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教师教育思想比较研究_第1页
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教师教育思想比较研究_第2页
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教师教育思想比较研究_第3页
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教师教育思想比较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教师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苏霍林斯基和陶行知是乌克兰和中国的著名教育家。他们所构建的教育思想体系十分丰富和完整,分别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和“现代教育改革思想的基石”。教师教育思想是他们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进一步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教师教育思想,把握其深刻的内涵,凸显其现代价值,从而推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一、做有德性的教师,让形象更专业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分别对教师问题和教师工作作过许多精深论述,这是他们以教育家的睿智对教师特殊作用和社会功能的深切认识,同时也是他们从教一生、甘为人师的切身体会在理论上的升华。作为帕夫雷什学校校长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很多情况下都不是以领导者的身分出现,而常常是以一名一般教师的身分,跟学生接触,参加学生的各项活动,承担一般教师的所有工作。他认为,不做好教师的一般工作,就不能懂得教师工作的特点和重要性,也就不能领导好学校。他把教师的教育过程比喻为“雕塑巧匠”,把“大理石块”雕塑成“完善杰作”的过程。他明确指出,教师是“特殊的雕塑家”,其特殊作用表现在这四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劳动是面向未来的工作”。他指出,教师培养孩子的品质,要在几年之后,甚至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的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工作目的在于使学生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和心理上作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他们的个人素质、意向和才能,从而促进社会进步。二是教师是路明灯和推动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指路灯和第一推动者乃是教师。在学龄初期,教师对儿童来说,是打开事物和现象世界的人;在少年时期,教师是打开思想世界的人。三是教师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促进孩子成长发展有着各种教育力量,教师的教育力量在其中起着协调平衡和决定作用。因为教师在各种教育力量中更富于精神财富、更具有智慧、知识、能力、爱好和生活经验。和其他教育力量相比,教师不仅有知识,有能力,有智慧,也有教育理想,有事业抱负。这些构成了教师要比其他雕塑家更优越的条件,从而自然地就赋予他在塑造人的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四是教师对孩子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职业是人道的职业,因为教师与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人打交道的。他认为,每个人从儿童时期开始,知识领域的开拓,文明习惯的养成,以至个性、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在这些方面教师都起主要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教师的思想财富、个性和教师对生活真理的信念,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决定着学生道德面貌、行为举止和善恶态度。陶行知所处的社会与苏霍姆林斯基不同,他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和中国社会激烈的变革中。他从通过教育对现实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出发,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突破性的研究,强化了教师的社会职能,把教师和社会改造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构建了完整的现代教师理论体系。陶行知对教师的作用论述有这三方面内容:一是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要素。他指出,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在他看来,教师是学校职能的主要体现者,学校的好坏要靠教师。他在一封信中,明确地表明:“小学教员教得好,则这一二十、一二百家的小孩子可以成家立业。否则,变成败家子,永远没有希望。”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尊重教师的思想是一贯的、坚定的,这是与他们重视教育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苏霍姆林斯基把教育作为改造人灵魂的工作,他本人作为“教师的教师”把全部精力和生命都献给了普通教育事业;陶行知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和改造人、改造文化和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他孜孜不倦探寻教育救国之路,为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被堪称“万世之表”。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在尊师方面的共同点。但陶行知能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从革新教育、改造社会的高度,论述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丰富了尊师的内涵,使其赋予了时代的特点。二、教育要面向大众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对教师职责的论述虽然有许多相同之处,但陶行知在这两方面论述更加深入。其一是陶行知站在“教育是立国之根本”的高度,进一步把培养社会改造者作为教师的最重要职责,使教育成为民族、人类解放的重要武器;其二是陶行知从人民大众的利益出发,进一步把培养扎根群众的人作为教师的重要职责。陶行知在创办育才学校时,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做“人中人”。他认为必须让学生做“人中人,而非人上人”。中国的传统教育教人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陶行知却认为,如果每个人只顾自己做个“人上人”,那就是脱离群众了。同时,也不能做“人下人”。“人下人”是落后群众。他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做个“人中人”,与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办好实事。三、本质上的不同热爱孩子是师德修养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都是这样倡导的。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作为教师的必备品质和基本的道德修养。