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笔记_第1页
外国文学笔记_第2页
外国文学笔记_第3页
外国文学笔记_第4页
外国文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文学史教学笔记——两希文化传统: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一)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4)规律:(5)特征:2.荷马史诗(此堂-课略讲)(1)概念:传说是公元前9、8世纪,荷马根据短歌形成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它们各分24卷,都有一万多行,是古希腊"民族形象化的历史",反映了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的社会现(2)关于史诗的现实性(传说的特洛伊城)——《伊利亚特》以公元前12世纪末,阿凯亚人与特洛伊人十年战争为根据帕琉斯与海神之女忒提斯成婚,忘记请不和女神成就:《伊利亚特》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又称“英雄史诗”(3)艺术成就:形容词反复出现,如“捷足的阿基琉斯”“闪眼首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诗,诗人讲人类经历的金、银、铜、英雄、铁时代(二)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1)起源于民间歌谣,有琴歌(成就最大)、笛歌(哀歌)和讽刺诗(2)琴歌分类:萨福:女诗人,柏拉图对其评价“第十位文艺女神”2.寓言(三)希腊奴隶制全盛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其中伯里克利执政十七(公元前444——公元前429),被认为是“黄金时代”;的摹写,因而文艺是不完全的模仿的摹仿,是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三层”B.有“灵感说”或“迷狂说”C.反对诗人,在理想国中驱逐诗人要求文艺为贵族政治服务②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亚历山大的老师,神话中的阿喀琉斯和B.在文艺与现实关系上,认为艺术本质是摹仿,承认文艺的认识作用C.着重分析悲剧(四)"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一)共和时期(前240-前30),主要是戏剧3.普劳图斯(约前254年一184年)据说写过130部剧本,流传下来20部,喜剧大多改编(二)黄金时期(前100-前17),共和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散文和诗歌都有新的成就,特罗克洛斯、派拉斯)被对方(赫克托尔、图尔努斯)杀死。对应关系(2)不同点:《埃涅阿斯纪》长于爱情心理描写(埃涅阿斯与狄多的爱情,狄多心理)4.贺拉斯:(前65--前8)奥古斯都时期接触的讽刺诗人和抒情诗人,与调和的美",对古典主义作家影响大。5.奥维德;(前45——18)骑士家庭。罗马——雅典——《变形记》是其代表作,全书15卷,大小故事250篇,把古代希腊罗马神话故事、英雄传说(6—11)和历史人物(11—15)记在一起,按时间从开天辟地写到当代罗马。A.一些优美的故事:乐师俄耳南斯对妻子的怀念;皮格马利翁爱上他的雕刻宙斯-朱庇特;赫拉-朱诺;海神波塞冬-奈普图;爱神阿佛洛狄忒一维纳斯酒神狄奥尼索斯-巴克斯;雅典娜-密涅耳瓦;战神阿瑞斯--马尔斯火神赫淮斯托斯-瓦尔坎;月神阿耳忒弥斯--狄安娜;赫尔墨斯-黑丘利爱神厄洛斯一丘比特;明王哈得斯-普路托(三)白银时期(公元17—130)讽刺诗、小说3.诗歌方面:①马提阿利第二节荷马史诗1.概念:传说是公元前9、8世纪,荷马根据短歌形成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史诗。