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剂量临床合理应用体会课件_第1页
经方剂量临床合理应用体会课件_第2页
经方剂量临床合理应用体会课件_第3页
经方剂量临床合理应用体会课件_第4页
经方剂量临床合理应用体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方剂量临床合理应用体会

1前言2经方特点经方是医圣仲景之方,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方药精力专,配伍严谨,符合《内经》理论。经方药味少,组方精当,便于临床应用与科学研究

《伤寒杂病论》以小方为主,50%小于4味,90%小于8味。3目前临床上,经方少,时方多最直接的原因——临床医生没有体会到经方的疗效4如何提高临床疗效

合理用量是重要途径之一5经方剂量临床合理应用思路1.三因制宜,精辨病机2.抓主症,执简驭繁3.熟谙药性,随证施量4.回归本原,保证安全5.注重煎服,合理配伍6.药理回归,今为今用61.三因制宜,精辨病机

现代人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改变,以及现代医学诊疗手段的进步阻断了许多疾病的自然进程,同时由于东西方医学对疾病的命名方式不同等多方面原因,导致诸多现代疾病很难与经方原文完全一致。故处方用药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精辩病机,其用量的变化,要因人而异,视体质之强弱,病情之轻重,病机之变化,结合时地而定,不可拘执。7病例一过敏性鼻炎8周某,女,42岁。主诉:鼻流清涕,喷嚏连连反复发作2年。现病史: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鼻痒连及双眼双耳,影响睡眠,晨起喷嚏不断,每日流清涕不止,后头空痛,遇风冷或吸入凉气则发作不已,得热则好转。素日怕冷甚,舌淡、少苔、脉浮。9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中医诊断:鼻鼽中医辨证:肾阳不足,卫表虚弱治法:温阳固表。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10处方

生麻黄6g附子12g细辛3g川芎12g白芷12g白蒺藜15g鹅不食草30g苍耳子12g薄荷6g(后下)

11患者服用2剂后喷嚏已止,其他诸症皆减轻,服药10剂药后诸症消失,告愈。随访,一直未复发。按: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少阴表虚证,本案过敏性鼻炎表现出一派阳虚表寒之象,故可用以治之。12病例二小儿呕吐、消瘦13孙某,女,9岁反复呕吐4年余。现病史:2003年夏因生食黄瓜引起呕吐,不能饮食,输液维持,以抗生素治疗6天后好转。一周后呕吐复发。此后呕吐一周,好转一周周期性发作。2004年行“胃空物吻合术”2次,未见明显好转。2007年呕吐有所好转,仍输液维持,能少量进食,每次呕吐后可缓解10-20日。刻下症:恶心、呕吐伴胃脘疼痛,凌晨3点发作,呕吐1-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黄色粘液,呕吐后仍可睡眠,消瘦无力。纳少,恶食生冷,只饮热水,眠差,大便无力,1-2日一行,质不干,小便可。身高:100cm体重:13kg出生时体重:2kg14中医诊断:呕吐胃失和降西医诊断:胃动力不足胆囊炎胆结石15治法:和胃降逆,理气健脾16

小半夏汤、枳术丸合连苏饮加减清夏3g干姜3g黄连3g枳实3g炒白术9g二丑各1.5g红参2g17用药特点清夏、干姜:小半夏汤——祛痰止呕枳实、炒白术:枳术丸——理气健脾黄连、苏叶:连苏饮——行气止逆二丑:通下以降逆红参:益气以健脾,治久虚之人18疗效服药2月后,胃痛消失,呕吐发作程度减轻,眠纳好转,大便无力症状好转,体重增加4斤服药一年后,呕吐消失,体重增加15斤

