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中地理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三单元第一节课时跟踪训练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2高中地理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三单元第一节课时跟踪训练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2高中地理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三单元第一节课时跟踪训练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2高中地理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三单元第一节课时跟踪训练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2高中地理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三单元第一节课时跟踪训练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追踪训练]满分100分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读下列图,回答1~2题。1.“五原春光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边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绘的现象.反应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区分异规律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别造成的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2.“羌笛何必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说了然冬季风抵达不了玉门关B.反应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区分异规律C.反应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栽种D.反应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树生长解析:第1题,由图中城市地点可知,五原的纬度高于长安现西安,所以五原的春天来得较长安迟,当五原河边冰开,气温上升时,长安春天已近尾声。这说明两地热量的差别,反应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区分异规律。第2题,“羌笛何必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是说夏季风带来的水汽难以抵达玉门关,这反应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区分异规律。答案:3.下列对于自然带的正确表达是①陆地水平自然带是由于各地区纬度地点和海陆地点的差别而形成的②自然带的散布是有规律的③同一自然带内形成的自然资源相同④各个自然带之间都有显然的分界限⑤每个自然带都有其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⑥由于全球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的差别,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陆地自然带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⑤D.③④⑥解析:同一自然带内也存在着地区分异,形成不同的资源环境,形成的自然资源也不一定相同。自然带拥有过渡性,相邻自然带界限并不显然,在一定的陆地自然带内形成与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种类。陆地自然带的形成除了受太阳辐射的限制外,同时还受到水分等因子的综合作用。答案:C上海世博园:壮观宏伟的澳大利亚国家馆建筑,大波浪形的外立面设计,让人联想到这个国家周围宽广的海岸线,铁锈红色的色调绚烂醒目,象征着澳大利亚国家红色的土壤,内在建设的创意更是别拘一格,匠心独具。联合下面的“澳大利亚西部陆地自然带散布图”,回答4~6题。4.沿X、Y、Z的自然景观依次是.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B.硬叶林、稀树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5.惹起X、Y、Z三地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从西向东降水减少

B.从西向东降水增多C.从西向东气温升高

D.从西向东海拔增加6.图中Z自然带从内陆一直向西延长到海岸邻近的原因是A.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B.地形起伏的影响C.大气环流的影响

D.海陆散布的影响解析:联合澳大利亚自然带散布特点,X、Y、Z的自然景观变化依次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Z属于热带荒漠带,其形成原因主假如从X到Y到Z降水量渐渐减少,其散布延长到海岸邻近主假如沿岸寒流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答案:读图,达成7~8题。7.与自然带②→③→④更替原因相像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⑥→⑤→④D.①→⑤→④解析:图中的②③④分别表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②→③→④自然带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区分异规律,但这种分异主假如因降水量的差别而致使的。图中的⑥→⑤→④,降水量也渐渐减少,自然带分别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这种分异与②→③→④自然带更替原因相像。答案:C8.下列各地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较大的是A.③④两地B.①④两地C.⑤⑥两地D.①⑥两地解析:①地位于赤道邻近,应当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该地处于东非高原,海拔高,致使气温稍低,大气对流也不显著,降水少,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发育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热带草原带;⑥地位于回归线邻近,由于它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又受暖流影响,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热带雨林带,故这两地都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答案:D下列图分别是“东欧和北亚的植被与农业带散布示意图”及“东欧和北亚地区简图”。读图回答9~11题。9.①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散布体现的地区分异规律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区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区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区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10.①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散布与②图中甲、乙、丙、丁四线段所经地区一致的是A.甲C.丙

B.乙D.丁11.①图中草原带形成的原因是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润湿B.受到西风的影响较为润湿C.冬季风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D.多高峰冰雪融水,水源较为丰富解析:第9题,①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散布是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结果,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区分异规律。第10题,丁表示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区分异,甲、乙、丙表示的都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区分异,但能体现①图中荒漠、草原带的只有乙。第11题,①图中草原带位于里海沿岸,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答案:12.以下各项中,按地带性散布规律,前者对应两种自然带,后者对应两种气候种类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大海性气候苔原带D.地中海气候热带荒漠带解析: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能够形成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两种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形成的气候条件能够是温带季民风候,也能够是温带大海性气候。答案:B二、综合题共40分13读“自然景观地区分异示意图”,达成下列问题。16分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产生的根来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2分A.①→②→③→④B.③→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⑤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解析:第1题,①②③④四处自然带南北更替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变化规律,因而这种变化规律的产生是以热量变化为基础的。第2题,喜马拉雅山南坡形成复杂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南坡山麓海拔低,相对高度比北坡大,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发生变化较复杂,进而形成了显然的垂直地带性特点。由于喜马拉雅山位于30°N邻近,其山麓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3题,从③→⑤→⑥自然带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经度地带性差别,这种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答案:1热量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散布不均2A3③为沿海,⑥为内陆,从③~⑥由于湿度的递减,而产生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这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区分异规律14.读下列材料,达成下列问题。24分材料1:“我国部分地区图”。材料2:“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散布示意图”。1材料1中A是________山脉,B是________山脉,C是________山脉,D是________山脉。4分2若材料2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1图中的四座山脉,那么①可能属________山脉;②可能属________山脉;③可能属________山脉;④可能属________山脉。填字母,4分3①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2分A.常绿阔叶林

B.高峰草原C.针阔混交林

D.落叶阔叶林4①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散布宽泛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④中森林散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

________________。4分5②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别,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6②→④→①基带存在显然差别,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地区分异规律。4分7④→①→③基带也有区别,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的地区分异规律。4分解析:第1题,根据所给的“我国部分轮廓图”,对图中各字母所处的地点进行正确定位,判断出各山脉的名称。第2题,根据材料2中各山地的自然带谱散布规律,明确不同山坡基带的名称,剖析其所处的地点,对应材料1中的各山脉。第3题,图①中M所处的海拔,再高有山地针叶林,再低有温带草原,那么M处的植被就应当是由温带草原向山地针叶林过渡的植被种类,比较四个选项,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所处的海拔和纬度地点应当更低,高峰草原所处的海拔应当更高,故应当选C。第4题,图①对应山脉为阴山,其南坡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且为阳坡,水热条件比北坡好,故森林带的散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