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_第1页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_第2页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_第3页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_第4页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2220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3441(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19655(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326581.关于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 2183192.关于教养形式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 253563.关于监护、外出类型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 3106334.关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 328547参考文献 5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全球关注的紧迫话题,虽然我国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独特时代背景下产生特殊现象。但国外也会发生劳动力大幅度流动的浪潮,它不时发生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但这一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显得更为明显。正因为如此,留守儿童问题属于所有国家都要积极应对的实际问题,但也存在因国家或地区的现实差异性,其问题特点也存在差异。国外关于移民人口儿童抚育课题的研究大多反映在国际移民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和由其亲属抚育儿童这两方面,这二者都属于亲子分离后的委托抚养范畴。国外专家学者通过对上述两种留守儿童模式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委托抚育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Kuo认为,当孩子被留守后,儿童的安全存在隐患并且学习教育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并且也容易受到虐待,其被留守的经历还会对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1]国外这些流动人口子女抚养问题的研究,为解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抚养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启发。国外有专家从人口迁徙的角度研究了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缺位问题,从物质生活保障方面来说,SHUWen认为:如果父母外出打工能因此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能因此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的物质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作用。[2]但MordenoImeluG在多项实证研究中发现,孩子在关键的成长时期因父母的缺位带来的是亲子关系不佳,让孩子与父母关系疏远,家庭教育和关爱的缺位带来的是孩子长期成长中无可挽回的身心伤害。[3]另外,儿童要想获得健康成长,这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心理健康的孩子往往综合素质会更高。但由于留守儿童普遍面临家庭教育缺失,缺少父母陪伴和关爱,他们大多数会有沟通障碍或性格孤僻的情况。DavisJason指出,与其他留守儿童相比,孩子们需要在家里做更多的工作,而这些家务活会耗费孩子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影响被遗弃儿童的教育质量。[4]国外学者采用了调查、访谈方法以及观察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它是积极的,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它具有更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对国外已有有关成果的梳理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理论上的支持和借鉴。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位列亚洲第一。过去,国内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抚养方式方面,其研究结果也大多数以学术理论性质为主,研究的针对性和具体性都较为欠缺。当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并且呈现多维度的局面,还针对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充分且有效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有效指导策略,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成果。1.关于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从家庭教育的缺失方面来看,留守儿童大多由老人照顾,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而老人由于年纪大,身体状况不佳和学识水平较低等原因无法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的良好教育。这也是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不良人格和品行的关键因素。闫祥华指出,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造成他们在教育和学习方面的极大负面影响,对他们的人格发展也极为不利。[5]田倩倩认为,家庭教育的缺乏对儿童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极为不利,这主要表现在影响留守儿童良好性格和品德的培养,同时因缺少了父母的引导和教育,留守儿童可能会染上一系列的社会恶习。[6]李芳利通过调研发现,父母缺位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心理方面等多个维度的不利影响。[7]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家庭教育的缺乏通常会给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负面效应,这也为中国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这些已有研究给了本次研究一定启发:要更多维度考虑这一系列问题的深层原因和如何改善这一局面。2.关于教养形式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前,最先获得的是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的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刘庆和谭艳[7]通过研究发现:在民主性的亲子关系下养育的儿童在心理方面更健康,而溺爱养育对儿童成长中会造成一定消极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广泛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涌现出更多的独生子,这也让溺爱成为大多数家庭的养育常态,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身心成长。[8]刘银燕认为积极的教养形式应是以父母为主导的,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理更健康,学习能力更好。[9]上述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3.关于监护、外出类型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刘军通过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取决于在外打工父母的返乡次数,并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与父母返乡次数呈正比。[10]曹莉和雷宇认为,在各类儿童监护形式中,由同辈监护的儿童状况是最不利的,而单亲监护的状况最好。[11]段乔雨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的强烈与否主要和父母回家频率有关,而那些父母回家越少的留守儿童,其表达反对的可能性就越大。