随访至今,现已正常上学19治疗特点思路广泛:通下以止上逆治疗次序明确:先固脾胃,再治肝胆药剂选用考究:汤药,散剂,丸药药效特点不同,临床使用亦有所差异20中医药诊疗模式:是在辨类病基础上(定病位,分阶段),区分证候(病性)的对症治疗。中医学治疗的优势:治症+治证+治病中医方剂的形成:单方--小方--复方主症——核心病机的提示2.抓主症21君臣佐使《神农本草经》:“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君臣佐使。”方剂学术语。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22君臣佐使君——指方剂中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指辅助君药治疗主证,或主要治疗兼证的药物。佐——指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使——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以治疗伤寒表证的麻黄汤为例,麻黄发汗解表为君药,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为臣药,杏仁助麻黄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一方之中,君药必不可缺,而臣、佐、使三药则可酌情配置或删除。23君臣佐使君:治症药臣:辅治症药或兼治它症佐:调证药使:引经药242.抓主症1、黄连阿胶汤证:心烦(失眠)2、小半夏加茯苓汤证:震水(喜呕胃凉)3、黄芪桂枝五物汤:痛(凉、麻、木、)4、三黄汤:秘(臭)5、葛根芩连汤:粘臭便6、麻黄附子细辛汤:清涕7、大柴胡汤:热(肝胆胃肠)8、半夏泻心汤:痞满(寒-热,虚-实错杂)9、增液承气汤:羊粪蛋25病例三失眠26现病史:发现糖尿病4年余。患者于200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消瘦、体重逐渐下降20斤,本地医院就诊,查FBG18mmol/L,PBG20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先后使用二甲双胍及胰岛素,FBG10mmol/L,PBG16mmol/L左右。症见:入睡困难,寐浅易醒,自觉手足发胀,双下肢水肿,视物模糊,小便色黄,有泡沫。高某男49岁27既往史:否认遗传史:有家族糖尿病史。身高180cm,体重85kg,BMI=26舌质干红,有裂纹,苔黄厚;脉沉弱28西医诊断:失眠中医诊断:不寐29处方黄连12g肉桂2g云茯苓30g猪苓30g玄参30g生地30g生大黄3g桃仁9g南沙参30g天花粉30g30患者服药28剂治疗前治疗后FBS10mmol/L7-10mmol/LPBS2h16mmol/L12-13mmol/L症状入睡困难,寐浅易醒,易烦躁,自觉手足发胀,双下肢水肿。睡眠改善90%,入睡较容易,手足发胀及双下肢水肿均消失。疗效31黄连肉桂云苓猪苓玄参生地南沙参天花粉桃仁················辛润通络生大黄················疏通肾络育阴利水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用药特点323.熟谙药性,人药结合,随证施量熟悉药物性味归经、药性、有毒无毒,针对药物的特异性,通过合理用量,配伍及煎服方法,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去其偏性。组方中整方的剂量与临床效果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危重疑难疾病及急重症期用量宜大,汤剂荡之;慢症调理用量宜小,丸散缓图。中病即减(止):根据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辅助参考检验结果的变化。大剂量截断、控制病情以后,适时调整用药剂量。组方配比关系的改变,治疗方向亦随之改变。一般来说,增加君药,主症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增强;改变组方中其他药味用量,主攻方向亦随之改变。33

“凡服药多少,要与病人气血相依。盖人之禀受本有强弱,又贵贱苦乐,所养不同,岂可一概而论。”当用大剂量畏而不用,反用小剂量,则杯水车薪,药不胜病;当用小剂量反妄用大剂量,则过尤不及,甚或变生危证。——《圣济总录》34病例四糖尿病酮症35高某男48岁现病史:患者就诊1月前因口渴、消瘦、乏力检查发现尿酮150mg/dl,即刻FBG24.4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遂转急诊输液治疗,治疗结束血糖8.4mmol/l,尿酮体(-)。此后患者反复发作2次糖尿病酮症,FBG波动于22-26mmol/l,每次均以胰岛素治疗,酮体转阴后停用。就诊1周前患者开始口服降糖西药,具体药物不详,仅服药3天,因效果不佳,患者自行停药。36刻下症:口干渴甚,极欲饮水,易汗出,小便频多,乏力,消瘦明显,20日内体重下降10kg。胸闷,胃胀,视物模糊,矢气多,大便干燥。

舌质暗,苔少,舌下静脉增粗,脉沉略数。

就诊当日检查:FBG20mmol/l,尿常规示,酮体50mg/dl。37西医诊断:糖尿病合并酮症

中医诊断:消渴三焦火毒,热灼津伤证。38处方三黄汤合白虎汤、小陷胸汤加减黄连90g黄芩60g生大黄6g(单包)生石膏60g生知母60g天花粉30g清半夏9g(单包)瓜蒌仁30g生山楂30g干姜12g

×14剂水煎服39治法:苦寒直折、泻火涤痰滋阴40疗效(服药21剂)治疗前治疗后血糖FBG20mmol/lFBG6.3mmol/lPBG5.6mmol/l酮体50mg/dl复查两次尿常规,酮体均为阴性症状口渴欲饮,乏力,胸闷,胃胀,矢气多,大便干燥。口渴减轻90%,胸闷、胃胀及矢气多消失,大便正常。41后续治疗

