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3课两篇小说对比阅读导学案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第一单元第3课两篇小说对比阅读导学案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第一单元第3课两篇小说对比阅读导学案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第一单元第3课两篇小说对比阅读导学案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第一单元第3课两篇小说对比阅读导学案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两篇小说对比阅读(1分钟)1.对比阅读,了解两篇小说不同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人物形象。2.对比赏析,了解两篇小说的艺术特色。(3分钟)播放电影《百合花》中展现被子上的百合花的视频片段和电影《哦,香雪》中展现铅笔盒的视频片段)我们一连学习了《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请大家快速说出这两篇小说的作者和小说中故事发生的时代。茹志鹃、铁凝;解放战争时期、改革开放之初。很好。这两篇小说虽然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但也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这节课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这两篇小说,探讨这两篇小说在人物性格特征、细节描写、叙事视角等方面的特点。(33分钟)1.对比阅读本课的两篇小说,完成下面的表格。篇名作者创作时间年龄主题《百合花》茹志鹃《哦,香雪》铁凝【与你交流】篇名作者创作时间年龄主题《百合花》茹志鹃1958年33岁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圣洁的情感,以及普通人善良、淳朴的人性之美《哦,香雪》铁凝1982年25岁展现了山里姑娘淳朴、善良和美好的心灵,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和追求。也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2.认真阅读这两篇小说,结合小说中故事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这两篇小说的理解,并说说不同时代年轻人的青春各有什么特点,你从他们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与你交流】《百合花》和《哦,香雪》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两篇小说,一篇写于解放战争时期,说的是关于解放战争的故事,刻画了“我”、通讯员、新媳妇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一篇写于改革开放不久,说的是小山村年轻人的故事,刻画了香雪、凤娇等一群山村姑娘的群像。《百合花》表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年轻人追求民族解放和自由进步的青春,《哦,香雪》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山村青年对现代生活的向往,是另一种青春。同是青春,内涵与表现形态却不一样。青春是短暂的,因而青春在人的一生中是弥足珍贵的。我们要让短暂的青春发光、发热,不能虚度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与机缘、使命与挑战,青年人要踏准时代步伐,勇立时代潮头,担当起青年的责任,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3.比较《百合花》和《哦,香雪》,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完成下面的表格。作品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具体表现《百合花》“我”通讯员新媳妇《哦,香雪》香雪凤娇【与你交流】作品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具体表现《百合花》“我”热情开朗能干①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我立刻对这位同乡越加亲热起来。②“你怎么参加革命的?”我问到这里自己觉得这不像是谈话,倒有些像审讯。③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通讯员质朴憨厚腼腆①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②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儿,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③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新媳妇美丽善良觉悟高①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②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③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哦,香雪》香雪美丽纯真自尊上进①要论白,叫他们和咱香雪比比。咱们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②她还不知道怎么讲价钱,只说:“你看着给吧。”③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④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凤娇淳朴勇敢泼辣①凤娇不接茬儿,松开了香雪的手。好像姑娘们真在贬低她的什么人一样,她心里真有点儿替他抱不平呢。②“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大胆的凤娇回敬了一句。③“我撕了你的嘴!”凤娇骂着,眼睛却不由自主地朝第三节车厢的车门望去4.[情境]屠格涅夫说过,如果作家笔下的房间里出现了一杆猎枪,那么最终这杆猎枪就必须打响,否则,有关猎枪的描写就是完全多余的。可见,小说中某个物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需要体现作者的某个写作意图,特别是某些反复出现的物象,这种意图的表达就更为迫切。