雅俗并列”。废名创作这部小说时带有几分“涉笔成书”的游戏态度,尤其大肆玩弄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看来也有超前性的先锋叙述,但它除了叙述和文字的快感外,在内涵方面是较为空洞的,称《莫须有先生传》只是一部语言游戏和叙述游戏也不过分。所以到了四十年代,连莫须有先生本人对当初的自己也表示不甚满意,在《坐飞机以后》的“开场白”中莫须有先生即表示“我现在自己读着且感着惭愧哩”,《莫须有先生传》是自恋的镜像,是孤独的呓语。鲁迅当年称废名“过于珍惜他有限的‘哀愁’”,“只见其有意低回,顾影自怜之态”,是大体准确的评价。1947年的废名还称《莫须有先生传》中的“事实也都是假的,等于莫须有先生做了一场梦”,而《坐飞机以后》则“完全是事实,其中五伦俱全,莫须有先生不是过着孤独的生活了”。当然四十年代的莫须有先生依旧像《莫须有先生传》中一般自鸣得意,夸夸其谈,自我膨胀,但是这部新小说总体上看的确是废名极力声明的一部写实性的“传记文学”,除了莫须有先生这个名字是“莫须有”的之外,小说更接近于信史而远离虚构作品,基本上可以当作废名故乡避难生活的传记来看。而充斥于小说中的莫须有先生的长篇大论也值得我们从思想史的角度去认真对待,小说由此堪称是一部中国知识分子历经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涯的另类心史,是废名在小说中一再提及的“垂泣而道”之作,在某些段落可谓是忧愤之书,甚至可以说是像当年鲁迅那样忧愤深广。废名极力使读者改变对三十年代那个疯癫癫的莫须有先生的印象,以期引起读者对小说中的宏论充分重视,正是因为小说中表达的是废名在整个抗战期间避难乡间从事的思考,其中的思想大多关涉国计民生,伦理教育,生死大义,道德信仰,是从底层和苦难生活中逼出来的活生生的念头,而非象牙塔中的凭空玄想。我的以为废名在故乡过着隐士般生活的预期压根儿就是错的,正如小说所写:“莫须有先生现在正是深入民间,想寻求一个救国之道,哪里还有诗人避世的意思呢?”抗战阶段归乡避难反而给他提供了一个重新考察乡土民生和社会现实的历史机缘。小说由此呈现了与普通百姓打成一片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处境,传达了深入民间之后的沉潜的思索。我正是从一个作家的心灵历史和思想自传的角度看待这部小说,而这也恰恰符合废名对读者的要求。他一再声称“本书越来越是传记,是历史,不是小说”,读者也需要调整阅读心态,把莫须有先生的诸多惊世骇俗之论,看成是肺腑之言与庄重之语,是战时废名潜心思索的如实传达。其中的观念取向有些是当时知识界普遍共享的,有些则颇不合时宜,是独属于废名的观念和思想。虽然这些思想从形态上讲无疑是小说家言,既显得另类,又显得驳杂,并无系统性,但仍不失为考察四十年代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一个案例。其历史价值尚不在废名所标榜的“它可以说是历史,它简直还是一部哲学”,而在于它的真实性。当我们把小说当成作家真实经历和思想的“写实”性纪录,并从观念和价值层面进行观照,《坐飞机以后》就构成着四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知识分子多元思想取向的一部分,展示出颠沛流离的战争生涯带给中国知识者的新的复杂的历史视野。

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废名在小说开端就呼吁读者把小说当成历史和传记来认真对待,正像作者在小说中不惜篇幅地解读“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中的“龟”,称它“在地面,在水底,沉潜得很,它该如何地懂得此地,它不说话则已,它一说话我们便应该倾听了”。我们在今天听听莫须有先生历经战乱年代的不说则已的“垂泣之言”,恐怕也是不无意义的吧。

当初读林耀华的那本出色的社会学着作《金翼》,印象深刻的是书的结尾:时间是战争年代,爷爷带着孙子在田里播种,头上有日本人的飞机呼啸而过。孙子抬头看飞机,爷爷就教训他:别仰头看天,把种子埋到土里去。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一个时代的内在历史意蕴正在这一细节中“瞬间显现”,给人以惊鸿一瞥之感,似乎只有从人类学的层面才能对它进行更好的阐释。后来这种阅读感受在钱理群先生的文章中又得到了验证。钱理群曾这样表达他的一次阅读体验:“我至今也还记得我的一段阅读经验。在旅途中随便翻阅一本抗战时期一位美国医生写的见闻录,其中提到他目睹的一个细节:在战火纷飞之中一个农人依旧执犁耕田,战火平息后,周围的一切全被毁灭,只有这执犁的农人依旧存在。我立刻意识到,这正是我要努力寻找的,能够照亮一个时代的‘历史细节’:在这‘瞬间永恒’里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内容,同时又具有极其鲜明、生动的历史具体性。”