调整处方加减服用2个月后,血糖平稳,FBG6.3mmol/l左右,PBG6.6mmol/l左右,查HbA1c6.2%。故改以丸剂缓慢调理。42辨治要点火热初盛而口不渴,三黄汤主之。超大剂量黄连90克,苦寒直折热势。火热炽盛而口渴,白虎汤主之。小陷胸汤:清热涤痰,缓解胸闷、胃胀。生山楂,苦酸制甜,消食导滞。天花粉:助知母养阴生津。43临床应用体会苦寒伤胃、佐以辛温

黄连等苦寒药物的剂量较大,为避免苦寒伤胃,常佐以辛温药物,如干姜等,制其苦寒之性,防止苦寒败胃。中病即减、改以丸剂

李东垣言:“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急、危、重证及糖尿病血糖居高不下等情况,先以汤剂大剂量,峻急猛攻,直挫病势,待病势缓解,如血糖控制平稳,改丸药以稳定病情。44病例五元气欲脱45现病史:主因“2型糖尿病、低钠血症(重度)、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重度)、肺部感染”,在当地医院治疗未效,病情逐渐加重,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时检查:患者极度痛苦虚弱面容,严重贫血貌,意识欠清,时有谵语,烦躁不安,四肢湿冷,呼吸短促,喘憋尚能平卧;两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心电图示:ST-T改变,低电压。患者女61岁46

检查血糖肾功能血常规FBG22.12mmol/LBUN:13.03mmol/LCr:70.72μmol/LUA:363μmol/LWBC:6.4×10^9/LRBC:0.92×10^12/LHGB:38g/LPLT:53×10^9/L心率呼吸血压114次/分24次/分85/60mmHg47西医诊断:

2型糖尿病低钠血症(重度)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重度)肺部感染

48

患者入院后给予对症处理,积极抢救,经降糖、纠正水及电解质失衡、少量输血及强心利尿、抗感染等治疗,血糖降至正常范围,低钠血症得以纠正,但心力衰竭症状未见好转,且出现大小便失禁。中药治疗前49病机:心肾阳衰,元气欲脱治法:益气温阳固脱50

处方山萸肉60g红参30g51急煎1剂,取汁150ml;症状:患者下午服药半剂,3小时后,精神明显好转,对答流利切题。嘱其将所余的半剂中药服完,当晚大小便失禁消失,次日全天无大便。遂给予山萸肉、红参量减半再进2剂。患者肺底湿性啰音减少,心力衰竭得以纠正出院。生命体征:心率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5/65mmHg

疗效52山萸肉60g:大补肾中之元气,收敛耗散之宗气;红参30g:大补心阳,生心血;二药合用,固脱之效卓著;中病即止,急性期过后即停温阳固脱中药。用药特点534.回归本原—《伤寒论》药物剂量考《伤寒论》药物剂量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以其一两为今1.6克、3克、6-9克、13.92克、15.625克、18克等,令人莫衷一是。

——明确《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有助于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仲景学术思想,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54《伤寒论》剂量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表明《伤寒论》1两=15.625克3合理配伍、重视药物的炮制煎煮和服用方法可以提高用药安全性2方药实测证明《伤寒论》经方实际药量较现代常用量大55《伤寒论》药物剂量失真错在四大家

梁·陶弘景唐·孙思邈明·李时珍清·汪昂因李时珍、汪昂的著作影响深远,这种认识广为流传,而该药量与《伤寒论》经方的真实药量相去甚远,仅为仲景用量的1/5。56梁·陶弘景

《神农本草经集注·序列》云:“古秤唯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57唐·孙思邈

《千金方·序列》在转引陶氏这段原文后又加了一段注文:“此则神农之秤也。吴人以贰两为壹两,今依肆分为壹两秤为定”。这就是“神农秤”之说的由来。与《汉书·律历志》“一□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即一铢为一百黍相比,所谓“神农秤”正好相当于通用秤的十分之一。按照汉代通用秤计算,仲景之一两越15克左右,而按“神农秤”计算,则为1.6克。58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认为“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59汪昂

