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课时_第1页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课时_第2页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课时_第3页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课时_第4页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课时第1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课时:一、动物的多样性二、鱼第2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物圈Ⅱ号:为什么失败?第3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动物的多样性

1、种类:已知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生活环境:陆地、水中,天空。

3、运动方式说出一种你熟悉的动物(不能重复)第4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将你所熟悉的动物的名称填入表中: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陆上活动水中游泳空中飞行第5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鱼●想一想: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鱼等水生动物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第6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几种海洋鱼类第7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几种淡水鱼类第8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1、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2、能在水中呼吸第9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观察与思考(一)1、观察:(1)鱼的外形(2)鱼在游泳时各种鳍的摆动情况2、思考:各种鳍的作用能够仅靠观察得出结论吗?第10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1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结论:

1、体形呈梭形,鱼体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少阻力。

2、鳍是运动器官。

3、有些问题单靠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怎么办?第12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鳍的功能?第13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分组实验:

1、实验方法、步骤

2、具体探究对象:各组分别对胸鳍、腹鳍、背鳍、尾鳍的作用进行针对探究。(★注意:珍爱小动物)捆扎鱼鳍的方法第14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捆扎胸鳍第15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捆扎腹鳍第16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捆扎尾鳍第17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将鱼的胸鳍或腹鳍捆绑固定后,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掌握平衡,可见胸鳍或腹鳍起平衡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2)当鱼的背鳍被捆绑后,鱼体会因失去平衡而侧翻,不能保持鱼体的直立状态,可见背鳍对鱼体的平衡起着关键作用。(3)通过捆绑鱼的尾鳍或模拟实验,证明鱼的尾鳍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还可以决定运动的方向。第18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探究2、不完全。自然界中大多数鱼类的运动主要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运动的动力,各种鳍在鱼的运动中起辅助作用。只有极少数的鱼,如海马只靠背鳍的摆动而向前运动。第19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保证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游泳获取食物防御敌害呼吸躯干部和尾部左右摆动作用动力鳍鳃第20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模拟实验的优点是(1)可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方法解决的难题;(2)提高效率,大大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缺点: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可靠。第21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结论:

1、胸鳍、腹鳍、背鳍:保持鱼体平衡

2、尾鳍:保持前进方向

3、各种鱼鳍起着协调作用

4、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第22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模拟实验的优点是(1)可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方法解决的难题;(2)提高效率,大大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缺点: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可靠。第23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观察与思考(二)

提出问题:

1、口和鳃盖后缘为什么不是同时张(或合)呢?

2、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第24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结论:靠鳃呼吸1、结构:鳃弓、鳃耙、鳃丝(毛细血管)鳃丝鳃弓鳃耙鳃第25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水鳃内毛细血管全身组织细胞氧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呼吸过程:水口鳃水第26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P7讨论1、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在水经过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出来进入水中,所以经鳃丝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第27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P7讨论2、鱼鳃鲜红色,含丰富的血管,并鳃丝既多又细,在水中,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呼吸。当鱼离开水时,鳃丝则相互黏结,减少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且容易干燥,窒息死亡。第28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鱼为什么能在不同水层停留?鳔●鳔内充满气体,能够调节身体的比重,在鳍的协调作用下,使鱼能够在不同的水层停留。鳔第29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总结:鱼类特征

1、体表被有鳞片;

2、用鳃呼吸,通过尾部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3、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4、能在水中呼吸。第30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练一练1、填空:(1)目前已知动物大约__万种。按有无___分为_____和______。(2)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3)鱼的运动器官是__,呼吸器官是__,鳃丝密布_____,所以是鲜红色。150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脊柱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能在水中呼吸鳍鳃毛细血管第31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连线:胸鳍和腹鳍起协调作用尾部和躯干部保持鱼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方各种鱼鳍摆动产生前进动力第32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是。海马虽然是身体外形奇特,但是海马有鳍、用鳃呼吸,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且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由此可以判断海马属于鱼类。1、海马身体侧扁,全身无鳞,躯干被骨板包围,有脊柱,在水中能以直立状前进,有鳍,用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海马是鱼吗?※动动脑第33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夜晚时,由于缺少阳光的照射,池塘中的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且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在黎明时池塘水中含氧量最小。这时,鱼为了呼吸,便出现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以便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天亮以后,由于池塘中的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池塘水中氧含量大大增加,这时,鱼可以从水中获得足够的氧,便停止了浮头现象。2、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而在天亮以后(尤其在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后),鱼便停止了浮头。联系前面学过的有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知识,思考一下,这是什么道理?第34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课时一、其他水生动物二、水域环境的保护第35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珊瑚海蜇海葵腔肠动物第36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软体动物章鱼章鱼枪乌贼河蚌蛾螺扇贝第37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甲壳动物水蚤梭子蟹蜘蛛蟹虾第38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其他第39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其他第40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鱼的共同特征:体表常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海豚鲸它们是鱼吗?第41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其他水生动物

1、腔肠动物:海葵、海蜇、珊瑚等。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

2、软体动物:乌贼、章鱼、扇贝、河蚌等。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

3、甲壳动物:如虾类、蟹类等。体表有甲。

4、其他:如海豚、鲸、海豹、龟、鳖等。

第42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常见动物特征腔肠动物海葵、海蜇、珊瑚虫有口无肛门软体动物章鱼、乌贼、河蚌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甲壳动物虾、蟹、水蚤质地较硬的甲哺乳动物海豚、鲸、海豹胎生哺乳爬行动物龟、鳖用肺呼吸第43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水域环境的保护水中生活的动物有许多,它们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第44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类活动使水域环境遭到破坏人类活动正在使许多水域环境遭到破坏,工厂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冲进水体,等等,使许多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第45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说一说1、你认识到了什么?2、你应该怎么做?第46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练一练(连线)海象软体动物海蜇哺乳动物乌贼腔肠动物虾甲壳动物第47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鱼类甲壳动物腔肠动物能用鳃呼吸柔软的身体靠贝壳保护(或贝壳退化)体表有质地坚硬的甲有口无肛门第48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主要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来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

游泳

胸鳍、腹鳍、背鳍维持鱼体平衡

鳍的辅佐作用

鱼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呼吸:用鳃呼吸

主要特征: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躯干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腔肠动物

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举例:海葵、海蜇、珊瑚等等其他水生生物软体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举例:乌贼、章鱼

甲壳动物:主要特征:体表有甲;虾、蟹

其他:海豚、海豹、龟、鳖等水域环境的保护知识梳理第49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不对。因为海洋的空间有限,资源有限,而且事实也证明,人类大量的开采海洋资源,已经造成部分海洋资源的枯竭和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3、有人说海洋中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第50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因为鲸、海豚、海豹的体表没有鳞片、都不用鳃呼吸,而是用肺进行呼吸,而且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特点,因此属于哺乳动物。海龟也是用肺呼吸,而且不是终生生活在水中,属于爬行动物。海龟、鲸、海豚和海豹与鱼类一样,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它们的四肢的外形呈鳍状,适于游泳。4、鲸、海豚、海龟、海豹等动物也生活在水中,为什么他们不属于鱼类呢?它们在形态结构上有像鱼的地方吗?第51页,课件共5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江海洄游性鱼类,最大个体可达500kg以上,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一般寿命可达30余年。中华鲟主要生活于我国近海大陆架水域,繁殖时洄游于长江。我国珠江及闽江也有分布记录。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种。中华鲟非常珍贵。它是一种稀有的“活化石”,最早出现在1.5亿年前的中生代。在分类地位上,中华鲟介于软骨鱼和硬骨鱼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