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公营经济_第1页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公营经济_第2页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公营经济_第3页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公营经济_第4页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公营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公营经济(1927~1949)

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开端,中国革命步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和革命根据地的不断扩大,党在这些地区没收官僚资本,发展公营经济。在此后的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巩固和扩大红色政权,发展公营工业、公营商业和金融业等各项经济事业,一直是党的工作重点之一,公营经济由此得到逐步发展和壮大。从1927年到1949年革命根据地公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壮大,不仅有力地支援了革命,而且成为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中国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中央苏区的公营经济从1927年下半年到1928年底,我党先后建立了井冈山、赣西南、湘赣等十几块根据地。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我党从根据地建立伊始,就始终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为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发展并不断壮大创造了物质条件。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土地革命,二是党和各级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的公营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随着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根据地的各级党和政权组织在积极进行土地斗争和农业建设的同时,努力发展公营工业、商业、财政金融业、邮政和交通运输业。各根据地建立后的头一两年,公营经济开始产生并逐渐形成规模。(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从1927年9月进军井冈山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在湘赣边界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以此为起点,很快发展为以赣南、闽西为中心的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建立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领导和发动广大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农村封建地主所有制,这同时也是根据地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1928年12月,中共湘赣边区政府总结了一整套土地革命斗争的经验,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制定了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共9条14款。其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1)分配农民个别耕种;(2)分配农民共同耕种;(3)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1]“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1]同时还规定了分配土地的标准和具体内容。由此可以看出,《井冈山土地法》从根本上反映了农民的迫切要求,体现了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民主革命的根本任务。但是它也存在着毛泽东后来指出的三大错误:“(1)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土地;(2)土地所有权属政府而不是属农民,农民只有使用权;(3)禁止土地买卖。”[1]此后制定或修订的各个时期的土地法,大都是在这一土地法的基础上,根据实践经验不断进行完善的。1929年1月,为了贯彻中共六大精神,毛泽东又主持制定了《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作出了重要更正,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同时取消《井冈山土地法》中第2、3两种分配方法。同年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又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案》,明确提出土地的分配方法应以乡为单位,以原耕农为基础,“抽多补少”,按人口平均分配;对在乡地主,“酌量分与田地”。同时提出要区别对待大小地主与富农,“集中攻击目标于地主”,“不打击富农”,只没收富农多余的土地;不没收自耕农的土地,不使中农受“任何损失”;对大小商店采取“一般的保护政策”,即不没收。这一土地政策的实施得到了根据地广大群众的拥护。总之,土地所有制问题是土地革命的核心问题,因为党领导的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反封建任务的根本就是解决封建的土地所有制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三年多土地革命的实践,逐步解决了土地革命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路线、政策和方法。其核心内容是: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实践证明,这一土地革命路线不仅废除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而且极大发动了广大农民参加革命战争,保卫革命胜利果实的积极性,使中央苏区的各项事业得以巩固和发展。(二)中央苏区公营工业的发展土地革命开始以后,在根据地处于国民党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的条件下,为了保障战争的需要和维系新生的红色政权,中央苏区根据地兴办了以中央兵工厂为主体的一些军需工业,除此之外还兴办了一些出口工业以及一些公营的民用工业,这些公营工业随着根据地的发展而发展。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革命战争是当前的中心任务,经济建设事业是为着它的,是环绕着它的,是服从于它的。”