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_第1页
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_第2页
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_第3页
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_第4页
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4月19日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文档仅供参考怀化市华恒莫来石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发布令本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是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颁布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编制。经总经理审定批准,现予以发布实施。本<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是在原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现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一步修改完善而成,是公司建立并实施长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行动准则。公司全体人员必须遵照执行。本标准于02月01日发布,02月01日起实施。特此令总经理(签名):(公司盖章)02月01日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目录TOC\h\z\t"安全管理制度,1"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62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 93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 124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165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19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管理制度 207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228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249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2710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2911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311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3913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4314危险物品及危险源管理制度 4715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5116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 8717警示标志管理制度 9018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9219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 9520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9721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992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0123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10424事故管理制度 10625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11126变更管理制度 113

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能更好的确定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实施、监测、考核各项安全生产指标,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全体人员。3职责3.1总经理3.1.1根据<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3.1.2设立或指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目标,并对安全生产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考核。3.1.3负责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3.2总经办3.2.1负责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到相关部门,并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3.2.2监督公司各级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3.2.3负责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及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的分发、宣传、教育和培训。3.4相关部门3.4.1负责落实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实施计划。3.4.2负责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及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的分发、宣传、教育和培训。3.4.3负责与本部门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4运作程序4.1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4.1.1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公司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历年和上年安全生产执行情况制定,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安全生产目标。4.1.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应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员工教育培训、作业规范、事故伤害等指标。4.1.3安全生产目标的制订不能低于行业和安监部门规定的目标指标,不得低于上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要体现持续改进的原则。4.1.4依据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评估考核的结果,总经理应在每年1月份组织公司全体管理人员召开会议,重新修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4.1.5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经总经理批准后,分发到每个职能部门。4.1.6办公室应设计制作宣传栏,在公司显要位置向公司员工宣传公司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安全员在安全教育培训时对全体员工进行目标实施方面的培训。4.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分解4.2.1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制/修订后,安全员负责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成安全指标,分配到各相应的职能部门,并形成文件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分发到相关职能部门。4.2.2各部门负责人应经过例会或安全教育培训,向本部门员工宣传教育与本部门相关的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4.3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实施4.3.1安全员负责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实施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连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一起,分发到相关职能部门。4.3.2安全员应依据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实施计划评估考核结果,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并形成文件印发和保存。4.3.3各部门负责人应经过例会或车间级安全培训,向本部门员工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及其实施计划。4.3.4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落实与本部门相关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实施计划。4.4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评审和考核4.4.1安全员每季度对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和监测,并将统计和监测的结果填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登记表>中,向总经理汇报,并在安全生产会议上宣布。4.4.2若发现不符合情况时,立即要求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以防目标和指标产生过度偏差。4.4.3总经理在每季度安全生产专题会上,对上季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实施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小结,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4.4.4主要负责人每年1月15日前组织对前一年的安全生产目标进行考核和评估,并将考核和评估的结果填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登记表>,并按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规定执行奖罚措施。