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采用C20混凝土_第1页
抗滑桩采用C20混凝土_第2页
抗滑桩采用C20混凝土_第3页
抗滑桩采用C20混凝土_第4页
抗滑桩采用C20混凝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岩土支挡与锚固课程设计一、工程概况K168+680〜K168+770滑坡位于甘孜州道孚县成城北方向约28km,滑坡区前缘为现有省道303线,交通便捷。滑坡主滑方向3°,纵向长约63m,滑体中部横向宽约52m,滑坡面积约3300m2,滑体厚约15m,滑坡方量约4.9X10卅,其规模较小,属小型中层滑坡。据现场调查,K168+680〜K168+770滑坡现状整体稳定,仅存在局滑现彖。为分析评价滑坡坡稳定性及其对拟设线路的危害性,本次主要工作内容为工程测量及地质测绘,并辅以控制性钻探、采样测试等。工作中,主要依据以下规程、规范展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工程测屋规范》(GB50026—93)。完成实物工作屋详见表lo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1项目数量备注工程测量控制测量1*15图根点平面测量km20.011:500断面测量m/条200/21:500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km20.011:500断面测绘m/条200/21:500工程钻探m/YL88.03/3水质分析组1通过本次勘察,基本达成了以下预期目的与任务:调查滑坡区地质环境,详细查明滑坡范I韦I、成因、滑动史、活动迹象:了解滑坡结构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初步分析评价滑坡稳定性,预测滑坡发展趋势及其可能规模;提供了滑坡防治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二、滑坡基本特征2.1滑坡平面形态特征设计路线中桩位于滑坡体中前部,路线距离滑坡后缘45〜50m。该滑坡主滑方向3°,纵向长5(P55m,前缘宽约100m,后缘与前缘高差约44m,堆积厚度8.7〜17.18m,堆积方量约4.9万in'。滑坡在平面上为“圈椅状”斜坡地形,滑坡后缘可见宽5〜30cm,深0.5〜1.0m的拉裂缝,中部也可见拉张裂缝,滑坡壁两侧町见纵向张拉裂缝,前缘剪出II位于公路外侧陡坡中部,滑坡边界清晰。滑体的组成物质为碎石土。滑动面近似于船底形,滑体主要沿土层内部和卜•伏基岩面滑动。2.2滑体特征据钻探揭露,根据地面调查和钻孔揭露,滑体组成物质为碎石土,灰色,灰黄色,稍湿,松散〜稍密,碎石成分主要为板岩,粒径一般0.5~10cm,少量大于15cm,含量50〜60%,其余为粉土,局部粉土较纯,与卞伏基岩面接触处粉土土体较为湿润,呈可塑〜软塑状态。2.3滑床特征滑床的起伏状态受卜•伏基岩面及构造侵蚀作用控制。滑体表面呈折线状起伏。后缘壁为碎石土,稍密〜中密,后缘壁坡度55〜60°。滑床下伏基岩面卧坡坡度7.2〜48°,据ZK1、ZK2、ZK4号孔揭露,岩体风化节理发育,岩层视倾坡内,岩体具较强的亲水性,力学强度较低,沿此容易发生滑动。2.4滑面(带)特征滑面(带)以ZK1号孔为界,上部沿砾卵石土、卞部沿下伏强风化基岩面发育,滑带土具有颗粒组成较细,力学强度较低的特性。滑面(带)埋深8.7〜17.18m不等,组成物质主要为粉土,可塑~软塑,具揉皱现象,沿滑坡壁及滑床表面可见清晰的擦痕。2.5滑坡变形特征除滑坡区地形地貌宏观变形特征有所指示外,该滑坡变形特征不明显(已遭后期破坏),因此从以下几方面对滑坡的滑动之初的运动特征予以综合分析:1) 滑坡纵向长约50m,滑坡堆枳层厚约8.7^17.18m,堆积物以碎石土为主且其颗粒粒度具有由上至下变细的趋势,滑体物质与后缘坡洪积物质相同,说明该滑坡最初的滑坡物质由坡洪枳层组成。