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素养综合训练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新教材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素养综合训练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新教材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素养综合训练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新教材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素养综合训练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新教材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素养综合训练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素养综合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一、选择题下表为北半球年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量: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有效总辐射量: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据表完成第1~2题。纬度64°N50°N40°N30°N20°N0°可能总辐射量/(W·m-2)139.3169.6196.4216.3228.2248.1有效总辐射量/(W·m-2)54.471.798.2120.8132.7108.81.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C.大气环流 D.洋流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表格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纬度64°N50°N40°N30°N20°N0°可能总辐射量/(W·m-2)139.3169.6196.4216.3228.2248.1有效总辐射量/(W·m-2)54.471.798.2120.8132.7108.8D解析

第1题,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可能总辐射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纬度,A对。第2题,表格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出现在20°N地区,因为该地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①对;该地位于副热带地区,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②对。D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据此完成第3~4题。3.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A.唯一逆向公转的行星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C.有美丽的光环D.是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的行星4.与②④行星相比,地球具备高级智慧生物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DA解析

第3题,太阳系八颗行星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没有美丽的光环;火星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第4题,根据图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可判定图中②表示金星,④表示火星。与火星和金星相比,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地球大气转化成以氮和氧为主,从而适合生物呼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023江苏南京部分学校检测]太阳能资源受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省级行政区年降水量和城市分布图,太阳能热水器在该省级行政区得到广泛推广。据此完成第5~6题。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6.推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AB解析

第5题,太阳辐射能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地势等。据图可知,图中区域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该省级行政区东西方向狭长,因此随着距海远近不同,降水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总体来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则自东向西晴天日数越来越多。晴天日数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小,因此太阳能资源自东向西越来越丰富,因此最西部的①地太阳能资源最丰富,所以A正确。第6题,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多的表现一方面要求具有较好的太阳辐射条件,另一方面要求这个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据图可知由①到④太阳辐射条件越来越差,同时可以看到①地城市数目少,②地城市密集,因此可推测②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所以本题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7.下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的等厚度线(单位:千米)分布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40”等厚度线大致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图中“52”等厚度线大致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C.我国地壳厚度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由薄到厚的变化趋势D.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D解析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与图中“40”等厚度线不吻合;图中“52”等厚度线大致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交界处;我国地壳的厚度大致是自东向西由薄到厚;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故选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第8~9题。

8.图中温带乔木的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9.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干扰地球的电离层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AA解析

第8题,据图可知,当太阳黑子相对数较多时,温带乔木年轮宽度较大;当太阳黑子相对数较少时,温带乔木年轮宽度较小,二者呈正相关。第9题,图中说明了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与树木生长的关系,而地球气候是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图中反映了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读某震源的地震波传播路径图,完成第10~11题。10.当O处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传播方向有(

)A.沿地表传播与向下传播B.沿地表传播与向上传播C.只有向下传播D.只有沿地表传播11.上图是地震波向下传播的示意图。P波与S波都能够到达的是(

)A.甲与乙 B.乙与丙C.丙与丁 D.甲与丁AD解析

第10题,图中地震发生在地表,地震波传播方向为沿地表传播与向下传播。第11题,S波无法通过地核,所以乙与丙检测不到从O处向下传播过来的S波。P波与S波都能够到达的是甲与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第12~13题。12.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海洋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3.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一个重要的成煤时代,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A.气候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异明显C.气候湿润,森林茂密D.气候寒冷,冰雪广布C解析

第12题,动物是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第13题,煤是地质历史时期的森林等植被在地质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的,由此可推知石炭—二叠纪时期气候湿润,森林茂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

℃以上,通过注入冷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在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后,2017年9月我国在青海省钻获236

℃的高温干热岩体。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第14~15题。14.岩石圈(

)A.就是指地壳 B.全球厚度均一C.包括软流层 D.由岩石组成15.干热岩位于(

)A.地壳

B.地幔C.地核 D.软流层DA解析

第14题,岩石圈全球厚度不均,包含地壳及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岩石组成,故选D。第15题,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而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则干热岩应位于地壳中,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第16~17题。16.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17.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是(

)A.图中C层 B.图中G层C.软流层 D.下地幔C解析

第16题,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F为地幔,G为地核。地球内部圈层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大气圈、生物圈、水圈三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在F、G交界面即古登堡面上,纵波速度下降,横波完全消失。第17题,在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读图,完成第18~20题。18.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19.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A.无固定空间位置B.连续但不规则C.主要由岩石组成D.主要由气体组成B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0.图中水循环环节①②③依次为(

)A.降水、蒸发、径流B.径流、降水、蒸发C.降水、径流、蒸发D.径流、蒸发、降水A解析

第18题,植被可通过蒸腾作用形成水汽,大气以降水的形式为植被提供水分,所以甲为生物圈,乙为大气圈,①表示降水;丙通过下渗至丁,推测丙为水圈,丁为岩石圈,植被从丙吸收水分,从丁吸收无机盐,水圈的水和土壤中的水分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圈,所以②为蒸发。综上分析可知,甲为生物圈,乙为大气圈,丙为水圈,丁为岩石圈,选D。第19题,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