[2]1927年10月,毛泽东和红四军在茅坪步云山、茨坪等地创办了小型兵工厂——红军修械所,这是根据地最早的军火工业。1931年10月,由中央军委修械厂、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修械处和红三军团修械所合并创办了中央军委兵工厂。除此之外,在中央苏区的兵工厂,还有莲花兵工厂、红四军军械处、闽北兵工厂、赣东北兵工厂等。军需工业中,还有中央被服厂、中央印刷厂、中央造纸厂等公营企业。在苏区政府投资组织兴办的公营工业中,除上述军工性质的工业外,还兴办了一些出口工业,如1931年中央钨砂公司的创办,成为当时中央直辖的重要公营企业。此外为发展根据地经济和保障工农群众的需要,还兴办了一些公营民用工业,如中央苏区就有长汀造纸厂、长汀印刷厂、汀州弹棉厂、无线电器厂等等。各地苏维埃政府还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资源办起了一些小型民用工业,如兴国有樟脑厂、锅炉厂、被服厂、斗笠厂等;瑞金有纸烟厂、缝纫厂等,宁都有夏布厂、纺织厂、草鞋厂、石灰厂等,于都有铁厂、铁矿、煤矿、造船厂、锅厂、碗厂、农具厂等等。到1934年3月,公营厂矿达33个,职工2000多人。为了提高公营工业的生产效率,苏区党和政府十分注重建立和健全公营工厂的管理体制。在经营管理上,重视行政管理,建立了企业的行政区机构、中国共产党的支部和职工会,贯彻了革命军队中官兵一致、民主管理的原则,吸收职工参加管理,教育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以最大的热忱完成生产任务。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公营工业企业的管理,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国家经营和合作社经营的企业,必须有相当精密的生产计划,“确切地计算原料的生产,计算到敌区和我区的销场,是我们每一种国营工业和合作社工业从开始进行的时候就必须注意到的。”[3]为了加强企业管理,中央苏区的国营工厂实行军事供给制改革和政委负责制改革。1932年初,首先对军事供给制进行改革,把公营工厂的供给制改为工资制,依工人技术水平高低分为三种工资等级。1934年4月,根据刘少奇的主张,又把国营工厂的政委负责制改变为厂长负责制,“在不违犯劳动法的范围内,关于工资、工作时间、生产数量、以及调动、处分和开除工作职员等,厂长是有完全的权力决定与执行”。[4]此后,中华苏维埃政府和中央组织局分别颁布的《苏维埃国有工厂管理条例》和《苏维埃国家工厂支部工作条例》,又对公营工厂厂长和党支部的管理职能进一步做了明确规定。这些改革措施与管理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公营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总之,这一时期中央苏区的公营工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虽然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是它解决了当时红军在军备方面的迫切需要,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并解决了一些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发展了根据地的经济。具有社会主义国家财产萌芽性质的资产在此阶段也随着公营工业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步产生、积累和扩大。(三)中央苏区的公营商业由于受到国民党当局的经济封锁,货物进出口阻滞,根据地的军需供应和群众生活发生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共中央及苏区政府就必须制定正确的商业政策,沟通内外贸易,活跃物资交流。而根据地的商业是由公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和私营商业构成的,其中公营商业即工农民主政府投资兴办的商业,是由工农民主政府领导,归苏区全体人民所有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它虽然在根据地商业中还不占绝对优势,但在苏维埃政权的行政力量和经济杠杆的保护下,在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和保障军民的供给方面,却起着其他商业组织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由于根据地的条件十分艰苦,人力、物力和财力又十分有限,要大规模兴办公营商业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当时党提出的方针是“尽可能地发展国营经济”,在整个土地革命时期,“国家经营的经济事业,在目前,只限于可能的和必要的一部分”[5]。苏区最早的公营商业,是井冈山时期的公卖处和公营商店。1928年夏天,为了打破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解决根据地军民日用品的供应问题,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在茨坪设立了公卖处。从资金来源看,这时的商业组织有两种经济形式:一种是公营的,如茨坪公卖处是由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用打土豪筹得的款子和战争缴获的物资办起来的,这种公卖处具有公营经济性质。另一种是集股的,如大井乡等地的公卖处,资金是由群众自动集股凑集的,公卖处到白区购进货物后卖给群众,到年终按股分红,这种公卖处是集体经济性质的。公营和集股两种形式并存,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在兴办公卖处的基础上,逐渐有了国营商店、药店、饭店和商业公司。1928年7月,宁冈县大陇区工农兵政府在大陇红色圩场开办了一个公营商店,它的货源和营业范围比茨坪公卖处更为宽广,并参加圩场的贸易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公营经济对红色圩场的领导作用,有利于稳定物价,控制金融,提高根据地“苏币”的信誉。在中央苏区,类似上述公营性质的公卖处、小商店,闽西、江西苏区的一些重要市镇、交通要道都有,“由苏维埃政府投资,经营日用百货,主要供应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生活用品,也供应民用”,也有不少“由苏维埃出资,或没收来的反动店主所办的苏维埃店铺”[6]。此外,为了方便苏区各地来往的苏维埃工作人员和革命群众,闽西、江西苏区的一些交通要道上,还办起了一些“红色旅馆”、“红色饭店”。随着公营经济的发展,中央苏区公营商业的又一种组织形式——商业公司开始发展起来。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商销结合、工商统一的商业公司,如1932年春成立的中央钨砂公司,1933年初在汀州成立的中华贸易公司,同年12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成立的博生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兴国樟脑股份有限公司等。另一类是以采购为主的商业公司,如1934年1月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的中华商业公司。中央苏区公营商业中,最为重要、最具领导作用的还是粮食调剂局。