4.4.5办公室应将<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登记表>张贴在公司公告栏中向全体员工公示。4.4.6根据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及其实施计划进行考核和评估的结果,若需要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及其实施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改,由主要负责人组织执行。4.4.7经调整或修改后的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及其实施计划,由办公室分发到相关部门,并重新组织宣传教育和培训。2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1目的本制度确定了本公司适用于其生产活动和其它应遵守的安全责任要求,规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与考核等方面,确保本公司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级员工,在她们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与考核。3职责总经办及其相关人员负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与考核的相关事项。4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4.1安全生产责任制由总经办负责起草后交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总经理)审阅;4.2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总经理)审阅后提出修改意见;4.3品质部修改后下发至各部门。5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沟通5.1总经办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及时下发至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并征求意见;5.2总经办将征求的意见汇总后反馈给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总经理);5.3安全第一责任人(总经理)组织领导干部、各个部门、各类人员代表召开安全生产责任制修订会;5.4总经办根据修订会结果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定稿。6培训6.1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小组由安环部、设备部等部门组成;6.2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小组对已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评审;6.3经评审经过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从上至下层层互相签字实施。7考核7.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由总经办根据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7.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绩效评定结果报安全第一责任人(总经理)审批。8周期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与考核每年应进行一次。9相关文件和记录9.1安全生产责任书

3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1目的为搞好公司的安全费用管理工作,保障公司的安全费用切实的为员工落实,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制定本管理制度。2编制依据2.1<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安全生产制度及标准。2.2安全生产所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员工提出的有利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3费用用途(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3)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4)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5)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6)安全标志及标识;(7)其它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4计划和审批程序4.1总经办根据安全生产目标的需要提出公司年度安全投入计划,组织各部门人员进行讨论,并编制计划申请表报总经理审核。4.2总经理对安全生产投入计划审核后,应立即发布生效,且在公司安全生产会议上对资金的投入进行承诺,确保安全投入专款专用。4.3公司财务中心负责安全费用的筹措落实,并建立安全费用台帐。5资金来源及物资供应5.1安全投入和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来源:5.1.1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本公司以上一年度实际销售收入为计提依据,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5.1.2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所需设备、材料,统一由报总经理审批,同意后,由综合部按计划采购、供应。5.1.3财务中心负责安全专款的及时提供,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账,并做到专款专用。6相关文件和记录6.1安全费用投入计划表6.2安全费用使用情况登记安全费用投入计划表编制单位:年单位:万元序号费用名称1月份2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10月份11月份12月份总计1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用具2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3临时用电安全防护4完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5机械设备安全防护6消防设施和器材7危险源监控及隐患整改8安全标志标牌9应急救援的配备及演练11意外伤害医疗费用保险12安全教育培训13安全人员人工成本14其它安全专项活动费用安全生产经费总计会计:审核:制表:安全费用使用情况登记表序号使用时间使用部门项目名称金额经办人

4工伤保险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工伤管理程序,保障员工工伤待遇,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的工伤保险管理。3工伤的界定3.1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3.1.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3.1.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1.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3.1.4患职业病的。3.1.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3.1.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3.1.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它情形。3.2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3.2.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3.2.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2.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3.2.1项、第3.2.2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3.2.3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3.3职工符合本制度第3.1条、第3.2条的规定,可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3.3.1故意犯罪的。3.3.2醉酒或者吸毒的。3.3.3自残或者自杀的。4责任划分4.1人力资源部负责本公司工伤员工的救护组织、现场保护,事故上报相关部门和领导,救治费用垫付、后期治疗借款手续办理、工伤员工住院期间的陪护,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以及24小时内出具厂级事故分析报告。负责本公司参保人员名单的提供、更新。负责提供事故分析报告、事故发生详细经过、报险所需的各种证明及票据。负责受伤员工的就医、转院等医疗管理及出院后保险理赔、评残、安置、复工的管理。4.2安环部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护组织、现场勘察、上报公司领导、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以及出具公司级事故分析报告。负责协助厂内交通、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5工伤管理程序5.1办理投保5.1.1公司为所有从业人员购买工伤保险,由总经办进行统计,人力资源部统一进行缴纳。5.2事故处理5.2.1当发生工伤事故时,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及时向部门主管领导汇报,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5.2.2部门主管领导接到汇报后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组织救护,同时通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主管领导,并向总经理汇报。5.2.4现场简单救护处理后,根据工伤情况,及时将伤员送至指定医院进行治疗。先期的治疗费用由工伤员工所在部门垫付。5.2.5治疗期间的费用以工伤员工所在部门名义,经总经办签字后报请总经理申请办理借款手续。5.3责任追究参照公司相关事故考核办法执行。5.4报险程序5.4.1为保证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能及时报险,确保报险的有效性,员工个人及各部门发生工伤事故后须在24小时内向总经办报险,具体要求如下:5.4.1.1厂内事故事故发生后,工伤员工所在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内电话告知安全员,并在24小时内将事故发生情况详细经过及工伤员工初诊医院诊断证明报送总经办,以确保办公室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及时报险。