[12]此外,葛梦凡(2017)认为,如果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孩子采用错误的教育方式和态度时,会对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儿童带来更消极的影响,会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或者辍学的想法。[13]叶松庆(2017)指出,父亲和母亲外出工作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当父亲外出工作时,对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当母亲外出工作时,则会显著影响留守儿童的成绩。同时,当母亲外出工作地点更远时对留守儿童成绩稳定性的影响也越大。[14]这也给了本次研究新的启发,要注重了解父母陪伴时间和不同监护人的陪伴对留守儿童带来的差异性影响。4.关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通过研究和查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资料,已有研究提出的解决对策主要有:(1)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吕林认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劳动力回乡就业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他建议政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水平,从关键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15]。随着80后、90后青年日益成为当今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而国家素质教育的普及给了他们获得最高教育的机会,他们具有更高的思想意识,能更好的理解家庭教育和陪伴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努力多陪伴孩子。(2)改善农村教育情况。李苹对农村目前的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发现在现有条件下,从根本上解决留守问题的难度较大,提出立足于现实,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农村的整体教育水平[14]。申宇静和张凤民认为让全部的留守儿童都涌入到城市进行学习和成长,势必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6]。我国城市的负压巨大,本就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若让儿童全部涌入城市,必将引发各种城市问题,以上对策结果启示我们将改善教育情况视为对策的重点研究方向。(3)取消入学门槛。周琢虹强调让孩子与父母相守相依,创造有利条件让孩子跟随家长进入城市学习,是解决留守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17]。李宁和傅凯认为必须首先解决农村学生在城市中上学难的问题,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民工子弟教育的扶持力度[18]。国内学者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多角度开展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并给出了多项解决方案,为本研究的研究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导。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国内已有研究呈现出多视角的多元化倾向,许多研究分类越来越细化,涵盖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多个方面。从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涉及到的学科领域来看,几乎涵盖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虽然研究领域较为广泛,但也凸显出其研究深度的不足,因此还需进一步深入开展多门学科的交叉性综合研究。此外,国外有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因为发达国家对于儿童权利方面的法律法规已较为完善,这些法律也规定了父母必须承担起照顾子女、教育子女的义务。同时,发达国家健全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也为外出工作人员照顾家庭和子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和时间等方面的保障。因此,发达国家针对儿童权利保护的成功经验也值得我国学习和引鉴。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与我国存在着相同点,比如在生活、教育和安全方面,留守儿童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同时,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给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将从多学科视角看待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根据我国国情,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为最终提出科学改善家庭教育策略提供实践基础,并希望最初达到改善留守儿童成长的内外部环境的目标。参考文献 [1]Kuo,T,DelaCruz,H,Redelings,M,Smith,LV,Reporter,R,Simon,PA,Fielding,JE,Teutsch,SM.UseofaSelf-AssessmentQuestionnaireforFoodSafetyEducationintheHomeKitchen-LosAngelesCounty,California,2006-2008[J].MMWR.MorbidityandMortalityWeeklyReport,2010,59(34).[2]SHUWen,CHENZhuo.GoodExperienceofValuesEducationModeintheUKandtheUSforthe"Left-behind"Children'sValuesEducationinChina[J].AsianAgriculturalResearch,2012,4(12):118-122.[3]MordenoImeluG,GallemitIMarieJoyS,LantudSittieShayuriB,HallBrianJ.Personalpsychologicalresourcesmediateparent-childrelationshipandmentalhealthamongleft-behindchildren.[J].PsyChjournal,2019,8(3).[4]DavisJason.¿Educaciónodesintegración?Parentalmigration,remittancesandleft-behindchildren'seducationinwesternGuatemala.[J].JournalofLatinAmericanstudies,2016,48(3).[5]闫向华.“互联网+”时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68):264-265.[6]田倩倩.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西榆次区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5):105-109.[7]李芳利.浅谈家庭教育对边远山区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9(33):54.[8]刘庆,谭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79-80.[9]刘银燕.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及其法律对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06):98-101.[10]刘军.别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教育的空档——关于曲堤镇"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报告[J].学周刊,2011(34):207.[11]曹莉,雷雨.家庭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6):94-95.[12]段乔雨.新生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困境及其突围[J].现代教育科学,2017(12):24-29.[13]吕林,陈学军.家庭教育对农村儿童自我概念影响的个案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9,35(04):35-40.[14]李苹.基于治理政策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河西学院学报,2019,35(04):112-116.[15]申宇静,张凤民.不同情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差异性分析——以魏县为例[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