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公开招聘消防员自考预测笔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公开招聘消防员自考预测笔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公开招聘消防员自考预测笔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公开招聘消防员自考预测笔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公开招聘消防员自考预测笔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六盘水市公开招聘消防员自考预测笔试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有一条水带干线,长度为4条Ф80mm胶里水带(每条Ф80mm胶里水带阻抗系数为0.015),当流量为10L/s时,水带串联系统的压力损失为多少104Pa。(C)

A.0.15B.0.6C.6D.15

2.(C)用于产生大流量、远射程、高强度射流,以扑救大规模、大面积火灾。

A.直流水枪B.空气泡沫枪C.水(泡沫)炮D.多用水枪

3.单位或家庭维修中使用溶剂和油漆时除了杜绝一切火种,还应该注意(C)。

A.湿度B.温度C.通风

4.(A)通常是指大型核设施发生意外事故,以及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造成人员放射性损伤和环境放射性污染。

A.核与辐射事故B.生物事故C.化学事故D.恐怖袭击

5.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实施警戒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合理划定警戒区域,布置警戒人员和警戒标志

B.清除警戒区域内一切无关车辆和人员

C.禁止被疏散和营救出的人员再次返回现场

D.警戒范围一经划定不得调整和更改

6.容积为6升,最高工作压力为30MPa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理论上最大使用时间是(D)分钟。

A.30B.40C.50D.60

7.《消防法》规定,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应当制定(C),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并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公安消防机构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A.应急疏散计划B.安全保卫计划C.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D.演出活动方案

8.公园景区游船、客运索道、滑道遇有(A)时需停运。

A.4级风B.5级风C.6级风

9.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灾害事故现场态势、现场环境条件、到场力量救援能力、(A)以及救援方案可行性等。

A.行动安全性B.装备安全性C.设立安全员可行性D.设立紧急干预小组可行性

10.(D)技术要求高,系统分为固定式和机动式两类,通常由潜水钟、甲板加压舱、高压救生舱、生命支持系统、吊放回收装置、电气设备及通信系统等6个部分组成。

A.常规潜水B.饱和潜水C.自携装具潜水D.水面供气潜水

11.(A)是指为了完成可控制爆炸而特别设计制造的物质所发生的化学爆炸。

A.炸药爆炸B.可燃气体爆炸C.可燃粉尘爆炸D.压力容器爆炸

12.预计将要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属于哪种预警等级:(B)

A.红色B.黄色C.橙色D.蓝色

13.大型活动现场消防勤务预案制定范围不包括(C)。

A.党和国家举行的大型政治活动

B.党和国家、军队举办的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及重大集会

C.大型商场

D.国际级、国家级、地区级商品交易会、科研博览会

14.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人员密集场所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设置应不少于(B)个。

A.1B.2C.3D.4

15.处理液化气瓶时,应佩带以下哪种保护用具?(

A

)

A.面罩B.口罩C.眼罩

16.车间内的明、暗插座距地面的高度一般不低于(

A

)多少米?

A.0.3米B.0.2米C.0.1米

17.下列(C)不属于执勤战斗预案。

A.跨区域灭火与应急救援预案

B.灭火作战和应急救援类型预案

C.执勤战斗保障预案

D.重点单位灭火作战预案和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勤务预案

18.热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现象,叫做(A)。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热传播

19.下列关于公共娱乐场所窗户说法正确的是(A)。

A.不应被封堵B.装修时可以遮挡,但应保证正常的自然通风C.可以装设铁栅栏,但应保证正常的自然通风

20.处置高浓度、强渗透性气态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应穿着(A)。

A.特级化学防护服B.一级化学防护服C.二级化学防护服D.三级化学防护服

二、多选题(10题)21.燃烧有(ABCD)类型等。

A.闪燃B.着火C.自燃D.爆炸

22.家用电器着火时,可以用下列哪些灭火器扑救?(AC)

A.干粉灭火器B.泡沫灭火器C.二氧化碳灭火器D.清水灭火器

23.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有(ABCD)。

A.装饰、装修使用大量可燃材料

B.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不易控制

C.人员集中、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重大伤亡

D.发生火灾蔓延快,扑救困难

E.防火责任不明确

24.消防人员进入船舶内内搜索被困人员时,要仔细搜索下列地点()。

A.机舱、上层建筑B.客舱、座席下C.通道、走廊、舷窗下D.厨房、盥洗室

25.为了确保消防安全,以下哪些场所禁止吸烟(ABC)