1930年6月14日,闽西苏维埃政府发布《关于组织粮食调剂局问题》第十五号公告,宣布正式成立闽西苏维埃政府粮食调剂局,这是中央苏区具有首创意义的第一个粮食调剂机构。1933年4月2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训令第十号,正式决定中央成立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下设粮食调剂局等机构。1933年4月至5月间,中央根据地各县及中心市镇纷纷建立了粮食调剂局。粮食调剂局主要承担着收购、储存、调剂和组织出口粮食的任务。粮食调剂局成立以后,有力地打击了奸商的中间盘剥,平抑了粮食市场的价格,保障了中央苏区广大军民的粮食供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绩。到1933年中央苏区粮食调剂局储粮已达25万担,保证了军民用粮,安定了社会秩序,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四)中央苏区的公营邮政、交通运输业1930年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在原有地方交通站的基础上,成立了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下设赣南分局,县设支局,区设交通站,用以传递和接受邮件。以后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改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归中央内务部领导,统一中央苏区范围内的邮政。总局下面各省设邮政管理局,省局下面设中心县局或县局,县局辖有若干分局和代办所。制定了邮局暂行章程,规定从1932年5月开始,统一苏区邮政组织、规章制度、邮件寄费标准等。1933年5月以前,中央苏区的邮政、交通行政、水陆运输的管理均由内务部负责。从1933年5月开始,将运输部分划归中华苏维埃政府国民经济部领导,邮电路政仍归内务部管辖。同年,国民经济部设立了运输管理局(简称运局),制定了《运输管理局暂行简章》,规定“凡国家和私人船只及指定地方的某些陆上运输工具,均须向运局登记”。运局设在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并在各交通运输重要地方设运输分局或运输站。国民经济部还建立了交通材料厂,并积极发展造船业。以后,运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组织了公营的运输队、合作运输队和民间运输队,并动员群众修筑数千里的运输道路,以利苏区内外的商旅来往。(五)中央苏区的财政金融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中,财政是苏维埃政府为了实现自己的职能而参加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金融则主要是货币发行和信贷活动。根据地的财政活动具体表现为苏维埃国家资财的收入、管理、分配和支出等经济活动,金融活动包括摧毁旧的金融制度和建立新的金融制度两方面的内容。苏区财政的中心任务是保障革命战争的供给,解决红军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给养问题。土地革命初期,由于根据地还未巩固,还没有发展起稳固的物质生产部门,所以根据地的财政来源主要是战争缴获和打土豪筹款,其中打土豪筹款又是解决经费问题的主要手段。“当时发动群众的主要口号是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债务和苛捐杂税,没收地主的粮食、财物分给贫苦农民,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工农兵自己的政府等”。[7]根据地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战争供给,其中红军官兵的生活费供给是财政支出最大的项目。随着土地革命的开展和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根据地经济建设具备了条件,发展国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成了可能。这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发展国营经济和公债等。同时财政支出项目也大大增加了,主要包括军费开支、国营工商业投资、教育费用等。毛泽东在代表苏维埃中央政府所作工作报告中提出:“财政上最主要的用途,是用在发展战争方面”[8]。苏区财政支出采取节省的方针,并展开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以保证节省方针的贯彻执行。1933年1月,毛泽东在“二苏大”报告中提出:“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我们会计制度的原则。”[9]。中央苏区金融的中心任务,是支援革命战争,发展工农业生产,促进商品流通,为巩固工农民主政权服务。为了完成这些任务,根据地金融政策主要是围绕两方面的中心任务来制定:一是紧密结合土地革命斗争,摧毁旧政权的金融体系,废除一切封建的债务关系。“一苏大”通过的《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案》规定:“取消过去一切口头的书面的奴役及高利贷的契约,取消农民与城市贫民对高利贷的各种债务”[10]。因此各根据地在革命暴动成功后,都展开了废除封建性高利剥削的废债斗争,同时着手建立起新的金融组织,主要方式是发行新货币,井冈山的“工”字银元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种。二是创办苏区金融机构,发行纸币,铸造银元,建立新的信贷体系。最早的苏区银行是赣西根据地建立的东固平民银行。1930年7月福建龙岩成立闽西工农银行。1932年3月设立并开始营业的中央工农银行,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主要任务是发行货币,保存现金,代理国库。此外,在其他革命根据地也相继建立了苏区银行如湘鄂赣工农银行、闽浙赣工农银行、川陕工农银行等。这些银行的建立说明具有社会主义国有财产性质的金融资产已经在这个时期萌生了。苏区的各项金融建设对苏区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主要体现在集中资金支援革命战争、发展根据地工农业生产及各项革命事业。(六)根据地时期国有财产管理局的建立1931年根据地革命政权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经过多年的发展,根据地的公营工业、公营商业不断壮大,并通过打土豪劣绅、没收田地、山林、房屋等财产,积累了颇具规模的国有财产。随着国有财产规模的不断扩大,1933年初财政人民委员会内部设立了国有财产管理局,专司国有财产的管理职责。而地方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建立,是在1933年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后建立起来的。中华苏维埃《关于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规定:“省、县、区、市各级财政部之下,设会计科、税务科、国有财产科”,“国有财产科之下可以组织国有财产管理委员会”。“市苏维埃组织设国有财产委员会,委员三到五人”。“乡苏维埃设国有财产委员会,委员三到五人”。此后,地方各级均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形成了完整的国有财产管理体系。