如厂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或发生交通事故,须由总经办及时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交涉,25日内提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责任认定书;工伤员工所在部门在24小时内将事故发生情况详细经过及工伤员工初诊医院诊断证明报送总经办。5.4.1.2厂外工伤事故员工因工外出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暴力伤害或机动车伤害,须由员工所在部门及时告知总经办,且在24小时内将工伤员工初诊医院诊断证明报送办公室,并在25日内提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书。5.4.2除上述事故报告、<诊断证明>及相关责任认定书外,员工治疗结束后,工伤员工或工伤员工所在部门须提供:5.4.2.1门诊治疗的须提供5.4.2.1.1县级以上医院<工伤职工门诊、住院、转诊申报表>。5.4.2.1.2<门诊病历>。5.4.2.1.3<用药明细>及发票。5.4.2.1.4<检验报告单>。5.4.2.2住院治疗的提供5.4.2.2.1县级以上医院<工伤职工门诊、住院、转诊申报表>。5.4.2.2.2<住院病历>(含出院记录)。5.4.2.2.3<用药明细>及发票。5.4.2.2.4<检验报告单>。5.4.2.3注意事项5.4.2.3.1因各部门上报不及时、瞒报或提供上述材料不完整而造成无法及时报险的,所发生一切费用均由工伤员工所在部门承担,并视情节严重给予部门负责人500—元罚款;员工上下班出现的工伤事故,如因工伤员工个人汇报不及时或提供上述材料不完整,造成无法及时报险的,所发生一切费用均由员工个人承担。5.4.2.3.2严禁各部门将员工工伤治疗费用以工资或奖金方式补贴给受伤人员。5.4.2.3.3无论部门安排人员或工伤员工本人在办理门诊或住院手续时,务必确保院方出具的各项单据中的名字与工伤员工身份证中的名字书写一致,且各项单据加盖医院专用章。5.4.2.3.4各项费用单据、材料须经办公室核准后,方可在财务中心门进行冲账或办理报销手续。6相关文件和记录6.1工伤事故简易处理表5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制度1目的为获取、识别、更新适用于本公司的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运行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获取、识别、更新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3职责3.1总经办负责安全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收集、识别及更新并建立台帐,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2总经办负责对各部门进行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内容的培训。4程序4.1获取途径4.1.1总经办经过标准化信息网、新闻媒体、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及其它方式查询获取。4.1.2上级部门的通知、公报等由办公室收集整理。4.2登记与识别4.2.1根据本公司生产、活动对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进行识别。4.2.2总经办对获取和识别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组织评审确认,报总经理审核批准,并编制<本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4.3更新4.3.1当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更新时,应重新及时识别。4.3.2总经办每年进行一次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获取、识别、更新工作。4.3.3当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发生变更时,应及时进行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重新识别。

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订1.1总经理组织有关的专业部门制订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送达相关部门进行会签,征求修改意见。1.2总经办根据会签提出的修改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形成审批稿。1.3审批稿经分管副总审核后由总经理审批,发布实施。2评审与修订2.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评审2.1.1评审的频次:正常情况下,每年组织评审一次;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随时组织评审。(1)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化;(2)生产装置和工艺技术发生重大变化;(3)安全生产相关的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4)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发生重大变化时;2.1.2评审组织:总经理组织,各部门管理人员参加。2.1.3评审内容(1)与法律、法规符合性;(2)与公司发展总体水平的相适应性;(3)与工艺流程和装置变化的相适应性;(4)安全管理制度之间的兼容性和匹配性;2.1.4评审输出(1)评审结果作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修订的主要依据之一。(2)评审结果要形成书面材料,反馈给参加评审的人员和审批人。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修订3.1修订频次:正常情况下,每两年组织修订一次。当出现以下情况,可随时组织修订。3.1.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发生变化,现行安全规章制度与之出现冲突,或不能充分满足法律、法规要求;3.1.2生产装置和工艺技术发生重大变化;3.1.3新装置、新产品投产,现行管理制度不能覆盖其安全管理;3.1.4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需重新分配安全生产职责;3.1.5各级人员素质发生较大变化,规章制度的要求已经充分转变员工的自觉行动;3.2修订组织:由总经办组织进行修订工作。3.3修订依据:3.3.1国家行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例。3.3.2安全生产制度评审结果。3.3.3制度执行过程中,员工提出其它合理建议。3.3.4修订后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履行会签手续,最后由总经理审批后,修订版发布实施。4安全生产制度终止执行因特殊原因,终止执行的安全生产制度,按原审批程序申请批准终止执行。

7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规范安全生产文件档案的管理,确保文件和档案的完整、查阅方便。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文件和档案的管理。3职责3.1品质部负责文件档案的综合监督管理。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文件档案的管理,安全管理员负责监督检查。4内容4.1文件资料收集安全生产文件档案内容如下:4.1.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它要求。4.1.2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文件、批复文、领导指示材料及会议资料等。4.1.3公司安全生产文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会议记录材料、安全学习资料、领导指示材料等。4.1.4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4.1.5各种安全培训、活动记录、安全管理台账、事故报告、安全通报等。4.1.6供应商、承包商相关材料。4.1.7安全设施检测、校验报告、记录等。4.1.8安全、职业卫生评价报告。4.1.9职业卫生档案。4.2立卷归档4.2.1文件资料应根据其相互联系、保存价值分类立卷,保证档案的齐全、完整,能反映安全生产主要情况,以便保管和利用。4.2.2应根据文件资料的重要性,案时间永久、长期和短期等三种进行时间整理,分类归档。4.2.3各单位在每年1月底前对上年度的文件资料进行归档,统一保存。4.2.4各种文件资料按一定特征进行排列和系统化,应层次分明,编写页码,填写卷内文件资料目录。4.2.5不同价值,不同性质的文件资料应当区别管理,单独立卷。4.3档案保管4.3.1档案应入柜上架,科学排列,避免暴露和捆扎堆放。4.3.2应采取防潮、防虫措施,防止档案损坏。4.4档案借阅4.4.1文件资料档案借阅,必须借阅手续,借阅当案要注意保护,不得丢失、损坏、涂改,要如期归还,到期不能归还者,要说明情况,并办理续借手续。4.4.2借阅的档案要注意保密,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公开、发表或转借她人。4.4.3归还档案时,由档案管理人员当面查点清楚,并在借阅登记本上注销。4.5档案销毁4.5.1对于过期并失去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经单位领导批准,能够定期销毁,必要时做好销毁记录。8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1目的为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思想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强员工自身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稳定的生产、工作秩序,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适用范围及职责分工2.1适用于公司所有安全教育培训。2.2总经办负责组织制定全年安全培训计划,监督检查实施情况;协调安排新员工接受各级安全教育并保证安全培训教育所需设施;负责公司新员工各级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施及相关管理。2.3财务中心负责安全教育培训相关费用的保障。2.4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培训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3管理组织3.1培训教育管理3.1.1各部门定期上报安全培训教育需求,人力资源部根据需求制定安全培训教育计划。3.1.2安全员建立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做好安全培训教育记录,做到一人一档。3.1.3人力资源部负责实施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当培训发生变更时,并有相应的变更记录。