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的国内外进展_第1页
艾滋病防治的国内外进展_第2页
艾滋病防治的国内外进展_第3页
艾滋病防治的国内外进展_第4页
艾滋病防治的国内外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选)艾滋病防治的国内外进展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一、历史回顾(1)1、艾滋病的发现史1)1981年6月5日,美国CDC在《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MMWR)上发表了洛杉矶加州大学Golttieb等报告的一组病例:洛杉矶有5名以往健康的青年MSM者患了PCP和念珠病,伴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并死于PCP。2)1981年7月3日,MMWR又报道了26例患KS的同性恋患者,经Golttieb证实,这些病人也有严重的免疫缺陷。3)到1981年8月底,美国CDC已收到111例同性恋伴PCP或KS的病例报告。4)同期在纽约一个医学中心,也收治了一名青年男男同性恋者,患有念珠病KS伴乏热、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肛周溃疡、淋巴结肿大,也被认为免疫功能低下,与同性恋有关,曾采用用骨髓移植无效,于1982年春天死亡。5)1981年12月,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集中报告了19例80年前后发病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都伴有PCP或KS或白色念珠菌感染等,与此同时,在迈阿密也陆续发现了一些来自海地的居民患有结核病和老弓型虫病,其中1984年报导的55例男性PCP患者,既不是同性恋,也未使用过毒品,均来自海地,于是,1982年9月24日,美国CDC正式在MMWR上提出了AIDS这个病名。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一、历史回顾(2)

2、关于病毒的“发现专利”之战

1987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与法国总理希拉克遇到了一件麻烦事,不得不亲自出面磋商,以解决究竟是谁首先发现了艾滋病病毒。这就是有名的“盖络”事件。

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院蒙塔尼首先分离到艾滋病病毒,而198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盖络称他也分离到了艾滋病病毒,并研制出检测该病毒抗体的诊断方法。法国人认为,美方1984年分离到病毒是因为法国提供了标本才得以成功,提出了成果分享的法律诉讼。美方的盖络最初否认法方的这一指控。通过法、美两国领导人调停,以双方共享成果达成协议,即双方可以从各自出售的试剂盒收益中各提取20%,其余部分汇总起来各提取37.5%,余下的25%作为世界艾滋病防治基金。然而,1989年,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导了一则消息,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盖络“盗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艾滋病病毒样品。对此,美国国会举行了一系列听证会。1994年,美方承认法国蒙塔尼为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从而结束了这场持续10年之久的论战。鉴于美方处理样品一事为盖络部下所为,盖络本人并不知道样品来自法国,因而不能说触犯了刑事法律,只是办事不妥。经上层协调,双方重新签订了对分享略加调整的协议,最终了结了这场争端。人们不竟要问,为什么艾滋病病毒的发现会引来这么长时间的争论,又为什么要这么高层次的协调呢?显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发现,它是20世纪科学界重大事件之一。因为艾滋病不是一个局部的传染病,它肆虐着全人类,无怪于这场发现权的争论引起了世人极大的关注,甚至国家领导人出面调停。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的含义是:

(1)病因方面——获得性即Acqaired;

(2)发病机制方面——各种病变都是因为免疫Immuno和缺陷deficiency;

(3)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免疫缺陷症状群综合症Syndrone;

把以上三个方面4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调出来写成AIDS,用拼音的方式得成艾滋。(香港读成爱滋,大陆为防止“爱”的局限性,翻译成艾滋)。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三条:性途径传播

