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与生物圈》 单元作业设计_第1页
人教版《生物与生物圈》 单元作业设计_第2页
人教版《生物与生物圈》 单元作业设计_第3页
人教版《生物与生物圈》 单元作业设计_第4页
人教版《生物与生物圈》 单元作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生物和生物圈》单元作业设计目录一、单元信息 1二、单元分析 1(一)课标要求 1(二)教材分析 2(三)学情分析 4三、单元学习目标及作业目标 4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 8(一)指导思想 8(二)设计流程 8(三)设计细则 8五、课时作业 10第一课时 11第二课时 14第三课时 18第四课时 20第五课时 22第六课时 27第七课时 31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35(一)单元质量检测目标 35(二)单元知识整合 36(三)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37PAGE1PAGE1《生物和生物圈》单元作业设计组员:薛渡金、曾永娜、甄云云吴何娟、吴芮、马寒萧单位:合肥市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天鹅湖校区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生物学七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生物和生物圈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2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3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4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5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生态系统的组成6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7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生物和生物圈》是初中生物人教版教科书的第一单元,分为2章。第一章《生物的特征》虽然在课标中没有单独呈现,但是却是后续生物学学习的总求如下:1.内容要求概念3: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3.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1.1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3.1.2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3.1.3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3.1.4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3.1.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递3.1.6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生态系统3.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3.2.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2.2人类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可以通过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方式保护保障生态安全2.学业要求①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阐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无机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②运用图示或模型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③分析某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具体案例,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④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形成保护生物圈的社会责任意识。3.学习活动建议①实验探究活动:探究影响鼠妇(或蚯蚓等)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植被类型与环境湿度或温度之间的关系。圈。本单元还着重介绍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对应课标学习主题“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中的部分内容。学业要求如下:①根据观察到的生物学现象或与生物学相关的现实需求,尝试提出需要解决的生物学或跨学科实践问题。②根据研究问题和活动目标,结合相关的科学知识或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利用简易器材,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如确定研究变量、研究步骤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运用现代技术(如传感器、无线通信、大数据、3D打印等)设计研究方案。③在研究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方式收集和记录证据,通过分析证据发现研究中的不足,再通过循环迭代不断改进研究方案或提高产品质量,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④撰写实践活动报告,包括活动目标、方案、结果、研究反思等,能够运用恰当的方式(如模式图、曲线图、数据表格、照片等)直观、简洁地呈现实践成果。⑤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分享实践成果,针对他人提出的问题,能够运用据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反思研究中的不足,改进实践方案。(二)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图2“生物和生物圈”知识框架图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生物和生物圈》由《认识生物》和《了解生物圈》两章构成。作为初中人教版生物教材的起始单元,以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科学内容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分析归纳生物的特征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按照生物-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圈的思路,让学生认识生物特征并初步构建生物圈的概念,进而基于对人与生物圈关系的理解,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价值观,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本单元介绍了三种科学方法:观察、调查和科学探究,掌握这些科学方法对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后续生物学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方法的支撑。第一章《认识生物》虽然在课标中没有单独呈现,但是总领初中生物学的学习,为后续内容学习奠定基石。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能科学地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也为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奠定了基础。同时认识了解生物基本特征及生存环境,对第二章进一步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起到奠基作用。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涉及内容属于“生物基本特征”中生物与环境关系这一特征,是对第一章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三节内容依次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并相互依存;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功能及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特性;生态系统虽然类型多样,但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组成了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三节内容间相互联系、逐层递进,分别从个体水平、生态系统水平及生物圈水平上揭示了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从而构成统一整体,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和系统观,为后续具体学习各种生物的营养方式和与环境的关系做了铺垫,也为高中进一步学习群落结构、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等内容打下了基础。依据课标和教材,本单元构建概念间关系及形成的学科核心素养见图2依据课标和教材,本单元构建概念间关系及形成的学科核心素养见图2。(三)学情分析