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梦寐以求与此相类的历史细节。赵园先生称:“我痛感我们的历史叙述中细节的缺乏,物质生活细节,制度细节,当然更缺少对于细节的意义发现。”这种“细节的缺乏”的现状,愈发彰显出此类细节的历史内容以及意蕴的丰富性。

这一类历史细节之所以蕴涵丰富,还在于当时过境迁之后,同一细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话语情境中往往可以阐释出迥然不同的意义,其中透露着历史观的深刻嬗变。废名在《坐飞机以后》中,也提供了类似的一个历史记忆:莫须有先生称自己记得从前在北平时,听人述说日俄战争的故事,日本与俄国两个国家在中国的领土辽东半岛作战,莫须有先生大发感慨:“就中国的国民说,这是如何的国耻,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中国国民却浑若无事地在战场上拾炮弹壳!”这一拾炮弹壳的史例也常见于其他文学和史学着述,堪称是日俄战争留给中国一代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深刻的历史记忆。

日俄战争给中国知识者带来的精神创伤除了这一拾炮弹壳的故事之外,更有名的自然是鲁迅当年在日本的亲身经历:

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的这段为人所熟的文字,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叙述中早已经成为一个经典的宏大叙事,业已构成一种“神话叙述”,从中可以引发出一系列神话:弃医从文的神话,现代文学的创始神话,国民性批判的神话以及由此衍生的启蒙主义的现代性神话。这一神话的其他相关语义则关涉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奴隶性,施以疗救的应该是蒙昧的灵魂,而不是身体等等……鲁迅的这一经历无疑凝聚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内容”,在以后不同的历史阶段中被后来人无数次再复述,是必然的,它的神话属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废名转述的国人拾炮弹壳的故事自然可以纳入这个神话中去。“莫须有先生那时少年热血,骂中国人是冷血动物。”所谓“少年热血”,流淌的正是与当年鲁迅愤而弃医从文相类似的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义的血液。

然而,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一拾炮弹壳的故事在《坐飞机以后》描写的四十年代抗战的历史情境中,获得了与当初启蒙主义历史语境完全不同的新的阐释。小说中这样写道:莫须有先生那时少年热血,而“现在深知不然,这个拾炮弹壳并不是做官贪污,无害于做国民者的天职,他把炮弹壳拾去有用处呀!他可以改铸自己家中的用具呀!他在造房子上有用呀!他在农具上有用呀!今番‘抗战建国’四个字如果完全做到了,便有赖于这个拾炮弹壳的精神!”“拾炮弹壳”摇身一变为一种国民精神,在消解了启蒙主义历史叙事的同时,建构了一种废名式的新的宏大话语,而其中的观念指向与当初的“少年热血”时代恰好是相反的。

废名对拾炮弹壳的历史细节的发现以及对其意义的两度阐释,与鲁迅的画片事件一样,都具有思想史的意义。在废名的四十年代的诠释中,拾炮弹壳的历史细节隐含了同样诸多的历史价值面向:对启蒙主义的反思,对历史进化论的批判,对民众的认同,对民族精神的重塑,其中最明显的变化表现在对民众的重新体认与对知识分子的省察与批判上。

莫须有先生称自己“在民国二十六年以前,完全不了解中国的民众。简直有点痛恨中国民众没出息”。但经历了抗战,废名始感到“没出息的是中国的读书人”,对中国的危亡,“大多数的民众完全不负责任”。相反,他赞赏的是民众在战火纷飞中拾炮弹壳的“精神”,认为其中隐含着平民百姓坚韧的求生意志和求存能力。有了亲身的“跑反”经历之后,废名更是感到求存是第一位的,并由此引发了他的以“求存”为前提的“奴隶观”:“中国地大民众,中国的民众求存之心急于一切,也善于求存,只要可以求存他们无所不用其极,他们没有做奴隶的意思,在求存之下无所谓奴隶。”“所以说中国的老百姓高兴做奴隶,那是无识者的话,中国的老百姓是奴隶于生存,奴隶于生存正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在废名的思想中,生存高于一切,而民众把生存放在首位,不仅不是奴隶,反而是做自己的主人的表现。这种“求存”的“无所不用其极”,恰恰反映了一种值得赞颂的民族精神:

中国的民族精神本来要看大多数的农民。……老百姓始终是忠于生活,内乱与老百姓不相干,外患与老百姓不相干,对于内忧外患老百姓不负责任。责任是少数野心家负的。是读书人负的。读书人在君权之下求荣,在夷狄之下求荣,他们始终是求荣,始终是奴隶,毫无益于国家民族。他们就是“死”,亦无益于国家民族。问题完全不在“死”的上面,在“生”的上面。气节亦不在“死”的上面,在“生”的上面。这个关系真是太大,因为是历史,是民族的命运,应向国人垂泣而道之。不是论过去的是非,是为将来的存亡,因为将来的祸患还是无穷的。中国的老百姓的求生的精神是中国民族所以悠长之故。

废名质疑了传统士大夫的“气节”观,认为问题的本质在“生存”而不在“死节”。尤其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老百姓的求生的意志反而更关乎民族大义。废名进而得出了酷似张爱玲在战争中的体悟。张爱玲把普通凡人看成“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总量”。与此类似,废名也把农人看成是社会的基础:“农人生活是真实的生活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在这里了。……中国的复兴向来是农民复兴的,因为他们的社会始终没有动摇。他们始终是在那里做他们的农民的,他们始终是在那里过家族生活的。”因此,称农人的生活事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不是废名的夸大其词,正是乡土农人构成了能够穿越战争时代的更永恒的存在,是历史的底色,是生活的基础,即使在战乱年代也隐忍求生,持续着自己的生活,并进而支撑着国家民族,使其命脉历经战争得以延续。他们象征的,正是张爱玲所说的人生中安稳绵长的一面。

废名在战乱中直接获得的前所未有的人生经验,在在印证他的上述观感。战争带给废名一家最直接的经验首先是“跑反”。废名故乡的“跑反”堪比汪曾祺描述的在大后方的“跑警报”,却更多一些久远的历史。“跑反”这两个字“简直是代代相传下来的,不然为什么那么说得自然呢,毫不须解释?莫须有先生小时便听见过了,那是指‘跑长毛的反’。总之天下乱了便谓之‘反’,乱了要躲避谓之‘跑反’。这当然与专制政体有关系,因为专制时代‘叛逆’二字翻成白话就是‘造反’,于是天下乱了谓之‘反’了……而且这个乱一定是天下大乱,并不是局部的乱,局部的乱他们谓之‘闹事’。‘闹事’二字是一个价值判断,意若曰你可以不必闹事了。若跑反则等于暴风雨来了,人力是无可奈何的。他们不问是内乱是外患,一样说:‘反了,要跑反了。’”废名在这里不厌其烦地解释“跑反”及其与“闹事”的区别,并不是热衷于辨析词义及其沿革,而是揭示一个在民间有长久积淀的语汇其历史内涵的丰富性。“跑反”已经成为民间的持久记忆以及战乱年代的恒常的生存方式,甚至蕴涵着乡民的生存哲学和智慧。在废名的描述中,跑反的不仅仅是人,相反,“人尚在其次,畜居第一位,即是一头牛,其次是一头猪,老头儿则留在家里看守房子,要杀死便杀死”,反而有一种豁出去了的镇定,倒是跑反者每每谈“跑反”而色变。当然跑得次数多了就也并非总是惊慌失措,农人们在跑反的间歇依旧聚众打牌,或者在竹林间谈笑自若地纳凉,令莫须有先生很佩服他们的冷静。莫须有先生的儿子纯,就是在一次次跑反的经历中伴随着“牛的沉默猪的惶惑”一点点长大起来,逐渐也不用爸爸抱着,而能自己跑反了,最终则学会了把跑反当成新奇的“探访”,每次到一个新的地方去避难,都感到兴奋和喜悦。当然孩子们更多获得的是“避难人的机警,不,简直可以说是智慧”。至于莫须有先生的逃难生涯则使得作为新文学作家的他神经更为敏感,脑细胞也特别活跃。逃难的过程中大脑里往往比平时充斥着更多的奇思异想,同时也激活了他的历史感,觉得“写在纸上的历史缺少真实性”,而真正的历史是在眼前获得现实印证的历史。莫须有先生在跑反的路上,就把自己同民族历史真正联系了起来:

眼前的现实到底是历史呢?是地理呢?明明是地理,大家都向着多山的区域走。但中国历史上的大乱光景一定都是如此,即是跑反,见了今日的同胞,不啻见了昔日的祖先了。故莫须有先生觉得眼前是真正的历史。