2) 其主滑方向约3°,与区内岩层走向相当,说明了该滑坡为顺岩土界面的滑动,其滑移方式为牵引一推移复合式。3) 滑体前缘叠于坡残枳层之上,故滑坡属于近代滑坡;同时,滑坡细部整体变形特征已遭后期剥蚀、掩埋等破坏,可见其发生时间较早。综上所述,该滑坡为顺层发生的近代牵引一推移复合式堆积层滑坡。近年来,该滑坡前缘及滑体内冲沟两侧还发生了浅层溜滑(照片1),其成因为降雨浸润及地表水对其前缘坡脚的冲刷。三、滑坡成因及稳定性3.1滑坡成因分析滑坡体组成物质为结构松散的角砾土,因该滑坡位于四川省著名的活动性断裂一鲜水河人断裂附近,历史上该断裂带地震频繁,受断裂影响,岩体风化破碎,基岩面倾角较陡,前缘受鲜水河河水冲刷,致使岩体上覆土体失稳垮塌,加之公路开挖后形成的土质边坡,未进行支护,土体前缘临空,加之雨季地表水犬量渗入土体,土体抗剪强度急剧降低后,向下滑动形成滑坡。3.2滑坡稳定性定性分析经现场调查,滑坡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在雨季有大量地表水渗入,在动水压力、静水压力作用下,滑面抗剪强度降低,必然引起滑坡体的变形进一步加快,最终导致整个边坡的快速滑动而完全失稳。3.3滑坡稳定性计算4.3.1计算公式1)稳定性计算基本公式n-ln-1Z(Rills)+RnZ(Tin^j)+Tni=lj=iTj=Wj(cosai+Phcosai)+TDiRi=(Wi(cosaj-PhSinai)-NwrRDi)tan(f)汁CLj=cos(ai-ai+i)-sin(ai-ai+i)tan(|)i+i式中:Kf 稳定系数Tj——作用于第i块段的下滑力(kN/m);——作用于第i块段的抗滑力(kN/m);Wj一一第i块段滑体的重力(kN/m),暴雨时为该块段的饱水自重;Ph一一地震力(kN/m),Ph尸GzgWiNwi 孔隙水压力(kN/m),Nwi=YwhiwLjTDi一一渗透压力平行滑面的分力(kN/m),TDi=ywhiwLicosaiSinPiCOs(arPi)RDi 渗透压力垂直滑面的分力(kN/m),Roi=Vv/hjWLicosajSinBjSin(a厂Bi)Cj一一第i块段土的粘聚力(kPa);4>i一一第i块段土的内摩擦角(°);h——第i块段滑动面的长度(m);8——第i块段滑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Pi——第i块段地下水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Gz为综合影响系数,取0.25:Kh为水平地震力系数,VIII度地震带取0.2:Vw一一水容重;hM——第i块段水位线以下滑体的重力(kN/m);3——第i块段的剩余下滑力传递至i+1块段的传递系数(冃)2)推力计算基本公式Pi=Pj-iXipj+FstxTj—Rj式中:Pi、Pi-i一一分别为第i块、第i-1块滑体的剩余下滑力(kN/m);Fs——推力计算安全稳定系数,本次滑坡推力计算釆用=1.10.1.15.1.20及1.25四种状态进行;其余符号意义同式3.3.2工况选择由滑坡的成因分析可知,人气降雨和地震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故本次选取以下3种工况进行滑坡稳定性验算及推力计算。工况1:天然状态;工况2:暴雨状态:工况3:地震状态。3.3.3参数釆用该滑体土类型主要为碎石土。