血液途径传播

母婴垂直传播

3、艾滋病传播成立的条件

(1)必须有体液交换

(2)必须有足够的量

4、窗口期

艾滋病病毒进入机体开展增殖,还没有刺激机体产生用现有方法能够检测出抗体的这一段时间称作窗口期。也就是说即使感染成立,用检查抗体的办法尚不能证实感染的这一段时间,一般为3个月,长的6个月。因此,从建立感染起的6个月内,即使抗体检测阴性,也不能排出诊断,只有超过这个时间仍然是阴性才说明感染不成立。二、基本概念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三、流行现状(1)1、全球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11年11月21日在柏林发布的《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报告》显示,尽管金融危机仍在继续,但全球防治艾滋病进展显著,2010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及艾滋病相关疾病致死人数均降至各自高峰期以来的最低水平。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球共有340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较2001年增长17%。不过,随着近年来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在中低收入国家不断普及。2010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0万,较1997年高峰期下降21%,其中,撤哈拉以南非洲新增感染者190万,较1997年的260万降低26.9%,同时,艾滋病相关疾病致死人数也由2005年高峰期的220万人减至180万人。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2、中国网络直报

: 累计 HIV/AIDS44.5万例,AIDS17.4万例,死亡9.3万

2011年 HIV5.4万例,AIDS3.9万例,死亡2.1万 以性传播为主,占76.3%疫情估计

2011年,存活HIV/AIDS约78万人,其中:AIDS15.4万

2011年,新感染4.8万,因AIDS死亡2.8万

2005

2007 20092011存活HIV/AIDS

65万70万 74万78万

新发感染

7万 5万 4.8万4.8万三、流行现状(2)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

报告HIV的传播途径构成性传播76.3%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和特点全国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疫情严重。感染者和病人数量继续增加。艾滋病发病和死亡增加。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感染人群多样化,流行形势复杂化。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三、流行现状(3)

3、安徽省疫情

2011年全国各地新报告发现现住址为安徽省的HIV/AIDS共879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47例,感染者432例,报告死亡271例。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各地报告现住址为安徽省的HIV/AIDS历年累计7387例,其中艾滋病病人5434例,死亡报告1983例。疫情涉及全省16个市、103个县(市、区)。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四、国内防治取得新进展(一)“十一五”工作情况1、主要成效防治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各项综合防治措施得到落实,成效明显。艾滋病新发感染控制在较低水平,2009年当年艾滋病新发感染估计数比2005年减少了2.2万。预防或延缓了大量死亡。2006-2010年通过抗病毒治疗估计减少病人死亡3.2万。2、关怀救助的覆盖面得到提高,社会歧视有所减少。感染者和病人获得关怀救助服务的人数从2005年的3.7万增加到2010年的16.0万人。3、到2011年底,我国现存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约为78万人,实现了到2010年把感染人数控制在150万人以内的目标。4、我国艾滋病工作仍然面临着疫情形势严峻考验,同时,也面临着防治工作既往问题与新的、难点问题交织并存的局面,防治任务十分艰巨。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中央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2011年11月18日,李克强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

2011年12月1日,温家宝总理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考察座谈艾滋病防治工作。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201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二)十二五行动计划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十二五”行动计划包括目标、工作原则和十七项措施:

1、目标: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降低艾滋病病死率,减少对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歧视,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到2015年底,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基本遏制。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120万左右。

2、十七项措施概括为“五扩大、七加强”:五扩大: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扩大预防母婴传播覆盖面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七加强:加强血液管理加强医疗保障加强关怀救助加强权益保护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防治队伍建设加强国际合作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五、艾滋病临床(1)(一)世界卫生组织的原标准

1、成年人HIV临床分期(1)临床一期(无症状期):无症状或仅有持续性,全身性的淋巴结病。(2)临床二期(轻度病情期):体重减轻5%~10%;唇周溃烂或皲裂(口角炎);瘙痒性皮疹(脂溢性皮炎或痒疹);带状疱疹;反复发出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或耳炎;复发性口腔溃疡。(3)临床三期(中度病情期):体重下降>10%;鹅口疮(或毛状粘膜白班病);下列症状出现一个月以上:腹泻或阴道念珠菌感染或不明原因的发热;严重细菌性感染(肺炎肌炎等);肺结核;急性坏死溃疡性齿龈炎/牙周炎。(4)临床四期[重度病情(艾滋病期)]:

HIV消耗性综合征;食道念珠菌感染;下列症状出现一个月以上:单纯疱疹病毒性溃;淋巴病;卡波西肉瘤;浸润性子宫颈癌;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肺炎虫肺炎;肺外结核;弓形体脑脓肿;隐球菌性脑膜炎;内脏利什曼病;HIV脑病(无其他原因导致的显著性神经损害,影响独立生活能力,但通过ARV治疗常能得到改判)。

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五、艾滋病临床(2)2、儿童HIV临床分期(1)儿童临床一期(无症状期):没有症状或只出现持续性淋巴结病。(2)儿童临床二期(轻度病情期):肝脏肿大和/或脾脏肿大;腮腺肿大;粘膜与皮肤较小病变(例如慢性皮炎、真菌感染或播散性软疣);慢性/复发性上呼吸感染(鼻窦炎、耳部感染、咽炎、支气管炎)。(3)儿童临床三期[中度病情(症状期)]:中度无法解释的营养不良,对于标准治疗反应不足,同时年龄而言体重低或身高低。鹅口疮(新年生儿期之外)或毛状白斑;对于标准治疗无反应并且无法解释:腹泻>14天;发热>1个月;血小板减少症>1个月(<5000/mm3);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个月(<500/mm3);贫血(血红蛋白<8g)>1个月;复发性重度细菌性肺炎;肺结核;淋巴结结核;症状性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齿龈炎/牙周炎。(4)儿童临床四期[重度病情(症状期)(艾滋病期)]:重度难治性消瘦或重度营养不良,原因无法解释且对标准治疗反应不足。食管鹅口疮;单纯疱疹溃疡超过一个月;一年内重度多发性或复发性细菌性感染≥2次(不包括肺炎);卡氏肺炎虫肺炎(PCP)[要进行临床诊断];Kaposi肉瘤[要进行临床诊断];肺外结核[除外淋巴结核病、要进行临床诊断];弓形虫脑脓肿[要进行临床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要进行临床诊断];HIV脑病[要进行临床诊断]。

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五、艾滋病临床(3)(二)新的临床标准1、新的诊断标准1)HIV感染者

[成人及15岁(含15岁)以上青少年]

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

a)HIV抗体确证试验阳性或血液中分离出HIV毒株;

b)有急性HIV感染综合征或流行病学史,且不同时间的两次HIV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15岁以下儿童]

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

a)

小于l8个月龄:为HIV感染母亲所生,同时HIV分离试验结果阳性,或不同时间的两次HIV

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第二次检测需在出生4周后进行);

b)

大于l8个月龄:诊断与成人相同。

2)艾滋病病例

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

[成人及15岁(含15岁)以上青少年]

a)HIV感染和CD4细胞<200/mm3;

b)HIV感染和至少一种成人艾滋病指征性疾病(C组临床表现)。

[15岁以下儿童]

a)

HIV感染和CD4细胞<25%(<11月龄),或<20%(12月龄~35月龄),或<15%(36月龄~

59月龄),或<200/mm3(5岁~l4岁);

b)

HIV感染和至少伴有一种小儿艾滋病指征性疾病(F组临床表现)。

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五、艾滋病临床(4)2、新的临床分期

从HⅣ感染到出现艾滋病症状需经过漫长的潜伏期,平均时间为7年~8年,患者的临床表现从没有或仅有少量的症状逐步发展到多系统和多器官的综合病症。正确了解HIV感染的临床分期,对掌握整体疫情动态和采取预防干预措施,以及开展个体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均有指导意义。本标准按时顺序对HIV感染各阶段进行临床分期,并根据各期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不同设定了临床各期的标准。

1)

成人及15岁(含15岁)以上青少年

[

I期(原发感染期)]