A.商市场、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场所B.公共交通工具C.加油站D.公园

26.室外搭建的集贸市场,其顶棚应采用(AB)。

A.不燃材料B.难燃材料C.可燃材料D.易燃材料E.材料不限

27.洪水到来时,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有(ABCD)。

A.转移时先人后财物,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

B.尽量向屋顶、大树、高墙等高处转移

C.设法发出求救信号

D.利用船只、木板、木床等漂浮物转移

28.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应当如何隔离危机(BCD)。

A.立即开展调查B.确立取舍原则C.做好内部沟通D.构筑“防火墙”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ABCE)。

A.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B.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

C.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D.在任何场所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E.阻拦报警

30.地震直接造成的灾害类型有(ABCD)。

A.建筑倒塌B.基础设施损毁C.隧道坍塌D.山体滑坡(崩塌)

三、单选题(20题)31.融雪洪水是指在有大量积雪或冰川发育地区,积雪(冰)大面积集中融化导致河道水位急涨所形成的洪水,一般发生在(C)。

A.2~3月B.3~4月C.4~5月D.5~6月

32.有毒有害危险场所救援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

A.严禁在有毒有害区域解除个人防护

B.严禁在有毒有害区域轮换休息

C.严禁在有毒有害区域饮食

D.严禁在有毒有害区域转移危化品

33.(B)是指对人、动物构成严重威胁,具有侵袭性、传染性、转移性、致病性和破坏性的生物安全事故。

A.核与辐射事故B.生物事故C.化学事故D.恐怖袭击

34.对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应达到胸腔深度的1/3,约为(D)厘米。

A.2~3B.3~4C.4~5D.5~6

35.处置液态危险化学品和腐蚀性物品事故时,应穿着(B)。

A.特级化学防护服B.一级化学防护服C.二级化学防护服D.三级化学防护服

36.地震救援(C)是指按照所在单位编制数的规定比例预混预编的机动队伍,其配备地震救援专用装备,日常开展基础技能训练和演练。

A.前突小队B.专业队伍C.机动力量D.社会应急力量

37.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D)等基本方法。

A.堵截、快攻、排烟B.堵截、快攻、隔离C.堵截、排烟、隔离D.堵截、快攻、排烟、隔离

38.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工作应由(C)。

A.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B.公安消防机构负责C.市场主办单位负责

39.根据我国《热带气旋等级》(GB/T19201-2006),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到17.2m/s-24.4m/s(风力8-9级)为(B)。

A.热带低压B.热带风暴C.强热带风暴D.台风E.强台风F.超强台风

40.地震发生后,(C)是实施救援救灾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救援救灾效率。

A.力量编成B.人装集结C.应急通信D.装备物资储备

4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地铁事故的救援难度?(D)

A.容易引发大量人员伤亡B.协调配合困难C.装备利用受限D.易发生有毒气体泄露

42.高层建筑、公共娱乐场所、百货商场等在进行室内装修时应采用的装修材料是:(B)

A.可燃材料B.难燃材料和不燃材料C.易燃材料D.钢筋混凝土

43.使用的电气设备按有关安全规程,其外壳应有什么防护措施?(

B

)

A.无B.保护性接零或接地C.防锈漆

44.公安消防大队、中队制定的消防水源资料要呈报(D)审核备案,并复制存档。

A.总队B.公安局C.自来水公司D.支队

45.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由火灾发生地的(B)给予补偿。

A.火灾发生企业B.人民政府C.消防支队D.公安机关

46.根据我国《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22482-2008),(C)洪峰流量重现期为20~50年一遇。

A.一般洪水B.较大洪水C.大洪水D.特大洪水

47.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C)。

A.迅速撤离B.抢救贵重物品C.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

48.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抽查时,应当填写(C)。

A.《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B.《消防监督检查意见书》C.《消防监督检查记录》D.《消防安全检查记录表》

49.水域救援中,未规范穿着(A)是导致救援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A.急流专用救生衣B.湿式水域救援服C.干式水域救援服D.水域救援头盔

50.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称为(C)。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热传播

参考答案

1.C

2.C

3.C

4.A

5.D

6.D

7.C

8.A

9.A

10.D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