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汤治疗血虚寒凝,气血郁结两相证_第1页
当归四逆汤治疗血虚寒凝,气血郁结两相证_第2页
当归四逆汤治疗血虚寒凝,气血郁结两相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归四逆汤治疗血虚寒凝,气血郁结两相证

当归四逆汤来自“伤寒论”。它由当归、桂枝、牡丹、细辛、灸甘草、通草和枣组成。具有温经、祛寒、养血通络、手足冰冷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寒经血虚证。笔者运用本方加减治疗闭塞性脉管炎、三叉神经痛、荨麻疹、腰椎骨质增生、顽固性闭经等病证属血虚寒凝、经脉痹阻患者,疗效显著。1血虚实凝,水蚤凝,独活逐瘀,案何某,男,46岁,1995年10月24日初诊。该患者双足趾阵发性疼痛麻木、行走不便2月余。求诊时症见面色萎黄,形寒肢冷,气短乏力,精神疲惫。曾在某医院诊断为闭塞性脉管炎,服四妙勇安汤加味近1月,其效不显,故求诊于笔者。查双足趾触之冰冷,皮色苍白,趾端瘀紫,脚背动脉未明显扪及,患处麻木疼痛,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血虚寒凝、经脉瘀阻,治宜益气活血、温经散寒、通络逐瘀。方药:当归、桂枝、水蛭、地龙、独活各15g,赤芍20g,通草、细辛、甘草各10g,鹿角霜、制附子、大枣各18g,黄芪50g,路路通30g。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疼痛麻木减轻,足趾稍温,守方加减继服,同时嘱其加强患肢活动和功能锻炼,以促进体力与功能恢复。历经1年余的辨证治疗,共服药二百余剂,诸症悉除,经随访未见复发。按:本案证属血虚寒凝,经脉瘀阻,与当归四逆汤证病机吻合。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养血,鹿角霜、制附子温经散寒通阳,水蛭、地龙、路路通活血通络逐瘀,独活祛风散寒止痛。全方共奏益气活血、温阳散寒、通络止痛之功。2补充泻热剂,增强风湿性陈某,男,42岁,1996年12月15日初诊。该患者2月前晨起突感右侧面颊及头额掣痛,初以为感冒伤风,不以为然,尔后虽频发针刺样疼痛,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1d内发作数次不等,经服西药去痛片、扑炎痛等药物,半月后自愈。于1月前疼痛又发,痛如针刺,且吃饭、喝水、说话均可使疼痛加重,甚则满头如触电样麻痛,汗出,心慌。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用扑炎痛、苯妥英纳治疗十余天,疼痛大减,但若停药则疼痛加剧,故求诊于笔者。查面黄少华、舌淡、苔白,脉弦而紧。证属风寒外束,寒邪阻滞,治宜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方药:当归、桂枝、大枣、甘草、羌活、白附子、川芎各15g,黄芪、白芍、路路通各30g,细辛、通草各10g,娱蚣2条。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患者面颊肌肉疼痛大减,守方加减内服二十余剂,诸症悉除,疼痛乃愈,随访未见复发。按:本案证属风寒外束,寒邪阻滞,经脉痹阻,不通则痛,与当归四逆汤病机合拍。本例用羌活、川芎以祛风散寒止痛,白附子、蜈蚣、路路通增强祛风通络止痛之力。加入桂枝汤以调和营卫、解肌通阳、散寒通痹,重用白芍、甘草以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效。3逆汤加味治疗赵某,男,45岁,1998年12月25日初诊。自述平素体虚多汗,常于汗后皮肤上出现疹块3年余,呈淡红色,遇寒加重,得暖则消,奇痒难忍。诊见全身散布豆粒大淡红色疹块,暴露处为多,面色白,舌淡,苔白,脉沉缓。证属风寒外袭、营卫失和,治宜温经散寒、解肌和营、益气固表,拟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方药:当归、桂枝、大枣、白术、防风、白鲜皮各15g,白芍12g,细辛、通草、甘草各10g,黄芪30g,蜈蚣2条。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5剂后,患者疹块渐消,余症减轻,但仍多汗。故上方加牡蛎30g,继服15剂而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按:本例患者证属风寒外袭,营卫失和,腠理不固,与当归四逆汤证病机相符。方中加入黄芪、防风、白术益气固表,白鲜皮、蜈蚣、羌活祛风散寒、通络止痒。诸药共奏温经散寒、益气固表之效。4神虚不良反应也张某,男,56岁,1998年3月15日初诊。该患者1年前出现腰部隐痛不适,活动及晨起尤甚,日渐加重,屡治无效,近因疼痛加剧而就诊。症见腰部发凉,胀痛难忍,屈伸受限,转侧不利,伴右下肢麻木冷痛,经按摩、热敷后稍舒,入夜及活动后加剧,天寒时尤甚,伴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沉紧。X线摄片示第2~4腰椎唇状骨质增生。证属血虚寒凝、经脉痹阻,治宜益气养血、温经散寒、通痹止痛。方药:当归、桂枝、大枣、枸杞子、杜仲、牛膝、独活各15g,白芍20g,黄芪、伸筋草30g,细辛、通草、甘草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腰痛大减,右下肢冷痛、麻木消失。继上方加减用药内服二十余剂,诸症悉除,腰痛告舒。按:本案因寒邪偏盛、凝滞筋脉、气血亏虚、腰府失荣而致。当归四逆汤加枸杞子、杜仲、牛膝、黄芪益气补血、强筋壮骨以固本,伸筋草、独活温经散寒止痛以治标。全方共奏温经散寒、通痹止痛、益气养血之功。5寒滞冲任、气流血药冲任,冲任失养,五五五岁,20月20日冯某,女,27岁,1996年9月24日初诊。患者自16岁月经初潮起即出现月经后期,每次行经期间小腹呈持续性剧痛,痛时肢冷、汗出、面色苍白,至今已十余年,经服止痛药物或按摩热敷后稍缓解,伴有腰背胀痛不适,经色紫暗,夹有瘀块,经量正常,腹部无压痛,一般经行3d后痛减,舌淡苔白,脉弦细紧。证属寒滞胞脉、气滞血瘀、冲任失养,治宜温经散寒、通经止痛,拟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方药:当归、桂枝、大枣、香附、延胡索各15g,白芍20g,细辛、通草、甘草、川芎、青皮各10g,益母草30g。每日1剂,水煎服。3剂后患者腹痛消失,嘱其每次经前服药5剂,连服6月以巩固疗效。随访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