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生版)板块1 第1单元 训练4 秦汉的经济、文化与科技_第1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生版)板块1 第1单元 训练4 秦汉的经济、文化与科技_第2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生版)板块1 第1单元 训练4 秦汉的经济、文化与科技_第3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生版)板块1 第1单元 训练4 秦汉的经济、文化与科技_第4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生版)板块1 第1单元 训练4 秦汉的经济、文化与科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编户齐民起源于诸侯争霸,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编户齐民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推行,从而建立了家户与国家的直接联系,而个体家户对于国家施政的敏感性显著增加,一旦出现苛政,家户极易破产。这种状况()A.埋下社会周期性动荡的客观隐患B.旨在使地方行政组织体系精简化C.为国家获取赋税提供有利的借口D.倒逼西汉统治者大量征收算缗钱2.(2023·天津河东区一模)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的汉简《二年(吕后二年)律令·金布律》载:“诸私为蓾(卤)盐、煮济、汉,及有私盐井煮者,税之,县官取一,主取五。”据此可知,当时()A.釆取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B.盐铁专卖政策已有所松动C.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D.诸侯王国的势力日益膨胀3.(2023·洛阳高三模拟)西汉初年,政府明令禁止杀牛,重惩盗牛。东汉末年,“曲周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弃市”。以上举措()A.折射出牛耕在全国普及B.适应了农业发展的要求C.可以有效缓解土地兼并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导向4.(2022·德化一中月考)据考古发掘,在中国的南方出土了数量可观的秦汉时期的铁农具,有犁、锸、锄、镰、斧等,出土地点涉及南方多省。据此可知,秦汉时期()A.已出现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B.南方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升C.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生产工具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逐渐成熟5.汉文帝在王畿内“开籍田,亲率耕”,并命寄居在长安的诸侯各回本国督促生产;对外不用兵,对内不兴造,各种赈恤多用实物而不用钱;因为“钱益多而轻”,故税收之钱储存于国库,改铸更重的四铢钱。这一系列措施旨在()A.釜底抽薪,打击地方割据B.奖励耕战,增加财政收入C.双管齐下,稳定币值物价D.改弦更张,摒弃黄老之学6.(2022·运城月考)西汉政府在蝗灾旱灾之后,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南齐时设立了“六疾馆”用以隔离病人;隋唐时期有“病坊”,一些寺院也收治病人。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防疫活动的开展()A.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B.受到了外来宗教的援助C.得益于救治机构的建立D.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7.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肯定了“以教为本”,否定“以法为本”,强调“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该变革的重大影响在于()A.开启了以儒入法的历史进程B.奠定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理论基础C.助推了重视教育传统的形成D.迎来了新一轮的思想活跃局面8.(2022·大连一模)《汉书》载:“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汉使采蒲陶(葡萄)、目宿(苜蓿)种归。”《大唐西域记》记述:公元1世纪时,桃在印度被命名为“至那果”,意即“中国果”。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中华文化优秀 B.汉初国力强盛C.民族关系融洽 D.丝绸之路开通9.东汉张衡在《七辨》中说:“沙饴、石蜜,远国贡储。”三国时,曹丕曾将五饼石蜜作为礼物送给孙权。西晋史书《续汉书》亦有“天竺国出石蜜”之说。清人在《凉州异物志》中考证出“石蜜”为蔗糖的一种。据此可得出的合理推论是()A.中国的甘蔗是由印度传入的B.丝绸之路促进了食品的交流C.古代朝贡活动提倡以物易物D.贵族之间馈赠蔗糖不合礼制10.下图所示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局部),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辋(车轮外周);右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佩刀而立,呈监督状。这一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东汉()A.家庭手工业的进步B.地主庄园的生产模式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浪漫主义的绘画潮流11.(2022·中山模考)在秦始皇陵西侧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其中金骆驼(如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最准确的理解是()A.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B.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C.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D.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12.(2023·唐山模拟)汉武帝时期,文化繁荣,气势恢宏,辞藻华美的赋备受推崇;贯通古今,篇幅宏大的《史记》横空出世。这些都体现出()A.儒家思想已成为正统思想B.奋发向上和大一统的气势C.东亚儒家文化圈逐渐形成D.文化认同与多样化的结合二、非选择题(共29分)13.(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江村大墓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于未央宫,群臣遵其遗诏葬于霸陵,但霸陵的具体位置并不确定。元代学者骆天骧在《类编长安志》中认为:“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这个说法一直被后世沿用。但是,2011年考古专家勘探确认凤凰嘴地点并无汉代墓葬遗存,排除了其为霸陵的可能。江村大墓在距离凤凰嘴2000米的地方,考古专家发现了该墓平面为“亞”字形大墓。“亞”字形在汉代是顶级配置,只有皇帝、皇后才能用。考古专家扩大勘探范围后,发现一道东西长1200余米,南北宽约863米左右的夯土围墙把江村大墓和汉文帝的窦皇后墓合围在一个大陵园内,两座大墓同处于一陵园内称为“同茔”,一人一墓一坟头称为“异穴”,正好体现出汉代帝后合葬“同茔异穴”的特点。如图:江村大墓地表无封土,外藏坑出土了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铜器和铁器数量较少,器较小,与史载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铜印章刻有“车府”“器府”“中司空印”等隶书文字,表明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这样的官署、府库大约有100多个,领导这些官署的一定是皇帝级别的墓主人。据此,江村大墓最终被确定为汉文帝霸陵,西汉十一座帝陵名位问题全部解决。——摘编自孙晓波《霸陵之谜:“江村大墓”发掘始末》(1)阅读材料,指出江村大墓被确定为汉文帝霸陵的理由有哪些?(10分)(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江村大墓印证了汉朝的哪些时代特点?(6分)14.(2023·滨州一模)(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关于盐铁政策的辩论汉武帝时,在地方设置盐官、铁官、均输官。公元前87年,汉昭帝(汉武帝之子)即位,国势衰弱,民生困苦,霍光、桑弘羊受武帝遗诏辅政。公元前81年,汉朝的高级官员和政治家们在一起讨论当时的政治问题。下面是对话的节选。御史大夫桑弘羊贤良、文学之士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