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真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真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真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真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真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真题练习题

汇编

1.(2022年广东卷)白车轴草中有毒物质氢氟酸(HCN)的产生由H、h和

D、d两对等位基因决定,H和D同时存在时,个体产HCN,能抵御草食动物

的采食。如图示某地不同区域白车轴草种群中有毒个体比例,下列分析箱误的

(

)

2

47-

A.草食动物是白车轴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

B.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种群的进化

C.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h的基因频率更高

D.基因重组会影响种群中H、D的基因频率

2.(2022年山东卷)家蝇Y染色体由于某种影响断成两段,含s基因的小片段

移接到常染色体获得XY个体,不含s基因的大片段丢失。含s基因的家蝇发育

为雄性,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

M、m是控制家蝇体色的基因,灰色基因M对黑色基因m为完全显性。如图所

示的两亲本杂交获得R,从Fi开始逐代随机交配获得F”不考虑交换和其他突

变,关于Fi至F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雌性亲本(XX)雄性亲本(XY9

第I页共17页

A.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B.各代均无基因型为MM的个

C.雄性个体中XY,所占比例逐代降低D.雌性个体所占比例逐代降低

3.(2022年湖南卷)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

一条染色体上。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

红眼白化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

GIbI£XQ1CIDGlbLcJXaleIO

C.

回I。腌CaIbIbIcXQ]eID

<3TElGIilkID

D.

4.(2022年湖南卷)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①日本稻蝗、②中华稻蝗台湾亚种

和③小翅稻蝗中,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

叠。为探究它们之间的生殖隔离机制,进行了种间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交配②X①X③X②X③X

①X②

(?xs)①③①③②

交配率

081624618

(%)

精子传送率

0000100100

(%)

注:精子传送率是指受精囊中有精子的雌虫占确认交配雌虫的百分比

A.实验结果表明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

B.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②和③之间可进行基因交流

第2页共17页

5.(2022年北京卷)蜜蜂的雌蜂(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

来;雄峰是单倍体,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由此不能得出()

A.雄蜂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B.雄蜂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其体细胞的一半

C.蜂王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蜜蜂的性别决定方式与果蝇不同

6.(2022年北京卷)人与黑猩猩是从大约7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两

个物种成体的血红蛋白均由a和B两种肽链组成,但a链的相同位置上有一个

氨基酸不同,据此不能得出()

A.这种差异是由基因中碱基替换造成的

B.两者共同祖先的血红蛋白也有a链

C.两者的血红蛋白都能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

D.导致差别的变异发生在黑猩猩这一物种形成的过程中

7.(2022年江苏卷)在某生态系统中引入一定数最的一种动物,以其中一种植

物为食。该植物种群基因型频率初始态状时为0.36AA、0.50Aa和(M4aa。最终

稳定状态时为0.17AA、0.49Aa和0.34aa。下列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A.该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个体存活能力很弱,可食程度很高

B.随着动物世代增多,该物种群基因库中A基因频率逐渐增大

C.该动物种群密度最终趋于相对稳定是由于捕食关系而非种内竞争

D.生物群落的负反馈调节是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8.(2022年江苏卷)科研人员开展了芥菜和埃塞俄比亚芥杂交实验,杂种经多

代自花传粉选育,后代育性达到了亲本相当的水平。下图中L、M、N表示3

个不同的染色体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第3页共17页

芥菜埃塞俄比亚芥

—O0:CC-

LLMM|MMNN

染色体数为10

染色体数为8

染色体数为9

选育产生的后代

(55Weoo|oo—too—I-

MMl^MMMML'N'MMNNLLMMNN

A.两亲本和Fi都为多倍体

B.Fi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形成13个四分体

C.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类型为LM和MN

D.6两个M染色体组能稳定遗传给后代

9.(2022年河北卷)某植物叶片含有对昆虫有毒的香豆素,经紫外线照射后香

豆素毒性显著增强。乌凤蝶可以将香豆素降解,消除其毒性。织叶蛾能将叶片

卷起,取食内部叶片,不会受到毒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乌凤蝶进化形成香豆素降解体系,是香豆素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

B.影响乌凤蝶对香豆素降解能力的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C.为防止取食含有强毒素的部分,织叶蛾采用卷起叶片再摄食的策略

D.植物的香豆素防御体系和昆虫的避免被毒杀策略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10.(2022年浙江卷)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人类第五号染色体短臂上的部分片

段丢失所致。这种变异属于()