包括《伊利亚特》(伊利昂纪)和《奥德赛》(奥德修记)两部分,它们各分24卷,都有一万多行,是古希腊“民族形象化的历史”,反映了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公元5世纪前,希腊人相信实有荷马其人,如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os,修昔底18世纪以来,人们怀疑有荷马其人,认为是许多人集体创作。史诗在公元前6世历山大3.关于史诗的现实性(传说的特洛伊城Troy)《伊利亚特》以公元前12世纪末,阿凯亚人与特洛伊人十年战争为根据。帕琉斯与寻找阿克琉斯(设计识别他)——木马记 “歌唱裴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愤怒”①阿基琉斯:骁勇,友爱(对好友帕特洛克洛斯),注重个人荣誉(与阿加门农争吵),注重集体利益(发怒到参战),任性(拒绝参战,象儿童一样受委屈找母亲),Odysseus归乡;女神雅典娜的保护;海上历险,战胜吃人的海神之子、独眼巨人波吕非摩斯Polyphemus,引起海神的愤怒,遇到以歌迷人的人首鸟身女妖塞王家中,妻子佩涅洛佩Penelope(善良、忠诚、贞洁)与求婚者,①荷马史诗又称“英雄史诗”,它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通过这些形象表现了“英雄时代”——阿基琉斯如果留在家中,会幸福长寿,如果上战场,虽然可以取得②对众神的描写中反映了古希腊人朴素的哲学1.埃斯库罗斯(前525——456)——"悲剧之父"(2)主题:(3)戏剧特点:①人物形象单纯高大,性格静止不变,理想化词汇丰富,比喻广泛,有时晦涩难以理解,如把干燥的灰尘称为“泥土的孪生姐妹”④不足:人物单纯静止,性格单一,情节简单2.索福克勒斯(前496——406)——"戏剧艺术的荷马"(1)创作:他的创作是古希腊悲剧成熟的标志,他是获奖最多的希腊悲剧家,传说有剧本(2)具体介绍:《俄狄浦斯王》,亚里斯多德称之为“十全十美"双脚肿胀的人";杀父娶母;"斯芬克斯"①命运观更强烈,命运主题得到强化,表现人与命运的悲剧冲突,鼓吹英雄主义思想③结构布局是其最大特点,布局巧妙,情节波澜起伏3.欧里庇得斯(前485——406)——“舞台上的哲学家”(2)内容特点:过去一再歌颂的英雄,在他眼里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是卑劣小人(伊阿宋)②现实性强,涉及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男女不平等、民主制度、宗教③关心妇女命运。现存18部剧本,妇女题材的有12部,最有名的是《美狄亚》。(4)他的悲剧艺术特点:——注:他标志“英雄悲剧的终结”(5)三大悲剧家的创作差异:①人物塑造上:埃斯库罗斯笔下人物是神或神②命运观上:埃是把命运看作具体的神,认为命运支配人的一切,但他又强调人的意志1.起源:从酒神祭祀(庆生殖活力的集体活动)和滑稽戏演变而来3.分类:古希腊喜剧主要两种:西西里喜剧(无歌队)和阿提卡喜剧。③新喜剧,公元前4、3世纪,米南德1.概述: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6——385)——"戏剧之父"喜剧代表自耕农立场,据说共写44部,获7次奖,现存11部3.主题:①倡导和平,反对内战-—认为欧里庇得斯写妇女病态心理不对,应写反传统女英雄③批评社会弊端,另立理想国有"插曲",由歌队长代表诗人直接向观众发表政治见解和个人牢骚。海涅说“阿里斯托芬的树上有猢狲吵闹,也有夜莺歌唱”,喜剧习惯以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1.概念:指中世纪5-13世纪的欧洲文学,即封建社会形成和全盛时期的西欧文学。早期(5——11世纪)、中期(12——14世纪)和晚期(12——17世纪)2.10世纪以前欧洲中世纪隐含的四大地缘文化板块①由于不同性质文化的相互交融,古代的、当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宗教的、世俗的①教会文学(宗教文学)占据主导地位②神话传说⑤城市文学1.教会文学(宗教文学)(1)概念:教会文学也称为僧侣文学;普及宗教教义,歌颂基督、神徒、香客(2)体裁:史传类文学:5世纪"基督教教会史之父"的尤西比乌斯的《君士坦丁大帝传》,宗教戏剧文学:神秘剧;奇迹剧;道德剧——罗斯维萨的《加里卡纳》(3)艺术上,多梦幻、朦胧的浪漫气氛;多劝惩、说理(1)概述:欧洲中世纪早期的人民文学中,以凯尔特人的英雄故事和北欧日尔曼人的神话(2)分期:史诗中心是忠君爱国,英雄-—明君A.