中央苏区时期国有财产管理机构主要职能是:第一,财产清理登记。对各类国有财产包括国有土地、山林、河流、矿山等,实行清理,造册登记,使其便于管理,防止侵占、损失。第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国有财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及规章制度,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检查、监督执行情况。第三,管理工厂、店铺等国有工商企业。第四,以租金为主的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工作。第五,管理财政信用资金。国有财产管理局通过没收军阀、土豪劣绅的财产,实行财产登记制度,经营公有资产等一系列工作,加强了苏区的经济基础,保障了战争经费、物资的供给,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基础。二陕甘宁边区的公营经济1937年7月,随着土地革命战争的结束,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也随着红军长征的胜利转移到北方,建立起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在八年抗战中,陕甘宁边区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指导思想,公营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抗日根据地的工商业,包括政府经营的工商业,军队经营的工商业,党政机关学校经营的工商业和民营手工业。党政军学经营的工商业都是公营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国营经济的雏形。这些公营经济在保障抗日战争供给的同时,也直接用于保障党政军人员的生活及其事业经费的供给。在八年抗战中,抗日根据地的公营经济以陕甘宁边区最具代表性。(一)抗日战争前期边区公营经济的发展(1937~1940)1.边区公营工业的初步建立位于陕西、甘肃和宁夏交界处的陕甘宁边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红军到达陕北以前,陕甘宁边区几乎没有工业企业,“一半以上县份的人民不懂纺织,除粮食羊毛外,其他一切日用所需,从棉布到针线,甚至吃饭的碗,均靠外来”。[11]革命大本营在西北建立后,针对边区工业落后的状况,早在1937年5月,陕甘宁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就提出,“在工业上要注意发展石油、盐、煤、铁等主要生产,保护手工业”[12]的政策。1939年1月到2月,边区召开了第一届参议会,林伯渠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关于边区工业建设的问题:“发展手工业和近代工业,颁布奖励手工业生产条例,欢迎外边的企业家来边区投资,颁布投资保护条例”。“发展公营企业,川口的纺织工厂应加以扩大,使它能供给各机关、学校、部队衣服的需要”[13]。1937年10月,边区政府成立经济委员会,负责边区工作投资、计划和章程等问题,对根据地的工业发展实行扶持政策。例如,为保护边区工业,对工业品免税,而对边区以外的工业品或课以重税,或禁止入境;边区贸易公司在原料和销售上予以帮助;边区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断增加工业投资等。1940年,边区党委和政府在《关于二十九年经济建设的决定》又中指出了发展工业生产的各项具体方针。这一时期边区发展工业的重点在于:把工业建设当作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建设中以发展轻工业为主,发展纺织业是边区工业的重中之重。1938年,边区迈开了公营工业建设的步伐。经过三年的建设,到1940年底,边区工业已经有纺织、印刷、肥皂、石油、煤矿、造纸、机械、制革等多个行业,边区开始有了自己的工业,初步建立起了边区公营工业的基础。尽管这些工厂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但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边区度过经济困难和部分工业品达到自给,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除此之外,抗战爆发后,随着人民军队开赴抗日前线和军事力量的壮大,从敌人手中缴获枪支来装备军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这就要求边区必须建立自己的军事工业以满足武器装备的需要。1938年10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指出:“每个游击战争根据地都必须尽量设法建立小的兵工厂,办到自制弹药、步枪、手榴弹等程度,使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14]11月,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决议案又提出:“提高军事技术,建立必要的军火工厂,准备反攻实力。”[15]为了发展边区的军事工业,1938年3月,中央军委成立了军事工业局,到1939年4月前后,边区军工局下属的工厂就有了军工一厂等十余所,边区的军事工业初具规模。1939年开始,国民党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边区供给发生困难,中共中央号召人民“自己动手、自力更生”,陕甘宁边区更是掀起发展工业的热潮。1940年中央提出工业生产要达到“半自给”,1941年中央进一步提出“由半自给过渡到全自给”。2.边区公营商业的建立抗日战争爆发以前,陕甘宁边区的商业工作由中央贸易局领导,边区党政军的供给,“除粮食及苏区产品外,概由贸易局向外采买。其他机关概不对外发生贸易关系。”[16]抗战爆发后,中共和边区政府制定了“争取外援,休养民力”的政策,边区的贸易“虽然仍为采办性质,但结合了盈利出发的商业内容”[17]。抗战后边区政府经营的商业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继续为中央及边区的党政军部门采办必需品,另一方面经营商业,获得利润以积累资本。1938年4月1日,边区政府成立光华商店,这是边区银行直属的商业机构,也是边区政府所属的唯一的商业机构,它的成立表明边区公营商业开始建立。它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1)搜集与运销土产出口,换取必需品进来,满足生产与市场上的需要;(2)稳定外汇与平抑物价;(3)帮助公私商业及消费合作社的发展”[18]。到1940年10月底,光华商店已增设了七个分店,另外还有数个贩卖处、运输队及货栈等,贸易范围也不断扩大。光华商店的建立与发展,不仅在客观上起了调剂流通、平抑物价、保证供给的作用,而且推动了边区公私营商业的发展。1939年,由于国共两党关系和抗战形势的变化,边区开始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磨擦和经济封锁,对边区的商品流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机构的扩大、人员的增多,政府已经没有能力包办各机关对日用品的需求,因此边区的经济政策也随之进行了调整。毛泽东在延安党政军动员大会上指出:“无论机关、部队,开展生产运动,大家种菜喂猪,办合作社,作一个伟大经济战线上的斗争。”[19]1939年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兴起后,为了供给和积累资本的需要,边区政府制定了商业贸易的基本原则:对外调剂,对内自由,政府帮助公营商业的发展。