根据经验数据,本次计算对滑体重度取值为:天然重度20kN/m\饱和重度为22kN/mSo3.3.4滑坡稳定状态划分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滑坡稳定状态划分见下表:滑坡稳定性系数KfKf<1.001.00<Kf<1.051.05<Kf<1.15Kf>1.15滑坡稳定状态不稳定欠稳定基本稳定稳定3.3.5滑坡稳定性计算工况一:天然状态下滑坡稳定性分析根据反算结果,考虑该滑坡目前处于大滑动过的状态,将C、(p值按85%打折,取(P=25°,C二13Kpa;滑坡体天然容重y=20KN/ms,滑坡安全系数取K=l.15,滑坡推力计算成果见表:工况二:在暴雨不利工况下(边坡土体呈饱和状态)考虑动水压力增人、滑面抗剪强度降低等因素,采用安全系数K二1.10,滑面抗剪指标(P=23°、C二12Kpa;滑坡体天然容重Y=22KN/m3,推力计算成呆见表:工况三:在地震不利工况下(VI度地震)考虑滑坡处于鲜水河活动人段裂附近,地震活动十分强烈,采用安全系数K二1.10,滑面抗剪指标二25°、C二13Kpa;滑坡体天然容重Y=20KN/ms,推力计算成果见表:3.3.6计算结果分析滑坡稳定性验算及推力计算结呆详见表。由计算结果可知,滑坡在各种工况状态下均处于不稳定状态。注:计算中,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在训度地震状态下计算时水平地震系数KpO.20,稳定性系数K二0.85,采用安全系数K二1.05,剩余卜•滑力为1292,4KN,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四、抗滑桩的内力计算根据岩性情况,滑面处的地基系数采用A=400000kNM滑床的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采用m=120000kN/m',桩附近的土层厚度是9.5m左右,该处的滑坡推力E=2O44kN/m,桩前抗滑力965.7kN/m,抗滑桩采用C20混凝土,其弹性模量Eh=26.5*106kPa,桩断面为b*a=2m*3m的矩形,截面F=6m2,截面模量W二ba2/6二3加;截面对桩中心的惯性矩I=ba3/12=4.5m2;相对刚度系数EI二0.8*26.5*106*4.5=95.4*106kN*m2;桩间距(中至中)1二5m:桩的计算宽度坷二b+1二3m;桩的埋深h=9.5m,试用初参数(普通法)法的m法,计算桩身的内力。(1)计算桩的刚度桩的变形系数a95.4x106120000X3=0.328m-1mBpEIa95.4x106120000X3=0.328m-1mBpEI桩的换算深度ah=0.328x9.5彩3.11,,故可按弹性桩计算。(2)荷载计算每根桩承受的水平推力:每根桩前的剩余卞滑力:桩前被动土压力:Ep=扣tan(45T=2044.31*5=10221RNP=965.27x5=4826.35kN+导)=1x21x9.5^^(450+^=1516.52kN/m桩前的抗力取剩余卜•滑力和被动土压力的小值,桩前抗力为1516.52kNo滑坡推力和剩余抗滑力均安矩形分布:(11=^=詈1=1076kN/m:T哉讐=159.6kN/mT哉讐=159.6kN/m滑面处的剪力:Qo=T-P=10221一1516.52=8704kN滑面处弯矩:(T-P)xhMo= =(10221-1516.52)X4.5=39170kN*m(3)求虎点高度血A^h=3.3m400000X9.5A^h=3.3m(400000+9.5X120000)-400000⑷求虎点的%、Qa、Xa>%值由桩面及桩底为自由端的边界条件,可建立计算方程。根据滑面处和桩底处的换算深度,查m法无量纲影响系数表,用内插法求得卅、卅B半、C半、Dt\店、肺、C?、H各值带入在滑面,y==3.3m,换算深度ay‘=0.328x3.3=1.082Ht,查得虫二-0.2116; B3=-0.1150;C3=0.9625;D3=l.0729A4=-0.8540; B4=-0.4231;C4=-0.1724;D4=0.9500代入公式a2EI[xa(-0.2116)+牆(-0・1150)+焉y(0・9625)+艄(1・0729)1=29421a3EI[xa(-0.8540)+-^-(-0.4231)+导-(0・1724)+华(0・9500)1=5884a 0.328 a2El a^EI桩底,y'二h+3・3二12.8m,ay'=0.328x12.8=4.2力3二T・6143 町二Tl・7306 C3二一1了.9186D3=-15.0755A4=9.2437 F4=-0.3578 C4=-15.6105久二-23・1403代入公式有xG(T・6143)+旦(-11.7306)+导-(T7.9186)+警-(-15・0755)]=00«328 ctEI