法国《罗兰之歌》——查理大帝、罗兰、加奈隆(卖国者);加奈隆的变化自然,写出人物复杂性,不脸谱化,罗兰也有性格缺陷(自负),勇敢、忠君、护教B.德《尼伯龙根之歌》,上部《齐格夫里特之死》;下部《克里姆希尔特的复仇》——巩特尔、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侍从哈根、齐格里夫特,在《埃达》E."罗宾汉谣曲",好汉罗宾汉与他的伙伴(1)骑士的出现:封建制度的产物,出于战争的需要,打仗、受赏,赢得金钱、地位。(2)骑士精神: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文雅知礼,追求典雅的爱情,(3)骑士抒情诗:最早出现于法国普罗旺斯;(4)骑士传奇(传奇、罗曼司):法国北部,(5)依据骑士传奇题材来源分三个系统:(前言)(一)社会背景(二)生平2.早年用意大利语写诗,属于"温柔的新体"诗派豹(淫欲)、狮子(强暴)、狼(贪婪)维吉尔(理性、哲学)(2)地狱篇:(九层)第一圈"善良的异教徒"、古希腊罗马先贤;C.理性与信仰③隐喻、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制造宗教神秘气氛(旧法、延续、相反、预示)5.进步性使意大利成为统一富强的国家。6.局限性①作品的独创性。很难模仿,孤立于文坛,对欧洲文学影响③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③第一节概述1.定义:是从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先在意大利产生,然后在欧洲其他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思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的一次斗争。古希腊罗马文学强调人本主纪,人们热衷研究古代文化,打着“回到希腊去”的口号1.定义:由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学术在当时人文主义者,他们的思想,便名之“人文主义”B.其次,一反中世纪以“寓言”和"象征"等基本创作方法达到宗教目的,①14世纪初到15世纪中叶,为人文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早期,主要在意大利和英国,②15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上半叶,塑造巨人风采,展现理性力量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初,除了讴歌人性和展示巨人风范外,对人自身矛盾给予关注。1.意大利文学(文艺复兴发源地)用人文思想解释古代经典,自称“人文学者”继承了"温柔的新体"诗派,追求爱情幸福,开创"十四行"诗体,为欧③阿利奥斯托:长篇叙事诗《疯狂的罗兰》;安杰丽加,歌颂爱情,呼吁国家统一B.长篇叙事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十字军,爱情对信仰的影响①龙沙(1524-1585)贵族文学代表,七星诗社,法国近代第一个抒情诗人《十四行致海伦》②拉伯雷(1493-1553)《巨人传》A.第一卷,写卡冈都亚出生,受教育(两种教育对比),巴黎求学(在“巴黎圣母院”撒野,嘲笑僧人)、抵御外来敌人(与约翰修士一道院(院规“随心所欲,各行其是”)③蒙田——散文《随笔集》三卷,怀疑论者,欧洲近代散文③维加:A.代表作《羊泉村》,取材1476年羊泉村4.英国文学A.长诗《特罗伊拉斯和克莱西德》,根据薄加丘《菲洛斯特拉托》改写③斯宾塞(1552—1599)——“桂冠诗人”解释A.约翰·李利——喜剧《班贝大娘》重知识一、生平和创作1.地位:是第一个通晓希腊文的人文主义学者,结交彼特拉克,推崇但丁,写过《但丁传》,为《神曲》地狱篇作过详细注解,在佛罗伦萨大学作《神曲》研究讲座2.经历:父亲是个商人,私生子。从小立志作诗,不喜经商,写诗歌、传奇、史诗叙事诗、十四行诗。