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指出:“我们实行管理进口,保护出口,发展内部贸易的政策。这是为了在严重的封锁情况下,保证以输出边区的产品,换取抗战和民生所必需的物资,同时也是为了扶植边区的实业,繁荣边区的市场。”[20]这一时期,各机关经营商业是从办消费合作社开始的,“至1940年上半年,共有30个合作社和食堂,资金共约6万余元。其中大的1万元,小的不过数百元,目的在于供给本机关学校的日用品,同时卖给外面谋些微利”[21]。也就是说这些合作社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1940年,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封锁,各机关不得不投入精力经营商业,于是新增加了许多机关、学校和部队办的店铺,大小商店达到60多家。还有一些机关做“走水生意”,即不设门面,“靠着一二个人带二三个四五个人贩运货物,沿途流动出卖。”[22]形成了没有机关单位不经商的局面。另外还有一些军队和学校经营的商业。这些机关、部队、学校创办的商业均属自给性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各单位日用品不足的问题。在创办的过程中,一方面“初步地锻炼了从事商业的干部,积累了一些经商的经验与小量的资金”[22]。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各公营商业缺乏统一领导,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长远打算、没有处理好地方与军队的关系、生产与商业区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二)抗日战争后期边区公营经济的发展(1941~1945)1.边区公营工业的发展皖南事变后,由于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进入了一个极为困难的时期。为了克服困难,摆脱经济上特别是工业品对外的依赖性,边区政府开始筹划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1941年1月,边区政府在颁布的《陕甘宁边区三十年经济建设计划》中提出,工业方面“以大量发展食盐产销,提高石油及纸张生产,广泛发展纺织为中心”的总任务[23],并提出了实现这一总任务的具体计划。这是抗战以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建设计划,旨在尽快建立起边区自己的工业体系。为了进一步发展边区工业,边区政府还采取了奖励投资工业的政策。1941年10月,边区政府颁布的《关于边区经济建设之报告书》制定了四项发展工业的政策。此后,中共中央西北局还在《关于1942年度边区经济财政建设的决定》中制定了更为切实可行的工业建设政策,把发展纺织业、家庭手工业作为边区工业发展的重点。在这些政策举措的推动下,边区政府工业投资逐年增加,边区工业获得了大发展,1942、1943年分别达到170万元和1000万元。1942年,中央直属机关、学校办了27个工厂,人员达477人,资金总额40余万元。军队、其他机关学校也办了一些纺织厂、被服厂、煤炭厂、造纸厂、陶瓷厂等。到1942年底,边区公营工业有各类工厂76个,职工3991人,资金约5967万元。[24]到1944年又建立了制铁、化学、火柴、造纸、工具、制药等公营工厂,职工约2000人。抗日根据地公营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我们的这一点工业虽然还是小小的,大部分还是手工业工场业,机器工业只占着一个小部分,但已费了整个五年的努力,打下了初步的基础,起了保障供给,调节物价的作用,从这个基础上往前发展,是一定可以起更大作用的。”[25]2.边区公营商业的发展皖南事变后,面对国民党的严密封锁,我党在大力发展边区工业的同时,也在边区商贸工作中大力展开反封锁斗争。首先,在贸易政策上继续采取对外调节对内自由的基本政策。在边区内部市场则采取“调剂物资与调整物价”的政策,让合作社接受国营商业的指导供给日用品,国营商店和合作社都掌握一定数量的物资,以便调节市场,对一些战时紧缺物资实行必要的管制,加强信用合作等。其次,扶助中小商人的发展。《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明确规定了“奖励私人企业,保护私有财产,欢迎外地客商来边区投资,实行自由贸易,反对垄断统制”[26]的政策。建立“押货借款”政策,允许商人用积压的货物作抵押向银行借款,帮助商人进货,建立外汇许可制度,规定公营商店帮助小商人廉价批发货物、供给原料等。再次,实行出入口货物管理政策,对边区可自己生产的产品实行禁止入口,保护边区工商业的发展。1941年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贸易总局,主要职能是领导各机关部队等的公营商业、消费合作社和团结私商。光华商店归贸易总局管理,以稳定金融、调剂市场、促进商业流通、刺激工商业发展为主要任务。1942年冬,边区成立物资局,管理对外贸易,实行土特产、食盐统销。不久,物资局改为贸易公司,统一管理全边区的对外贸易,并逐渐由局部管理转为全面管理。在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边区商贸业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截至1944年的不完全统计,边区有公营商店348家,工作人员2500~3000人。其中,盐业到1944年9月,合计资本11亿元,工作人员397人,土产业到1945年合计资本21亿元。此外,各类合股的消费合作社、私人商户都有一定发展。边区商业的发展对保障军需民用、打破封锁、夺取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三)陕甘宁边区公营企业的管理抗日根据地建立起来的公营工商业是边区的公有制经济,“属于新民主主义政权即三三制政权所公有的革命财产。这种财产是经过无数艰苦的斗争才建立起来的。它的目的是为了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同时为了适应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繁荣。”在抗日战争时期,边区的公营工业的生产完全是为赢得抗战胜利服务的,“其目的是供给革命政府及其军队的需要,并促进国民经济之发展。在新民主主义‘三三’制政府领导下的公营工厂,工人阶级是有份的,工厂中创造出来的财富,所获得的利益,为革命政府与广大人民所共有的。”[27]边区公营工厂的生产不受市场制约,工厂生产什么完全由政府来决定,工厂的生产计划、原料供给和产品的销售完全由政府包下来。“我们工厂的生产,是政府订货的性质,即公家需要什么,我们工厂即生产什么。这要求:政府方面……不使工厂发生困难。而工厂方面……不使政府供给受到影响。”[28]因此这个时期的工厂和主管部门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对经营管理是否得当,生产是否经济重视不够,工厂机构庞杂,非生产人员多,制度不健全,产品成本高、质量差,浪费严重。有些厂矿虽有统计、成本会计和工厂规则,但是很不完善,导致经济效益较差。在边区公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毛泽东一直关注着根据地经济建设的问题,他大量收集边区的财政、金融、税收、农业和工业等方面的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思想。