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第二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人民版)_第1页
专题四第二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人民版)_第2页
专题四第二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人民版)_第3页
专题四第二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人民版)_第4页
专题四第二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民社会生活的影响。一、交通工具的更新1、交通工具概念

——人们出行和物资运输的工具2、交通工具更新

表现一交通工具的更新:传统代步工具新式交通工具人力牵引工具机械牵引工具木船、轿子、马车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机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表现1、交通工具的更新

(1)古代:木船、马车、轿子(2)近代(1840—1949)我国古代交通地域特点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百姓步行!轿子木船马车知识点:交通工具的更新图说历史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

发展概况19C中后期:20C初期:20C50年代:城市大街小巷开始传入,限于宫廷使用。主要代步工具(近代城镇)图说历史——轮船(1865年)“万年清”号19C70年代初成立轮船招商局

晚清中国创办的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的局面。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意义意义中国近代轮船业的开端洋务运动的影响图说历史

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图说历史英国商人铁路上的“马拉火车”为了运输煤炭,清朝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1881年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事业的诞生京张铁路全长200多公里,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他设计了“人”字形路线。1909年9月24日,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通车阅读材料:

铁路在中国的发展命运多舛。近代以来至19世纪90年代都有反对之声。反对修铁路的理由是(1)扰民;(2)夺民生计;(3)为外敌“缩地”,便其运兵;(4)因贾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甚至有人说:建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非中国之利”。这些反对修铁路的观点或理由有道理吗?为什么?铁路交通发展的意义

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有利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框架建构铁路交通的发展1876年,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淞沪铁路。但不久即被拆毁并掷入大海。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这是第一条中国人(詹天佑)自行设计的铁路。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②政局动荡。根本原因: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图说历史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906年天津创办)汽车(20C初)公共汽车(1924年)图说历史

1909年9月,冯如终于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从而挤身于早期世界航空之林。意义: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首条航线京津线开通;20世纪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知识运用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正处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之下,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不慎暴露了身份。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他在上海市区与特务展开了周旋。在这过程中,他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后来他决定转移到南京,又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呢?说出你的依据。①动力:从人力、畜力牵引到机械牵引;②技术:从引进技术到自制自研;③种类:海陆空均有发展,从平面交通时代到立体交通时代;④地区:城市显著,乡村缓慢,发展不平衡;⑤对象:向平民化、普及化发展。2、分析、归纳其发展特征

海:轮船

①最先引进中国的近现代交通工具是轮船,洋务运动时,创办马尾造船厂。

②1865年,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③19世纪70年代初,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陆:

①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5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制造厂。)

②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沪淞铁路:中国出现最早的铁路(外国商人修筑)唐胥铁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出现“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包括铁路在内的权利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③电车,公共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车: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公共汽车:上海在1924年出现,北京则是在1935年开始有。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空:飞机

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3)现代(1949年后)交通工具发展的特点:发展快,多层次,范围广,不平衡(具有多层次性原因: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受具体环境的影响。)3、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1)传统代步工具被人力作为牵引的交通工具所取代(2)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日趋重要(3)更新过程城市较乡村显著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政通信①开始: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②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通信范围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④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落后的邮政通信方式:烽火台飞鸽传书驿站——旧时公文和文书的传递靠驿站,驿站靠驿马民信局——是由私人经营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等业务的赢利机构。明代永乐年间由宁波帮商人首创。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邮政通信的发展时间成就二次鸦片战争后1866年1896年辛亥革命后1949年11月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海关试办邮政大清邮政局成立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民国时期的邮件建国后的信封(2)电信事业电报:

①有线电报:1877年,丁日昌在福建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②无线电报:1906年创设。到1932年底,除了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时间成就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2、电信事业的发展(1)电报的发展1877年1906年1932年民国时期的电报封套我国最早的一本电码书电话:

①传入: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②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③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