他曾这样说过:“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疑地答道:爱孩子。”陶行知对“爱”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认为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育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均把爱作为教师进行教育的灵魂,这是两位教育家从人道主义角度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教育家对教育本质的深入诠释。但陶行知提出了“爱满天下”的格言,使“爱”在内涵和外延上有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不仅爱学生,还要爱人民大众,爱全人类。陶行知说过,我们的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教育革新的总纲领。“爱满天下”是一种最高层次的爱,是最博大的爱,是爱的最高境界,它是对全人类爱的激情的凝聚,是世界和谐文明的新觉醒。四、师识教育是手段,能力素质是目师识是教师的胆识和才识。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在这方面都作了深入的论述。他们共同认为作为教师要做到:一是敢于革新,努力创新。苏霍姆林斯基倡导教师要勇干改革,任何艰难险阻,都无往而不胜,任何重担都会肩负起来。他认为每个教师都在自己的“创造实验室”中,开展创造性教育研究,使教学活动成为永远常新、独一无二的创造活动。陶行知要求教师胆量要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地发现出来,开辟出教育的新天地。二是博学广闻,精通业务。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的亮光,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需有一桶水。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既要有教育科学知识,又要有自然、社会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掘学生的天资才干,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如果教师只局限于教材,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科学的兴趣,反而造成学生的厌恶感,失去求知欲,扼杀智力发展。陶行知认为,教师必须博学多识,积理富,精通业务,教学中应用时才能得心应手,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富有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三是深入探索,远见卓识。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善于学习和积累,勤于思考和探索,不仅使自己具有丰富、充实的科学知识素养,并且要对全部知识真理进行深入理解领会,使之成为自己的性格。他强调“知识、学识、眼界,这都是教师享有高度威信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在师识方面的论述虽然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苏霍姆林斯基从教学的微观上对师识提出了详尽的要求。从教学语言到教学技能及技巧,从课堂教学常规到课堂教学流程,从如何观察学生知识的“枢纽点”到如何“创建积极思考的王国”等等,均作了细腻的阐述,这充分体现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是扎根于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家。陶行知以伟大教育家的气魄从宏观上阐述了对教师师识的要求。他再三强调,现代教师必须具有大无畏之斧、智慧之剑、金刚石之信念与意志。在陶行知看来,教师决不能把自己的工作只限于学校之内,而要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改造紧密联结起来,要把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造联结起来。因为“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综上所述,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的教师教育思想虽然各有千秋,但它们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并具很强的操作性。今天,在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关键时刻,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造就真正的人和培养真善美活人分别是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对教师提出的重要职责,也是他们一生中所追求的崇高教育理想。在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做到异曲同工。他们的思想在这五方面是一致的。他们认为:教师的职责之一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要求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他强调,忽视哪一方面都是不允许的,学生只有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才能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陶行知也强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他认为健康的人格包括德、智、体、美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正确的信仰和改造社会的精神、科学的头脑、艺术兴趣及劳动的身手。教师的职责之二是注重学生的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各项素质是有机统一、互相融合的,任何一方面素质都以其他方面和素质作为必要的条件和基础。他明确指出,倘若学生只有智力方面的素养,而无品德的、体育的、劳动的和审美的等方面的素养,就既不能算完全发展,也就谈不上统一的、完整的、和谐的发展。陶行知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和谐发展贯穿于整个生活教育过程,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整个领域。他反复强调,真善美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和谐统一体。求真是创造真善美人格特征的基础,求善是创造真善美人格的途径,求美是创造真善美人格的境界。教师的职责之三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必须让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赋、意向、兴趣和爱好等个性特点充分发挥。教师必须注意每一个学生,关怀每一个学生,并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这是教师教育过程的根本。教师的共性教育不能排除个性教育,而且必须依赖于个性教育去充实、完善和提高。陶行知也十分重视个性教育。他主张给特殊才能的儿童“出头自由”和特殊营养,以使其特殊才能得以发展而不致枯萎,并培养获得专门之基础。教师职责之四是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生活在创造和世界里,使学校真正成为积极创造的王国。他强调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造性劳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陶行知也认为,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