A.倒位B.缺失C.重复D.易位

11.(2022年浙江卷)由欧洲传入北美的楼斗菜已进化出数十个物种。分布于

低海拔潮湿地区的甲物种和高海拔干燥地区的乙物种的花结构和开花期均有显

著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楼斗菜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B.生长环境的不同有利于楼斗菜进化出不同的物种

C.甲、乙两种楼斗菜花结构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若将甲、乙两种楼斗菜种植在一起,也不易发生基因交流

第4页共17页

12.(202L6浙江月选考)a-珠蛋白与a-珠蛋白突变体分别由141个和146个氨

基酸组成,其中第1-138个氨基酸完全相同,其余氨基酸不同。该变异是由基

因上编码第139个氨基酸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引起的。该实例不能说明()

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DNA片段的缺失导致变异D.该变异导致终止密码子后移

13.(2021.湖南高考真题)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状态下,金

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

B.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

C.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D.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

14.(2021.湖南高考真题)血浆中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poB-100结合形成低密度

脂蛋白(LDL),LDL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将胆固醇运输到细胞内,从

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PCSK9基因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突变,当突变使

PCSK9蛋白活性增强时,会增加LDL受体在溶酶体中的降解,导致细胞表面

LDL受体减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引起LDL受体缺失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B.PCSK9基因的有些突变可能不影响血浆中LDL的正常水平

C.引起PCSK9蛋白活性降低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D.编码apoB-100的基因失活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15.(20214月浙江选考)野生果蝇的复眼由正常眼变成棒眼和超棒眼,是由于

某个染色体中发生了如下图所示变化,a、b、c表示该染色体中的不同片段。棒

眼和超棒眼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

正常眼棒眼超棒眼

a[bJba[bIbJca[bIbIbJc

A.缺失B.重复C.易位D.倒位

16.(2021」月浙江选考)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不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第5页共17页

B.人工选择可以培育新品种,自然选择不能形成新物种

C.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

D.经自然选择,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相同的变化

17.(2021.广东高考真题)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

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关于种群中雄鱼的平均

斑点数量,下列推测僧氓的是()

A.缺少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增多

B.引入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

C.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

D.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

18.(2021.广东高考真题)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为显性,由常染

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500只淡黄色脂

肪兔组成,F、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15%、85%B.25%、75%

C.35%、65%D.45%、55%

19.(2021.河北高考真题)雄性缝蝇的求偶方式有:①向雌蝇提供食物;②用

丝缕简单缠绕食物后送给雌蝇;③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④仅送一个空丝

球给雌蝇。以上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

B.④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对缝蝇繁殖失去进化意义

C.③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

D.④可能由③进化而来

20.(2021.河北高考真题)图中①、②和③为三个精原细跑,①和②发生了染

色体变异,③为正常细胞。②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

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

第6页共17页

B.②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

C.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

D.①和②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2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II>4)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

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22.(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6)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

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

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下图所示。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

移到细胞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

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

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

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

23.(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9)某膜蛋白基因在其编码区的5,端含有重复

序歹i|CTCTTCTCTTCTCT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TCTT重复次数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突变

B.CTCTT重复次数增加提高了该基因中喀咤碱基的比例

C.若CTCTT重复6次,则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

D.CTCTT重复次数越多,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24.(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8)下列叙述中与染色体变异无天的是()

第7页共17页

A.通过孕妇产前筛查,可降低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

B.通过连续自交,可获得纯合基因品系玉米

C.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可获得白菜-甘蓝

D.通过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培育出了小黑麦

25.(2020年天津高考生物试卷.7)一个基因型为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

精细胞,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见下图。导致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基因突变

B.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C.染色体变异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6.(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13)下列关于遗传漂变和自然选

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漂变在大种群中更易发生

B.遗传漂变能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

C.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不都是进化的因素

D.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均可打破遗传平衡

第8页共17页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分析题意可知,草食动物能采食白车轴草,故草食动物是白车轴

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A正确;

B、分析题中曲线可知,从市中心到市郊和乡村,白车轴草种群中产HCN个体

比例增加,说明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的进化,B正确;

C、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中产HCN个体比例小,即基因型为D_H_个

体所占比例小,d、h基因频率高,C正确;

D、基因重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基因重组不会影响种群基因

频率,D错误。

2.【答案】D

【解析】A、含有M的个体同时含有s基因,即雄性个体均表现为灰色,雌性

个体不会含有M,只含有m,故表现为黑色,因此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

别,A正确;