图2“生物和生物圈”概念关系图知识基础结构”等内容打下了基础。能力水平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经验,为本单元进行事实证据的分析讨论、科学探究活动及跨学科实践活动等奠定了基础。生活经验的了解。兴趣动机存在不足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有限,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归纳生物的基本特征、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自动调节能力、系统全面的认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等有一定难度。缺乏进行科学探究的必要知识、方法与能力,利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对生物进行分析研究的经验不足。三、单元学习目标及作业目标学习目标是基于课程标准、学生学情和核心素养发展来制定的。在充分研读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教材依次构建一般概念和重要概念,此过程中需要以学生学情为基础,注重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作业目标要保证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从知识习得走向价值引领。基于以上分析,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先确定本单元学习目标,然后依据学习目标制订单元作业目标。在此基础上,细化形成本单元各课时作业目标。具体如下:单元学习目标单元作业目标教学内容课时作业目标水平要求通过观察类的体验活动,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观察、对比,归纳概括生物的基本特征。能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根据特征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生物的特征第一课时1、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能进行科学的观察。独立操作通过对常见事物的观察、对比、讨论,归纳概括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而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2、能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理解通过观察活动,能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3、能说明生物的某种生命活动属于生物的哪一基本特征。理解通过调查周边环境中生物的种类,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能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并尝试对生物进行归类;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能自主完成相关调查活动,合理分工,做好调查记录并分析评价调查结果;能描述并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第二课时1、能合理分工并正确使用调查研究方法进行相关调查。独立操作2、能描述常见生物的生境。了解3、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认同通过实地调查,能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能举例说出环境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适应和影响环1、能准确判断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了解2、能说明真实素材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何种关系。理解通过对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的分析,举例说出环境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认同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的生存是适应的结果。境;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课时3、能分析出情境素材体现的是生物和环境间的何种关系。了解4、能举例说出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了解通过设计“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尝试进行对照实验,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第四课时1、学习和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明确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独立操作2、认同非生物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认同通过分析调查环境中各成分间的关系,阐述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的有机整体。能阐述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的有机整体。用恰当的方式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五课时1、会用概念模型,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理解2、能从本质上区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并认识到他们和无机环境间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理解4、常见的生境,能依据组成,判断其是不是生态系统。理解通过对生物间营养结构的分析,阐明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能阐明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伴随食物1、在给定的情境中能找出其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食物链并准确判断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理解物网。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认同有害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富集。链和食物网存在生物富集现象。根据生物的营养关系,能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分析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联动的数量变化情况,认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并完成跨学科实践活动。第六课时2、初步认同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并最终作用于人类。确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能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领悟通过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生物的营养关系,能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3、阐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能分析出特定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联动的数量变化情况。理解通过对草原生态系统在条件发生变化时食物网中各生物数量变化情况进行讨论分析,阐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通过分析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影响生态系统的实例,理解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认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4、认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领悟5、能依据所学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特性等相关知识,完成跨学科实践活动,如制作小型生态瓶并观察其稳定性,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跨学科实践能力。