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作品选读_第1页
唐宋文学作品选读_第2页
唐宋文学作品选读_第3页
唐宋文学作品选读_第4页
唐宋文学作品选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宋文学作品选读花间词《花间集》与《花间集序》创作目的——“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妖之态”,主要供给“锦筵公子、绣幌佳人”以歌唱、欣赏;总体内容总体内容——“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孙光宪《生查子》:“春鬓与春愁,何事年年有,半为枕前人,半为花间酒。”王衍《醉妆词》:“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都为花间酒。”基本风格合律:“响遏行云,字字而偏偕凤律”;香艳:“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所谓词为艳科。花间词以艳情、爱情为突出主题,以女性形象为优势性意象,以婉约柔美为基本风格,奠定了词的本色论体系,标志了词的完全成熟。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王国维《人间词话》:“画屏金鹧鸪”《梦江南》(梳洗罢)“似有唐人绝句风调”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女冠子》)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女冠子》)深夜归来长酩酊,扶入流舒犹未醒,醺醺酒气麝兰和。惊睡觉,笑呵呵,尝道人生能几何?(《天仙子》)南唐词有浓重的感伤情调,显得雅致、蕴藉,气象有所扩大,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而直接的推动作用。南唐词人中著名的有冯延巳、李璟等,而以后主李煜成就最高。李煜《古今词话》:“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一般都以李煜亡国被俘为界,把他的词作分为两个时期。李煜前期的李煜风流潇洒,醉酒欢歌,词作主要是反映宫廷豪华生活与男欢女爱之情,大抵声色豪奢,风情旖旎,虽多思想空虚之作,但词采华丽,情真景切,在鲜明生动的形象中显示出妩媚的情态,艺术风味比较浓郁。李煜后期则几乎都是“日夕以泪洗面”的深哀巨痛。大多怀恋旧时光景,感叹个人遭际,感情真挚,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但思想则显得消沉,反映了失去政权的君主的亡国之悲。《人间词话》:后主之詞,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及《破阵子》(四十年来)、《忆江南》(多少恨)及《乌夜啼》(林花谢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李煜沈际飞《南唐二主词汇笺》:“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曕、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4:“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王国维更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为之词。”范仲淹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渔家傲》《苏幕遮》欧阳修基本延续五代以来柔曼婉约的风格传统,多用小令,写相思离别之苦。又于“因循中求变”,能细腻刻画人物的内心情态,为宋词发展开启了新路。欧阳修有以柔情胜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深致的如《蝶恋花.庭院深深》。并十首《采桑子》,例属山水词,即景抒怀,笔触疏朗,如第四首“群芳过后”,就显得立意新颖,构思别致。前人曾说:“即以词言,亦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蝶恋花.庭院深深》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古今词话》引清人毛先舒语)有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三月暮’点季节,‘风雨’点气候,‘黄昏’点时刻,三层渲染,才逼出‘无计’句来。”(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柳永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笙歌艳舞、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柳词的思想内容1、都市承平气象,以写杭州西湖的《望海潮》最为著名。2、羁旅行役之愁,如可做姊妹篇论的《雨霖铃》和《八声甘州》。3、风月青楼之情,如《定风波.自春来》、《锦堂春.坠髻慵梳》等。柳词的艺术成就1、大力创制慢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力。2、由比兴为主转为赋体,“以赋为词”。3、善于开合点染。4、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雅俗并陈。5、讲究音韵格律,能“得音调之正”。《望海潮》总序:杭州——1、历史久、形势盛;2、市容美、人口众;3、江面宽、波涛险;4、物资足、市民富。特写:西湖——山水、花卉、音乐、人物、气派、赏玩、地位和影响苏轼《白雨斋词话》说:“人知东坡古诗、古文卓绝百代,不知东坡之词尤出诗文之右。”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轼认识上“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地位。内容上,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开拓了词境。写景、咏物、悼亡、抒情、咏史、怀古、说理、谈禅,几乎“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语言风格上,以豪放为基调,一变花间词人剪红掇翠、镂金错采的词汇,大量化用陶、李、杜、韩等前人诗句入词,偶尔还活用当时口语,增强了词的表现力,给人新颖朴素之感,并有一种和谐自然之美。苏词名篇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吐诉自己的人生感慨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抒写亲人师友间的深厚情谊如《江城子.十年生死》、《水调歌头.中秋》描绘山川景色和农村生活场景如《浣溪纱.