这种把空间时间化,并在“今日的同胞”中晤面“昔日的祖先”,都是一种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特殊体验,只有借助战乱的经历才能获得。

与对农人百姓的礼赞形成对照的,是废名对读书人的态度。废名以在野之身,对政府、官僚和读书人都极尽挖苦嘲讽,其中对读书人的批判尤其尖刻。如果说钱钟书的《围城》是从“人”性的角度居高临下审视知识分子,而废名则是站在底层的乡土和农民的视角对知识分子进行拷问:“同莫须有先生一样在大都市大学校里头当教员的人,可以说是没有做过‘国民’。做国民的痛苦,做国民的责任,做国民的义务,他们一概没有经验。这次抗战他们算是逃了难,算是与一般国民有共同的命运,算是做了国民了。”但是多少令废名愤愤不平的是,这些大学里的教授并没有做多久“国民”,经历了最初的颠沛流离之后,与老百姓相比,他们的身份依然特殊:“逃难逃到一定的地方以后,他们又同从前在大都市里一样,仍是特殊阶级,非国民阶级。”而废名本人则始终侧身于乡下百姓之中,虽称不上患难与共,但却是感同身受,同时感到自己已然获得了置身于“特殊阶级”之外的资格,平添了一种额外的批评权力,对“特殊阶级”批判起来更显得理直气壮,无所顾忌:“中国的读书人无识,而且无耻,势非亡国不可”;“中国之难治”,恰恰“因为读书人都成了小人”;读书人“一做官便与民无关。所以中国向来是读书人亡国的,因为读书人做官”……这种读书人误国亡国论在战争背景下并不新鲜。与五四时期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高位”相比较,战争年代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与平民百姓一样经历了流离失所的过程,成为重新寻求归宿的流亡者,历史地位也跌到了五四以来的最低位。在四十年代“农民崇拜”,“土地崇拜”,“英雄崇拜”的文学思潮背景下,知识者对土地和大众的认同与回归是有历史的合理的方面的。但是像废名这样笼统的视读书人为无识无耻的“小人”,把亡国的责任推给他们,在读书人身上倾泻自己的义愤,则有鲜明的道德主义倾向,恐怕是欠缺历史感的。

废名在《坐飞机以后》中令人侧目的还有对五四的批判。这种批判直接构成了与五四时期启蒙主义立场的反差,可以说与八、九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者不谋而合,但是却“超前”了近半个世纪。

在四十年代末行将改朝换代的历史之际,也正是五四运动被进一步神话的时期。在废名创作《坐飞机以后》的同期,1948年5月4日,全国的青年学生也在庆祝五四运动,并把五四运动视为爱国、自由、真理、和平的始端,五四是“扫荡千古魔毒”、“文化革新”、打破强权、追求光明的五四,是“不死的国魂”之象征的五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五四也获得了全新的历史内涵,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也被重估。邵荃麟即曾撰文批判把五四看作“单纯的资本主义文化运动”的“曲解”,指出这是“漠视了‘五四’的人民意义,漠视了‘五四’以来人民革命的传统与力量”,并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是五四精神的真正继承者,而“毛泽东思想”正是“‘五四’以来,也是几千年以来中国文化上最大的成果”。文艺理论家以及青年一代对五四不约而同地重新加以阐释,赋予它更新更丰富的历史意义,其中的诸多意义自然是五四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或者是历史性地衍生出来的。在这种“与时俱进”重估热潮中,废名对五四的批判有点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意味,其思想不合时宜也是必然的。这种与当时天下大势的逆反,也是《坐飞机以后》显得另类的表现。

从道德角度着眼,废名认为五四正标志着道德的退步,既使人听从了感官、欲念,又取知识与科学至上主义,于是,“中国的乱从五四运动起”,故废名称“五四是罪魁祸首”。五四运动之所以是“乱”之肇始,其最主的原因是五四选择了进化论的历史逻辑。废名对五四的批判,也集中在对进化论的历史观的质疑:

什么叫做进化呢?你们为什么不从道德说话而从耳目见闻呢?你们敢说你们的道德高于孔夫子吗?高于释迦吗?如果道德不足算,要夸耳目见闻,要夸知识,须知世界的大乱便根源于此了,知识只不过使得杀人的武器更加厉害而已。进化论是现代战争之源,而世人不知。人生的意义是智慧,不是知识,智慧是从德行来的,德行不是靠耳目,反而是拒绝耳目的,所谓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则人不是动物,真理不是进化了,圣人是真理的代表了,故孟子说“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人而不信圣人,天下便将大乱。所以中国的乱从五四运动起,而世人不知。

