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与信息_第1页
劳动力市场与信息_第2页
劳动力市场与信息_第3页
劳动力市场与信息_第4页
劳动力市场与信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力市场与信息

林欣案例小峰面临研究生毕业,还未找到工作。他所学的是电力系统专业,报这个专业是因为父母认为电力行业是铁饭碗,待遇高,什么时候都不会下岗,当时小峰自己对这个专业也比较认同。可就在大三实习时,通过在电厂的“三班倒”,小峰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份工作。由于学习成绩好,在大四时,小峰被保研。现在他面临硕士毕业,学校推荐他到大型发电厂工作,他不愿意去。小峰喜欢当记者,他喜欢与人、与新事物、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而且他还在网上做过测试,结果也说明他适合做记者。小峰在两个月里已经投了十家媒体的简历,并且面试了三家媒体单位,但都没有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专业不对口。我与劳动力市场如果我们过多的把我们的决策建立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情况上,我们可能就会冒进入我们不喜欢的领域的风险。然而,如果我们的决策更多的是建立在有趣的和有吸引力的事情上,我们可能发现我们自己训练有素,富有情感但是失业。这里就是微妙的平衡。学习目标了解什么是劳动力市场及其影响因素了解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及趋势了解职业分类知道如何进行职业信息探索劳动力市场及其影响因素当今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状况及趋势职业分类职业信息探索策略与方法目录什么是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要素市场卖方买方配置劳动力并且协调就业决策的市场劳动力市场就是指在劳动力管理和就业领域中,按照市场规律,自觉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对劳动力的流动进行合理引导,从而实现对劳动力的合理配置的机构。是一个进行劳动力买卖的市场;是一个劳动者竞争职位,雇主竞争劳动者的市场。它由以下因素组合构成:地理(本地、区域、国家、全球)行业教育、经验、准入(认证、执照等)职能

(FunctionofOccupation)

劳动力市场教育\培训\休闲组织变化人口科技发展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市场因素全球竞争组织因素社会因素劳动力市场及其影响因素当今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状况及趋势职业分类职业信息探索策略与方法目录劳动力市场现状描述及趋势知识工作全球化人才需求变化培训再教育劳动力就业与失业后现代价值观转换工作自由职业新型契约关系一个美国人上穿英国斜纹软呢服、韩国衬衣,下着香港家常裤,脚蹬意大利皮鞋,看看腕上的瑞士表,瞟一眼新装了4个法国轮胎的德国车,用加拿大杯子倒上一杯滚热的哥伦比亚咖啡,放到爱尔兰亚麻桌布上的中国杯垫上,那是用印度亚麻子油漆过的丹麦桌子,看日本产的电视里的新闻,从摩洛哥公文包中拿出一支中国台湾造的圆珠笔,写信给议会代表,了解为何美国的贸易不平衡。全球管理者的个性特征全球化覆巢之下安有完卵!2009年GDP增长的预测是在9.3%左右。目前预测在8.5%。“中国经济要想在全世界都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你想跑过狗熊,也不大现实。但是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别的人好,这就足够了。”

——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教授资产泡沫和产能过剩让我们应对外来危机的能力不足,未来必须坚持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经济复苏的V型走势。知识成为真正的力量德鲁克曾经指出2010年到2020年,世界将变成后资本主义的世界,它的主要资源将会是知识(有用的信息);国家政府将被大洲政府代替;世界将会是一个组织的世界,每个组织都致力于一个具体的任务。这个新的世界领导团队之一就是“知识型工作者”,他们知道如何去定位知识和信息以便使其产生作用。知识社会是一个知识的社会,它的全球化包括资金、经济、职业生涯、技术和中心议题的全球化,而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全球化。未来的受教育者明天的受教育者必须在全球化的世界中为人生做准备。他们必须要成为世界的公民——在视野、眼界、信息方面。但是,他们还必须从其地方根基中汲取养分,并反过来丰富和滋养他们自己的地方文化。后资本主义社会既是一个知识社会,也是一个组织社会,每个组织都依靠别的组织,大多数受教育者将作为一个组织的成员来应用他们的知识。因此,受教育者必须准备同时生活和工作在两种文化下——一个是“知识分子”的文化,关注工作和想法;另一个是“管理者”的文化,关注人和工作。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一、不只有功能,还重设计。不只好用,还要好看、独特和充满感染力。二、不只有论点,还说故事。不只据理力争,还能渲染不同的故事,调动对方的感性认知。三、不只谈专业,还须整合。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需要专业和专才,但随着白领工作或被外包出去,或被软件取代,与专业相反的才能也开始受到重视:也就是化零为整的整合能力。四、不只讲逻辑,还给关怀。想在未来继续生存,必须了解他人的喜好需求、建立关系,并展现同理心。五、不只能正经,还会玩乐。教育加娱乐是未来最好的产业。六、不只顾赚钱,还重意义。懂得追求更深层的渴望: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要持续30余年。

