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过程导入:2014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同欧亚非各国家经济合作发展,2017年1月特朗普签署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法令,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就意味着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经济全球化开端于哪里?开辟新航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第5课开辟新航路请同学们先来阅读本节课学习目标,什么是新航路,旧航路又是什么?相信大家课前都做了预习。给大家3分钟时间快速完成第一部分知识贯通的内容。给大家1分钟时间同桌交流完善答案。大多数同学完成得很好,为了进一步夯实基础,请同学们回答这样几个问题:1、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有哪些?2、哪些国家开辟新航路?3、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是什么?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部分的学习,体验远航。 为什么是他们?——中世纪的欧洲与中国早在1405年中国就有郑和下西洋,我们来看一组数据郑和船队哥伦布航行船只数量200多艘最少一次3艘,最多一次17艘船只大小海船长151.8米,宽61.米长24.5米,宽6米携带的货物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牲畜、农具、种子、粮食随行人员的数量出海人数最多时达27800人最多一次一千多人从资料看郑和船队远比西班牙葡萄牙的船队大得多,那为什么不是中国而是西班牙、葡萄牙开辟了新航路?请大家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明史-郑和传》“三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殊域周咨录》卷8中国:朝贡贸易、小农经济、闭关锁国。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材料二: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全球通史》材料三: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天主教浸透了普济主义、改变异端信仰的热情和好战精神。——《全球通史》材料四:亨利王子(HenrytheNavigator)葡萄牙亲王、航海家。因设立航海学校、奖励航海事业而被称为“航海者”。在他的支持下,葡萄牙船队在非洲西海岸至几内亚一带,掠取黑人、黄金、象牙,并先后占领马德拉群岛等。分析材料结合课本,思考:为什么是西班牙葡萄牙开辟了新航路?———《共产党宣言》万事具备只欠远行,我们来看第二部分二、为什么是他们——航海家的故事远航是快乐的吗?远航是艰辛的吗?我们听一听曾经参与远航的航海家是怎么说的。(远航音乐)(麦哲伦)他率领一支由五艘均为100吨位的帆船组成的船队,于1519年9月10日从塞维利亚启航。3月他到达巴塔哥尼亚,在那里发生了一场叛乱,这可能是由葡萄牙奸细煽动起来的,因为葡萄牙激烈反对这种对它在东方的优势的挑战。麦哲伦设法镇压了叛乱,处死了反叛首领;至10月,抵达如今刻着他名字的海峡。大海汹涌澎湃,他足足花了一个多月才越海驶入太平洋。其间,一艘船失事,另一艘船被遗弃,他率领剩下的三艘船沿智利海岸向上方航行,至南纬15o处时折向西北。

后面80天中仅见到两座杳无人迹的荒岛。一名船员生动地叙述了这数月间忍受的苦难。

我们所吃的饼干不再能称为食物,它们只不过是些粉末和吞噬了饼干的蛆虫,而且,粉末浸透了耗子撒的尿,散发着叫人无法忍受的臭气。我们不得不喝的水是同样恶臭、令人作呕。为了不饿死,我们甚至被逼得吃一张张皮革,这些皮革是遮盖大桅下桁、防止其磨损绳索用的。它们经常受水浸、日晒、风吹,变得非常坚硬,得先在海里泡上四、五天才能变软;我们将它们泡软后就煮来吃。实际上,我们常不得不靠吃木屑过活,就连耗子这种极叫人憎恶的食物,大家都贪婪地寻找,一个耗子能卖得半个达卡金币。

苦难不止于此,我们最大的不幸是正遭到疾病“坏血病”的侵袭;得病后,牙床肿得老大,把上下领牙齿都包藏起来,使病人无法咀嚼食物。我们有19个伙伴死于这种疾病。……除开已死去的人,我们还有25至30个水手患病,他们的胳膊、腿和身体其他部位都遭受着可怕的痛苦。……

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并不单单是我们从历史教课书上看到的那样高度概括而简单的信息。新航路的开辟是极其艰辛的过程。三航海家们通过航海带给我们什么?我们又该怎样去认识新航路开辟给人类世界带来的影响?新航路给人类历史带来的究竟是文明还是罪恶呢?一起来看材料:两座英雄纪念碑和一座双面碑:

在菲律宾麦克坦岛有两座相距不过百米的英雄纪念碑,它们分别是:1866年西班牙人为纪念麦哲伦而树立的英雄纪念碑和1952年菲律宾为纪念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树立的英雄纪念碑。在岛上还耸立着一块铜碑,碑的正反两面用英文镌刻着麦哲伦和拉普拉普这两位敌对人物的事迹。正面写着:“菲律宾土著人抵抗欧洲人入侵,在此击毙其统帅麦哲伦。”背面写着:“麦哲伦与菲律宾土著人激战,受伤后身亡于此。后来其部下继续西航,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海。”

