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专题_第1页
遗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专题_第2页
遗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专题_第3页
遗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专题_第4页
遗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遗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专题第1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遗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实验法是研究遗传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遗传实验设计与分析题在近年来高考题中出现几率越来越高,常以大型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所占分值比重很大。实验涉及角度可以是性状显隐性确认、孟德尔遗传定律验证、育种方案设计、基因位置确认、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探究等。遗传实验的主要方法有杂交、测交、自交、正交、反交、花粉(或配子)分析法等。第2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①测交:就是让检测个体与隐性性状个体杂交。如果能产生隐性的子代,则一定是杂合子,如果全部子代都是要检测的个体性状,则很可能是纯合子。

②自交:主要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相交,如果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如果子代可以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植物则指自花传粉。。对植物而言,自交方法更加简单方便,因为可以省去繁琐的去雄、受粉等杂交工作。一、解决遗传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㈠判断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即基因型的确定)

③花粉鉴定法:检验具有显性性状的部分植物的基因型的最简单方法。第3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④隐性纯合突破法:根据具有隐性性状的子代,可推出两个亲本都至少含一个隐性基因,如果亲本不是隐性性状,则它(他)们一定是杂合子。(注意,伴X隐性遗传的特殊性)例1、某农场养了一群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已知栗色基因(B)对白色基因(b)呈完全显性。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请你根据毛色这一性状鉴定它是杂种还是纯种。答案:让该栗色公马与多匹健康的白色母马测交,然后统计子代马的毛色。

如果测交后代既有栗色马又有白色马(或出现了白马),则说明该栗色马是杂合子。如果测交后代都是栗色马,则说明该栗色马很可能是纯合子。第4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遗传实验要注意的问题:

用于交配的同类亲本数量要足够多;产生的子代个体数量要足够多,这样的结果才有说服力。第5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㈡判断显、隐性性状。方法有二种:⑴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杂合体表现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⑵据“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性状为隐性,亲本性状为显性。在未知显/隐性关系的情况下,任何亲子代表现型相同的杂交都无法判断显/隐性。例:红花×白花红花和白花第6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例2、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和b控制,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只能生一母马。在一个自由放养多年的牧马场中于一个配种季节随机选取一头栗色公马和多头白色母马交配。⑴如果后代毛色均为栗色,能否根据杂交结果判断其显隐关系。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设计合理的杂交实验。⑵如果后代小马毛色有栗色,也有白色,能否由此判断其显隐关系,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设计合理的杂交实验。

答:⑴能,因为亲代是多数,子代也是多数,而栗色和白色杂交结果只有栗色一种表现型,所以栗色是显性、白色是隐性的可能性极大。

⑵不能。让F1中的栗色雌雄马或白色的雌雄马相互交配,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另一性状为隐性性状。

第7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解析:根据杂交结果判断遗传方式通常用假设演绎法,即假设某结论正确,根据原理和条件推出结果,若结果与事实不符合则该假设错误;若结果与事实相符,则假设不一定正确。

第8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㈢环境或遗传因素引起的变异的判断⑴原理

因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如果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则是可遗传变异;如果这种变异单纯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则为不可遗传变异,在正常环境中还是会表现出原有的正常基因决定的性状。⑵常用设计方案

让变异的个体交配并产生子代,让子代个体在正常的环境中培养,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第9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例3:果蝇是做遗传实验极好的材料,在正常的培养温度25℃时,经过12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每只雌果蝇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某一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饲养了一批纯合长翅红眼果蝇幼虫,准备做遗传学实验,因当时天气炎热,气温高达35℃—37℃,他们将果蝇幼虫放在有空调的实验室中,调节室温到25℃培养,不料培养到第7天停电,空调停用一天,也未采取别的降温措施。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目的残翅果蝇(有雌有雄)。(1)残翅形成的可能原因:

(2)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关于残翅形成原因的推测。温度过高所致、基因突变引起遗传物质改变所致等