1942年12月在西北局高干会上作了题为《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思想。他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与财政工作的总方针”,深刻论述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指出财政的好坏是由经济的好坏来决定的,批判了在解决财政的问题上存在的两种错误思想。他总结了公营工业发展的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号召加强统一领导,增加资金周转,实行经济核算,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工作。他明确指出“切实执行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所有中央一级,边区一级,专区一级,县署一级,均应建立关于统一一切生产事业的最强有力的领导机关,按系统按级统一企业经营方针,统一调整各个企业间的关系,统一检查各企业的经营方法,并在允许以相当收益归各生产单位所有的条件下,在各相当范围内,按照生产性质与经营情形,统一支配生产赢利,务必免除各自为政,盈亏不一,苦乐不均的弊病”。这些指导性意见对克服边区经济在管理上的混乱和无政府状态起了很好的作用。此外,他还针对边区公营企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了1943年边区工业发展的改革与计划。他提出:“(一)增加资本,由各有关机关拟订具体计划,……有计划地促进自给工业的发展……(二)建立全部自给工业的统一领导,克服严重存在着的无政府状态……(三)建立经济核算制,克服各企业内部的混乱状态……(四)改善工厂的组织与管理,克服工厂机关化与纪律松懈状态……”[29]等等。这些关于边区工厂管理方面的政策既适合边区的具体情况,又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抗战时期边区发展公营企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思路。根据毛泽东在工厂管理上的政策性建议,1943年3月到4月间,陕甘宁边区建设厅召开了工厂厂长联席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公营企业的性质、任务、企业内部行政、工会与共产党支部的工作、经济核算、工资制度等问题,决定加强统一领导,实行企业化经营,改革工资制度,普遍开展赵占魁运动[30],等等。特别是在企业管理领导制度上,这次会议明确指出搞好生产是党、政、工三方面的共同任务,决定以“厂务会议”的组织形式来代替原来的“三人团”领导体制,在上级党委领导下以厂长为主,建立工厂管理一元化的领导制度。在这次会议上,张闻天作了《关于公营工厂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他指出:“在工厂内部,厂长代表政府,集中管理工厂内部的一切。凡有关生产的一切问题,他均有最后决定之权,任何部门闹独立性的倾向,必须纠正。一切工人、职员,均应服从厂长领导,完成生产任务,反对同厂方对立的经济主义、平均主义、无政府主义的偏向。”[31]会议在强调工厂管理一元化的同时,还提出要依靠党的支部与工会的帮助,发扬民主精神,动员全厂职工为完成本厂的生产任务而奋斗。工厂的行政、党支部、工会的任务是共同的,因此这三者应密切联系,支部书记与工会主席应参加工厂会议,了解生产情况,以便协同动作,一致为完成生产计划而努力。在工厂,厂长为一厂行政上最高负责人,党支部、工会在执行工厂的生产任务时要尊重厂长的领导。党支部与工会的一切活动如与工厂生产计划相抵触时,厂长有停止执行之权。同时党支部与工会是工厂的有力支柱,厂长应依靠工厂党员的模范作用与工人的劳动热忱来保证工厂生产任务的完成。因此,厂长应关心工人的生活,对工人的合理要求,在可能范围内应给予解决。同时帮助工会对工人进行教育,发挥其效能,以达到完成生产任务的目的。但在实行工厂领导一元化的过程中,曾发生了另一种偏向,即一切由厂长包办,党支部和工会组织不起作用的问题。为了纠正这种偏向,1944年5月,陕甘宁边区召开工厂职工代表会议,提出“要正确地实行领导一元化,领导要与群众相结合”,“厂长自上而下的领导,同时必须依靠党支部和职工会去动员组织职工的劳动热情,发扬职工的创造性和提高职工爱护工厂的责任心”。厂长负责制绝不是厂长独裁制,相反,只有真正与群众结合,依靠他们又关心他们,向他们学习,又正确地领导他们,厂长才能真正名副其实地负起责任来。党支部与工会则应是帮助厂长完成生产任务的有力助手。至1944年下半年,厂长负责制基本上已经在边区公营企业中确立。从以上的一些政策可以看出,皖南事变后边区公营企业管理政策日趋完善,各种公营企业管理政策的实施,对推动边区公营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也为以后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干部的经济管理能力。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公营经济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武装力量有很大的发展,已经拥有1亿人口,120万军队,220万民兵,100万平方公里土地,遍及19个省区,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城市和工矿区。这一时期,巩固和扩大解放区,发展工业、商业和金融业等各项经济事业,保障供给,支援全国解放战争,成为党的工作重点之一。(一)解放战争时期的公营经济发展解放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解放区的工商业恢复发展工作,做出了许多明确的指示,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抗战刚刚结束,毛泽东就及时向全党指明了发展工业、商业和金融业的任务和解决财经问题的方针。194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对党内的指示就说明:“我们已得到了一些大城市和许多中等城市,掌握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工业、商业和金融业,成了我党的重要任务。”[32]因为党的工作重心长期在农村,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工作还极少涉及,不太适应。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斗争的深入,中央及时提醒全党,注意发展已占领城市的工商业,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1945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在《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中明确指出:“发展生产,保障供给,集中领导,分散经营,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生产和节约并重等项原则,仍是解决财经问题的适当的方针。”[32]这些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根据地经济建设行之有效的方针,在解放战争时期更加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的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又制定了具体规划、措施,努力恢复和发展本地区的工商业。