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型主题景观规划设计基地调研报告_第1页
技术型主题景观规划设计基地调研报告_第2页
技术型主题景观规划设计基地调研报告_第3页
技术型主题景观规划设计基地调研报告_第4页
技术型主题景观规划设计基地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型主题”景观规划设计

区位分析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市区东部,东接昆山市,南连吴中区,西靠姑苏区,北隔阳澄湖与常熟相望;行政区划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基地位置基地位于苏州园区湖东,占地15公顷,位于现代大道北,南施街西,地处九龙医院东,紧邻园区行政中心,东南侧临白塘生态植物园。自然条件气候环境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温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近年年均气温17摄氏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春秋季较为舒适。春夏之交多梅雨,夏末秋初多台风,3~8月降水量占全年雨量的63%。

年平均温度:15.8℃(最高35℃,最低-3℃),无霜期长达230天左右。

年平均相对湿度:76%

年平均气压:1016hpa

年平均风速:2.5米/秒

风向:常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夏季);其次为西北风(冬季)水文环境地质条件水是苏州优美典雅环境的灵魂,是苏州舒适宜人生活源泉。苏州80%水体达到二类以上。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

地质条件

苏州属冲积湖平原地质区及基岩山丘工程地质区,除表层土层经人类活动而堆积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沉积层,坡度平缓,一般呈水平成层、交互层或夹层,较有规律。苏州属无地震区,历史上从无地震、台风和其它重大自然灾害的记载。

地质特点表现为:地势平整,地质较硬,地耐力较强。区内土地承载力为每平方米20吨以上,土质以粘土为主。季风风向夏季季风风向——东南风冬季季风风向——西北风历史文脉苏州工业园区的定位首先是海派风格的“洋苏州”。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古城文脉和现代化风格之间的平衡关系,是园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区的同时,园区尽力传承历史,延续苏州文脉。周边环境翡翠国际一期住宅罗杰斯科技公司九龙医院白塘植物生态公园周边用地分析居住用地旅游用地科技用地医疗用地交通分析车流人流基地东侧的南诗街和北侧的西沈浒路作为双向车道车流量较多。周围的轨道交通:轨道交通一号、轨道交通三号线公交路线:1号、16路、110路、206路、208路案例分析苏州浒墅关住宅基地优势:本案位于苏州浒墅关经济开发区。这一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山清水秀,风光优美。区内的阳山丰富素有“吴中普陀”之美誉,有兰风寺、凤凰寺、文殊寺等人文景观,2009年,阳山被批准为“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同时,基地东侧有河道直接连通在建中的凤凰湖,地块可利用的景观资源丰富。为未来吸引园区高素质人群的入住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基地劣势:周边现有商业配套服务不足,距离开发成熟尚需时日,项目分期与品质定位难度较高。对策:规划原则:营造花园社区强化地域特色规划策略:最大化实现人车分流,用慢行系统替代传统道路划分组团建筑原则:风格多样,多种规格的户型1.规划概念一轴核心景观轴串联两地块,移步换景曲径通幽两带纵横向景观走道联系起地块的景观结点两区核心景观带将本案划分为两区:联排别墅区和公寓区四中心一个景观中心、一个社交中心,两个活动中心2.分区概念整个地块分为两个区域,公寓区和别墅区,各自特点明确,私密性高。高层小户型公寓沿地块北侧布置,大户型公寓组团西向15度,享有西向的阳山景观,联排别墅沿中央核心景观轴布置,低层的联排别墅在最南边,使得整个地块从南到北有良好的日照,创造临水而居的水乡氛围。景观设计–生态、雨水循环利用两个区域以水景和大规模生态绿地为主要景观要素。景观设计刻意打造一个绿色的生态居住区,利用雨水的收集、净化而建立起来的美丽的人工湿地小公园遍布在中央绿地中。在通过植物的生态净化和生态砾石坝的过滤,在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为小区内人们的休憩活动提供了多种性格的场所,也为东侧周边的河道提供天然的生态过滤网。【荷兰:W.I.N.D.智能家居住宅】

UNStudio在荷兰完工了一栋叫做W.I.N.D.的智能家居住宅,将只出现在世界博览会和科幻小所里的智能“未来之家”呈现给大家。信息技术支持的一体化家居系统能够便利,安全,节能的实现自动化和交互应用。当代的智能家居不仅实现远程控制加点,也不仅仅以零耗能为目标选择设备和建材,它还要适应当今变化的生活模式。挑战就在与系统的灵活性,可持续性以及自动化程度。为此,在这个位于荷兰北部郊区靠近大海的项目中有一个可以被灵活布局的平面系统,能够适应功能上的多样性,提供储藏,工作,娱乐等多种选择,适应家庭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未来变化的生活方式。同时其利用周围林地避开大风,并向前后两端开放视野,融入景观。是由UNStudio设计的荷兰农村智能住宅,名为“W.I.N.D.住宅”,坐落于荷兰村庄小区。该项目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同时具有灵活可变的内部空间。该设计与周边环境协调,生活区的布局可享有欣赏户外景观的最佳场所。建筑四个立面均向内凹进,创建了四个如花般般的翼楼。这些墙面凹陷,使彼此之间保持视觉联系,并在建筑中央交汇。建筑的垂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