3.1.4人力资源部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形成安全培训教育效果评价报告,作为日后改进的依据。3.1.5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应为安全培训教育提供相应的资源保障。3.1.6确立安全培训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严格执行公司”三级教育”制度,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培训教育。3.2管理人员培训教育3.2.1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取证后方能任职。3.2.2其它管理人员(包括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般管理员)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人力资源部按职工管理权限分层次组织实施,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3.2.3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a.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标准;b.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职责;c.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d.有关事故案例集事故应急管理等。3.3从业人员培训教育3.3.1一般从业人员(含班组长、操作工)培训a.一般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岗位基本功训练和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b.人力资源部每年至少组织进行1次再教育(时间不少于20学时),并有考试合格的记录。c.人力资源部负责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3.3.2特种作业人员a.对特种作业从员(电工、焊工、叉车工等操作工等),必须按国家和行业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并按规定参加复审。b.人力资源部负责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3.4新从业人员培训3.4.1新从业人员(包括学生、外聘人员、外来施工人员等)入厂时,应接受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培训教育。3.4.2公司级安全培训教育由行政部负责组织、实施,其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a.国家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等;b.本公司的性质、生产特点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c.安全生产、消防和职业卫生基本知识;d.有关事故案例;e.作业场所存在的风险、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f.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公司级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少于24学时。3.4.3车间级安全培训由总经办及车间负责组织实施,其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a.车间的工艺流程及生产特点;b.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状况、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c.常见劳动保护用品、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等;d.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e.典型事故案例集事故应急措施等;;公司级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少于24学时。3.4.4班组级安全培训由相应班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其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a.岗位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岗位安全职责、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b.岗位机械电器设备的性能、安全装置、信号标志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以及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c.个人劳保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d.以往发生的事故教训和预防措施;各部门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少于24学时。3.5其它人员培训3.5.1转岗、下岗再就业、管理人员顶岗及脱离岗位一年以上者,应由相关部门组织进行相关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3.5.2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即”四新”人员),物流中心应组织编制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报总经办组织进行专门的培训。有关人员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操作。3.5.3外来参观、学习人员以及外来施工人员、民工、临时工由安全员负责组织、配合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方可入厂作业。培训内容包括:有关的法律法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风险管理等。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安全员安排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包括:作业现场的有关规定、风险管理要求、安全注意事项、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9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作业,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3职责人力资源部负责特种作业人员日常监管。人力资源部负责对特种人员建立台账,负责取证、复审、证书管理等工作。4工作程序4.1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按照国家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及其它有关规定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经有资质的专业培训机构培训与考核合格后,持有相关行政管理机构核发的有效操作证件方能上岗作业。4.2特种作业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及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4.3特种作业人员作业前须对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查,清除周围影响安全作业的物品,严禁违章进行维护、检修、焊接、清扫等作业。4.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严禁使用有缺陷的防护用品用具。4.5安装、检修、维护等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作业技术规程,作业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残留物,防止遗留事故隐患,因作业疏忽或违章操作而造成安全事故的,视情节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追究责任人责任,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4.6特种作业人员在操作期间,发觉视力障碍,反应迟缓,体力不支,血压上升等身体不适等有危及安全作业的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任何人不得强行命令或指挥其进行作业。4.7特种作业人员在工具缺陷、作业环境不良的生产作业环境,且无可靠防护用品和无可靠防范措施情况下,有权拒绝作业。4.8人力资源部应加强规范化管理,对特种作业人员生产作业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教育。4.9安全员有权对违章从事特种作业工作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理。4.10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发证和复审:4.10.1需要增加使用特种作业人员时,总经办人力资源部以书面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到相关部门组织培训和考核,取证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4.10.2特种作业人员在培训期间安排其参加脱产培训,受培训人员必须按时参加学习,参加考核。4.11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不得随意变动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4.12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件到期需要继续复审的,应当至少提前一个月将复审人员名单提供给上级复审单位。4.13人力资源部对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的生产作业活动进行安全监督和指导,对特种作业人员资料档案进行备份。4.14外来人员在公司从事特种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本规定和其它安全管理制度。