废名之所以把进化论看成是“现代战争之源”,是天下大乱的根源,还因为滥觞于进化论的是一种斗争学说,这种“斗争学说将把同情心都毁掉了,确乎是洪水猛兽的。将来的人吃人等于我们现在食肉了”。这也堪称是有几分先见之明的论断。因此废名断言进化论是“举世的妄想”,“是毫没有真理的根据的,简直是邪说”。人类以各种名义进行的争斗、屠杀乃至战争,都与进化论和斗争学说密切相关。因此,废名感到天降大任到了自己的肩上,这个大任就是与进化论这个“大敌人”作战,破掉这“举世的妄想”,并怀抱誓死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莫须有先生是预备以身殉道的,世人如指出莫须有先生的话说错了,莫须有先生便自己割掉舌头。”后来的历史自然证明莫须有先生“话说错了”,而他自己“割掉舌头”的预言也一语成谶。因为他的这些思想显然无法得到新的社会历史阶段的包容:“莫须有先生更想,中国的几派人都是中了进化论的毒。其实大家都不是研究生物学,何以断章取义便认为是天经地义呢?这个天经地义便是说一切是进化的,后来的是对的。共产党不必说,最后的是对的,所以最后的革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即如胡适之先生的《白话文学史》,何尝不是最后的是对的呢?因为以前的文学都是向着白话文学进步的。”

这种进步史观,就是历史向我走来,舍我其谁的决定论。而历经战乱的废名,对历史理性和进步的神话以及本质规律、今必胜昔诸种范畴都产生了怀疑。与对进化论的怀疑相关,废名质疑的还有理智的限度,指出“理智造假”的欺瞒性。而与所谓的理智相比,他宁肯相信事实:“莫须有先生毅然决然地信任老百姓的话,他简直这样地告诉自己:‘乡下人的话大约都是事实。’因为是事实,所以无须乎用理智去推断了。若以理推,则人类不应该有战争,除了战争难道没有合理的解决吗?”推理无法带来真理判断,而当今的人类,正是“以理智为工具而走入迷途”。用今天的惯用话语来说,废名在《坐飞机以后》中体现出一种对历史理性的反思,他看出了理性主义、进化论思想所带来我对战争是怎样具体改变了作家的生存处境和思想观念这一课题深感兴趣。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周作人、卞之琳、冯至、师陀、路翎、废名等中国现代作家多可以此入手进行研究,进而探究战争带给他们的新的创作风貌和精神面向。在我看来,其中的废名更是一个难得的范例,只有他在整个抗战期间真正回归了底层,与乡民一起避难,并有战时直接在乡间从事中小学教育的经验。他在战争时期的生活经历和视野因此也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尤其是他在战后根据自己的避难生涯写成了一本书,对战时的阅历和心态做了直接而宝贵的纪录。

1937年抗战的爆发改变了当时作为北京大学讲师的废名象牙之塔里的生活。按规定,北京大学只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才有资格去西南联合大学,废名则回到了老家湖北黄梅。经历了多次挈妇将雏弃家“跑反”的流徙,终在1939年,凭借从亲属那里借到的三元钱旅资,辗转到了一个乡村学校——金家寨小学教国语。半年后又赴临时设在五祖寺的黄梅县中学教英语,抗战胜利后才得以重返北大任教。1947年,应《文学杂志》的编者朱光潜之邀,废名创作了以自己故乡避难生活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从1947年6月到1948年11月在《文学杂志》连载,于是,就有了《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的面世。