如(9如7)+歳(一。・3578)^(-15.6105)^(-23.1403)1=0联立①②③④四个方程解得xa=Q.036163(pa=~Q.0035645Ma二13534.5kN*mQa二9120.38kN(5)求桩身内力及侧向应力锚固段内任意一点侧应力ay=myxy,;Xy=xaA1^B1+^C1+^D1计算点的剪力:计算点的弯距:M〉,^a2EI^aA3-^-B3+^C3+^D3)计算的各点的桩侧应力、剪力、和弯矩图如下:(6)桩身受荷段的内力计算:距桩顶距离(m)剪力(kN)弯矩(kN•m)距桩顶距离(m)剪力(kN)弯矩(kN•m)0628419.5计算结果如图:(7)地基强度校核:计算换算深度:有桩侧应力公式的:4「2(hi+y)8S(4>2)hi=—xH=x10=7.92m有桩侧应力公式的:4「2(hi+y)8S(4>2)tan(i>2)=°% tan(44°)=1525kPa

由桩侧的各点应力状况可知,桩侧的最人应力是/kPa,是小于该点的桩侧的容许应力值,其他各点的应力也是满足要求的。五、抗滑桩的构造设计:(1)>根据设计弯矩计算纵向受力钢筋:该抗滑桩的设计总长19m,计算可按两个控制截面考虑配筋。控制截面1一1取桩身最大弯矩截面,控制截面II-II取地下6m深处截面;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取2.0,则控制截面【一【处的设计弯矩为 kN・m,II-II截面设计弯矩为 kN・mo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取SOinm,若为单排布置,则取桩截面的有效高度ho^29OOinnu①、计算I一I截面受力钢筋截面积;混凝土的受压区高度:gfcbho+la^fc^ho2—2fcbMx= n fcb_1X9.6X2000X2900±y/12x9.62x20002x29002-2X9.6X2000xx106= 9.6x2000=(mm)I-I截面受力钢筋截面积:300X(2900-y)x300X(2900-y)x106(mm)按简化方法计算则的:M x106 (2、As= =0.9X300X2900=仙)简化计算结果下于按混凝土结构梁承载力计算的结呆,但两者相差不是很人,可以接受。选用46根036,实有As=48859mm2,满足要求。可三根一束布置在桩受拉侧,考虑对钢筋净距的要求,实际布置按两排,靠近桩边的一侧一排10束,靠桩的一排布置内6束。若重新按实际布置后的桩截面的有效高度核算,承载力仍能满足要求。②、计算II-II截面受力钢筋截面积;混凝土的受压区高度:ttifcbho±J(Xi2fc2b2ho2—2fcbM

_1x9.6x2000x2900±Vl2x9.62x20002x29002-2X9.6X2000xx106= 9.6X2000=(inm)H-H截面受力钢筋截面积:300X(2900-x300X(2900-x106(mm)按简化方法计算则的:(mm2)a_M_x10(mm2)As=0•叫11。=0.9x300x2900=简化计算结果人于按梁受弯承载力结算结果,偏于安全。选用10根e36+10根e26,实有As=15488mm2,满足要求,采用一根①36和一根①26两根一束,共10束布置在受拉侧。(2)、根据设计剪力配箍筋从剪力图知道,桩身剪力极值位于滑面处的 kN和地面下 m处的kN处的kN,同样结构性重要系数取1.0,则设计剪力首先按kN考虑,是否需要配箍筋抵抗剪力验算:O.7fibho=0.7x1.x2000x2900=4466kN从计算结果可知,设计剪力人于混凝土提供的设计剪力,需要配置箍筋抵抗:As_V-O.7ftbho_(v-4466)x103_/nmi2/xT_1.25切ho_1.25x210x2900_V/nmi/采用4肢箍,取间距300mm,则箍筋直径 iran,选用HPB235级020,满足要求。