10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公司建设项目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公司员工生命安全,使安全设施能够及时有效地投入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第36号令),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3术语安全设施”三同时”:建设项目”三同时”是指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确保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4职责4.1安全设施”三同时”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负责。4.2安全设施”三同时”具体工作由总经办负责管理。5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职责5.1凡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革新项目,在编制方案、设计、施工、验收时都必须有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有毒有害因素的设施,这些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5.2凡引进先进的工艺装置和技术,必须同时引进先进的安全、工业卫生、环保、消防设施和技术或在国内配套相应水平的设施和技术。5.3公司应对项目批准书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设立安全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总体试生产方案和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六个阶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规范管理。(1)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必须进行安全论证;(2)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报告时,应同时编制<安全专篇>;(3)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审查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安全设施的设计,并确保施工质量;(4)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规范进行验收,不符合安全规程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不得验收和投产使用;(5)建设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后,安全设施必须与生产设施同时投入使用;(6)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变更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作好变更记录,并对变更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6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要求6.1新建、改建、扩建、技改等项目的设计,必须执行以下规定:6.1.1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设计规范和标准。6.1.2设计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时,必须有鉴定报告。6.1.3新产品转入批量生产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采用成熟的工艺方法。(2)工艺条件的选取应符合安全要求。(3)具备可靠的安全措施(包括可靠的控制手段、报警装置及发生事故的紧急处理装置等)。(4)设备选型和建构筑物,应符合防火、防爆、工业卫生等标准和规定的要求。(5)设计文件要有安全可靠性评价。6.2审查初步设计或方案时,应有安全、职业卫生、环保、消防管理人员参加评审工作。6.3凡引进先进的工艺装置和技术,必须同时引进先进的安全、工业卫生、环保、消防设施和技术,或在国内配套相应水平的设施和技术。6.4施工过程中,应有人负责安全、卫生、环保、消防设施的施工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施工中的缺陷。6.5公司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参加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凡安全、卫生、环保、消防设施没有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试车,或经考核达不到原设计要求的,项目均不能验收。

11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设施、设备的管理,使设施设备得到有效的维护保养,防止不规范操作,保证公司设施、设备的处于良好状态,确保公司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目录>。3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设施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维修等管理工作的控制,包括储运环节用到的设备,如电梯、叉车、升降机等相关设备以及消防设施、安全设施、安保设施等。4职责4.1设施、设备使用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4.2设备部组织对设施设备的验证和校准工作。5内容5.1设备的基础管理5.1.1所有设备设施均由设备管理部门统一编号、管理、建立设备卡片和台账,并建立设备档案,做到随机附件和技术资料齐全;5.1.2在用设备要有明显的状态标识,并经常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发现故障及时排除,禁止带病作业;5.1.3设备操作人员要做好设备运行记录。5.2设备的选型、采购5.2.1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包括设备新增(或更新)原因、用途、工艺参数等,报设备管理部门审核;5.2.2设备管理部门根据用途、参数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询价、比价、议价,精选出3家以上的质量可靠,售后服务好的供货商,依据所了解到的资料,从经济和技术上进行对比,报公司总经理做出选择、核定;5.2.3设备的选型要遵循”先进、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满足物流工艺的要求,还要考虑供货商的信誉和售后服务;5.2.4设备的采购需在履行完审批程序、取得批准后才能购置。5.3设备的安装、调试5.3.1新增设备到公司后,由采购部门、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联合验收,核对设备规格、型号、数量是否与合同相符,检查设备有否碰伤和损坏、并做好记录,若发现受损、缺件或严重锈蚀等情况应立即做好记录,及时向供货商联系赔偿、修复、更换、补供等具体事项;5.3.2设备安装调试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进行,调试工作应由设备管理人员、设备使用部门、供货厂家联合进行,调试结束后由设备管理部和设备使用部门共同验收并做好”设施设备验收记录”,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部门;5.3.3随机附件、工具、备品备件由设备管理部门保管,技术文件由设备管理部门统一整理归档,建立<设备管理管理台账>和档案。5.4设备的使用管理5.4.1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设备的性能参数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制订正确使用方法并纳入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5.4.2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前必须经过培训,并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特种设备(如电梯、叉车),须持有国家特定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操作证才能上岗操作;5.4.3设备的使用管理要实行定人定机方式。对于由多人操作的设备和生产线,实行班(组)制,由班(组)长负责,并由班(组)长包机到人;5.4.4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时填写”设备运行记录”。5.5设备的维护、保养5.5.1设备维护保养分为日常维护保养和年度计划维护保养两类;5.5.2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由操作人员负责,主要内容为:清洁擦拭、润滑油检查和添加、紧固件松紧检查等,使设备处于整齐、清洁、安全、润滑良好的状态;5.5.3设备的年度计划维护保养由设备管理部门根据不同设备本身特性和正常使用情况确定维护保养内容,制订年度设备维修保养计划,按计划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填写”设施设备维护、保养记录”;5.5.4设备管理人员要根据不同设备本身特性和正常使用情况确定设备设施日常巡检内容,内容包括:操作者是否遵守规程;设备运行情况是否正常,是否超负荷;设备零部件和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设备有无跑、冒、滴、漏现象等,填写”设备日常巡检记录表”;5.5.5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要每月定期进行消防设备设施巡检,内容包括:消防水泵能否正常起动;消火栓是否漏水,闸门是否灵活,水带是否损坏;灭火器是否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上,数量是否符合原数量,灭火器是否超期,压力是否正常;报警系统有无漏报、损坏、丢失,应急照明设备有无损坏,填写”消防设施检查表”。5.6设备的维修5.6.1设备管理部门根据使用部门报告或设备巡检情况,组织实施设备维修作业;5.6.2设备管理部维修人员在接到维修通知后应立即赶到现场,询问岗位操作人员设备运行情况,勘察设备故障,能立即维修的立即进行现场维修;不能立即进行现场维修的要与操作人员做好交接,然后向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汇报,制定维修方案;5.6.3对于本公司技术力量无法完成维修的,由设备管理部联系外协维修;5.6.4维修作业结束后及时清场,由使用部门、维修人员联合调试验收,验收合格后由维修人员填写”设备维修记录”,并进行归档。5.7设备的闲置与报废5.7.1闲置设备是指由于生产任务不足等原因停用的生产设备,设备闲置在半年以上的应进行封存管理;5.7.1.1闲置设备封存由使用部门进行,封存要有明显的标识;5.7.1.2设备封存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并采取防尘、防锈和防潮措施;5.7.1.3所有封存设备都要达到完好设备的要求,并列入设备检查范围;5.7.1.4因生产结构或技术原因长期不用,连续停用一年以上的闲置设备,应积极组织外调、出租或转让,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5.7.1.5设备的封存和启用需填写设备封存和启用表,并报公司领导同意。5.7.2设备的报废5.7.2.1设备报废条件因意外事故或灾害,造成主要部件、主要结构严重损坏而无法使用的设备;制造质量低劣,达不到最低工艺要求的设备;生产使用造成损坏、无修复价值的设备;机器陈旧,技术性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且无法改造的设备;耗能高,严重污染环境的设备;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5.7.2.2报废设备的处理方法①按现有价值整件或整机出售;②拆卸、转让可利用的零部件;③不能利用的部件按废料处理。