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后并发症的mea分析_第1页
腹腔镜与开腹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后并发症的mea分析_第2页
腹腔镜与开腹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后并发症的mea分析_第3页
腹腔镜与开腹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后并发症的mea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腔镜与开腹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后并发症的mea分析

全结直肠切除术和肛门内收藏夹吻合术(ilsal环吻合术,iua)是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溃疡性淋巴结病(iu)和复发性腺瘤性肉动瘤(fap)的理想手术方法。此外,患者还保留了控制排便的能力,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术后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外科领域的迅速发展,目前一致认为,腹腔镜应用在部分结肠切除或者是更为复杂的肠道手术中,可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但是在腹腔镜行IPAA术治疗UC和FAP方面进展缓慢,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未得到确切的一致的证实。因此,我们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腹腔镜和开腹两种途径行IPAA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1数据和方法1.1数据收集1.1.1ipaa术对照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OVID数据库、Springer数据库,检索外文的自2001年1月—2010年6月期间公开发表的有关腹腔镜和开腹两种方法行IPAA术对照研究的文献。关键检索词:UlcerativeColitisOR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ORInflammatoryBowelDiseaseANDLaparoscopyOROpenSurgery。1.1.2文献发表和随机应验⑴研究对象为需要手术治疗的UC或者FAP患者,未对疾病的分型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作限制;⑵原文必须是国外公开发表的英文全文文献;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和回顾性对照研究;⑷原始文献提供了腹腔镜和开腹行IPAA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数据;⑸汇总的结果可以用相应的统计指标表达。1.1.3排除标准对无对照组文献、提供信息不完整文献、相同作者相似内容的重复报告进行剔除;对随访的时间和样本量未作限制。1.1.4数据分析和评价从纳入文献中提取meta分析需要的数据信息包括基本信息、研究特征、结果测量等数据。确定分析和评价的效应变量。1.2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⑴是否存在临床试验中的偏倚,主要是实施偏倚。⑵是否存在失访偏倚。⑶是否采用了盲法判断。1.3同质性数值的计算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统计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对各研究进行χ2检验,若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05,则认为数值为同质性,否则为异质性。同质性数值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数值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两组的优势比(oddsratio,OR),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及P值。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手术安全性的评价有5项对照研究共计475例患者被纳入本次meta分析中,见表1。文献在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的诊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文献在两组患者的性别、体重指数、疾病的诊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文献为RCT研究;文献的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在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疾病的诊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从术后总并发症发病率、肠梗阻、腹腔脓肿、吻合口漏、伤口感染、肺感染、尿路感染以及外科手术再次干预8个方面,评价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手术安全性。术中出血以及死亡率因文献提供资料不完整,无法做出评价。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以上8项在各研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2.1合并的or值综合5篇文献的研究结果,腹腔镜组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5.7%,与开腹组的35.2%比较无明显差别。图1可见,合并的OR值为1.03(95%CI:0.69~1.52)。表明腹腔镜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病率高于开腹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开腹组和开腹组差异5篇文献均比较了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各研究显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图2可见,合并的OR值为1.29(95%CI:0.60~2.77),表明腹腔镜组术后肠梗阻发病率高于开腹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开腹组和开腹组差异5篇文献均比较了术后腹腔脓肿的发生率,各研究显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图3可见,合并的OR值为0.55(95%CI:0.23~1.28),表明腹腔镜组术后腹腔脓肿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开腹组差异统计学分析5篇文献均比较了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各研究显示,腔镜组和开腹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图4可见,合并的OR值为1.90(95%CI:0.66~5.41),表明腹腔镜组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高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开腹组和开腹组差异5篇文献均比较了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各研究显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图5可见,合并的OR值为0.74(95%CI:0.35~1.59),表明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开腹组差异统计学分析3篇文献比较了术后肺感染的发生率,各研究显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图6可见,合并的OR值为0.34(95%CI:0.05~2.16),表明腹腔镜组术后肺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开腹组差异统计学分析3篇文献比较了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各研究显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图7可见,合并的OR值为1.05(95%CI:0.30~3.74),表明腹腔镜组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开腹组和开腹组开腹组开腹组开腹组统计学比较5篇文献均比较了术后再次手术干预的发生率,各研究显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图8可见,合并的OR值为0.68(95%CI:0.30~1.55),表明腹腔镜组术后再次手术干预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未来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操作者熟练程度的提高,腹腔镜逐渐应用于重建性结肠直肠切除术(restorativeproctocolectomy,RP)中,以治疗炎症性肠病。IPAA是RP中目前普遍认可的治疗顽固性UC最理想的术式。但是,由于此类患者一般具有病程长,伴有严重营养不良,长期应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治疗等特点,手术难度大,因此对腹腔镜行IPAA术的安全性仍存在争议。基于以上情况,我们通过纳入的5篇相关对照研究,客观的比较了腹腔镜和开腹行IPA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的结果表明,两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腹腔镜应用于IPAA术中是安全的,可行的。尽管腹腔镜手术的费用高,手术时间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未见明显优势,但是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恢复正常饮食的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镇痛药物的使用量、美观等方面比开腹手术有优势。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优势的体现与手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有关。有报道总结,术者需要至少完成70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手术方可胜任。随着腹腔镜操作者经验的积累,手术时间也可逐渐缩短。当然,腹腔镜行IPAA术仅作为治疗UC和FAP的一种选择手段,其临床应用价值尚有待更严格的、有长期随访的大宗病例的研究来证实。本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⑴纳入各研究的患者的临床特征、术后处理和护理及术者技术掌握程度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⑵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只收集了发表了的和计算机检索能收集到的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