迁移中的不同人群:在15-64岁迁移人口中,因务工经商45.7%,培训学习19.1%。劳动力变化失业将称为永久话题从总量上来说,我国已经走出了最严峻的就业困境。中国预计最早会在2011年左右出现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长满足就业岗位增长——《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蔡肪。就业矛盾尖锐,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大学生的不充分就业“啃老族”

——“2030”失业群体。

就业与失业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今年我们新增就业大概能够达到12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现在控制在4%左右,就业比较困难的地方仍然集中在东北地区。就业市场的紧张更多地表现在高级劳动力市场上,也就是说主要由大学生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高校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

——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到2010年的时候,劳动力净增长还是5%、6%,这样劳动力净增还会维持在十一五期间。从需求来看,我们要保持经济增长9%,按照目前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大概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能够创造80万到100万个就业岗位。所以这样一来,我们最多能够安排1200万人,加上自然补充,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然在800万人以上,更高一点的在1200万人,这个局势至少会维持到21世纪中期。2008年的失业主要发生在农民工的就业市场,2009年失业会传导到城镇职工就业市场上。2008年底有10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2009年将有611万大学生毕业。当前大学生失业率超过12%。前程无忧的2008版《离职与调薪调查报告》10月全国招聘需求大幅下滑调整,有效招聘职位数锐减5万多个,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招聘需求数全线下跌,民营企业更是在10月削减一万多个招聘职位数;11月,前程无忧职位大盘再度缩减近3.5万个有效职位数,2008年四个季度求人倍率变化企业需求人数对比2009年三个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对比2009年第一至三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一百多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抽取部分数据做对比分析。

三个季度的求人倍率:0.86;0.88;0.942009年第三季度全国102个城市的供求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总体而言,劳动力的供给依然大于需求;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继续增长。

2.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结构相对稳定;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从行业需求看,81.6%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33.6%、15.8%、11.9%、9.9%、6.3%和4.1%。

3.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既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又是求职人员集中的职业。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02、1.05和1.07。

4.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1.8%,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36.9%。与上季度相比,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有所上升,外来务工人员中,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

5.分性别来看,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女性略高于男性;分年龄来看,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25–34岁年龄组高于其他年龄组;分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及以下、高中、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高。

6.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技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28、2.24、1.95。知识的尴尬《近期内我国劳动力供给形势分析》——王广州(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未来5至10年内劳动力供给总量结构变化发生转折的重要阶段:第一,虽然供给劳动力规模仍然处于增长趋势之中,但内部结构已经开始逐渐发生重要变化。无论是年龄构成还是受教育构成都发生根本性变化。从总量来看,供给劳动力增长速度大于零,但增长的加速度已经小于零。也就是说,供给劳动力转变为惯性增长。第二,供给劳动力受教育状况由高中及以上所占比重在40%以下向40%以上转变,估计2015年前将完成这种转变,同时,预计2020年供给劳动力中受高中及以上教育人口比重将接近50%。第三,供给劳动力老化趋势不可逆转,且日益严重。由于受生育水平下降引起的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受教育时间延长的影响,劳动年龄人口无论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还是总体年龄构成都会成为供给劳动力平均年龄提高的主要原因。《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人口变化带来的双面影响人口结构变化最初是有益的: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有所下降,为了保证就业而必须维持高速经济增长的压力也会减小。但其中还另有蹊跷。未来十年随着人口增幅下降,提高劳动力利用率的压力会增加。2006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逾1.5亿;与之相比,美国仅为5000多万。截至2006年底,在整整8亿农村人口中,仅有5500万人纳入了国家养老保险体系,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缩水。09社会蓝皮书预计:2008年农村低保人口达4000万。2005年,年龄在30到35岁之间的人超过1.35亿。《中国很快就会告别由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的模式,进入一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在此期间必须做出艰难的政策抉择。》——美国传统基金会网站8月21日文章经济发展岗位、工作变动、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应试教育的局限性未来的工作世界将是个“学习的社会”。——2006年某国教育培训的就业分配情况培训和再教育成为常事短期培训39%中期13.7%长期9.1%