5.7.2.3设备的报废程序①设备的报废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写明使用年限及报废原因),经设备管理部门专业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②报废设备拆除后应尽快清理现场,不得将拆卸后的部件等留在现场;③报废设备处理完后,交予设备管理部封存报废设备的所有档案,注销设备管理台账,并转财务中心门注销资产。5.8备品备件的管理5.8.1备品配件是指设备维修所用的替换零部件,常见的备品备件应保持一定的库存。短缺时由设备管理人员提出采购申请,报公司审批后进行购买。5.8.2非急需要的设备配件,设备管理人员提出的采购年度计划,经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后,报总经理批准后购买。5.8.3临时急需购买的备品备件,设备管理人员填写”设备设施购置申请表”,经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后,报公司经总经理批准后购买。5.8.4备品配件的验收入库5.8.4.1备品配件到达公司后,由设备管理部门按按国家标准或合同规定进行品种、规格、型号、数量的验收,需测量的必须进行检测,备品备件外观必须完好,如有表面损伤、裂纹弯曲、变形,应及时与供货商联系赔偿、更换、补供等具体事项;5.8.4.2备品备件验收合格证后办理入库手续,并建立好”备品备件台账”。5.8.5备品备件的使用5.8.5.1备品备件由维修人员提出领用申请,备品备件保管人员按领料单发放,登记领用情况;5.8.5.2设备配件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需调整间隙的安装时应运用检测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好检测数据;5.8.5.3设备检修过程中更换下来的设备、备件,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可利用性和改代性鉴定,能够修复的安排修复,修复后进入备品备件库,妥善保管,合理使用。确认无使用价值的由设备管理部负责保管,统一处理。5.9设备的档案管理5.9.1设备管理部负责设备技术档案和状态档案的管理工作。5.9.2有关设备技术档案是指从设备规划、购置、安装、使用、维修直至报废全过程中形成并经整理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说明、计算资料、照片等资料。5.9.3状态档案是指设备的分布、购进和安装日期、使用年限、维修记录等资料。5.9.4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整理、保管本部门应归档的资料,负责与公司档案室进行相关的业务联系并及时归档本部门的资料。5.9.5已归档的设备档案资料发生变更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归档资料。6特种设备的管理6.1消防设施设备的管理6.1.1消防设施设备必须经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并经消防验收合格,设备管理部门建立好设备设施台账;6.1.2公司委托具有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能力的单位或施工单位,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保养;6.1.3设备管理部门应每周对消防控制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马上通知维护人员处理,并做好记录;6.1.4在安全状况下,未经许可严禁动用消防安全设施及其附件和线路。因检修、建筑装修和改造确需移动、更换消防安全设施时,必须事先向报告,经批准后方可施工。竣工后必须负责将消防安全设施恢复原状;6.1.5在运输与搬运物资过程中,应注意周围消防安全设施,以免碰撞损坏。如因不慎损坏了消防安全设施,应及时报告总经办。负责维护保养单位有权要求损坏方恢复原状或进行赔偿,并视情节轻重追究其相应责任;6.1.6消防安全设施周围,严禁堆放各类物品;6.1.7自动消防设施的操控设施周围应保持整洁、畅通,不得进行遮挡或堵塞;6.2叉车的管理6.2.1安全管理6.2.1.1电动叉车操作者要持证上岗,并做好叉车的点检工作,保持叉车良好的工作状态;6.2.1.2电动叉车规定专人使用,未经上级批准的叉车不得开出厂门;6.2.1.3启动叉车前,先检查制动踏板是否处于锁定状态,控制杆是有处于中位。电瓶电源是否充分,电源必须要超过红色警戒线,方可使用,严禁在红色警戒线内进行操作。每天下班后,要进行充电作业;6.2.1.4行车时,操作者应拒绝她人上手,或进行其它与叉车作业无关的工作。6.3.2维修、保养管理6.3.2.1每周对车辆进行2次清洗,并检查油、电、刹车系统是否正常,定期更换齿轮油、更换液压油、电池充电、水箱加水;6.3.2.2发现故障时由专人进行检修,如若不能排除故障,通知制造商维修点或专业维修厂来进行维修,并做好记录;6.3.2.3故障车维修完毕,维修人员与叉车司机必须进行交接,叉车司机进行试车,确认故障已排除后方可接车。6.3.3叉车停放的定置管理叉车作业完毕应停放在指定位置,货叉平放在地面,并对车辆进行必要的检查整理清洁工作。

1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对特种设备进行规范管理,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本制度适应于我公司内部所有特种设备的管理和使用。3管理内容3.1新增特种设备管理3.1.1新增特种设备必须购买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合格特种设备。3.1.2特种设备安装前,应寻找具有国家颁发的安装许可证的单位负责安装,开工前应按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不得擅自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3.1.3安装完成后,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3.1.4总经办应妥善保管特种设备的有关技术资料,健全档案。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运行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3.2职责与分工设备部是公司特种设备的主管部门,其职责为:①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法规、规章、规程等,制定、修订公司特种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②负责建立健全公司特种设备管理档案;③负责组织公司特种设备的安装、验收、使用、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更新等管理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及技术工作;④负责特种设备和安全附件的检验工作,编制检验计划并组织实施。对不能按期进行全面检验的特种设备,负责上报公司延期检验的书面申请和监控使用措施;⑤负责组织特种设备技术验收、注册登记和使用变更工作,向政府安全监察机构和公司报送统计报表、定期检验计划和实施情况报告;⑥负责特种设备事故抢险、上报、调查和处理工作;⑦负责组织相关单位编制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⑧根据特种设备全面检验计划,组织特种设备的倒空、置换,保证特种设备按期检验;3.3特种设备使用管理3.3.1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生产意识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相关知识,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3.3.2各设备使用地点、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格履行出入人员登记手续,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一律按规定登记进入。凡进入危险场所其它人员(包括领导检查、外来参观、设备维保、设备检测人员)进入,应由本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在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陪同下进入,进入后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得操作特种设备。其它人员不得进入上述地点、场所。设备使用地点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放置杂物等。3.3.3依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作。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3.3.4各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培训应做出记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到期前三个月,应提出复审申请,复审不合格人员不得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3.3.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①设备运行前,做好各项运行前的检查工作,包括:电源电压、各开关或阀门状态、油温、油压、液位、安全防护装置以及现场操作环境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禁止不经检查强行运行设备。②设备运行时,按规定进行现场监视或巡视,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按要求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根据经济实用的工作原则,调整设备处于最佳工况,降低设备的能源消耗。③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同时启动备用设备。若没有备用设备时,则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并尽快排除故障或抢修,保证正常经营工作。严禁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行。④因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动作,造成设备停止运行时。应根据故障显示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一时难以处理的,应在上报领导的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抢修故障设备。禁止在故障不清的情况下强行送电运行。⑤当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操作人员应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3.3.6设备部应加强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检修,填写检修记录,并按规定时间对安全附件进行校验,校验合格证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安全附件的显着位置。3.3.7设备部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30天,向生产部报告,提出向相应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根据特种设备检验结论,做好设备及安全附件的维修、维护工作,以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等级和使用要求。