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案例-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古诗二首》(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案例-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古诗二首》(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案例-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古诗二首》(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案例-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古诗二首》(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案例-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古诗二首》(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案例教学目的:1、在送别主题古诗对比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爱好对于现代小学生来说,本习惯于电视和电脑这些多彩的生活中,忽然要他们来上这种对他们来说非常深奥的能会提不起爱好。因此,创设情境,奠定情感基调显得尤为重要。歌仔戏,对于闽南的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戏种,但在他们的生活中又没有会唱的人,何况是用在唱古诗上,一下子引起了他们的留意,并一定会对这节课产生浓厚的爱好。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用歌仔戏的曲调唱出的古诗吗?生:没有!古诗文,他们可师:今天,老师就唱给你们听。(用歌仔戏的曲调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师:老师唱得怎么样?生:真好听!师:老师刚才唱时感情怎么样?生:很有感情。生:很深情。师:同学们都专心地去听、去领会。是啊,唱这首诗时就应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该布满感情,因为这是一首……生:送别情。师:送的是谁呢?生:是自己的朋友。师: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两首送别朋友的诗。板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巧解诗题,发现奥秘诗的题目,大都是点睛之笔,理解诗的题目,可以为学古诗打下基础,因而在学习本课时,我让学习发现这两首诗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这样既理解了题目,又为下一步学习古诗做好铺垫。师:同学们自己多读几遍课题,想一想,这两个课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生:《别董大》中的“别”和《送元二使安西》中的“送”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送别”的意思。师:脑袋转得真快,既然是送别诗,这两个字当然是“送别”的意思了。生:第一首诗是高适在送董大,第二首诗是王维在送元二。师:眼睛真尖,一下子就被你给找到了。那你们知道董大和元二是什么人吗?生:董大是高适的好朋友,原名叫董庭兰,是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有名琴师。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生:我只知道元二是王维的朋友。师:你们的资料都是从哪来的?生:我从电脑上查的。生:我从一本杂志上找到的。师:对啊,我们现在获得信息的途径是越来越多了,大家一定要集思广益,找到最好的答案。就像这位同学说的,在历史上就注明了元二是王维的朋友,既于他是什么人,我们就无从知道了。师:还有别的意见吗?生:第一首诗中没有点明送朋友到哪,而第二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元二是要到安西去。师:从小小的题目中,同学们却可以发现这么多的秘密,可见,题目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学习每一首诗包括每一篇文章时,一定要留意题目,因为它可以给你很多信息。三、教给方法,品味诗韵“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认为古诗词的感悟还是靠朗读去实现,因为朗读可以让学生融入到古诗中去,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朗读,在诗的教学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把这两首古诗读一读,当然是越得越多遍越有感情越好。师:现在,读三遍的举手,读四遍的举手,五遍的呢?六遍的有吗?(老师数人数)生:老师,我读了七遍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师:好,就你来把这两首古诗读一遍。生:读。师:刚才这个同学在读的时候,我认真地看了一遍其他同学,发现有好多同学都在跟着默读。他们真是时间的主人,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你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们的嘴在动啊!观察是很重要的!师:大家来评评,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生:他读得不是很有感情。生:他读得有点快。师:那综合你们俩的意思,也就是说要读得有感情必须……生:(齐声)读得慢。师:谁来向他挑战?你真有勇气,你来读!生:读。师:慢是慢下来了。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俩同学有些字的字音读不一样了,发现了吗?生:是“朝”和“舍”。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读才正确呢?生:我认为应该读师:也就是说,这俩字在这里应该怎样解释才对呢?生:可能是早晨和宿舍的意思。师:可能?生:是肯定是。师:对,男子汉就应该果断点。师:谁能更有感情地读一读呢?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生:读。师:这个同学真不赖,我们发现,真的想读得有感情就应该……生:慢。师:那么像老师这样读是不是就有感情呢?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师故意拉长声音)生:不仅没有感情,而且听起来很难受。师:对了,有感情并不是每个字都要读得一样慢,而是要有快有慢,就是要讲到一个音韵。我们一般有四个声调,一声,二声,三声,三、四声叫仄声。(板书)平又快又短。(板书)四声。一、二声叫平声,声时读得又慢又长,仄声时读得师:老师已经把这两首诗的平仄声都标出来了,平声用横,仄声用竖。现在,谁能来读一读。生:读。(随着老师的手势读)师:在我这名师的指导下,效果果然是好多了。还有谁敢跟他一拼高低?这生女生真是巾国不让须眉,来吧,我相信你会读得比他更好的。生:读。师:果然不出我所料,她真是读得太好了。现在,让我们全班同学随着老师的手势,一起把这两首诗读一遍,边读边找一找,你能找到这两首诗中哪能些相同或不相同的地方?(生齐读)四、对比参读,感悟诗情同是送别诗,两诗人取象的景物是一清新,一恶劣,表现的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感情是一凄凉一豪迈,我们可以通过两个人的诗的对比,感受到他们所表达的不同的感情。生:这两首诗相同的地方是前面两句都是写景的。