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软岩体巷道锚网、钢带、喷浆联合支护技术研究_第1页
三软岩体巷道锚网、钢带、喷浆联合支护技术研究_第2页
三软岩体巷道锚网、钢带、喷浆联合支护技术研究_第3页
三软岩体巷道锚网、钢带、喷浆联合支护技术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软岩体巷道锚网、钢带、喷浆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维利煤矿位于龙口矿区东部。采煤层为新生代第三系。井田地层呈现出平坦的倾斜趋势,该区域的断层结构相对发达。煤系地层岩石强度低,松软易破碎,易风化,潮解易膨胀,属典型的三软岩层。1岩路保护形式的研究和应用1.1无锚杆锚固式巷道图21993年4月,在6100运输巷进行了锚网、钢带、喷浆联合支护改革。设计沿一层煤施工,支护形式原为D=3.2m的料石圆碹,为加快施工进度,结合围岩压力情况,于4月上旬改为锚网联支,其支护形式为锚网、钢带、喷浆、反底拱联合支护,地坪以上为直墙半圆拱,地坪以下反底拱,矢高500mm,巷道宽度B=3.0m,直墙1.0m,料石规格350×250×150mm,拱上抹50mm砂浆,喷浆厚度100mm,钢丝网2.0×1.0m,钢丝Φ4.5mm,网格100×100mm,搭接100mm,锚杆Φ14mm×1800mm,端头锚固式,间距600×600mm,快凝膨胀水泥药卷锚固,每支一卷,钢带δ=5、b=50mm,采用随掘随喷的施工工艺,先施工轨面以上部分,20m以后集中分段拉铺底复喷。巷道施工380m,该段标高为-140m~-186m之间,施工停滞一个月后,以-150m为界上下形成鲜明对比:上部巷道局部喷层破碎,及时进行修整加以复喷后,不再发生变化。-150m以下,巷道底鼓,顶板下沉,喷层破碎,钢带压弯,多处地方巷道两帮及顶部喷层与锚杆托盘脱离(托盘陷进),钢丝拉断,顶板严重变形处托盘被钢带板压碎裂支护失效。洼里矿认真进行矿压观测,掌握了巷道变形规律:(1)随着巷道埋深的不断增加,地压增大,来压显现强烈,主要表现为围岩自稳时间缩短,变形速度加快,变形量增大。-150m以上浅部可以搞锚喷支护。(2)冲剪破坏为喷层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发现:喷层94.9%属挤压冲剪破坏,仅有5.1%属膨胀破坏,喷层破坏处揭露出来的钢带85.9%处于挤压拱曲状态,只有4.1%的钢带处于拉伸状态。(3)围岩表层位移,浅部位移大于深部,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围岩流变性能更为显著,变形量加大。为此在3113面、8103面、6102面等标高在-150m以上水平巷道设计时多采用锚杆甩浆、钢棚支护巷道,经回采验证,既满足了安全生产需要,又降低了支护成本,效益比较明显。1.2顺槽支护实践洼里矿属于断陷沉积盆地的边缘地带,岩石强度由中心向边缘逐渐变低,同一岩层在不同区域强度差异很大,矿西部较东部距沉积中心近,岩石强度大于东部,-108m水平西部好于东部,一水平好于二水平。二层工作面顺槽支护,多年以来施工实践形成了上半圆代灰,下半圆干茬料石砌碹支护的成功经验,在8202工作面两巷采用此法,经过回采验证两巷基本无变化和破坏情况。经过专题研究,提出了多种支护改革意见,先后进行了不铺底,改砂浆灰口为黄泥灰口,减少灰口厚度,利用水料石铺底和侧放料石铺底改变砌体厚度等多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沿空送巷施工,既做到了不留煤柱,又全部回收了料石,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1.3软岩巷道支护施工-250m反打东副巷一开始处于煤1~煤2间岩层中施工,该岩层结构致密,但膨胀性较大,属强膨胀性岩层,洼里矿采用两次成巷拖后10~15m开始送底,未能将地压很好地释放,造成一昼夜间巷道底鼓平均80cm,长达50m。-250m东主巷第三贯眼以里巷道施工,层位穿过一层煤,进入一层煤顶板中,该岩层破碎,胶结程度差,强度低,采用两次成巷,一开始巷道底鼓、内挤,巷道变形严重,后期采用拖后一月的时间铺送底,巷道成型持续稳定时间较长。由于-250m反打东主、副巷与-250正打东主巷所处岩石层位不一样,巷道底鼓量、顶板变形及巷道两次成巷时间与距离也不一样:(1)反打东主、副巷在成巷时,拉底量一般为1.0~1.2m左右,而正打东主、副巷成巷时,拉底量平均为1.5m左右。(2)成巷时巷道底鼓程度不一样,反打巷道底鼓后岩层倾角约在65°~70°之间,而正打东主巷多在80°~90°之间。