读《坐飞机以后》之前的心理期待,是预期看到一部乡土乌托邦的图景,看到乱世中难得的世外桃源般的时光,正像废名在二、三十年代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桥》,勾勒的是田园牧歌的理想国图式那样,或者像1932年出版的小说《莫须有先生传》,描摹的是一种北京西山出离尘寰般的隐居生活。然而废名在《坐飞机以后》中的变格,着实令我吃惊。小说中的“莫须有先生”的形象当是《莫须有先生传》中的传主形象的赓续,1932年“版”的莫须有先生的形象是一个颇有点儿像堂吉诃德的喜剧人物,“对当时的所谓‘世道人心’,笑骂由之,嘲人嘲己,装痴卖傻,随口捉弄今人古人,雅俗并列”。废名创作这部小说时带有几分“涉笔成书”的游戏态度,尤其大肆玩弄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看来也有超前性的先锋叙述,但它除了叙述和文字的快感外,在内涵方面是较为空洞的,称《莫须有先生传》只是一部语言游戏和叙述游戏也不过分。所以到了四十年代,连莫须有先生本人对当初的自己也表示不甚满意,在《坐飞机以后》的“开场白”中莫须有先生即表示“我现在自己读着且感着惭愧哩”,《莫须有先生传》是自恋的镜像,是孤独的呓语。鲁迅当年称废名“过于珍惜他有限的‘哀愁’”,“只见其有意低回,顾影自怜之态”,是大体准确的评价。1947年的废名还称《莫须有先生传》中的“事实也都是假的,等于莫须有先生做了一场梦”,而《坐飞机以后》则“完全是事实,其中五伦俱全,莫须有先生不是过着孤独的生活了”。当然四十年代的莫须有先生依旧像《莫须有先生传》中一般自鸣得意,夸夸其谈,自我膨胀,但是这部新小说总体上看的确是废名极力声明的一部写实性的“传记文学”,除了莫须有先生这个名字是“莫须有”的之外,小说更接近于信史而远离虚构作品,基本上可以当作废名故乡避难生活的传记来看。而充斥于小说中的莫须有先生的长篇大论也值得我们从思想史的角度去认真对待,小说由此堪称是一部中国知识分子历经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涯的另类心史,是废名在小说中一再提及的“垂泣而道”之作,在某些段落可谓是忧愤之书,甚至可以说是像当年鲁迅那样忧愤深广。废名极力使读者改变对三十年代那个疯癫癫的莫须有先生的印象,以期引起读者对小说中的宏论充分重视,正是因为小说中表达的是废名在整个抗战期间避难乡间从事的思考,其中的思想大多关涉国计民生,伦理教育,生死大义,道德信仰,是从底层和苦难生活中逼出来的活生生的念头,而非象牙塔中的凭空玄想。我的以为废名在故乡过着隐士般生活的预期压根儿就是错的,正如小说所写:“莫须有先生现在正是深入民间,想寻求一个救国之道,哪里还有诗人避世的意思呢?”抗战阶段归乡避难反而给他提供了一个重新考察乡土民生和社会现实的历史机缘。小说由此呈现了与普通百姓打成一片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处境,传达了深入民间之后的沉潜的思索。我正是从一个作家的心灵历史和思想自传的角度看待这部小说,而这也恰恰符合废名对读者的要求。他一再声称“本书越来越是传记,是历史,不是小说”,读者也需要调整阅读心态,把莫须有先生的诸多惊世骇俗之论,看成是肺腑之言与庄重之语,是战时废名潜心思索的如实传达。其中的观念取向有些是当时知识界普遍共享的,有些则颇不合时宜,是独属于废名的观念和思想。虽然这些思想从形态上讲无疑是小说家言,既显得另类,又显得驳杂,并无系统性,但仍不失为考察四十年代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一个案例。其历史价值尚不在废名所标榜的“它可以说是历史,它简直还是一部哲学”,而在于它的真实性。当我们把小说当成作家真实经历和思想的“写实”性纪录,并从观念和价值层面进行观照,《坐飞机以后》就构成着四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知识分子多元思想取向的一部分,展示出颠沛流离的战争生涯带给中国知识者的新的复杂的历史视野。

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废名在小说开端就呼吁读者把小说当成历史和传记来认真对待,正像作者在小说中不惜篇幅地解读“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中的“龟”,称它“在地面,在水底,沉潜得很,它该如何地懂得此地,它不说话则已,它一说话我们便应该倾听了”。我们在今天听听莫须有先生历经战乱年代的不说则已的“垂泣之言”,恐怕也是不无意义的吧。

当初读林耀华的那本出色的社会学着作《金翼》,印象深刻的是书的结尾:时间是战争年代,爷爷带着孙子在田里播种,头上有日本人的飞机呼啸而过。孙子抬头看飞机,爷爷就教训他:别仰头看天,把种子埋到土里去。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一个时代的内在历史意蕴正在这一细节中“瞬间显现”,给人以惊鸿一瞥之感,似乎只有从人类学的层面才能对它进行更好的阐释。后来这种阅读感受在钱理群先生的文章中又得到了验证。钱理群曾这样表达他的一次阅读体验:“我至今也还记得我的一段阅读经验。在旅途中随便翻阅一本抗战时期一位美国医生写的见闻录,其中提到他目睹的一个细节:在战火纷飞之中一个农人依旧执犁耕田,战火平息后,周围的一切全被毁灭,只有这执犁的农人依旧存在。我立刻意识到,这正是我要努力寻找的,能够照亮一个时代的‘历史细节’:在这‘瞬间永恒’里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内容,同时又具有极其鲜明、生动的历史具体性。”