蔌蔌衣巾》咏写特定事象以显情志如《卜算子》、《水龙吟》苏门四学士: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年少随我追凉,晚寻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秦观北宋后期继苏轼之后最重要的词家当推秦观、贺铸和周邦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秦词“情韵兼胜”。所谓情胜,主要是指秦词的情感状态极为丰富。首先是和婉纯正之情,如《鹊桥仙》(纤云弄巧),后人誉为“咏七夕之首”。又《望海潮》(梅英疏淡)人称其似“陈隋小赋”。秦观其次是清丽凄婉之情,秦词善用凄迷的景色、婉转乐调和浅近流畅的语言去细腻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多在清新艳丽的背景上抒发凄凉哀婉之情,如《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第三是凄厉黯淡之情,如《踏莎行》(雾失楼台)。王士祯说,词中“高山流水之悲,千载而下,令人腹痛”;以至有人称他也是“古之伤心人”;尤其末句堪称绝唱,相传苏轼还把此句书于纸扇,以示朝夕纪念。所谓“韵胜”,主要指秦词富于风韵、气韵、韵味,如张炎说秦观“情词淡雅,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贺铸张耒《东山词序》分其词为两类:一即悲壮如苏李者,如《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为词史上第一首长调“游侠词”。另一类是幽洁如屈宋者,如作为艳情词的《青玉案》(凌波不过)及悼亡词《鹧鸪天》。《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生死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梁梦,辞丹凤;明月共,蒙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鶡弁如云众,共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周邦彦善于化用典故和前人词句,刘克庄《后山诗话》甚至说他“颇偷古句”,如《西河.金陵怀古》。善于运用浅俗的口语和民间俚句,如《六丑》(正单衣试酒)。对事物的观察十分细腻,对意象的选择特别讲究,所以语言的表现力很强,如《苏幕遮》(燎沉香)。西河·金陵怀古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莫愁乐》:“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李清照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清.李调元)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词论》:词“乃别是一家”以靖康之难也就是宋室南渡为界,易安词在表现内容和艺术风姿上有很大差异。前期词多写闺怨相思,离愁别绪,往往感情诚挚,情调明朗、轻快,风格清丽深婉。如《如梦令》二首,一曲“常记溪亭日暮”,一曲“昨夜雨疏风骤”;《点绛唇》(蹴罢秋千)、《一剪梅》(红藕香残);及《醉花阴》。《醉花阴》陈廷焯认为它“深情苦调”,开了金元曲子的先声。“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元伊士珍《琅环记》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明》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后期词南渡以后,由于国破家亡,离乡背井,李清照饱尝了颠沛流离、骨肉分散的痛苦,这以后的词作则十分真切地表露了她晚年的凄凉身世和愁苦之情,或托物寄意,或触景兴感,都委婉深沉地抒发了她的乡关之思、故土之恋和亡国破家之痛,尽管一般都比较悲凉、沉郁,但无疑都饱含了爱国情感。如《声声慢》。《声声慢》的艺术性(一)迭字运用,创意出奇(二)叙写伤感,层次分明(三)藉景象描述,表现悲戚心情(四)以声摹情,展现乐章之美写“愁”的艺术性前期的“愁”还是闲愁、轻愁,是闺阁之愁,显得柔媚,清灵,如《凤凰台上忆吹箫》后期的“愁”就更深挚凝重,更沉痛凄厉,是由乡关之思、家国之念、身世之苦交织而成的浓愁,比如《永遇乐》(落日熔金)、《武陵春》(风住尘香)陆游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婉·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沈园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辛弃疾南宋一位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有将相之才的爱国志士,也是一位“横絶六合,扫空万古”的爱国词人。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其《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多首,数量之大,为两宋词人之冠。辛词鉴赏辛词首先以抒写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调。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鷓鸪天》(壮岁旌旗)辛弃疾有时还即景抒怀,通过登临游览一类题材,来表现渴望报国而报国无路的忧愤。象《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词鉴赏在辛弃疾的爱国词中,也有通篇象征、比兴,写得含蓄委婉、缠绵悱恻的,如《摸鱼儿》(更能消)、《青玉案.元夕》。农村词:有写农村自然风物的,有写农村劳动生活的,也有写农民的日常生活情趣的,这方面堪称代表的作品如《清平乐.村居》和《西江月》(明月别枝)。辛词的艺术性元好问说:“乐府以来,东坡第一,以后便到稼轩”。稼轩在词坛上的地位,首先表现在他继苏轼之后极大地发展了豪放词风。辛词笔势雄健,意气纵横,正可谓“豪杰之词”。相比之下,苏词豪放还偏重于旷,是豪放旷达;而辛词豪放更偏重于雄,是悲壮豪雄。有人说苏轼豪放,是“衣冠伟人”,稼轩豪放,是“弓刀游侠”。辛词的艺术性其次,辛弃疾还继柳永、苏轼之后,极大地拓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宋词艺术做出了独特贡献。主要是:1、以典故为词,如《水龙吟》、《永遇乐》;2、以比兴为词,或以景物节序起兴,或以香草美人作比,如《摸鱼儿》、《青玉案》诸篇。3、以议论为词,《稼轩词跋》说:“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善评也。”