①用这些残翅果蝇相互交配繁殖的幼虫在25℃下培养;②如果子代全为长翅,说明变异由温度改变引起,遗传物质未改变;如果子代仍为残翅或部分为残翅,则说明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第10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㈣伴常染色体或伴X染色体的判断1、原理:根据伴X遗传的特点。类似于摩尔根的果蝇的眼色遗传杂交实验。⑵如显隐未知: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纯合子)杂交,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判断子代性状表现的性别表现差异。

⑶如显隐未知:可以直接通过这对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正反交的方法,再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做出区分和判断。2、方法:⑴如显隐已知: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第11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例4、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果蝇,数量相等,雌雄各半,且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现用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两个杂交组合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参考答案: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第12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的雄性全部表现为灰色,雌性全部表现为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为黄色,雌性全部表现为灰色;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第13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㈤细胞质遗传或细胞核遗传的判断⑴原理:细胞质遗传特点是子代性状与母本性状一致,子代性状无明显的分离比。若为细胞核遗传,依据孟德尔规律,正反交子代结果一致。⑵常用设计方案:应用正反交实验。若为细胞核遗传,结果遵循孟德尔规律,正反交子代结果一致;若为细胞质遗传,子代性状与母本性状一致。第14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例5:有人发现某种花卉雌雄同株,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表现型。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采用正反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做判断。第15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㈥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判断1、原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分离比。⑴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分离比为3:1;F1测交,分离比为1:1。⑵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分离比为9:3:3:1;F1测交,分离比为1:1:1:1

。2、方法:纯合子杂交得F1

,F1自交或测交。第16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例6、为丰富植物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利用60Co

的γ射线辐射植物种子筛选出不同性状的突变植株,从突变材料中选出高产植株,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盐新品种,利用该植株进行的部分杂交实验如下:①控制高产、优质性状的基因位于

对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联会期

(能、不能)配对。②抗盐性状属于

遗传。细胞质不能两对第17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例7、用纯种有色饱满籽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籽粒的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F1自交后,F2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有色饱满73%,有色皱缩2%,无色饱满2%,无色皱缩23%。回答下列问题:⑴上述一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定律。⑵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⑶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一步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的规律。该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为F1自交得到的F2比例不符合。分离

对F1进行测交,测交结果不是1:1:1;1,而是I:I或两多两少,则这两对性状的决定基因应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第18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二、学会作规范的遗传图解

因为许多遗传实验设计题是要求绘制遗传图解的,所以要学会规范的遗传图解绘图方法,并力争在实际应用中能熟练运用。第19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某实验小组对果蝇的灰体(V)与黑体(v)这对相对性状做遗传研究。如果用含有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果蝇,所有的果蝇都是黑体,现有一只用含有这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雄果蝇,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基因型,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

