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课件_第1页
管仲列传课件_第2页
管仲列传课件_第3页
管仲列传课件_第4页
管仲列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仲列传司马迁管仲列传司马迁1一、预习课文,结合注释与工具书疏通文意,注意文言知识的标注与积累。二、提出自己暂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内容等方面的疑问。三、自己先对问题做思考。一、《齐太公世家》(节选)二、《论语》中有关对管仲的评述我们同学为新课学习做的准备老师提供的助学资料一、预习课文,结合注释与工具书疏通文意,一、《齐太公世家》(2一、字句的疑难1、少时尝与鲍叔游

(朱云扬)2、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蒋稼琦、单长鹏、徐文等)3、分财利多自与

(孟科宇、何杰、周磊、裘嘉成等)4、召忽死之(陈铭、蒋稼琦)5、贵轻重、慎权衡(徐超、孟科宇、朱云扬等)交往会盟;纠正、控制给为------而死以------为贵,看重谨慎地对待一、字句的疑难1、少时尝与鲍叔游3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陈铭、蒋稼琦、邓国庆、徐超、王超群等)2、鲍叔不以我为不肖(卞朝阳、居丽君、戚梦圆)3、与俗同好恶(王宏迪、裘嘉成、邓国庆)4、论卑而易行(顾雨洲、居丽君、何杰等)5、孔子小之(张明、周磊、单长鹏、徐文、卞朝阳、何杰等)被;贬斥、罢免才能百姓平易小看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贬斥、罢免才能百姓平易小看41、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赵斌、徐文、何杰、单长鹏、邓国庆、朱云扬等)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吕玥、陈铭、孟科宇、朱云扬等)凭借小小的齐国处在海边的条件,(通过)流通货物、积累财富,使得国家富裕、军队强大,与百姓的爱憎愿望相符合。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会关注荣辱取舍;居于上位的人遵循礼法行事,那么六亲自然就和睦而关系稳固。礼义廉耻得不到张扬,国家就会灭亡。1、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53、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裘嘉成)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会因为小节而感到羞耻,而是以功名不能在天下显扬而感到羞耻。4、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黄心怡、钟怡君、王宏迪等)善于化灾祸或好事,变失败为成功。3、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65、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单长鹏、万佥、王炜等)6、岂管仲之谓乎?(王炜、徐超、张明)莫非是认为周王朝政治衰败,齐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为什么不勉励他成就王业,却只是满足于称霸呢?大概说的就是管仲吧?岂李将军之谓也?5、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莫非是7课后根据配套练习《金榜》P40整理:1、重点实词、虚词2、词类活用3、古今异义4、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课后根据配套练习《金榜》P40整理:1、重点实词、虚词判断8二、内容上的疑问二、内容上的疑问91、王宏迪、韦广赟、卞朝阳、徐文、裘嘉成、居丽君、黄心怡、彭旺鑫、周磊、戚梦圆、何杰、蒋稼琦、冷祥想、吴超、钱玲赟等同学问:

文章题目为《管仲列传》,为何用较多的笔墨写鲍叔牙?是否偏离题目了?

2、徐超、孟科宇、王超群、彭旺鑫等同学问:

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3、万佥、陆林峰、钟怡君、韦广赟、钱玲赟、赵斌、邓国庆、顾雨洲、冷祥想、居丽君、裘嘉成、张明、戚梦圆等同学问:文章第五段说“孔子小之”,而第一段旁的批注引用孔子的话分明又是赞扬管仲的,孔子对管仲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写“孔子小之”?1、王宏迪、韦广赟、卞朝阳、徐文、裘嘉成、2、徐超、孟科宇、101、文章题目为《管仲列传》,为何用较多的笔墨写鲍叔牙?是否偏离题目了?(王宏迪、韦广赟、卞朝阳、徐文、裘嘉成、居丽君、黄心怡、彭旺鑫、周磊、戚梦圆、何杰、蒋稼琦、吴超、冷祥想、钱玲赟等同学)问题探讨1、文章题目为《管仲列传》,为何用较多的问题探讨112、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徐超、孟科宇、王超群、彭旺鑫等同学)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管仲自身的才能鲍叔牙的无私举荐齐桓公的重用请结合文章有关语句、事件具体来谈。2、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管仲自身的12管仲被齐桓公重用之后,让小小的齐国称霸诸侯,他究竟有怎样的施政思想和为政才能?施政思想为政才能顺民心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管仲被齐桓公重用之后,让小小的齐国称霸施政思想为政才能顺民心13文章第五段说“孔子小之”,而第一段旁的批注引用孔子的话分明又是赞扬管仲的,孔子对管仲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写“孔子小之”?(万佥、陆林峰、钟怡君、韦广赟、钱玲赟、赵斌、邓国庆、顾雨洲、冷祥想、居丽君、裘嘉成、张明、戚梦圆等同学)文章第五段说“孔子小之”,而第一段旁的14从作者对管鲍之交内容的叙述、对管仲的高度赞赏,及对管仲成功原因的探讨中,同学们能从中窥探到司马迁寄寓在其中的感情吗?建议结合司马迁的经历及学过的《报任安书》、

《太史公自序》等来理解。老师的问题从作者对管鲍之交内容的叙述、对管仲的建议15管仲仇也,鲍叔荐之----------迁盖自伤其弗遇也。

——明·柯维骐“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清·李晚芳《读史管见》管仲仇也,鲍叔荐之----------迁盖自伤其弗遇也。“太16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鲍叔那样理解帮助自己的知音,有齐桓公那样任人唯贤的明君!

◆对管仲“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