4、以散文为词,辛词语言精美工巧,而又通俗清新,特别是善于以散文句式入词,以口语入词,或者点化前人诗句成语,有着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姜夔一个介于清客与隐士之间的人物,又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名士,他能写诗,懂书法,精通古乐韵律、能自创新声,而最以词名,有谓“词中之圣”者。姜词在题材内容上不过感时述怀、写景咏物、恋情酬答、纪游节序而已,直接反映社会现实较为深刻的作品很少,且情调多显婉约低沉。宋翔凤《乐府余论》称“其流落江湖,不忘君国,皆借托比兴于长短句寄之。如《齐天乐》,伤二帝北狩也;《扬州慢》,惜无意恢复也;《暗香》、《疏影》,恨偏安也。”《扬州慢》对比鲜明,结构严密意境幽冷、语韵典雅雅洁清空——清雅:就清而言,有清空、清虚、清幽、清刚、清劲等说辞;以雅而论,则有骚雅、古雅、高雅、醇雅、雅洁之称。绝大部分白石词,确实是以清雅之辞,抒清雅之情,表现幽趣和冷美;或咏清雅之物,写清雅之意,遗貌取神而寄托遥深。这种风格既不同于婉约词的偏于阴柔,又不同于豪放词的过于阳刚,而是以洗练空明的语言,清新刚健的笔调,写低回幽远的心境。史达祖

善咏物,刻划精工,形神兼备。姜夔称其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双双燕.咏燕》:妙在赋予双燕以人的感情灵性,她们如同一对热恋的情人,双飞双栖,甜美温馨。“软语商量不定”,“翠尾分开红影”,写燕语、燕飞,传神入妙,巧夺天工。词句句写燕,处处使人看到燕的动作、形态、情韵,而通篇不出“燕”字,手法之工妙,令人叫绝。

宋诗之王禹偁白体诗人:“士大夫皆宗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放达有唐惟白傅,纵横吾宋是黄州”。《村行》:开头六句写乐景,后面两句抒哀情,表现了以山水田园自娱的达观情怀,也暗寓了内心的失意孤独之感。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稳,视听结合,色香俱佳,很见艺术性。宋诗之林逋晚唐体诗人:性好恬淡,不慕荣利,自隐于西湖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又终身不娶,好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山园小梅》,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被认为“曲尽梅之体态”。《相思令》: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宋诗之欧阳修《戏答元珍》朱熹:“以诗言之,是第一等好诗;以议论言之,是第一等好议论”,如《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宋诗之王安石1以晚年罢相为界,王安石诗歌创作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作诗主学杜甫、韩愈,尤其能得晚唐风骨诗之长,一般都内容充实,富于政治性和战斗锋芒,能揭露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同情人民疾苦,比较鲜明地表现出他作为大政治家的见识、情怀。如《河北民》。宋诗之王安石2同时他还有很多咏史诗,常常借古事发挥进步的政治理想,更有的还能在前人未到处立论,或者别出新意,如《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结构:初出——枉杀——忆南——慰北宋诗之王安石3晚年罢相隐居以后,王安石的生活和心情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期间他好登山临水,赠别酬答,写了很多描写自然山水的近体绝句,如《北陂杏花》、《泊船瓜州》等,这类作品都显得新颖别致而雅丽精绝,能以轻倩之笔写淡远之思,造语工致而律法精严,以独特风姿被誉为“半山体”或“王荆公体”,很得后来诗人看好,如黄庭坚就说:“荆公之诗,暮年方妙。”并因此而被看作“苏黄前导”。宋诗之苏轼写景抒情:《游金山寺》、《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题画:《惠崇春江晚景》宋诗之黄庭坚1山谷诗论:“以才学为诗”、“无一字无来处”、“夺(脱)胎换骨、“点铁成金”山谷体:押险韵、用僻典、造硬语,形成了一种生涩、奇僻的风格,人称“山谷体”。《登快阁》、《题竹石牧牛》、《寄黄几复》、《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宋诗之黄庭坚2“江西诗派”与“一祖三宗”:南渡初期,吕本中作了一个《江西诗社宗派图》,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陈与义等二十五人“以为法嗣”,这就有了“江西诗派”的名称,再到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髄》中又把杜甫算作这一派的祖师,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算作三大宗师,于是就又有了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宋诗之陆游1“六十年间万首诗”,现存有诗歌9300多首,其中“言恢复者十之五六”。爱国主义是陆游诗歌最突出的内容和中心主题,这些爱国诗篇在思想内容上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对妥协投降派的无情揭露和遣责;二是表达了人民群众渴望恢复故土、统一祖国的愿望;三是表现了诗人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慨和壮志未酬的悲愤。宋诗之陆游2《关山月》就通过抒写将军、兵士、遗民这三种人的悲愤心境,深刻地揭露和谴责了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政策,堪称陆游爱国诗歌的代表作。《书愤》则是詩人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的名篇。诗人以早岁的壮志豪情和前线的战斗生活作映衬,主要抒发壮志未遂,时光虚掷的感慨,同时企盼能有诸葛亮那样的人物出来兴师北伐,完成统一大业。宋诗之陆游3《示儿》:“瞿铄哉此老!可谓没齿不望朝廷者矣”、“悲哉放翁,读此诗愈恨贼桧。”纪梦诗:“壮心自笑何时豁,梦绕梁州古战场”、“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宋诗之陆游4从日常生活的联想、幻化中表露: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农村题材如《游山西村》、爱情题材如《沈园》二首,写景、纪行之作如《剑门道中遇微雨》、《临安春雨初霁》等。往往多有“唐人风韵”。宋诗之陆游5姚鼐:“放翁激发忠愤,横极才力,上法子美,下揽子瞻,裁制既富,变境亦多。”七律至宋凡三变,先是“至杜少陵,而始盛且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