此期为HIV初次感染人体时引发机体产生的一系列反应,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高病毒血症引起的急性HIV感染综合征,持续l周~3周后自愈,部分感染者可以无临床症状。此期血液中尚无抗HIV抗体,但可检测到很高的HIV病毒载量。第二阶段为机体对HIV感染的反应由急性期转入慢性期的演变过程,持续时间约为6个月~l2个月,此时患者出现血清阳转,病毒载量从峰值下降至一相对稳定的水平,临床上可无症状或仅有全身性持续性淋巴腺病。

[I—A期]

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

a)急性HIV感染综合征和不同时间进行的两次HIV核酸试验均为阳性,兼有HIV抗体阴性或

不确定;

b)近1个月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不同时间的两次HIV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兼有HIV抗体阴性或不确定。

[

I—B期]

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

a)最近6个月~12个月出现血清阳转,和CD4≥500/mm3;

b)HIV感染和流行病学资料证实6个月~12个月内的HIV暴露史,和CD4≥500/mm3;

c)HIV感染和无临床症状或伴有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

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五、艾滋病临床(5)[

Ⅱ期(HIV感染中期)]

此期为机体免疫系统与HIV处于相持的阶段,平均时间为6年~7.5年,特点是患者的免疫功能逐步降低但尚未严重缺损,患者伴有部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在早期较少,后期较多,但无艾滋病指征性疾病。

[

Ⅱ一A期]

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

a)HIV感染和A组临床表现之一项;

b)HIV感染和CD4细胞≥350/mm3。

[

Ⅱ一B期]

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

a)HIV感染和B组临床表现之一项;

b)HIV感染和CI)4细胞200~349/mm3。

[

Ⅲ期(HIV感染晚期。艾滋病期)]

此期为感染HIV后疾病进展的最终阶段,患者因免疫系统严重缺损,出现各种艾滋病的指征性疾病,在本标准归纳为C组临床表现,包括严重HIV消耗综合征,严重的机会性感染,HIV相关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病症。该期患者的诊断同诊断标准中6.2.1所列条款。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

临床分期

CD4细胞计数(个数/mm3)HIV抗体检测a

HIV核酸检测a

主要临床表现

一般持续时间b

I期

6个月~12个月

IA期>500或一过性降低

一或±

+急性HIV感染综合征或无症状

1周~3周

IB期≥500血清阳转或+

+无症状或PGL

6个月~12个月

Ⅱ期

6年~7.5年

ⅡA期≥350

+

+无症状或A组临床表现

ⅡB期200~349

+

+B组临床表现

Ⅲ期<200

+

+C组临床表现

2年~3年注:本表是根据多数HIV/AIDS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和临床表现进行归纳的,不排除少数HIV/AIDS患者的例外情况。本表仅作为判断HIV/AIDS临床分期的依据,进行HIV感染和艾滋病的诊断时应参考本标准的正文6.1.1和6.2.1列出的指标。aHIV抗体和HIV核酸检测的结果以阳性(+)、阴性(一)和不确定(±)来表示。

b一般持续时间为多数HIV感染者在无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自然条件下经历各期所需的时间,不包括HAART治疗病人和少数特殊人群如快速进展者和长期不进展者。表1

成人及15岁(含15岁)以上青少年HIV/AIDS的临床分期及其分期标准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2)小于l5岁以下儿童

[

I期(HIV感染早期)]

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

a)HIV感染和无临床症状或伴有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

b)HIV感染和CD4细胞>35%(<11月龄),或>30%(12月龄~35月龄),或>25%(36月龄~59月龄).或≥500/mm3(5岁~l4岁)。

[Ⅱ期(HIV感染中期)]

此期为机体免疫系统与HIV处于相持的阶段,特点是患儿的免疫功能逐步降低但尚未严重缺损,

伴有部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在早期较少,后期较多,但无艾滋病指征性疾病。

[

Ⅱ一A期]