大多献给一个女子,许诗人称之为"菲亚玛塔",真名玛利亚,那不勒斯国王的女儿。3.创作:①叙事长诗《菲洛斯特拉托》,取材希腊神话。②传奇小说《非埃美塔的哀歌》,欧洲较早的心理小说1.概述:是具有长篇小说结构的短篇小说集,以1348年佛罗伦萨大瘟疫为背景,3男七女轮流主持讲故事。故事有历史事件、中世纪传说和东方民间故事。情节移植到意大利,以人文主义精神加以再创造。①第一天第三个故事,犹太人梅基赛德对萨拉丁讲的三枚指环的故事。对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看法。真与假是难以分辨的,谁掌握着真理是无法说的。比《神曲》更进步。②第三天的第九个故事,地位卑贱的女子爱上了伯爵,她机智地取得了他的指环,生下了他的孩子,最终团圆。影响莎士比亚喜剧《终成眷属》。①抨击天主教会的腐败,揭露教徒的伪善面孔。第一天的第一、二个故事。第二个故事中伊斯兰教徒对罗马的认识。写许多修士、修女的破戒行为,一方面承认人都是有这些欲望但对他们的虚伪行径表示反感。②批判宗教禁欲主义,赞美现实幸福、性爱,有时走极端。第五天第九个故事(费得里哥的故事,杀鹰)真诚而富有牺牲精神的追求爱情。夫人说:“我宁愿要一个没有财富的男子汉而不要没有男子汉的财富。"③谴责残暴,宣扬民主,反对人间不平等。“绮思梦达”爱上了地位卑微的父亲的书记,情人被杀,金林盛心脏:"人类是天生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王公贵族的标志",与绮思梦达相恋的侍从面对亲王的指责,表示:“爱情的力量不是我们所能抗拒的。④同情妇女,赞美女性,《十日谈》本身是为那不勒斯女王乔凡娜所写,序言中对女性的关注。①框架结构:10*10=100均匀明晰,开创欧洲短篇小说艺术形式。②讽刺手法:有的严肃,有的诙谐③通俗的语言,见解俏皮,生动活泼,奠定了意大利散文的基础,开创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持作战,受伤,截取左手(后世尊称"雷邦托的独臂人"),后一次作战被俘;由于他身上有织逃跑;赎回后,出来后作征税官,正直,得罪权贵、教会,至少四次人狱,罪名"擅自征二、作品1.创作动机针对没落的骑士小说。(在他看来流行但没有价值,浪漫注意文学充满荒诞不计的想象而不切实际,如屠龙、魔法师)他说;"我的愿望无非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堂吉诃①拉曼却的吉哈德向往骑士,爱看骑士小说,改名"堂吉诃德·拉曼却",行侠;女主人:杜尔西内娅(幻想其完美,实则粗壮农家),出游四方,死前清醒。②第一次:单独出游,戏拟的客店受封为骑士——妓女被当作费夫人。讽刺骑士受封;因骑士小说没有提到带钱的事,没有带钱;遇到长工的小男孩被农天下男孩,农夫答应还他工钱,等他一走,孩子受到更A.一开始的形象,同骑士小说中的骑士对照,滑稽可笑。他脱离现实,把幻想当作现实A.具有百科全书知识,多才多艺,有文艺复兴巨人特点B.他思想是人文主义的,赞美自由,反对奴役"自由是无价之宝";宣扬平等,反对门第观念"人的贵贱不在门阀血缘,而在知识和美德";对爱情婚姻上,主张建立在爱情基础上忠贞不二的婚姻,既反对禁欲主义,又不流于纵欲主义;类似但丁"精神的欣慰和灵魂④“清醒的疯子”和"理想主义的行动者"B.类似“狂人”,勇于行动,思想正确,采取“错误的打法”。他身穿古代的盔甲,头脑具有人文主义思想⑤被平庸的现实击败的英雄(英雄末路的感慨)一生被愚弄,死前清醒,用世俗口吻嘲笑自己,从外部看内心,带着凄凉与无奈。3.堂吉诃德形象的启示:①面对嘲笑,征服嘲笑——要有所行动A.他迫使嘲笑者接受其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并显示其优越性,人文理想B.他单枪匹马向整个世界挑战,靠力量、勇气、信念、品质,反抗社会积弊,顽强追求正义,人们嘲笑其愚昧,又会肃然起敬②目标的虚幻性与激情人生——目标要正确他的目标时间在理想世界,而骑士时代、英雄时代已经过去,他恢复游侠制度,不在于成功,而在于奋斗过程,他把骑士道作为愿意相信的对象,过相对有为的人生,是貌似疯狂A.与堂吉诃德相映成趣,他开始从朴素常识出发,务实,揭露堂吉诃德的虚幻,虽然吃尽苦头,依然追随堂吉诃德,相信其理想,与其精神合一,甚至有超越。B.他本是实用主义者,追随堂吉诃德,反映堂吉诃德的精神魅力。①戏拟手法,具有很强的讽刺性。