B、含有M、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雄性,基因型为M,M'的个体需要亲本均含有M,

基因,而两个雄性个体不能杂交,B正确;

C、亲本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mX,雄性亲本产生的配子为XMs、M,0、

Xm、mO,子一代中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雄性个体为1/3XXY,

(XXMsm)、1/3XY5(XMsm),雌蝇个体为l/3XXmm,把性染色体和常染

色体分开考虑,只考虑性染色体,子一代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3/4X、1/40,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含有X,子二代中3/4XX、1/4X0;只考虑常

染色体,子二代中l/2Msm.l/2mm,l/8mmX0致死,XXmm表现为雌性,所

占比例为3/7,雄性个体3/7XXY,(XXMTrn)、1/7XY,(XMsm),即雄性个

体中XY所占比例由1/2降到1/4,逐代降低,雌性个体所占比例由1/3变为

3/7,逐代升高,C正确,D错误。

3.【答案】C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

同一条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为连锁关系,正常情况下,测交结果只能出现

两种表现型,但题干中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

黑毛:红眼白化=1:1:1:1,类似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结果,推测该个体可产生

第9页共17页

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且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两对等位

基因被易位到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C正确。

4.【答案】D

【解析】A、由表格中的交配率的结果可知,表明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

配,A正确;

B、已知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但从

交配率和精子传送率来看,说明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B

正确;

C、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

D、②和③之间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故存在地理隔离;两者属于两个近

缘物种,表中②x③交配精子传送率100%,即使交配成功,由于存在生殖隔

离,也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错误。

5.【答案】B

【解析】A、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是单倍体,因此雄峰体

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A正确;

B、雄蜂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的中染色体数目相同,B错误;

C、蜂王是由受精卵经过分裂、分化产生的,其体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

D、蜜蜂的性别决定方式与果蝇不同,蜜蜂的性别与染色体数目有关,而果蝇

的性别决定与性染色体有关,D正确。

6.【答案】D

【解析】A、两个物种成体的血红蛋白均由a和B两种肽链组成,但a链的相

同位置上有一个氨基酸不同,可能是由由基因中碱基替换造成的,A不符合题

意;

B、人与黑猩猩是从大约7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两个物种成体的血

红蛋白均由a和0两种肽链组成,推测两者共同祖先的血红蛋白也有a链,B

不符合题意;

C、人与黑猩猩都能正常生存,两者的血红蛋白都能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C不

符合题意;

第10页共17页

D、两个物种成体的血红蛋白均由a和。两种肽链组成,但a链的相同位置上

有一个氨基酸不同,这属于基因突变,突变可以发生在任何生物的任何生长发

育过程,D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A、若该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个体存活能力很弱,可食程度很高,aa

会逐渐被淘汰,基因型频率减小,A错误;

B、从引入(0.36x1+0.5x1/2=0.61)到达到稳定(0.17x1+0.49x1/2=0.415)A的

基因频率逐渐减小,达到稳定后基因型频率不变,A的基因频率也不改变,B

错误;

C、该动物种群密度最终趋于相对稳定受捕食关系和种内竞争共同影响,C错

误;

D、生物群落的负反馈调节是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正确。

8.【答案】AD

【解析】A、由题意可知,L、M、N表示3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故两亲本和B

都含有四个染色体组,且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为四多倍体,A正确;

B、四分体形成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B错误;

C、由图中选育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推知,F1可能产生M、LM、LN、MN、

LMN等配子,C错误;

D、根据C选项配子类型的分析,已经图中选育产生的后代可知,后代一定会

获得两个M染色体,D正确。

9.【答案】C

【解析】A、由于基因突变等变异,乌凤蝶中存在对香豆素降解能力强和降解

能力弱的个体,香豆素可将降解能力强的个体选择并保存下来,故乌凤蝶进化

形成香豆素降解体系,是香豆素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A正确;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选择是定向的,B正确;

C、分析题意可知,经紫外线照射后香豆素毒性显著增强,织叶蛾能将叶片卷

起可减少紫外线引起的香豆素含量增加,该行为是香豆素对其进行选择的结

果,而非织叶蛾采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C错误;

第11页共17页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和发展,由于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因此植物的香豆素防御体系和

昆虫的避免被毒杀策略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10.【答案】B

【解析】由题干描述可知,猫叫综合征是因为染色体缺失了部分片段导致,属

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正确。

11.【答案】A

【解析】A、同一物种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甲、乙两种楼斗菜是两个

物种,A错误;