一般说来,对小说中物象作用的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对情节的作用,如推动情节发展、作为全文线索、为下文做铺垫、总结上文、前后呼应等;二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如烘托情感、刻画心理、衬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命运等;三是对主题的暗示作用;四是对环境的作用,如营造氛围、交代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等。[问题]这两篇小说各有一个关键物象,即《百合花》中新媳妇家的被子,《哦,香雪》中的铅笔盒。想一想:《百合花》中有几处写到新媳妇家的被子?《哦,香雪》中铅笔盒出现了几次?请对它们分别进行分析,指出它们在反映人物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上的作用。【与你交流】《百合花》中有三处写到新媳妇家的被子。①被子借出的时候:“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全新的花被子”解释了新媳妇舍不得外借的原因;“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看似是不经意的描写,实际上暗合了小说的题意。②通讯员牺牲后,卫生员要揭掉他身上的被子时:“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这一举动包含着对小通讯员强烈的不舍和对革命战士无限崇敬的深情。③小说结尾:“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这是对被子意义的揭示,也是对小说主题的揭示。有关被子的细节描写既是对小通讯员崇高品质的歌颂,也是对新媳妇美丽心灵的赞美,白色本身就有象征纯洁、美好的意蕴,而这白色的百合花更是人与人之间生离死别所产生的纯朴、圣洁的美好人性和情爱的象征。同时,白色也代表祭奠,白色的百合花的意象暗含了祭奠这些美好而又年轻的生命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意义。《哦,香雪》中铅笔盒出现了六次。①写香雪在火车站做买卖时的情景:“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打听”说明香雪对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的关注,为下文做铺垫。②小说插叙香雪上学时的情节:“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嗒嗒乱响。”“她盯住同桌那只铅笔盒,猜测它来自遥远的大城市,猜测它的价钱肯定非同寻常。”这一切使得香雪内心不能平静,同桌显摆铅笔盒是在暗示台儿沟的贫穷,伤到了香雪的自尊,她心里萌生了要拥有这个铅笔盒的想法。③再写香雪在火车站做买卖时的情景:“她却在一张堆满食品的小桌上,发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她放下篮子,心跳着,双手紧紧扒住窗框,认清了那真是一只铅笔盒,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它和她离得那样近,如果不是隔着玻璃,她一伸手就可以摸到。”这表达了香雪对铅笔盒强烈的渴望。④香雪在西山口下车后,补叙换铅笔盒的情况:“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她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香雪一面摆弄着铅笔盒,一面想着主意”,说明香雪决意要用一篮鸡蛋换铅笔盒。⑤香雪回家的路上:“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表现了香雪得到铅笔盒后的喜悦。⑥香雪走到隧道时:“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们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表明了铅笔盒给香雪带来的美好想象。5.《百合花》与《哦,香雪》在叙述角度上有何不同?分别有怎样的效果?【与你交流】①《百合花》以“我”为视点,娓娓动听地叙述故事,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也是叙事者,还是一个充满情感、具有性格的人物。“我”与通讯员由生气、好奇、捉弄到亲热、牵肠挂肚地关爱的情感变化贯穿始终。但“我”更见证了通讯员和新媳妇的美好心灵,感受到两颗火热的心。文章不仅通过“我”带有女性特征的细微观察,使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且通过富于浪漫的想象,充满抒情的色彩。②《哦,香雪》采用了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角度,既居高临下,俯瞰远观,又探幽入微,细品细察,一切景象都自然顺畅地摆在读者面前。这样的叙述方式既表现出自由性,又表现出精致性,如“扇面展开”情节,先整体扫描,后集中叙述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一些远离叙述主体目标的东西粗略叙述,有如远景,可远观而不可细察;一些与叙述主体目标相关的东西正面叙述,有如中景,描写在于精与粗之间;而叙述的主要目标或对象(香雪的人物形象和她的铅笔盒故事)则精描细绘,有如近景,必须以特写手段处理。因此文章不断调整观察和描写的焦距,有点有面、由面到点地表现台儿沟山村、台儿沟姑娘、台儿沟的香雪和香雪的铅笔盒的既多重又单一的形象。从台儿沟人的眼光看外面的世界,从外人的眼光看台儿沟,这两种视界或两种叙述角度给文章增添了意趣,给读者创造了更广阔的审美空间。6.《百合花》与《哦,香雪》在语言风格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与你交流】两篇小说的语言都清新自然,朴实俊逸,富有诗意。《百合花》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而朴实俊逸。作者善于以清新淡雅的笔触表现细腻柔和的优美,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如写通讯员“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表现了通讯员热爱生活的形象特点,使小说充满诗意。《哦,香雪》的语言风格清新婉丽,优美纯净,充满诗意。作者是怀着一颗爱心去写的,于是笔下的一切都被赋予了生命。写山,写树,写小溪,写火车,笔之所至,这些物体都跃动起来,有了体温,有了脉搏,有了感情,有了灵魂,和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和谐、充满生机的艺术世界。作者在以灵动的语言描写了香雪所见到的山谷夜景之后,又用散文诗般的抒情笔调写道:“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这种清纯流畅、朴素自然的语言,仿佛从香雪的心底汩汩流淌出来,缓缓流入读者的心田,让人遐思,让人向往,让人陶醉。(1分钟)(5分钟)尝试结合具体文段分析《百合花》和《哦,香雪》这两篇小说的视角差异,比较它们的不同表达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