《汤头歌诀》亦有“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

60《伤寒论》中非衡器计量药物的实测(表一)药名原文用量所在方剂实测重量《药典》最大用量药物产地药物来源大枣30枚炙甘草汤120g15g河北鼠李科附子3枚桂枝附子汤36g15g四川毛莨科半夏半升小柴胡汤67g9g贵州天南星科杏仁70个麻黄汤23g9g内蒙蔷薇科石膏12枚鸡子大木防已汤832g60g河北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芒消1升大陷胸汤154g12g陕西含硫酸盐的天然矿物芒硝族桃仁50个桃核承气汤17g9g河北蔷薇科五味子半升小青龙汤44g9g辽宁木兰科61《伤寒论》中非衡器计量药物的实测(表二)药名原文用量所在方剂实测重量《药典》最大用量药物产地药物来源吴茱萸2升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208g4.5g贵州芸香科虻虫30个抵当汤5g1.5g河北虻科昆虫复带虻的雌虫体水蛭30个抵当汤108g3g河北水蛭科动物蚂蟥赤小豆1升麻黄连轺赤小豆汤150g30g河北豆科麦门冬1升竹叶石膏汤108g12g四川百合科栝楼实1枚小陷胸汤30g15g河北葫芦科注:1.“升”据东汉1升合今200毫升计算

2.考虑汉代鸡蛋较现代为小,故石膏重量以现在鸽子蛋计算。鸽子蛋平均短径2.2cm长径3~4.1cm3.《药典》最大量参照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62经方药物剂量问题产生的后果用药剂量减少,药味增多对一些急危重症的临床疗效降低63病种药物平均用量(用量范围g)药典最大用量倍数

糖尿病

黄连25.54(3-120)24(2-5)黄芩30.48(9-60)7(3-9)知母30.78g(9-60)5(6-12)天花粉29.92g(9-60)4(10-15)肾病

水蛭7.02g(1.5-30)10(1.5-3)

周围神经病变制川乌16.16g(3-60)20(1.5-3)桂枝23.38g(6-45)5(3-9)失眠

酸枣仁31.84g(15-180)12(9-15)经方用量临床应用范围645.注重煎服,合理配伍

合理配伍、重视药物的煎煮和服用方法,能够大大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煎煮时间:川乌、草乌、附子用至15g必须先煎4h,用至30g必须先煎8h左右,且口尝至不麻。

服用方法:少量频饮,小量试服,一可观察药证是否相合,有无剧烈反应;二可通过频频饮服,累积用药剂量,保证血药浓度。大乌头汤与白蜜同服。桂枝汤药后啜热粥。

合理配伍:苦寒伤胃,佐以辛温;清热泻火,不忘收敛。

65病例六难治性糖尿病胃瘫66卫某女54岁主诉:严重恶心呕吐伴消瘦2年。现病史:患者1999年因消瘦乏力,查FPG19mmol/l,被诊为2型糖尿病。病初服药,后因血糖控制不佳开始注射胰岛素。近两年频繁出现严重恶心呕吐,发作时不能进食任何食物,亦不能饮水,仅靠静脉高营养维持。体重由126斤下降至82斤,伴大便秘结,最长时数周一行,非泻药不下。曾求诊于多家权威医院,用多种胃肠动力药,均未获效。67刻下症: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弯腰弓背,面色黯淡无光,颧高颊削,频繁恶心呕吐,呕吐咖啡色胃液。平素便秘,数日不解,甚则非开塞露不能,畏寒肢冷。胃脘中振水声常持续整晚。由家人背入诊室,患者表情痛苦,无力言语,只能由家人代诉。68西医诊断:糖尿病合并重度胃瘫中医诊断:呕吐

脾肾阳衰,升降失司诊断:69处方附子理中汤、旋覆代赭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淡附片30g

干姜15g

茯苓120g炒白术30g红参15g

代赭石15g旋覆花15g黄连30g

清夏30g炙甘草15g生大黄15g肉苁蓉30g

水煎服(单煎兑入)(先煎8h)(单包)(包煎)70

疗效患者服药2剂后,呕吐即止,少量进食,大便始通。一月后复诊时,其间仅有一次轻微呕吐(乃注射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所致)。停用胰岛素后未再发生呕吐。治疗已获效,因而一鼓作气,附子增量至60g。

三诊时患者体重已由82斤增至96斤,精神饱满,面色红润,活动自如,与前后判若两人。随访患者呕吐未作,体重增至106斤。71临床应用体会1.煎服方法:附子先煎8h,一剂药多次频频饮服,大黄单包,根据大便次数调整剂量2.反药、佐药的应用:附子、半夏,大剂量黄连佐以干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