大学以上学位21.9%其它头脑风暴:可选择的继续教育有哪些知识与工作无边界职业办公室之死雇用机会将持续从体力产业转向知识产业

人才需求变化人力需求结构以高、低两级人才为主,形成两极化的倾向。组织对人才的需求变化2007年第四季度

2008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对比问题传统交易变化后的交易环境特征稳定性动态性所做的职业选择在职业早期阶段选择一次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多次选择主要职业责任在于组织个人职业范围(工作地点)一个组织多个组织职业范围(时间)长期短期雇主期望/员工给予忠诚和义务大量工作时间,更大责任感,对变化和不确定的容忍性,愿意在动态的环境下工作(只要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雇主给予/员工期望工作安全保证就业技能的获得流程标准根据任期长短获得晋升根据结果和知识获得晋升成功意味着比赛获得胜利,也就是说在等级阶梯中升迁内心的成就感培训正式程序,通才根据工作性质,公司的特殊需要价值观忠诚、稳定、家长式的作风自我依赖、多功能性新型契约关系前程无忧的《2007中国企业员工离职率调查报告》和《2008版前程无忧薪酬调查报告》2007年传统制造业中的操作人员类离职率最高,达到31.5%;生产管理类其次,为27.1%,主动离职率最高的5大主管职能分别为财务、市场营销、IT、销售、人力资源。制造业的车间主任成为企业挖角的热门,但是平均年收入只有5.2万元,平均管理员工达到34人。非企业所有权或股份拥有者的工厂经理/厂长的平均年薪为7.3万元,平均管理员工129人。2007年在金融业比较集中的大城市金融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的离职率达到28.3%,远高于高层管理人员12.6%和一般员工20.7%的比例。2007互连网行业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5.8岁,平均任职时间不足2年。销售、网站运营和设计岗位的人员离职率最高,均超过25%。2008年,中国高科技行业将面临更大的价格压力,承担投资过度导致的产能过剩局面,压缩薪酬支出,更高的离职率很难避免。离职高发期第一个离职高发期出现在初涉职场未满2年的时间段;工作2~3年的人群离职率最高;另一个离职的高发阶段在工作5~8年间。2007年是高管离职多发的一年,被动离职率达到35%,企业的并购、转型是主导原因,业绩不佳列第二,第三大原因是身体不适。

前程无忧的2008版《离职与调薪调查报告》2008年全国全行业的离职率达到23.1%,这其中包含在当前经济形势多变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解决自身面临的经济困难,不得不进行一些人员的调整因素。其中,房地产行业的离职率高居所有行业之首,其次是高科技行业,人员最稳定的行业当属服务行业(如金融业、媒体、出版、交通物流等)。从职能上来看,销售市场和行政人事财务的离职率比2007年分别下滑了3.4%和1.7%,2008年他们都谨慎地选择了“卧槽”。前程无忧的2008版《离职与调薪调查报告》综合管理、行政人事财务、技术研发、采购物流、销售市场、生产工程6种主要职能中,销售市场、生产工程、技术研发是三大主要离职职能,占到离职人员的一半左右。在企业中工作3个月-1年的员工是最容易离职的人员,这类人员约占所有离职人员的1/3。调查同时发现,超过6成的离职人员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不足一年。2008年一线城市的离职率比非一线城市的离职率低了1.7个百分点。前程无忧的2008版《离职与调薪调查报告》2007-2008年度,企业的总体调薪幅度超过了10%,达到了11.8%。而随着2008年下半年的经济不景气,和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经济危机,2008-2009年度的加薪预计为6.1%。2009年薪酬增幅最受影响行业:金融、外贸、房地产、加工制造、汽车等。在2008-2009年度的加薪预计中,最高的为国营/上市公司,其次是合资/合作公司和民营/私营企业,外资独资公司最低。打破以往外资公司最高的常规概念,外商独资企业的加薪幅度下降最大,2008-2009年度预计加薪不到5%。员工离职原因

1)薪水低

2)发展空间不够

3)去读书或者移民

4)人际关系

5)个人身体原因约四分之三的受访员工表示,如果薪水更高他们愿意从事不喜欢的工作,愿意长时间工作和愿意忍受讨厌的同事和上司。另一个结论是,不管我们喜欢与否,薪水高出行业平均水平15%的企业员工离职率比薪水低于平均水平的企业低约20个百分点。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

37%

70%

39%

46%

53%

58%资料:《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大家估计中国的数据会在什么范围呢?各国企业就业超过10年的职工比率自由职业、弹性工作与“非常规”工作者