3.3.8总经办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定期(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组织安全检查和巡视,并做出记录。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能够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上报公司领导。3.3.9特种设备如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向成都市质监局办理注销手续。3.4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3.4.1根据设备使用的规范要求、使用年限、磨损程度以及故障情况,编制设备的年度、月、周、日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工作的开始时间及完成日期,按期完成计划项目。3.4.2根据设备运行周期,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按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和保养。维护保养工作应根据设备的不同部位,编制维护保养项目明细,对易磨损、老化部位实施重点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破损、变形部件,保证设备的安全等级和质量标准。3.4.3在维护保养工作中,摸索设备使用及磨损规律,确定维护保养周期。依据维护保养周期,储备维护保养工作所需的设备零部件,保障及时有效地实施维修保养计划。3.4.4在不影响维修保养质量的前提下,大力提倡修旧利废。增强设备维修人员节支降耗意识,减少或降低维修保养的物料消耗。3.4.5维修保养工作切忌走过场,敷衍了事。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记录,将每次维修情况、维修内容、更换配件情况用文字记录备案。做到心中有数。设备使用部门的管理人员应随时掌握维护保养计划的落实情况,并负责监督检查,使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化、规范化。3.4.6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应迅速赶赴设备现场,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并针对故障原因实施有效地维修处理。同时,对设备故障点相关部位进行附带检查,防止遗漏其它事故隐患。确认排除故障后,交由运行人员启动设备,待设备运行正常后方能撤离设备维修现场。如果达到了应急预案的预警要求,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得到有效处理,防止故障扩大。3.5其它设备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按单位内部逐级审批,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相应手续。严禁擅自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未经批准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设备,一经发现除给予严肃处理外,责任人还应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事故责任。13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施工与检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与检修人员的安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工程施工及所有检维修作业管理。3施工管理3.1施工前的准备3.1.1公司的工程施工,必须加强施工的组织管理,按照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方案,报请总经理批准。3.1.2每项工程施工前,施工部门的负责人在逐级布置生产任务和技术交底的同时,必须逐级进行安全指令和安全措施的交底,不经安全措施交底的工程项目不得施工。3.1.3有两个以上单位联合施工时,应由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管理现场的安全工作,分包单位必须服从建设单位和总包单位的指挥,对分包给建筑安装队施工的工程项目,工程承包合同要明确安全责任和要求,对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的施工单位,不得对其发包工程。3.2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都必须有危害识别和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内容。吊装、高处等作业都要办理危险作业票,并编制单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批准后方可开工。3.3施工现场管理3.3.1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熟知本工种、本岗位的安全技术规程,施工单位必须同时遵守本公司的有关安全制度,并接受监督。3.3.2施工现场,按施工总平面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应符合安全要求,安排施工临建设施及机具、材料和水、电、气(汽)管网等,都要符合安全、防火和工业卫生要求。3.3.3施工现场内的坑、井、孔洞、陡坡、高压电气设备、易燃、易爆场所等,必须设置围栏、盖板、危险标志,夜间要设信号灯,必要时指定专人负责。各种防护设施、安全标志,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不得移动或拆除。3.3.4施工现场的道路必须保持畅通,道路宽度、转弯半径必须保证行车安全要求,场地狭小、行人来往和运输频繁地点,应设临时交通指挥和交通标志。3.3.5阴暗场所和夜间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3.3.6施工必须在工程负责人的统一指挥、监督下进行。3.3.7施工单位在拆除工程施工前,应对全部待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化工装置的周围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制定拆除方案,拆除方案要有安全措施和危害识别,对危险部位应先消除危险后再拆除,拆除时按自上而下、先外后内的顺序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不准用挖切或推倒的方法拆除,未拆除的部分应保持稳固。3.3.8拆除的物件不准由上部向下抛掷,要采用吊运和顺槽溜放的方法,并及时清理现场。3.3.9动土作业必须按规定办理动土安全作业证,按规定审批后,方可进行作业。3.3.10挖土应自上而下进行,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办法。使用机械挖土,要先发信号,挖土机回转范围内不准进行其它作业。3.3.11挖土施工应视土壤性质、温度和挖掘深度留有安全边坡或放置固壁支撑。如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或支撑有滑动、折断等危险征兆,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有效措施,拆除固壁支撑时,必须按回填自下而上进行。3.3.12挖出土方堆放位置,距沟边不得小于0.8米,在沟道转弯的拐角处不得小于1.5米,土方堆置高度不得超过1.5米。3.3.13在坑、沟内作业时,注意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保持通风良好。发现有毒气体泄漏时,应采取防护措施,迅速撤离现场。3.3.14在靠近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地点动土时,应按挖掘深度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3.3.15施工现场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时,必须设专库专人保管。3.3.16施工现场要按规定设置消火栓或消防器材,并按公司相关制度履行动火、用火手续。3.4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安全规定3.4.1各种机械必须专人管理,按该机械安全规程操作,定期维护检修,保持机械设备完好。3.4.2各种施工机械以及电机的转动和危险部位,都要装设防护装置。3.4.3起重机械、木工机械上的各种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完好。3.4.4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工具、线路必须配有专职电工维护管理。3.4.5所有电气设备必须保证接线正确,保护接零或接地良好。3.4.6架设的高、低压线路必须符合有关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3.4.7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电器用具,必须绝缘良好,配有漏电保护装置。3.5施工完工后处理3.5.1施工完成后,施工机械等设备设施及时撤离现场。3.5.2场地清理干净,保证道路畅通,恢复到原始状态。4检维修管理4.1检维修前准备4.1.1所有检维修项目均应在检修前制定检维修方案,并办理相应的安全作业证。4.1.2检维修项目应指定项目负责人,负责人要组织检维修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检维修现场安全交底。4.1.3检维修设备、管道等的清洗置换工作由其所在岗位负责,检维修项目的具体实施由机修工、电工负责。4.1.4重大检维修项目计划由总经办制定,总经理审批后组织实施。检维修计划要求项目齐全,内容详细,责任明确,措施具体。4.1.5检维修项目负责人对检维修工作实行统一指挥、调度,确保检维修的安全;并对维修人员交代清楚任务、注意事项;落实安全措施。4.1.6检维修项目负责人及监护人检维修前要根据作业工种、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的不同对检维修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的安全性、适用性进行确认,确保作业人员穿戴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4.1.7维修人员应在检维修前,做到检修机具齐备,并对检维修使用的工具、设备进行详细检查,保证安全可靠。4.1.8检维修前,检维修项目负责人应详细检查并确认工艺处理合格、盲板加堵准确等情况。每次作业前,按要求对现场进行检查,经维修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作业。4.1.9对需外协人员检维修的项目,应经所在工段班组工艺处理完毕、分析合格后方可移交,并加强监护。4.2检维修安全规定4.2.1检维修作业应严格执行检修安全技术规程,检维修人员要认真遵守相关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2.2票证齐全: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应的作业票证。4.2.3检维修的设备、管道与生活区的设施、管道连通时,必须隔绝。4.2.4检维修易燃易爆设备时,必须使用防爆器具,或采取其它防爆措施,严防产生火花、静电。4.2.5在检维修区域内,对各种机动车辆要进行严格管理。4.2.6在检维修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周围和生产情况,当生产发生故障、出现突然排放危险物或紧急停车等情况时,应停止作业,迅速撤离现场。4.2.7检维修传动设备时,传动设备上的电气设备,必须切断电源(拔掉电源熔断器),并经两次启动复查证明无误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启动牌或上安全锁卡。4.2.8在检维修过程中应备有必须的防护器具、消防器材。4.3检维修完工后处理4.3.1一切安全设施恢复正常状态。4.3.2由维修人员清理现场,作好检修设备的维护保养。4.3.2检维修后的设备按规定进行试运行合格后,经设备所在班组确认后,双方办理交接手续。5施工与检维修的监护要求5.1在每一个次施工与检维修作业过程中,必须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监护。5.2监护人要熟悉现场,明确安全防护措施;能冷静分析并果断处理作业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会熟练使用各种救护器材,熟识一般救护常识。5.3作业前,监护人必须会同作业人确认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5.4作业过程中,监护人有权且必须制止违章作业。5.5监护人员要监守岗位,时刻注意被监护人的情况,并注意自身安全。5.6从事危险性较大的监护任务时,要根据情况增加监护人员。5.7作业结束后,监护人员必须对现场作最后的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后,方可离开。