以西班牙人为什么纪念麦哲伦?菲律宾人为什么纪念拉普拉普?再请大家看另外一个资料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大量的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的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评价新航路开辟。由此可见同一历史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评价。那么请大家从以下几个角度评价一下新航路的开辟: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四、新航路的开辟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的人类历史。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层面:学习航海家勇敢、探索、创新、坚持、永恒等精神欧洲人正是凭着冒险创新精神近代时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因为安土重迁、保守落后于世界潮流,被动挨打。昨天,伟大的航海家们因为心揣梦想,人生才有激情燃烧的岁月,世界才由孤立走向整体;青年的学生们因为心揣梦想,生命才有充满阳光的珍贵,祖国才不断走向富强。同学们让我们高声朗诵《少年中国说》,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在知识储备上,他们在初中对新航路的开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时隔两年,不少学生会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该全面系统的讲述。心理特征上,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喜欢表现自己,但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所以教学中应采用直观形象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适时创造条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思维能力方面,经过第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初中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知识体系的不完整性,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未上升到一定高度,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够深入,因而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设题引思,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分析通过【回望远航•知识贯通】环节夯实基础。通过【体验航行•思维疏通】环节锻炼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对比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强化新航路背景的学习;通过设计“为什么是他们——航海家的故事”使学生体验航海的艰辛,加强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掌握;通过设计《麦哲伦与拉普拉普纪念碑》指导学生多角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通过【感悟艰辛•情感沟通】环节学生自我总结所学,即有知识方面的梳理,也有学习方法的总结,更有思想情感的升华。正如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所写: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主要由青年学生来完成,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教材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是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II)(人教版)第二单元的第5课,在必修(II)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从孤立走向融合。本课内容叙述的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涉及到欧、亚、非、美洲广大地区,有一定难度。如何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如何有效落实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如何有效进行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内容的整合是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一、选择题1.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象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2.对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的理解,比较准确的是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的美梦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的增加C.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D.西欧生产力发展--航海造船技术发达--商品价格猛涨3.古代中国对新航路开辟做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地圆学说B、火药的发明C、造船技术的传播D、指南针的应用4.下列著名航海家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抵达或绕过好望角的有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右图是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请问该邮票发行的时间应在A.1492年B.1519年C.1892年D.1897年6.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对当时的地圆学说提供了确证的是A达?伽马的航行B哥伦布的航行C迪亚士的航行D麦哲伦的航行7.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顺序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8.假如你生活在新航路开辟时代,你能看到的现象有⑴亚洲开始种植玉米、烟草⑵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⑶在欧洲市场上销售茶叶⑷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据点遍布世界各地⑸欧洲封建主的财富与日俱增A、⑴⑵⑶⑷⑸B、⑴⑵⑶⑷C、⑴⑵⑶⑸D、⑵⑶⑷⑸9.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A.航路中心的改变B.商品种类的增加C.商业资本的发展D.贸易范围的扩大10.下列各项符合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的是①加强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②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③世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大西洋沿岸转移到了地中海地区④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1、(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问题二:发现与相遇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着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问题三:交流与发展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相遇(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答案】1——5DBDCC6——10DCACC11、(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观点:是偶然的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观点: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多得8分。)(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3)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了。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课后反思《新航路的开辟》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的内容,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将新航路开辟置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审视,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此前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本课在教学中较好地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东西方对比(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美国TPP法令)导入,通过设计“为什么是他们——中世纪欧洲与中国对比”将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对比,强化新航路背景的学习;通过设计“为什么是他们——航海家的故事”加强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掌握;通过设计“他们带来了什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指导学生多角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二、教学主题清晰,教学环节连贯,详略得当。本课分为“回望远航-知识贯通”“体验远航-思维贯通”“感悟艰辛-情感沟通”三个环节,分别侧重学生基础知识、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第二部分“体验远航-思维贯通”里从15世纪欧洲的社会状况入手,渐次展现新航路开辟中的人与事,以期学生能初步运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等多种角度认识地理大发现的多重影响。三、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麦哲伦与拉普拉普纪念碑》引导多种角度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如通过航海家的记录体验远洋航行的艰辛,让学生明确面对困难愈挫愈勇才能赢得成功。最后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所得,即有知识方面的梳理,也有学习方法的总结,更有思想情感的升华。五、学生活动有亮点。本课学生活动——“讲解新航路开辟的四条航线”最为出彩,学生表现自然大方,不但路线标注准确,讲述生动简明扼要,细节上有所展开,不失幽默,深受其他学生和老师的肯定。当然,本课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此老师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一、史料的投放有些少。三、一对一的师生互动太过频繁,整体性的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