让这只黑体雄果蝇与正常黑体雌果蝇(未用添加剂饲料喂过)交配,将孵化出的幼虫用正常饲料(不含该添加剂)喂养,其他条件适宜,观察果蝇体色状况。

如果子代果蝇都是黑体,表明原来的V基因突变成了v,黑体雄果蝇的基因型都是vv。

如果子代果蝇均为灰体,或灰体与黑体是1:1,表明原遗传基因没有变化,黑体雄果蝇的基因型是VV或Vv。参考练习:第20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释:本问只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所以没必要写出详细的步骤和结果预测。用含有该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果蝇都是黑体,说明这种添加剂影响果蝇的体色,即黑体果蝇基因型可能是VV或Vv或vv,要探究用含有该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雄果蝇的基因型,只需让其与基因型为vv的正常情况(不用含该添加剂的食物喂养)下喂养的雌果蝇杂交,后代也正常喂养(不用含该添加剂的食物喂养),观察后代的体色,若后代全部为灰体,说明该果蝇基因型是VV,若后代出现两种体色,说明是杂合子其基因型为Vv,若后代全为黑体,说明其基因型是vv。第21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2、猪蹄的形状有正常蹄和骡状蹄之分。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多头猪,其中有纯合、有杂合,有雌性、有雄性,且雌、雄猪中都有正常蹄和骡状蹄(从表现型上不能区别纯合体和杂合体)。⑴如何确定这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⑵如果正常蹄是显性性状,那么如何确定这对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答案:⑴随机选取多对正常蹄雌雄猪交配,看子代是否有性状分离。若有,则正常蹄为显性;若无,则正常蹄为隐性。(或选骡状蹄做上述实验)⑵选多个骡状蹄雌猪与正常蹄雄猪交配。若子代中雌猪均为正常蹄,雄猪均为骡状蹄,则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子代中雄猪有正常蹄,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在显性未确定时,最好采用正反交)第22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3、3支试管分别装有红眼雄果蝇和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红眼雌果蝇,还有1支试管内装有白眼雄果蝇。请利用实验室条件设计最佳方案,鉴别并写出上述3支试管内果蝇的基因型(已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显性基因用B表示)。

答案:①先根据第二性征鉴别3支试管内果蝇的性别,若某试管内为红眼雄性果蝇,则该试管内果蝇基因型为XBY。②再用白眼雄性果蝇分别与另两支试管内的红眼雌性果蝇交配。若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该试管中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该试管中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第23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纯合子、杂合子鉴定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即自交法与测交法。采用自交法,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中没有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子。采用测交法,如果后代中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子;如果后代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子。一般来说,动物常用测交法,而植物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自交法。果蝇的红眼与白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雄果蝇的基因型有两种,XBY(红眼)、XbY(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3种:XBXB(红眼)、XBXb(红眼)、XBXb(白眼);雌雄果蝇可以通过观察成体的第二性征的差别来直接鉴定。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唯有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BXB和XBXb两种基因型)需要鉴别。采用测交法,可选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直接交配,若后代有白眼果蝇,说明该红眼雌果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XBXb;若后代全为红眼果蝇,说明该红眼果蝇是纯合子,基因型为XBXB。第24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4、已知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牛群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⑴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理过程。⑵为了确定有角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第25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判断显、隐性状的方法:两个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则这个性状为显性;若子代表现出两个亲本的性状,可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某一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隐性),按照假设的条件去推算,若与假设不相符,则假设不成立,可判断出亲本的显隐性;若与事实相符,应再假设另一亲本的性状推算是否与事实相符,如果也与事实相符,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可再设计实验予以确认,设计的原则一般是选用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若后代一旦出现不同性状(除了基因突变),则这一不同性状一定是隐性。第26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本题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作为知识载体,一方面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另一方面考查根据表现型来分析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关系的分析与推理能力。牛的有角和无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且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的相对性状,但不知哪个性状为显性,哪个性状为隐性;要鉴定牛的有角与无角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可通过具有相对性状的公牛与母牛交配,如果只出现其中的一个性状,则出现的这个性状为显性性状;或通过两个具有相同性状的公牛与母牛交配,如果产生的多个后代出现两种性状(即性状分离),与两亲本不同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相同的性状为显性性状。第27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要确定牛的有角和无角的显隐性关系,若选两种不同性状的育龄异性牛交配繁殖,因为显性性状有两种基因型,会出现其后代中两种性状的牛的个体数目差不多,那就不太好判断其显隐性了;如果当两个具有相同性状的育龄公牛、母牛(或具有很多对相同性状的育龄异性牛)交配,产生的多个后代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性状(即发生了性状分离),这样就能分辨出显隐性了,即与两亲本性状不同的性状为隐性(也就是相当于“无中生有”),与两亲本相同的性状为显性。第28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答案:(1)不能确定。无角和有角都可能是显性。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无角,概率各为1/2。6个组合后代合计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为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所以,根据6个组合后代出现3头无角小牛,含有Aa基因型的母牛数应大于或等于3头。(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