从桩身多的剪力分布情况来看,在地F0-7m内,桩身混凝土即能抵抗剪力,因此从计算角度该段不需要配箍筋,该段可按构造配箍筋取4016@400.根据上诉结果和相应的构造要求作出两个界面的配筋图;六、滑坡发展趋势预测根据滑坡的成因及稳定性分析可知,对滑坡影响较人的主要因素为地震工况。滑坡处于地震区内,地震活动频繁。地震可引起土层中水位及孔隙水压力变化,抗剪强度降低,动荷载增人,从而促使斜坡岩(土)体产生滑动。所有影响因素中,地震对滑坡破坏性最人,地震易引起人规模滑坡,但地震对滑坡的影响具有短期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滑坡在未来将趋于不稳定,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地震,滑坡存在整体复活的可能性。拟拟建公路K168+680〜K168+770里程段自滑坡中前部通过,由滑坡稳定性分析可知,

滑坡体地震情况卜,滑动面抗剪强度急剧卜•降,滑坡体易沿滑面临空剪出,会给拟建公路带

来危害,必须对其采取适当的整治措施。鉴于滑坡处于鲜水河断裂带附近,且该断裂为区域

性活动人断裂带,历史上地震频发,建议设计采用工况三作为控制工况进行整治设计依据。七、建议处理措施从总的趋势上看,该滑坡还没有形成人的变形,在天然状态和暴雨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但在训!度地震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根据这种状态,建议采用支扌当工程+截排水综合治理措施设计和施工。从表可见,在工况三情况卞,当安全系数K二1.05时,剩余下滑推力为2044KN/mo建议以该卞滑推力作为抗滑桩设计依据。1) 、支挡措施:支挡措施是分别在公路外侧一带布设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布设间距为5—6米,应根据卞滑力的人小和结构检算结果确定抗滑桩的截面尺寸,共12根,平面支扌当线长90米,单排布设,桩长10-18米不等(根据基岩面埋深确定,一般桩端嵌入基岩面以下5—7米即可),抗滑桩之间用桩板墙连接,避免土体沿抗滑桩之间剪出。首先保证坡体停止蠕动变形,恢复到平衡状态,这样也避免前部施工治理时再引起进一步的滑移。2) 、截排水措施在滑体后缘设置截水沟,把地表水截排于滑体之外,并与公路边沟相结合,避免地表水的渗入,影响坡体的稳定性。八、处治工程地质评价8.1场地稳定性评价该路段为滑坡,路线沿滑体中前部通过,滑坡各种工况卞均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该路段地面稳定性差,需对滑坡采取抗滑处理,由于外侧的岩层宽度达不到稳定性要求,且外侧的滑体的有相对的稳定性,预设计拟在公路内侧设置抗滑桩。8.2地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以试验成果为基础,经工程类比分析提出本段滑坡及抗滑桩的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如卜•表建议指标岩土类型密度Pg/cm3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KPa变形模量MPa抗剪强度(P(°)CMPa碎石土2.10250"30025~3026°0强风化灰岩2.60800〜10001500〜2000tg(p=0.55〜0.600.1弱风化灰岩2.652000〜30004000〜5000tg(p=0.60〜0.650.308.3基础方案及建议处理措施拟建抗滑桩位于滑坡体中前部,地基土上部的碎石土承载力低,压缩变形人,不能作抗滑桩基础持力层:其卞伏的强风化带灰岩风化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