1946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工矿企业政策的指导》中规定:“公营工矿一律企业化,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成本会计,实行营业制,即令某些纯粹供给性的企业,不便实行营业制者,也应实行订货制。”《指导》对吸收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继续开展赵占魁运动和实行多劳多得的工资制度等问题也作了相应的规定。1948年1月,中共中央进一步指示:“在公营企业中,必须由行政方面和工会方面组织联合委员会,以加强管理工作,达到降低成本、增加生产、公私两利的目的。”[33]为了推进企业化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1948年6月召开的华北工商会议关于《公营工厂的经营管理问题草案》还依据过去的经验专门对劳动竞赛作过一系列的规定:“组织劳动竞争是职工会的中心任务”;“组织劳动竞赛必须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和组织准备”;“模范或竞赛条件要与各班计划结合”,条例的修订要“与奖励、总结经验结合”;“竞赛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成本低、数量多、质量好”;“竞赛运动不是单纯的增多工作时间,过分的提高劳动强度,必须注意与技术与工具改进相结合”;等等。根据这些指示和政策规定,1946年6月,东北地区成立了由陈云兼局长、李富春兼政委的东北铁路管理局,统一领导铁路系统的党政工运和护路军,保证解放区控制的5544公里铁路迅速恢复通车,为解放战争顺利进行和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1945年10月,华中解放区发布了《关于生产建设工作的决定》,实行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具体措施。各解放区都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指示和决定,深入开展大生产运动,积极采取保护工商业的政策,使工商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针对各地在恢复和发展工商业中出现的一些“左”的错误,中央及时发现并发出指示要求纠正时,各解放区纷纷响应,采取具体措施,认真纠正侵犯工商业的错误做法和倾向,使工商业的发展迅速迈出新的步伐,取得显著成绩。据统计,到1949年,社会主义公营经济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分别为:固定资产占80.7%,大型工业总产值占41.3%,生产资料生产占48%,发电设备容量占72.3%,发电量占58%,原煤占68%,生铁占92%,钢占97%,机器及机器零件生产占48%,水泥占68%,棉纱占49%。此外国家还掌握了铁路里程21989公里,机车4069台,公路里程80768公里,载货运输汽车32543辆,轮驳船5698艘共37万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力量的强盛,保证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二)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1947年7月,全国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迅速发展和恢复已接管的一大批大中城市的工商业,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最完整提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这个纲领,将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对于一个即将新生的政权的巩固、经济的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官僚资本主义工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的半殖民半封建中国的工业中居于垄断地位。资料显示,1946年,官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占中国全部工业资本(包括东北地区和台湾省)的80%以上。1947年,官僚资本主义工业企业提供的工业产品占国民党统治区全部工业产品比重,电为78%,煤为80%,石油和有色金属为100%,钢铁为98%,机械为72%,水泥为67%,烧碱为65%,硫酸为80%,盐酸为45%,化学肥料为67%,纱锭为60%,机制纸为50%,机制糖为90%,漂白粉为41%,出口植物油为70%。抗战胜利后,他们又接收了日、德、意在华的巨额资产,并且与美帝国主义的垄断资本勾结,官僚垄断资本发展到顶峰。此外,官僚资本还控制着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和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和44%的轮船吨位,还拥有几十个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据估算,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8∶2。[34]毛泽东指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他们当权的二十年中,已经集中了价值达一百万万至二百万万美元的巨大财产,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但压迫工人农民,而且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中等资产阶级。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日本投降以后,达到了最高峰,它替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外,在国内,就是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35]这就是说,没收了官僚资本,就等于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把垄断了全国经济命脉的,价值100亿至200亿美元的巨大资产,收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在新中国经济构成中转化成为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和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1949年1月,中共中央专门发出《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要求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严格注意不要打乱企业组织的原来的机构,对于企业中原有的组织及制度、人员等,不应任意改革及宣布废除;派到各企业中的军事代表主要任务是保障命令的实行,保障生产能继续进行;对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政治机构应该彻底加以破坏,不能加以利用。这一指示的中心内容是依照了毛泽东的“原封原样,原封不动”的思想而行的。