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3春“美术学”《中外美术史》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_第1页
福建师范大学23春“美术学”《中外美术史》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_第2页
福建师范大学23春“美术学”《中外美术史》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_第3页
福建师范大学23春“美术学”《中外美术史》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_第4页
福建师范大学23春“美术学”《中外美术史》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福建师范大学23春“美术学”《中外美术史》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评价传统中国画的标准就是线条要柔和、均匀。()A、错误B、正确2.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和吴作人的《齐白石像》是中国现代油画具有典范性的作品。()A、错误B、正确3.在苏州著名的园林有()A、个园B、留园C、网师园D、拙政园4.中国绘画作品中的线条具有的特点是:()A、柔软B、写意C、平面化D、立体5.我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著作是()A、历代名画记B、唐朝名画录C、贞观公私画史D、续画品6.与经享颐、何香凝共同组织“寒之友”社的画家是()A、居廉B、高剑父C、高奇峰D、陈树人7.印象主义画派被认为是现代绘画的开端。()A、错误B、正确8.秦汉时代表示威仪登第的建筑物是()A、门阙B、墓表C、享堂D、坞壁9.在德国的瑙姆堡大教堂出现了供养人形象,反映出中世纪艺术越来越向世俗化和现实性方向发展。()A.正确B.错误10.以下属于印象派画家的有()A、马奈B、雷诺阿C、德加D、西斯莱11.我国玉的产地很多,以陕西的和田玉品质最佳。()A、错误B、正确12.绘画是运用点、线、面、色彩、空间等艺术语言,在三维空间上创造艺术形象。()A、错误B、正确13.在英语词汇中,“China”原译就是中国。()A、错误B、正确14.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有形式欣赏法()和()。A、对比欣赏法B、比较欣赏法C、内容欣赏法D、比喻欣赏法15.五代之后的中国传统绘画注重用墨,不注重彩色。()A、错误B、正确第II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中国传统仕女画的“三白法”,通常用白粉涂在脸上的哪一个部位?()A、额头鼻梁下巴B、额头鼻梁脸颊C、鼻梁脸颊下巴D、额头鼻尖颧骨2.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风格可概括为“凝重结实”。()A.正确B.错误3.油画《开国大典》一画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作者是:()A、徐悲鸿B、罗中立C、董希文D、卫天霖4.中国画只讲意境不讲究笔触。()A、错误B、正确5.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A、唐三彩B、扣器C、景泰蓝D、宣德炉6.通过具体作品简要描述徐渭的艺术人生7.黑陶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A.正确B.错误8.简述拉斐尔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成就,并写出他的两件绘画作品的名称。9.后期山水画与早期山水画相比独有的特点是:()A、皴B、勾C、染D、描10.东晋时期画家顾恺之传世的代表作有()A、《女史箴图》B、《纨扇仕女图》C、《列女传·仁智图》D、《捣练图》11.明代的画大多画在绢上。()A、错误B、正确12.唐代瓷器日臻完善,制品花样翻新,不胜枚举,尤以五大名窑为最。()A、错误B、正确13.不属于明末华亭派的开创者的有:()A、戴进B、仇英C、董其昌D、沈周14.请选择不属于两河流域的艺术作品()A.牛头竖琴B.汉漠拉法典石碑C.萨尔贡王青铜头像D.狮子门15.西方绘画作品中的追求一种恒定、理想的状态。()A、错误B、正确第I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BCD4.参考答案:ABC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BCD11.参考答案:A12.参考答案:A13.参考答案:A14.参考答案:BC15.参考答案:B第II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C6.参考答案:自小的孤傲自赏,郁郁寡欢的性格,执拗、偏激、多猜、恣肆而敏感。常年生活上“一尘不染”,自恃清高,使他的作品呈现了不同的艺术形式,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美术史的内容。《黄甲图》黄甲既是螃蟹也代表了进士,画中强调了憎恨诅咒科举和当朝官员。\r\n如果当官的来求画,连一个字也难以得到。