转换工作成为一种惯例转化工作、自由职业后现代价值观影响

传统价值观

——工作到退休、做一颗螺丝钉现代价值观

——实现经济目标、成就动机、理性后现代价值观

——实现个体幸福最大化、后物质主义与后现代价值、工作以外的生活更有意义、不在意成功不强调权威中国已经到来的y一代——80后后现代价值观80后60特征(节选)打折卡比银行卡多。银行卡的意义在于证明你赚钱,打折卡的意义在于证明你玩钱。我们可以不要结果但却要过程。如果带眼镜,一定是扁平黑框的。早不是金丝眼镜的天下了,黑胶眼镜不仅可以是近视,也可以是平光,甚至没有镜片只戴框。熟人面前是话痨,生人面前一言不发。不是不爱说话,而是跟你没什么话可说。出游不给自己照相,宁肯拍老乡家的狗,宁肯拍人家阳台上晾的衣服,宁肯拍自己在地上的影子。80后60特征(节选)常常玩消失。有可能是手机坏了,有可能是起床晚了,有可能只是想看看你们有什么反应。坚持认为自己不懂爱情。随时可以爱,喜欢很多人,会为人哭,但不会为人死。对人最坏的评价是闷,对人最好的评价是闷骚。电脑里一定有聊天工具,不联网的电脑是可耻的,开电脑一定先登陆聊天工具。彩铃两周一换。随时提醒别人自己的心情起伏,自己的口味在发生转移,自己又发现了新玩意,我有什么变化你有义务知道。我喜欢,我就喜欢,你管的着么!对劳动力的需求(2005)不同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比重:第一产业:2.6%;第二产业:32%;第三产业:65.4%;按行业分: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其需求比重分别为24.7%、19.1%和11.8%。 摘自《中国失业者》2005毕业生起薪报告:

第一,学历越高起薪越高。专科毕业生1333,本科1549元,硕士、博士分别为2074元和2917元

第二,性别差异显著。男性平均起薪为1631,女性为1507元。

第三,工作单位性质差异依旧。三资企业和科研单位略高,分别为1987元和1888元;国家机关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居中,分别为1626元!1592元1529元;

第四,工作类型差异基本依旧。各类企业管理类行政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收入位居前三,分别为1887元!1676元和1585元;

第五,就业地点差异明显。大中城市收入最高,为1725元;县城!乡镇和农村的收入分为1216元!1234元和1481元。06年北京高校毕业生起薪调查2006届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平均起点月薪为2262.31元。部分行业毕业生起薪——金融业2629--3795元

IT行业2500—3000元科学研究地质勘探业2500—3000元批发和零售业1500—2000元不同学历毕业生起薪——博士生4604—5399元硕士生3561—4612元本科生1886—2559元劳动力市场及其影响因素当今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状况及趋势职业分类职业信息探索策略与方法目录我们为什么把职业分类?Zoominyourlife!我们为什么把职业分类? 工作世界里的成员种类繁多,你不可能了解所有的职业信息,唯一的方式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把这样一个庞大的主题划分成若干可以处理的小块——即对职业进行分类。

——罗伯特·洛克“职业信息网络”(简称“O*Net”)http://主要内容包括:工作者的特征、对工作者的要求、经验上的要求、职业的要求、职业的特征、职业的具体要求。国外职业分类简介O’NET

经验上的要求背景经验证书

对工作者的要求基本技能交叉职能性技能综合知识教育

职业的要求一般工作活动组织环境工作环境

工作者的特征能力兴趣工作价值观职业的具体要求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任务机器、工具和设备

职业的特征劳动力市场信息职业前景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995-1999它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将中国目前社会职业分为1838个。8大类、66个种类、413个小类,并具体确定了各个职业名称。国内职业分类现状2005新发增补本,重点在现在制造业、服务业和信息业增补77个职业。目前已增加到96种。职业大典中的分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畜、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军人;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国内职业分类现状JobSoSo

职业嗖嗖()JobSoSo于2005年3月16日正式发布,是BeisenInc基于全球领先的职业分类信息技术,在国内率先推出的独立职业信息系统搜索门户。在NBCC(美国咨询师认证管理委员会)的推荐下,我们与美国O*NET中心取得联系,得到其大力支持,并在O*NET体系基础上开发成功了JobSoSo

。具有客观、简洁、开放等应用特点。国内职业分类现状JOBSOSO—教育职业和学校咨询师编号:21010103职业概要:工作任务:能力:口头表达、积极倾听…(按重要度打分,基本描述)知识:治疗与咨询、教育与培训、心理学…劳动活动:帮助并关心他人、获取信息…工作环境:室内…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