此后,随着解放战争的进一步推进,接收规模的进一步扩大,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联名发出布告,进一步规定了没收官僚资本的具体要求,提出:“凡属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大官僚分子所经营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船舶、码头、铁路、邮政、电报、电灯、电话、自来水和农场、牧场等,均由人民政府接管。”[36]“所有在官僚资本企业中供职的人员,在人民政府接管以前,均需照旧供职,并负责保护资财、机器、图表、账册、档案等,听候清点和接管。保护有功者奖,怠工破坏者罚。凡愿继续服务者,在人民政府接管后,准备量才录用,不使流离失所。”[36]此前根据接管工作需要大批懂得工商技术和专业的各级各类干部的迫切需要,中央专门发出《关于训练大批接管全国各大城市工商业干部的指示》,提出:“我党必须从一切解放区的产业工人和职员中,立即训练、培养和提拔大批的干部,以便能够派遣他们和老干部一起去接管新解放的大城市及大的工商业,并参加党政军民各方面的工作。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大批的培养、训练和提拔产业工人和职员干部,已成为目前全党性的迫切的中心任务之一。”[37]根据这一指示,各地迅速开展了培训干部的工作,为新解放城市提供了一批急需的管理人员,解了人才缺乏的燃眉之急。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解放后仅用两个月就接管了原属国民党中央政府和市政府的银行、工厂、仓库等机构411家。到1949年底,全国共接收官僚资本所属的工业企业2858家,据有关部门事后按固定资产原值估算,没收的官僚资本财产为人民币150亿元左右,职工约129万人,其中生产工人人数75万多人。还有“四行两局”[38]系统和国民党省市地方系统银行2400多家,垄断性贸易公司10多家,以及国民党政府所属的全部交通运输企业。同时,人民政府还宣布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收回了被帝国主义长期盘踞的海关。对帝国主义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企业按照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管制、征用、代管、转让等形式,逐步收归中国。没收了官僚资本和接管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之后,国营经济迅速壮大起来。据统计,国有经济直接掌握了全国50%以上燃料、动力、工业原料和将近50%的棉纱产量,控制了全国铁路和大部分现代交通运输事业,控制了绝大部分银行业务和国内外贸易,这样国营经济就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领导整个国民经济的改组和恢复,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之后,立即对这些企业进行了初步的民主改革,并采取恢复生产的积极措施,即在恢复生产的基础上废除企业中的官僚主义管理制度,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吸收工人参加工厂管理,建立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清除隐藏在企业中的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残余势力,彻底废除各种压迫工人的制度,加强工人的内部团结,改善职工生活;接管企业的军代表,不直接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是监督企业的一切活动,以保证上级命令的执行和生产的恢复;通过生产改革,健全企业管理机构,逐步以科学的合理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和财务管理代替官僚资本企业遗留下来的腐败、混乱的制度,逐步实行经济核算制和计划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劳动竞赛。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工人政治觉悟和劳动生产积极性,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原来官僚资本的旧企业脱胎换骨,转变为名副其实的人民民主国家的国有企业,其资产也随之转化成为新中国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资产。(三)解放战争时期公营经济的管理1.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各工厂普遍建立了工厂管理委员会,作为企业的统一领导机构。在500人以上的大工厂,建立了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在工厂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职工代表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传达工厂决定、生产计划和工作总结并提出建议和批评。比如在动员职工制定和执行生产计划方面,以“三结合”(党支部、技术好的工人和生产模范队长相结合)的办法并广泛吸收工人意见,制订尽可能切合实际的生产计划;在厂长总结过去工作和宣布新的生产计划后,再组织积极分子和发动工人群众充分讨论上期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证新计划完成的意见和措施,把完成新计划变成工人群众的自觉行动等,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工矿企业政策的指示》后,东北、华北等解放区的一些企业都先后建立了工厂管理委员会。1948年8月10日,华北人民政府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在国营、公营工厂企业中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与工厂职工代表会议的实施条例草案》,总结了民主管理的经验,使工厂管理委员会与职工代表会议成为公营企业的一项根本制度。对加强企业内部集体领导和民主管理,密切干群关系,活跃工会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生产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同年9月,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进一步阐明了在各企业各工厂中建立统一领导的工厂或企业管理委员会的重要性,使这一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工厂管理委员会由厂长(或经理)、副厂长(或副经理)、总工程师(或主要工程师)及其他生产负责人和相当于以上人员总数的职工代表共同组成。厂长、副厂长、总工程师及工会主席为当然委员,其他负责人如需参加,应由厂长报告上级领导决定。职工代表由全体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选举。在新解放区实行军事管制的企业中,驻厂军代表应为工厂管理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当然委员。工厂管理委员会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