《螃蟹》诗中写出了对权贵的憎恨与蔑视:“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对于那些盘剥百姓的为富不仁者的不满,也时时以诗画冷讽热嘲。《水墨葡萄图》石画中表现了“叶丛之野逸,藤蔓之飘零,果实之淡泊”既有脱俗的潇洒,又有弃世的落寞,画家表现了肆意发挥的心态,水墨的表现力至此可谓绝矣。以泼墨为主,并取其大块墨色的放任,以胶调墨,最后结尾处也听到他的哀叹心声:“半生落魄已成翁(大半辈子了,功不成名不就已经熬成了老翁),独立书斋啸晚风(一个人站在书斋前面,自我嘲笑),笔底明珠无处卖(“明珠”意指其学间、作品,译为“我的作品却没有人欣赏”),\r\n闲抛闲掷野藤中(那我就随便把他随便的抛弃)。”也许这是一种暗示,暗示了他的结局,也表达了他的怀才不遇,明珠暗投的愤意。《梅花焦叶图》这幅画在水墨大写意花卉方面继承了梁楷,林良,沈周等人的写意风\r\n格,和他们相比,他的画作更加的放纵豪爽,泼墨淋漓大胆,将狂草的书法用笔和淋漓的泼墨相结合,把笔下的花鸟画推向并赋予了内心情感的最高境界。在这隔画中画家打破了季节的限制,把本不属于同一时令的芭蕉和梅花放置在了同一幅画作中。“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维画”解释了题材最早来源于王维,通过画家的创作之后更加生动。《四季花卉图》看似凌乱的画面上却实际布局工整具有了层次感,画面上绘制了大量\r\n的植物,有藤花、梅、芭蕉、牡丹、秋葵、竹、水仙、兰等花草树木等,缀以大块湖石。花草皆以草法挥写,这里看起来每种植物都好似画图没有完成,却体现了作者一向标榜的“不求形似求生韵”的艺术思想。以其惯有的题画风格将胸中郁结的愤懑之气行诸于诗文“老夫游戏墨淋滴,花草都将杂四时。莫怪画图差两笔,近来天道彀差池”。(“莫要怪我图画总是差儿步,近来世态都是这个样子了,还会再来怪我吗?”)此句一出,不仅仅讽喻世事,也表达了自己的万般无奈,在这里,花草赋予了传统花卉深刻的社会寓意。《水墨牡丹图》徐渭说过:“牡丹为富贵花,主光彩夺日,故昔人多以钩染烘托见长。\r\n今以泼墨为之,虽有生意,終不是此花真而目。盖余本窭人,性与梅竹宜,至荣华富刚,若风马牛宜弗相似也.....”这段文字解释了他面牡丹的原因。原来,这里的牡丹只是墨牡丹,并非是艳丽多彩的象征,这也是画家的性格。在他笔下的写意牡丹前无古人,他不用色彩,仅以泼墨为之,无论花头及叶皆大笔点染而成,仅枝茎及叶脉用线条画出。此作牡丹花头用蘸墨法点花瓣,花测内端深外端浅。而今,对于徐渭的认识都是来自后人的评价,因为同时代的不予理解,\r\n徐渭一直过着弧独和愤懑的生活。后人通过画作了解了徐渭的绘画技术之后开始大盘的学习效仿,才得以认识画家。齐白石一生佩服的人很少,徐渭却是一直敬佩的人物。他自己曾经说过,“恨不生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哪怕是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他们都是一代大师,却不约而同的在自己的年代抒发了对于徐渭的崇拜敬仰。徐渭一生,才艺纵横,可悲的是一直没有冲破自身的牢笼,难以摆脱\r\n自身的传统意识。八赴科试,败北以终,惟从诗文书画创作中寻求个人解放,作品汪洋恣肆,往往著作宏富。徐渭的存在使得明代画坛生出了耀眼的光彩,使中国的水墨花鸟大写意得以真正的确立,他的人生就像是戏剧一样的传奇,因为坎坷的经历,所以“创造”了可观的悲剧。画家用淋漓鲜润的墨韵,气势奔放的用笔抒写和寄托了主观感情,成为了心灵的写照。他追求了个性,表达了“似与不似”的瞬间,最后就像是自己书斋中的那副对联一样“一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结局中走完了自己的余生。他的一生很悲惨,却留下了光彩夺目的艺术创作,也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更留下了情感之后美的享受。这就是徐潜。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拉斐尔的绘画风格是和谐、圆融、愉快、优美、温和,以优雅、秀逸、和谐、高度的完美为标志。拉斐尔潜心研究各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并认真领悟,博采众长,尤其是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米开朗基罗的人体表现及雄强风格,成为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鼎足而立的文艺复兴艺坛三杰之一。拉斐尔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显露出其非凡的天才。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圣母的婚礼》、《带金莺的圣母》、《草地上的圣母》、《花园中的圣母》、《西斯廷圣母》、《福利尼奥的圣母》、《椅中圣母》、《阿尔巴圣母》等。拉斐尔21岁时画的《圣母的婚礼》,不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鲁吉诺的艺术精华,而且后来居上,无论构图与形象塑造都有所创新。尤其是画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绘,圣母玛利亚的端庄、文雅,均为前辈画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