师:那你能说一说都写了哪些景吗?生:第一首诗中有黄云、太阳、北风、雁、雪;第二首诗中有雨、轻尘、客舍、柳树。师:你找得真仔细。其他同学一起再看看他所说的景物,想一想,从这些景物中你发现什么了没有?生:老师,我发现这些前两句虽然都是写景的,但第一首中的景物感觉起来很悲,而第二首诗中的景物布满了春天的气息,非常清新。师:你说得好极了。那就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刚才读诗时,除了要读出诗的音韵外,你们觉得还欠缺点什么呢?生:我认为前两句读的感情应该不一样。师:那应该怎样读才对呢?生:第一首应该读得凄凉、悲壮一点,而第二首应该读得轻快、欢乐一些。师:那你试试把两首诗的前两句读一读好吗?生:读师:专心是体会果然与众不同,真是打从心里读出感情了。全班同学试试把前两句读一读。师:还有谁来说一说?生:我发现在第二首诗中有点明了送别时的地点,而第一首没有。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师:(点头)不错,那你整首诗看一看,王维在送元二时,是从哪里送到哪里的,能在黑板上给我们简单地出示一下它们的关系吗?生:可以。(在黑板前写)渭城——阳关——安西师:同学们说说在这首诗中出现的这三个地名他标对了吗?生:对。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三个地方的位置。(课件出示地理位置)谁还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了第一首诗写的是冬天,第二首诗写的是春天。师:怎么看出来的?生:“雪纷纷”可以看出冬天,“柳色”可以看出是春天。师:(竖起大拇指)这个同学懂得从字里行间找答案,真是细心。还看出什么了?生:我读出了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对他的朋友送别时所说的话。师:他们都说什么了,你把它读出来好吗?生:(读)莫前愁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师红字出示)师:高适在送别董大时董大说……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师:而王维在送元二时,则对元二说……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感情一样吗?到底要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表达什么呢?生:“莫愁”应该是“不要忧愁”的意思,应该是叫董大放心吧!师:叫他放心就是对朋友的……生:对他的安慰。师:是,是对朋友的劝慰。假如老师对你说“别怕,只要你勇敢,一定能行的!”这是对你的……生:激励。师:你在劝慰和激励别人时是怎么说的?你对那种语气把这两句读一读吗?生:读。师:有没有谁知道高适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处境怎么样呢?生:我在网上看到,高适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在官程上不得志,正到处在游荡,经常处于贫*的境遇之中。师:在困境中的人却能说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话,可见,高适是个怎样的人?生:他很乐观。生:他有开朗的胸襟。师:那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把他的乐观、开朗读出来呢?生:应该是豪迈的。师:对,当诗人对朋友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是布满豪情的。让我们用作者的这种语气把这两句读读。(全班随着老师的手势齐读)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生:从“西出阳光无故人”,我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对他的朋友不放心。师:对,是对朋友的不放心,你能用别的词来形容吗?生:嗯,可以用担心。对担心他的朋友出了阳光之后就见不到老朋友了。师:除了担扰之外,诗人一杯又一杯地叫他的朋友喝酒,还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的……生:依依不舍。师:对了,那么这两句要表达的是诗人的什么感情?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与担忧之情。师:谁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来,你来试试。生:读。师: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当你要和朋友离别的时候,你的心中布满了对朋友的……生:劝慰和激励,不舍与担忧。师:现在请全体同学随着老师的手势,一齐把这两首诗读一读,留意读出第一首的凄凉与豪迈,第二首的轻快与不舍。(全班齐读)五、课外延伸,拓展学习古诗教学仅仅局限于所教所学的这些古诗,很难完成大纲要求,很难使学习形成能力。所以必须从古诗教学积极向课外延伸,从课本到课外,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包括学习方法和朗读方法学以致用,开阔学习的思维和眼界。师:同学们,友情是最永恒的旋律,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写出了他对朋友的不同情感,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呢?生:我知道的有《芙蓉楼送辛渐》师:这首诗老师也知道,我们冰心奶奶的名字据说就是读了这首诗后取的,你能把这首诗背给大家听听吗?生:能。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师:好个“一片冰心在玉壶”,谁还有?生:《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背得真好,能用今天学到的读诗方法来背,真好。还有呢?生:《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师:同学们,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很多非常优秀的送别诗,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多找些出来读一读,背一背,感受我国诗歌的魅力。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教学反思:有人曾经把读者与诗的关系做了一个比喻:苏轼有《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琴与指,正如我们的学生和诗,只有学生自己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诗的意思,这诗才被他们赋予了新的生命,而学生也才能从这诗中得到感情的陶冶。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云:“诗者,根情。”他认为,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作必须以情为“根”,即既把丰富的感情作为创作的原动力,又把它作为诗歌的内容。但是,诗歌中的“情感”并不能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它不仅包含个体和群落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而且是属于一种整体性情感——“人类情感”。这种“人类情感”,是无法用明晰的逻辑语言来表达清楚的。因为它是“人类情感”,所以读者可以感逻辑语言表达”,所以也只有让读者感悟,别人的分析再精辟,只是标签,正如陶弘景诗云:“只可自怡悦,不悟;因为它“无法用明晰的堪持赠君。”所以,在古诗的课堂上,一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