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梦寐以求与此相类的历史细节。赵园先生称:“我痛感我们的历史叙述中细节的缺乏,物质生活细节,制度细节,当然更缺少对于细节的意义发现。”这种“细节的缺乏”的现状,愈发彰显出此类细节的历史内容以及意蕴的丰富性。

这一类历史细节之所以蕴涵丰富,还在于当时过境迁之后,同一细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话语情境中往往可以阐释出迥然不同的意义,其中透露着历史观的深刻嬗变。废名在《坐飞机以后》中,也提供了类似的一个历史记忆:莫须有先生称自己记得从前在北平时,听人述说日俄战争的故事,日本与俄国两个国家在中国的领土辽东半岛作战,莫须有先生大发感慨:“就中国的国民说,这是如何的国耻,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中国国民却浑若无事地在战场上拾炮弹壳!”这一拾炮弹壳的史例也常见于其他文学和史学着述,堪称是日俄战争留给中国一代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深刻的历史记忆。

日俄战争给中国知识者带来的精神创伤除了这一拾炮弹壳的故事之外,更有名的自然是鲁迅当年在日本的亲身经历:

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的这段为人所熟的文字,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叙述中早已经成为一个经典的宏大叙事,业已构成一种“神话叙述”,从中可以引发出一系列神话:弃医从文的神话,现代文学的创始神话,国民性批判的神话以及由此衍生的启蒙主义的现代性神话。这一神话的其他相关语义则关涉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奴隶性,施以疗救的应该是蒙昧的灵魂,而不是身体等等……鲁迅的这一经历无疑凝聚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内容”,在以后不同的历史阶段中被后来人无数次再复述,是必然的,它的神话属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废名转述的国人拾炮弹壳的故事自然可以纳入这个神话中去。“莫须有先生那时少年热血,骂中国人是冷血动物。”所谓“少年热血”,流淌的正是与当年鲁迅愤而弃医从文相类似的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义的血液。

然而,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一拾炮弹壳的故事在《坐飞机以后》描写的四十年代抗战的历史情境中,获得了与当初启蒙主义历史语境完全不同的新的阐释。小说中这样写道:莫须有先生那时少年热血,而“现在深知不然,这个拾炮弹壳并不是做官贪污,无害于做国民者的天职,他把炮弹壳拾去有用处呀!他可以改铸自己家中的用具呀!他在造房子上有用呀!他在农具上有用呀!今番‘抗战建国’四个字如果完全做到了,便有赖于这个拾炮弹壳的精神!”“拾炮弹壳”摇身一变为一种国民精神,在消解了启蒙主义历史叙事的同时,建构了一种废名式的新的宏大话语,而其中的观念指向与当初的“少年热血”时代恰好是相反的。

废名对拾炮弹壳的历史细节的发现以及对其意义的两度阐释,与鲁迅的画片事件一样,都具有思想史的意义。在废名的四十年代的诠释中,拾炮弹壳的历史细节隐含了同样诸多的历史价值面向:对启蒙主义的反思,对历史进化论的批判,对民众的认同,对民族精神的重塑,其中最明显的变化表现在对民众的重新体认与对知识分子的省察与批判上。

莫须有先生称自己“在民国二十六年以前,完全不了解中国的民众。简直有点痛恨中国民众没出息”。但经历了抗战,废名始感到“没出息的是中国的读书人”,对中国的危亡,“大多数的民众完全不负责任”。相反,他赞赏的是民众在战火纷飞中拾炮弹壳的“精神”,认为其中隐含着平民百姓坚韧的求生意志和求存能力。有了亲身的“跑反”经历之后,废名更是感到求存是第一位的,并由此引发了他的以“求存”为前提的“奴隶观”:“中国地大民众,中国的民众求存之心急于一切,也善于求存,只要可以求存他们无所不用其极,他们没有做奴隶的意思,在求存之下无所谓奴隶。”“所以说中国的老百姓高兴做奴隶,那是无识者的话,中国的老百姓是奴隶于生存,奴隶于生存正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在废名的思想中,生存高于一切,而民众把生存放在首位,不仅不是奴隶,反而是做自己的主人的表现。这种“求存”的“无所不用其极”,恰恰反映了一种值得赞颂的民族精神:

中国的民族精神本来要看大多数的农民。……老百姓始终是忠于生活,内乱与老百姓不相干,外患与老百姓不相干,对于内忧外患老百姓不负责任。责任是少数野心家负的。是读书人负的。读书人在君权之下求荣,在夷狄之下求荣,他们始终是求荣,始终是奴隶,毫无益于国家民族。他们就是“死”,亦无益于国家民族。问题完全不在“死”的上面,在“生”的上面。气节亦不在“死”的上面,在“生”的上面。这个关系真是太大,因为是历史,是民族的命运,应向国人垂泣而道之。不是论过去的是非,是为将来的存亡,因为将来的祸患还是无穷的。中国的老百姓的求生的精神是中国民族所以悠长之故。

废名质疑了传统士大夫的“气节”观,认为问题的本质在“生存”而不在“死节”。尤其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老百姓的求生的意志反而更关乎民族大义。废名进而得出了酷似张爱玲在战争中的体悟。张爱玲把普通凡人看成“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总量”。与此类似,废名也把农人看成是社会的基础:“农人生活是真实的生活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在这里了。……中国的复兴向来是农民复兴的,因为他们的社会始终没有动摇。他们始终是在那里做他们的农民的,他们始终是在那里过家族生活的。”因此,称农人的生活事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不是废名的夸大其词,正是乡土农人构成了能够穿越战争时代的更永恒的存在,是历史的底色,是生活的基础,即使在战乱年代也隐忍求生,持续着自己的生活,并进而支撑着国家民族,使其命脉历经战争得以延续。他们象征的,正是张爱玲所说的人生中安稳绵长的一面。

废名在战乱中直接获得的前所未有的人生经验,在在印证他的上述观感。战争带给废名一家最直接的经验首先是“跑反”。废名故乡的“跑反”堪比汪曾祺描述的在大后方的“跑警报”,却更多一些久远的历史。“跑反”这两个字“简直是代代相传下来的,不然为什么那么说得自然呢,毫不须解释?莫须有先生小时便听见过了,那是指‘跑长毛的反’。总之天下乱了便谓之‘反’,乱了要躲避谓之‘跑反’。这当然与专制政体有关系,因为专制时代‘叛逆’二字翻成白话就是‘造反’,于是天下乱了谓之‘反’了……而且这个乱一定是天下大乱,并不是局部的乱,局部的乱他们谓之‘闹事’。‘闹事’二字是一个价值判断,意若曰你可以不必闹事了。若跑反则等于暴风雨来了,人力是无可奈何的。他们不问是内乱是外患,一样说:‘反了,要跑反了。’”废名在这里不厌其烦地解释“跑反”及其与“闹事”的区别,并不是热衷于辨析词义及其沿革,而是揭示一个在民间有长久积淀的语汇其历史内涵的丰富性。“跑反”已经成为民间的持久记忆以及战乱年代的恒常的生存方式,甚至蕴涵着乡民的生存哲学和智慧。在废名的描述中,跑反的不仅仅是人,相反,“人尚在其次,畜居第一位,即是一头牛,其次是一头猪,老头儿则留在家里看守房子,要杀死便杀死”,反而有一种豁出去了的镇定,倒是跑反者每每谈“跑反”而色变。当然跑得次数多了就也并非总是惊慌失措,农人们在跑反的间歇依旧聚众打牌,或者在竹林间谈笑自若地纳凉,令莫须有先生很佩服他们的冷静。莫须有先生的儿子纯,就是在一次次跑反的经历中伴随着“牛的沉默猪的惶惑”一点点长大起来,逐渐也不用爸爸抱着,而能自己跑反了,最终则学会了把跑反当成新奇的“探访”,每次到一个新的地方去避难,都感到兴奋和喜悦。当然孩子们更多获得的是“避难人的机警,不,简直可以说是智慧”。至于莫须有先生的逃难生涯则使得作为新文学作家的他神经更为敏感,脑细胞也特别活跃。逃难的过程中大脑里往往比平时充斥着更多的奇思异想,同时也激活了他的历史感,觉得“写在纸上的历史缺少真实性”,而真正的历史是在眼前获得现实印证的历史。莫须有先生在跑反的路上,就把自己同民族历史真正联系了起来:

眼前的现实到底是历史呢?是地理呢?明明是地理,大家都向着多山的区域走。但中国历史上的大乱光景一定都是如此,即是跑反,见了今日的同胞,不啻见了昔日的祖先了。故莫须有先生觉得眼前是真正的历史。

这种把空间时间化,并在“今日的同胞”中晤面“昔日的祖先”,都是一种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特殊体验,只有借助战乱的经历才能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