②全新的叙述方法,融文学虚构与现实、创作与阅读为一体,对现代小说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创作和现实的界限被混淆。不确定性。③鲜明的人物形象。第四节莎士比亚三、创作(戏剧)分类:(2)内容:(3)特写:①亨利五世是贤君(哈尔王子),是快乐的英格兰和勇敢的英格兰的化身;亨利四世由与手下人厮混的浪子到贤德的君主。(2)人物分析:主人公性格对悲剧的形成起很大作用邪恶,强烈的爱包含强烈的恨,性格中有许多极端的东西,极端自②苔丝狄蒙娜,年轻,漂亮、软弱,她的爱情是由于对过传定者的钦佩、怜惜,对不平凡,浪漫生活的向往,这(3)悲剧原因:②轻信说,普希金:轻信与嫉妒相连,认为是一种心理动机,维护自己理想,惩罚邪恶3.暴风雨中的李尔王(不列颠国王)——总述:《哈》是青年人的(家庭)悲剧;《奥》是中年人的(个人)悲剧;《李尔王》是老年人(时代)悲剧(1)人物介绍:李尔王三个女儿:高纳里尔、里根、考狄莉娅(3)赏析:互相感动,产生共鸣,也是桀骜、暴烈性格的感应,性格+李尔王由一个瞎子引路,正是盲目疯狂的写照。通过滑稽的气雨中完成人性复苏,从非人性向人性转化过程复苏,开始同情大众,他的形象,最后以情形的头脑4.麦克白的"罪与罚"(1)罪:冥冥中有股力量控制麦克白,使其犯罪,这是超自然的力量。三位女巫预言使麦克白不断幻想挣扎,是命运悲剧,超自然力量不可抵主人公心灵中矛盾外化,心中早已潜伏野心,权力和野心是诱(2)罚:(真正的罚是内在精神的罚,严厉程度不亚于肉体打击)莎士比亚用心理描写,把(3)其他:(常芳)①《麦克白》是要表现权利引诱下堕落的人性,不仅坏人,有一定才能的人也不可能避免,这从整体上体现了人类的悲剧,人类的起点基本一样,善良、纯洁,手邪恶,不可节制的欲望诱惑,堕落。②麦克白是情狡诈,推波助澜,又软弱无力,疯狂她是麦克白的冲动、邪恶的象黑暗是犯罪的标志,血是受罚的标志,敲门声意味着③尖锐抨击贵族的骄奢淫逸、腐化堕落,批评资产阶级虚荣心②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B.戏剧创作遵循"三一律",指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整一,就是说一出戏只演一件事(情节接中,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地方,在一昼夜内)是对希腊亚里斯多德戏剧理论的②法国时代潮流趋势,十七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帮对君权,需要文化、思想、艺术规范化、格律化,哲学思想理性化,路易十四对文艺的2.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样式(古典主义兴起前)的人自然失去爱情(爱情观);1604年《贺拉斯》两城邦战争贸易比武解决;——高乃依描写意志坚定的理想人物,拉辛描写有缺点的人物两人竞赛护的人",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之间的一个桥梁,写《为英国人民声辩》、《再为英国人失去地上的乐园(取材《圣经·创世记》);一条是撒旦反抗天神,大战,失败,失去天上④艺术特征:A.雄浑宏伟的风格,结构和场面描写B.巧妙隐蔽的讽喻,对付黑暗现实C.鲜明的思想性、倾向性,以笔作战D.大量用典(圣经、希腊神话)【补充】特点:政治文气势磅礴,富有战斗性诗歌、散文,学识渊博1.亚当、夏娃渴望知识,自食其力,是探索生命奥秘的先驱骄傲、阴沉的撒旦,敢于与权威抗争,有叛逆精神撒旦形象:有勇有谋,不屈不挠,有毅力,敢作敢为,撒旦既是恶魔,又是光明之子,既有破坏的一面,又有促进改革的一面,他的魄力与庄严值得尊敬,他的狡猾阴险令人生厌,撒旦前后不一致,革命热情与教义之间的矛盾③内容:作家与参孙命运相近3.沙龙文学:1608年,兰蒲绮候爵夫人把自己的客厅开放,成为贵族文人名流聚集场所,行》,体现了俄国启蒙文学达到的思想和艺术高度第三节卢梭(1712—1778)一、生平和创作1.生平:①生于日内瓦共和国钟表匠家庭,十九岁离家流浪,做过佣人、音乐家、家庭秘书、抄写乐谱,为华伦夫人收留,成为其情人。华伦夫人大他十几岁,②第戎科学院两篇征文《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使其名声大震,后写《社会契约论》2.