(3)两次成巷时间与成巷距离不一样,当时反打东主、副巷一般两次成巷间隔为18~20d、距离20~25m为宜,正打东主、副巷一般两次成巷间隔为20~25d、距离为25~30m为宜。软岩巷道的支护原则是“先柔后钢、先让后抗、柔让适度、稳定支护”。在六采回风下山底部(-220m左右),采用了砌碹壁后充填炉渣的方法,炉渣厚度20cm,从支护效果看,巷道全宽无任何变化,巷道净高由于顶板下沉及底鼓而稍有变化。在-250m东主巷采用了壁后充填100mm厚的200#砼的支护方法,它克服了矸石充填的缺点,同时也加大了砌块厚度,弥补了砌体灰缝不饱满的缺点,增加了碹体支护强度,支护效果较为理想。过去洼里矿由-108m水平向-250m水平开拓延伸时,大量的巷道主要位于深部砂岩中施工,砂岩含水,胶结性能差,易片帮、掉顶。在施工方法上要求采用风镐破岩,短段掘砌,有效地控制了顶板下沉,保证了支护效果。1995年洼里矿-250m东副巷在砂岩中施工,同年4月发生泥石流涌出,至1996年2月共涌出4次,涌出量达1000m3,采用在后方巷道打钻注浆的方法,将冒顶区再生顶板加固好,采用风镐短段掘砌,料石碹支护,循环进尺0.5m,于1996年11月份成功地渡过了该区域。洼里矿在一水平开采二煤时因煤层薄,底板岩石易泥化,给切眼施工及排面造成极大的不便,经过总结研究采用铰接顶梁配合液压支柱支护,溜子运输直接排面的施工工艺,先后施工了7201、8201、7207、12101等工作面切眼,保证了接续,保证了质量。1.4根据不同的楼层调整措施(1)“三大层”地层发育特征一段:煤1顶板以上30m为灰绿色钙质泥岩,夹白色灰岩,该段岩层为海象沉积岩层,硬度大,强度高,不易冒落,在其中施工的巷道变形量较小,但由于距煤1较远,上部距泥灰岩较近,巷道不易布置在该段中。二段:钙质泥岩至煤1间岩层,为灰绿色灰黑色页岩,层理不发育,胶结程度差,岩层破碎,强度低,在其中施工的巷道变形严重。三段:煤1~煤2间岩层,为灰褐色次油页岩、灰黑色页岩等,该段岩层层理发育,胶结较好,结构致密,强度适中,但岩石膨胀性较大,属强膨胀性岩层。四段:煤2底板砂岩层,灰白色砂岩、泥岩等,砂岩松散,胶结差,多为散沙,几乎不成岩体,泥岩软弱,遇水软化成泥,本段岩层强度低,巷道施工条件恶劣,但岩石几乎无膨胀,巷道按要求施工,基本不发生变形。(2)大跨断层巷道支护方法①砂岩,可大断面施工,先拱后底,不用卸压或轻微卸压即可。②钙质泥岩,可一次成巷,全料石圆碹,断面不宜过大。③沿煤1施工,采用底板卸压法,即采取两次成巷,先施工轨平以上部分,并及时支护,经过20~25d后再施工轨面以下部分,将巷道成型进行全封闭支护。④煤1~煤2间,岩层后劲大。浅部可采用底板卸压法,深部可采用两次支护进行卸压,即先采用小断面掘进,用锚喷或架棚等多种柔性支护作为第一次施工,底不处理,让围岩压力进行释放,待18~20d后,再进行永久支护。若不采用两次支护进行底板卸压,上半圆支护强度必须加大,同时也要采用可缩木。⑤煤1上部,采用顶部卸压法,碹体加一定数量可缩木,顶部充填一定数量的可缩性充填物。⑥煤1顶板5m以上,只要巷道不是位于大断层附近,顶部适当卸压,加强顶部强度,打骨后支设骨架或再挂网喷浆。⑦大构造附近,特殊情况可采取特殊措施,两次成巷或三次成巷,即先拱、再墙、后底等方法。通过采取以上支护对策,大大改善了巷道支护的受力状况,保证了支护效果。同时进行围岩松动圈测试,进行了蠕进卸压支护试验,条带碹可缩木等试验,以便对洼里矿围岩进行准确分类,形成适应围岩条件的支护对策。1.5强化管理,建立标准化工程管理队伍(1)加强观测,每进行一项支护改革都要做到现场施工与矿压观测、理论分析相结合,充分进行论证、比较。(2)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每一道工艺、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规程措施兑现,落实在现场。(3)狠抓工程质量,认真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工程档案记录,明确责任,对每一项工程的责任者,都在工程台帐、交接班原始记录上详细记清,归档保存。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使质量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可依。(4)高标准,严要求,大搞质量标准化建设。洼里矿开展了“十比十赛”,“六比六赛”、“高标准文明采区建设达标竞赛”、“质量信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