B、不同生长环境有利于进行不同的自然选择,从而进化出不同的物种,B正

确;

C、自然选择导致物种朝不同的方向进化,甲、乙两种楼斗菜花结构的显著差

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发生基因交流,D正确。

12.【答案】C

【解析】C题中描述的是基因突变,是DNA上点突变,并非片段。

13.【答案】B

【解析】

A、由题干中信息“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可知,

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A正确;

B、人工选择可以积累人类喜好的变异,淘汰人类不喜好的变异,只对金鱼的

变异类型起选择作用,不能使金鱼发生变异,B错误;

C、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

中,存在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

D、人类的喜好可以通过人工选择来实现,使人类喜好的性状得以保留,因

此,人工选择可以决定金鱼的进化方向,D正确。

14.【答案】C

【解析】

A、LDL受体缺失,则LDL不能将胆固醇运进细胞,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

升高,A正确;

第12页共17页

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PCSK9基因的某些突变不一定会导致PCSK9蛋白活

性发生改变,则不影响血浆中LDL的正常水平,B正确;

C、引起PCSK9蛋白活性增强的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表面LDL受体数量减少,

使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增加,C错误;

D、编码apoB-100的基因失活,则apoB-100蛋白减少,与血浆中胆固醇结合形

成LDL减少,进而被运进细胞的胆固醇减少,使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D

正确。

15.【答案】B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与正常眼相比,棒眼的该染色体上b片段重复了一个,超棒眼

的该染色体上b片段重复了两个,因此棒眼和超棒眼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

构变异中的重复,即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因此B正确,ACD错误。

16.【答案】C

【解析】

A、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A错误;

B、人工选择能培育出新品种,自然选择也能形成新的类型、新的物种,B错

误;

C、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

选择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最后选育出新

品种,C正确;

D、由于同一物种不同种群所处的自然环境可能不同,故在自然选择的作用

下,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D错误。

17.【答案】C

【解析】

A、缺少天敌的环境中,孔雀鱼的斑点数量逐渐增多,原因是由于孔雀鱼群体

中斑点数多的雄性个体体色艳丽易吸引雌性个体,从而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

导致群体中该类型个体的数量增多,A正确;

B、引入天敌的环境中,斑点数量多的雄鱼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数量减少,

反而斑点数量少的雄鱼获得更多交配机会,导致群体中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

B正确;

第13页共17页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故天敌存在与否不能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

异方向,C错误;

D、由题干信息可知,“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

天敌的捕食“,则斑点少的雄鱼繁殖后代的机会少,但不易被天敌捕食,可知自

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D正确。

18.【答案】B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兔种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FF)和1500只淡黄色脂肪兔

(ff)组成,故F的基因频率=F/(F+f)=(500x2)/(2000x2)=25%,f的基

因频率=1-25%=75%,B正确。

19.【答案】B

【解析】

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一方面为了获得交配机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雌

性获得更多营养物质繁殖后代,这是一种长期形成的适应性行为,A正确;

B、根据题意,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④虽然是一种仪式化行为,但对缝蝇

繁殖也具有进化意义,B错误;

C、在求偶过程中,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更受雌蝇的青睐,容易获得交

配机会,留下后代的机会多,这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C正确;

D、④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不需要食物也能求偶成功,④与③在外观上具

有相似性,可推测④可能由③进化而来,D正确。

20.【答案】C

【解析】

A、①细胞中有四条染色体,为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

同源染色体联会,A正确;

B、②细胞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

一极,最终产生的配子为1/12AR、1/12Ar.l/12aar>l/12aaR、l/6AaR,

l/6Aar、l/6ar、l/6aR,其中正常配子为1/12AR、l/12Ar、l/6ar、l/6aR,刚好

占一半,B正确;

C、③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个配子,2

种基因型,为AR、AR、ar、ar或Ar、Ar、aR、aR,C错误;

第14页共17页

D、①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②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理论上通

过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可以观察到,D正确。

21.【答案】C

【解析】

A、二倍体植物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染色体数目减

半,即配子只含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

B、由染色体组的定义可知,一个染色体组中所有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

C、不是所有生物都有性别之分,有性别之分的生物的性别不一定由性染色体

决定,因此不是所有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C错误;

D、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所有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因此染色体DNA

的碱基序列不同,D正确。

22.【答案】C

【解析】

A、由题干信息可知,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故可

以在有丝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