观点:回归自然,向往原始社会,主张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不容剥夺《致达朗贝论戏剧的信》,反对看戏《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对自己一生的回顾,经历和思想教育——(有略微的拒绝进步的倾向)没有经验导致浪漫化,或销售理念,到底多大程度上具有可实施性3.《爱弥尔》——给贵族的教育书,讨论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认为远离文明,接触自然状态的人不需要教育,生活本身教会他们。贵族需要正确教育儿童。对爱弥尔“顺乎自然”的自由教育,在大自然中培养健康的体魄,进行独立思考,不受权贵奴役,自由自在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权利,这样自食其力的平民劳动者,是卢梭理想中4.《忏悔录》十二章,自传体,坦率地把自己暴露给世人,哪怕卑鄙的内心活动——引用:第一部,第2页“不管末日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①把自我提高到超越一切的地步,表达一种强烈的解放精神②重视对情感的表现,作品充满激情,对爱情心理有细腻描绘③对大自然真挚的热爱④富有哲理性①受十二世纪法国哲学家阿贝拉与爱洛伊丝悲剧的启发。此事被许多作家写过,如维庸。电影《天堂窃情》演他们的事迹。②卢梭写平民知识分子圣普乐与贵族小姐朱莉的爱情,符合自然的优美纯洁的爱情与封建社会道德尖锐冲突,小说肯定了感情的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并不对朱莉进行谴责(作者的遭遇,他爱上了一个贵妇人,但无结果,他只能与一个出身、才智平庸的女人结婚)③心理描写细腻,书信体,感伤色彩④大自然在书中占重要地位7.卢梭文学创作特点:①卢梭在返回自然的思想指导下,突破了古典主义和多数启蒙作家的理性,讴歌大自然,拓宽人们审美视野。②对人性作深入的挖掘。③卢梭的作品充满激情,但他能将激情融化到表达思想中,进行富有逻辑的思考。④具有演说家的风格,善于以定义的方式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几何股精确的冷漠和不加修饰。⑤文笔细腻准确——PS;赫尔德是运动理论家和精神领袖,写《论语言的起源》、《莎士比亚》——席勒(1759—1805):德国十八世纪杰出诗人和戏剧家,与歌德把德国古典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第四节歌德(1749—1832)一、生平与创作(把德国启蒙运动推向世界)——1765年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1770年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学习,(1)概述:小说根据他在现茨拉实习时的一段经历写成,他与夏洛蒂·布甫的一段失败(3)分析人物子",追求单纯宁静的美,在农村与孩子交往,心所谓克制、安详、宁静、和谐气氛。政务之余,埋首自然科学,研究3.与席勒合作的十年(1794—1804)是欧洲18世纪新型“成长小说”或“教育小说”的代表作。④长篇小说《亲和力》,德国第一部心理小说?(爱德华&夏洛蒂是“夫妇”,好友上尉,(1)书斋生活——对知识的追求和厌倦(知识悲剧)(2)对爱情和官能享受的追求(爱情悲剧)(3)权力的追求与济世理想的尝试(事业悲剧)(4)对古典美的理想的追求及其幻灭(美的悲剧)(5)智慧的最后断案(事业悲剧) 中编第一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②②3.雪莱(1792—1822)——根据课本(2)创作:(3)特点:4.济慈(1795—1821)(1)耶拿派:因1789年施莱格尔兄弟在耶拿创办了《雅典娜神殿》杂志而得名。威廉和弗(2)海德尔堡派:因1805年聚集海德尔堡的作家共同出版《隐士杂志》而得名,代表作家2.斯塔尔夫人(1766—1817)——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3.