14危险物品及危险源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危险物品及危险源的管理,规范本公司的危险源管理,保证公司的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危险物品及危险源管理。3职责由总经办、安环部负责公司危险物品及危险管理工作。4内容与要求4.1危险物品的管理4.1.1采购4.1.1.1危险品的采购必须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4.1.1.2危险品设有专人采购,采购人员由总经办统一负责安排。4.1.1.3购回危险品后,采购人员要立即与物流验收人员按单据说明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及”一书一签”进行现场验收,无误后方可入库。4.1.2储存和保管4.1.2.1危险品必须有专人保管(剧毒品还需要双人、双锁保管)。对采购、保管和使用危险品的人员要认真审查,要求工作认真负责、熟悉危险品的有关知识,懂得技术安全管理规定的人员采购没、保管和试用,4.1.2.2凡库存的危险品必须有明显的标签(名称、规格、数量),采用专柜放置,并采用防滑措施。禁止存放无标签的危险品。4.1.2.3严禁将危险品带出工作场所。4.1.2.4存有危险品(特别是剧毒品)的场所必须严格人员出入,无关人员,不得进入。4.1.2.5不得私自转让、调拨和赠送危险品。4.1.3销毁和检查4.1.2.1对过期变质和必须销毁的危险品,要经物流中心、总经办负责人签署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后,在公安机关指定的地点指定专人采取安全措施进行销毁。4.1.2.2加强检查,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安装安全设施。物流中心要定期检查,并做好登记。4.2危险源辨识管理4.2.1职责要求4.2.1.1公司总经理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4.2.12公司各部门人员在安全员的领导下对本工作岗位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管理。4.2.13公司安全管理员处负责编制、汇总危险源辨识和控制相关资料。4.2.2危险源识别范围:4.2.2.1本公司的设备、设施固定存在的危险源。4.2.2.2本公司经营场所存在的危险源。4.2.3危险源的辨识方法4.2.3.1危险源的识别采用现场排查法,首先成立风险评价小组,由小组成员同其它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识别、观察。采用LEC评估办法,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在这些环境的频率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等三方面因素,采取”评分”的办法和对比的手段,根据总的危险分值简易评价作业环境的潜在危险性。4.2.3.2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56号)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如辨识结果构成了重大危险源,须进行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等工作。4.2.4危险源的控制4.2.4.1根据LEC评估方法,对辨识出的危险性较高的危险源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并进行危险源控制培训等工作。5重大危险源的管理5.1辨识与评估5.1.1公司组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经辨识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程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个人和社会风险值:①构成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且毒性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②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且爆炸品或液化易燃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5.1.2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应当客观公正、数据准确、内容完整、结论明确、措施可行,并包括下列内容:①评估的主要依据;②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③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④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仅适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⑤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⑥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⑦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⑧事故应急措施;⑨评估结论与建议。5.1.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①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三年的;②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③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或者储存方式及重要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或者风险程度的;④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⑤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⑥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生变化的。5.1.4公司至少每3年对重大危险源组织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国家对评估期限另有规定的,以国家规定为准。5.1.5在与重大危险源相关的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公司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将<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及时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5.1.6对新产生的重大危险源,公司应当及时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公司应当及时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销。5.1.7重大危险源所在部门应当对重大危险源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对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检验,并做好检测、检验记录。部门主要负责人对记录的真实性负责。5.1.8公司应当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和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专项检查,专项安全综合检查每月不得少于一次,每次检查都要做好检查记录,归入重大危险源监控档案。5.2重大危险源档案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当包括下列文件、资料:①辨识、分级记录;②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③涉及的所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④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⑤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⑥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果;⑦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意见、演练计划和评估报告;⑧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⑨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责任机构名称;⑩重大危险源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⑪其它文件、资料。5.3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管理5.3.1重大危险源所在部门应当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和应急措施等信息,以适当方式告知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区域及人员。5.3.2重大危险源所在部门应当依法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并保障其完好和方便使用5.3.3对存在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所在部门应当配备便携式浓度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