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拟行路难壹导入“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一个潇洒不羁的人,李白,他身在这世间,却又仿佛在这世间之外。”“李白的才华,犹如暗室明珠,璀璨可见,可他也是我见过的最天真幼稚的一个人。”“你我身当如此盛世,当为大鹏。”“我李白到这世间走一回,要做就要做最难的事。”“这人间之道,我走不下去了,余生已短,我要走出世之道。”说说你心目中的李白梦游题解梦中游览天姥古代诗歌体式,属歌行体的一种。一般用于抒发吁嗟慨叹,悲忧深思的情感。“歌”“行”“吟”是古体诗中的乐府旧题,称之为“歌行体”。吟诗人即将由东鲁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也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即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东。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而得名。留别记梦诗(想象)游仙诗读梦姥mǔ瀛yíng台tāi剡shàn渌lù著zhuó屐

jī暝

míng殷yǐn栗

lì澹

dàn霹雳pīlì訇

hōng悸

jì鸾

luán觉

jiào1.诗人写了一个怎样的“梦”?2.诗人是如何写这个“梦”的?3.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梦”?思考探究1.诗人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本诗的“梦境”,评论界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美梦,有人认为是噩梦,也有人认为是美梦与噩梦的矛盾共同体。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的看法?“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美梦”说“噩梦”说赏梦2.诗人是如何写这个“梦”的?赏梦第一段入梦之因第二段梦中之境第三段梦醒感慨梦浪漫瑰丽迷离惝恍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赏梦2.诗人是如何写这个“梦”的?赏梦2.诗人是如何写这个“梦”的?诗文小标题赏析(意象、意境、炼字、手法等)情感

赏梦2.诗人是如何写这个“梦”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飞渡镜湖(夜晚)夸张、拟人轻松愉悦、无所束缚、向往自由用典清新优美赏梦2.诗人是如何写这个“梦”的?“谢公”: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385-433)。谢灵运喜欢游山访胜,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住宿。他热衷政治仕途,但到刘宋时期,仕途不顺;后来干脆辞官,领着僮仆门生几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谢灵运与李白一样,空有满腔抱负,却在政治上饱受打击,都有政治上的不满。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赏梦2.诗人是如何写这个“梦”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登山奇景(清晨)迷恋、沉醉、忘我用典朦胧奇幻赏梦2.诗人是如何写这个“梦”的?“谢公屐”:据《宋书·谢灵运传》,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前后齿可装卸,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以保持身体平衡。“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树叫桃都,树枝绵延三千里,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这棵树上,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赏梦2.诗人是如何写这个“梦”的?“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山林颤栗(黄昏)震惊、恐惧夸张阴森神秘幽暗恐怖赏梦2.诗人是如何写这个“梦”的?“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洞天仙境迷离、恍惚、惊异铺陈、夸张华丽光怪陆离赏梦2.诗人是如何写这个“梦”的?向往沉醉惊恐惋惜解梦3.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梦”?诗人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梦境?“当我们考虑梦和生活的关系、梦从何处取材时,我们知道,从古至今的研究者都同意,人会梦到醒时做的事,以及白天感兴趣的事。现实中的兴趣可以入梦,兴趣不仅是连接现实和梦境的精神纽带,还是梦的来源,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弗洛依德《梦的解析》解梦3.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梦”?诗人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受前面越人的话所吸引解梦3.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梦”?“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笔下的天姥山有怎样的特点?高峻、巍峨、雄伟、壮美、神秘解梦3.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梦”?“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是如何突出天姥山这些特点的?1.以虚衬实。2.对比手法。3.夸张手法。解梦3.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梦”?“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主旨句绝对的精神自由解梦3.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梦”?知人论世5岁-25岁26岁-42岁42岁-44岁44岁-55岁55岁-62岁读书与蜀中游历期壮游与求仕期长安三年入仕期供奉翰林,后受排挤,赐金放还。再次游历期离开长安,再次漫游。安史之乱期做了永王李磷的幕僚,肃宗以逆反镇压永王,白以“附逆”罪长流夜郎。玄宗还都,大赦天下,得还。62岁,死于当涂。解梦3.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梦”?《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解梦3.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梦”?宫廷生活反映说清·陈沆《诗比兴笺》:“太白被放还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题曰‘留别’,盖寄去国离都之思,非徒酬赠握手之什。”解梦3.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梦”?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一路离奇灭没,恍恍惚惚,是梦境,是仙境。”李忠超:“梦境奇幻的描写是一种政治上的不得志之反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