拉马丁(1790—1869)浪漫主义诗人4.维尼(1787—1863)诗人、剧作家、小说家5.雨果(1802—1885),1830年《欧那尼》上演,标志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6.乔治·桑(1804—1876),丰富的人生经历,爱情故事,与缪塞、李斯特、肖邦的故事,7.缪塞(1810—1857),《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写沃达夫与大他十岁的寡妇相恋的故事,写的8.奈瓦尔的诗歌9.大仲马(1802—1870)通俗小说家,小说的商业工厂式写作。10.1823-1825年,斯汤达发表《拉辛1.背景:叶卡特林娜统治下,镇压普加乔夫起义,但1789年法国革命思想传入,那破伦入④拜伦说恰尔德是“幻想的产儿”"根本不是③(补充)诗中激进思想与虚无主义色彩:热情奔放的抒情,构成诗中激进思想内容;辛盗之女海甸——苏丹后宫——彼得堡(叶卡特林娜)——英国。流浪、漂泊、浪漫性"生活,对资产阶级、贵族道德提出挑战,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同时,又玩世不恭,③灵活多变的语言:讽刺、幽默、机智等。作少年时是保皇派,文学上"成为夏多布里昂,否则别无它志",十五岁诗歌《读书乐》获得总: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序言,序言成为法国浪漫主义宣言。3.认为“三一律”中时间、地点一致不可取,保留四、戏剧创作(其它剧本)1.生平(见书)7.巴黎公社文学:又称为无产阶级文学,包括公社成员在公社诞生前后20年间的一些关于B.产业革命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影响已经见成效D.国内经济发达,殖民,成为日不落帝国E.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劳动条件恶劣,廉价童工、女工,新的济贫法"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4.乔治·艾略特(1819——1880)女作家——了解一下就行了5.宪章诗歌:早期的无产阶级文学,宪章派诗歌有很强的政治色彩,是19世纪英国宪章运1.19世纪30年代,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普希金、果戈里(转注写现实主义文学)、莱象征(symbol),希腊文原意"一块小板(或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各执其一,兰波(1854—1891)左拉(1840—1902)生理条件是人“内部环境”,他也注重“外部环境”三.创作双重问题”园丁卢贡马加尔(酗酒,神经不正常)彼埃尔·卢贡(1787—1870)安图瓦·马加尔(酒中毒)于尔紊一,生平,1850——1893年,写了三百多篇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一.三.黑塞三.斯坦贝克创作:"人民戏剧”"名人传记"“长河小说”一.人民戏剧:立志改革,唤起民族的英雄气概和要是人们把我的东西看成文学作品。人们肯定没有《贝多芬传》(1903)贝多芬《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作者的"长河小说",希望用它在法国道德解体的时代重新思想主题:人的一生(个人奋斗与人道主义);资产阶级文化和精神的堕落;战争阴影。这1.作品的音乐性。这是"音乐小说"一方面写音乐家,涉及很多音乐方面的知识,另一3,风格是朴素中隐含着绮丽,流畅中蕴涵着精粹。语言朴素简单中见浑厚浩瀚,在平凡静二.创作托马斯·沃尔夫一次大战使他们产生幻灭感,感到社会价值观念既空洞又虚伪,1954年爱伦堡《解冻》发表,引发"解冻文学",如同“伤痕文学"一样20世纪80年代到世纪末“回归文学”高尔基(1868—1936)一.生平二.创作一.生平二.创作史诗式的作品,以1912至1922年十月间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两次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