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

a)HIV感染和D组临床表现之一项;

b)HIV感染和CD4细胞30%~35%(<11月龄),或25%~30%(12月龄~35月龄),或20%~25%(36月龄~59月龄),或350/mm3~499/mm3(5岁~l4岁)。

[

Ⅱ一B期]

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

a)HIV感染和E组临床表现之一项;

Io)HIV感染和CD4细胞25%~29%(<11月龄),或20%~24%(12月龄~35月龄),或l5%~19%(36月龄~59月龄),或200/mm3~349/mm3(5岁~l4岁)。

[Ⅲ期(HIV感染晚期,艾滋病期)]

此期为感染HIV后疾病进展的最终阶段,患者因免疫系统严重缺损出现各种艾滋病指征性疾病,

在本标准归纳为F组临床表现,包括严重HIV消耗综合征,严重的机会性感染,HIV相关性肿瘤和儿童HIV脑病等。该期患儿的诊断同6.2.2。

五、艾滋病临床(6)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

CD4细胞

临床分期

<11月龄

12月龄~

35月龄

36月龄~

59月龄

≥5岁

HIV抗体检测a

HIV核酸

检测a

主要临床表现

I期

>35%

>30%

>25%≥500/mm3血清阳转或+

+无症状或PGl,

Ⅱ期

ⅡA期

30%~35%

25%~30%

20%~25%

350/mm3,~499/mm3

+

+

D组临床表现

ⅡB期

25%~29%

20%~24%

15%~l9%

200/mm3~349/mm3+

+

E组临床表现

III期

<25%

<20%

<15%

<200/mm3或<15%

+

——L

F组临床表现

注:本表是根据多数HIV/AlDS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和临床表现进行归纳的,不排除少数患儿的例外情况。本表仅作为判断HIV/AIDS临床分期的参考,进行HIV/AIDS的诊断时应参考本标准的正文6.1.2和6.2.2列出的指标。

aHIV抗体和HIV核酸检测,结果以阳性(+)和阴性(一)来表示。表2

15岁以下儿童HIV/AIDS临床分期及其分期标准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六、艾滋病的治疗(1)

1、治疗指征

从理论上说,一旦建立感染,病毒就在体内复制,治疗应该是越早越好,因为所有治疗药物都是抑制病毒复制,减低病毒在感染者体内的复活,保护CD4细胞,延缓发病,但是所有抗病毒治疗药物一旦用上将不间断地持续运用,不仅坚持服药困难,其费用也十分可观,对于一个没有出现症状的感染者来说,要他长期服药,其医从性是很难保证的,因此,国内的治疗是按出现以下指征后才开始治疗:(1)有症状的病人(建议治疗);(2)无症状期的感染者:CD4细胞<350/mm3;

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六、艾滋病的治疗(2)2、治疗药物目前尚没发现艾滋病的根治药物,但控制病毒复制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已有数十种,大体上分为三大类型:(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主要包括齐多夫定(ZAT)、去羟肌苷(ddI)、扎西托宾(ddc)、司他夫定(Dat)、拉米夫定(3TC)、阿巴卡韦(ABC)等。(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主要包括奈韦拉平(NVP)、地非韦伦(EFV)、地拉韦定等。(3)蛋白酶抑制剂(PI):主要包括茚地那韦(IDV、RTV)、奈非那韦(NFV)、沙奎那韦(SQV)、安普那韦等。

本文档共26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三\17点37分六、艾滋病的治疗(3)

3、鸡尾酒疗法(1)1986年ZAT用于治疗,显示出可使HIV/AIDS的CD4↑,但是不能阻HIV→AIDS,且存在着严重的不良反应。20世纪90年代初,在NRTI基础上发展了NNRTI,但单独使用极易产生耐药性,后来发现两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TRI+NNRTI)联合使用可提高HIV/AIDS的CD4水平,并可以使血清HIVRNA水平↓,1994年又推出了PR。(2)1995年,美藉华人何大一教授提出了联合疗法——鸡尾酒疗法,又称之为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