应用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的观察,列举不同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通过对不同生态能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说出其特点;阐明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第七课时1、能根据真实环境的特点、组成,辨认生态系统类型。了解2、通过资料分析,认同各生态系统间存在系统的关联性进行分析,阐明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的生态系统,认同生物圈是一个整体并说出其范围。通过对“DDT的转号”等资料的讨论分析,进一步阐明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态系统的最大的生态系统;认同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产生影响,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能依据所学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特性等相关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联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理解3、认同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产生影响,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领悟4、能收集、整理资料和数据,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考察并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应用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1.坚持以立德树人文本、基于课程标准、体现单元意识、创新作业实践,提高作业设计与实施质量,发挥作业的育人价值。2.聚焦并落实“双减”政策,全面压减作业总量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完成作业“减负增效提质”的目标。(二)设计流程本单元作业由7份课时作业和1份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组成,设计流程如下: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整体规划单元作业目标设计课时作业目标设计课时作业水平设计单元质量检测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整体规划单元作业目标设计课时作业目标设计课时作业水平设计单元质量检测(三)设计细则养的递进式发展。重难点,合理分布题量。生兴趣的同时发挥作业的评价作用及促进概念构建和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表1作业设计量化表题号考查内容水平要求题量分布题型预测难度完成时间总时长○书面作业○实践作业○容易○适中○难课时作业15分钟以内单元质量检测30分钟以内负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表2作业分层量化表水平层次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要求基础性题,题型以选择、填空、判断为主,侧重考查每课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能运用重要概念和方法处理一些简单问题。提升性题,以综合题为主。侧重考查知识的关联性和知识在新的情境中迁移应用能力,渗透并提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实践类题,侧重考查学生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应用知识技能开展实践活动的能力,尤其是将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在实践活动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团队分工和合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核心素养均得到提升。题的能力。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表3题目质量检核表主要题目类型检核要求选择题□题干对正确选项无暗示。□选项长短基本相同。□干扰项应似是而非,有惑性。性、科学性错误。理解,无歧义。□题干设置的情境应有意义,符合学生实际、生产实际。□图形、图表清楚。□答案具体、准确,无争议。□题目内容、完成方式具有一定创新性。填空题□每小题间难度由易到难。□每小题考察知识点间有关联性,且与题干相关。□题干不暗示本题或其他题答案。实践题□题干问题描述准确,目标明确,便于学生分工和讨论。□评价标准合理,评价方式具有可操作性。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表4学习记录卡学习内容:时间:姓名:自我记录在学习本课时前,我对“×××”的认知:基于本课时已学习的内容绘制概念图:学习了本课时后,我对“×××”的认知:在本课时学习中我认为最难解释的内容和难解释的原因:举例说明如何将课时学习的内容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五、课时作业单元作业设计背景:暮春时节,行走巢湖畔,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一处湖堤上,万千柳条在风中起舞。湖岸边,菖蒲等多种水生植物随风摇曳。蓝天白云下,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呈现眼前。巢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湖区面积780平方公里,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不断积聚的污染负荷远超出了巢湖自身的承载能力,湖区富营养化状况逐步加剧,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曾被列为全国重点防治的“三河三湖”之一。蓝藻大规模爆发一直是巢湖的顽瘴痼疾,治理难点。近年来,合肥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加快构建林城相融、城湖共生、城在园中的城市绿色新形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成绩单”。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以来,巢湖国控断面考核全面达标,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湿地面积恢复较快,蓝藻水华总体呈下降趋势。通过各级政府和专业人士的齐力整治,巢湖已逐渐恢复至最初的美丽景象。水清了,岸绿了,久违的鸟儿重新飞了回来。除了巢湖湿地资源记录的植物数量由2013年的211种升至275种之外,沿岸有记录的鸟类总数也达到了381种,东方白鹳、青头潜鸭、黑脸琵鹭等国宝水面追逐嬉戏的场景又重现巢湖。绿色美丽合肥,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也是行动者。巢湖环境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各界人士一致努力的结果,接下来请你以小小观察员的身份,完成以下探究。PAGE11PAGE11第一课时(一)作业内容

水平一1、巢湖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相信细心的你在这趟旅程中一定会观察到多种多样的生物和非生物。而观察法是生物学中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关于观察法的要求中,描述不正确的是()B.要有计划和准备C.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D.必须借助观察工具2、当你来到巢湖欣赏到以下景色,下列的哪个选项属于生物()A.环湖船只B.落日余晖C.艳丽的郁金香D.平静的湖面3、下列各种关于巢湖的生命现象中,能体现生物繁殖现象的是()A.郁金香慢慢长大B.大鱼吃小鱼C.雏鸟破壳而出D.秋天树木落叶4、巢湖银屏山景区山崖上的千年野生白牡丹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花”,而人工栽培的牡丹花有红色、粉色、黄色和复色等。下列哪一种描述能够解释牡丹花具有多种颜色的现象()B.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马上缩成一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由细胞构成6、下面是生物的特征,请选出以下成语所描述的是生物的哪个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看见鸟妈妈在喂养小鸟 b.生物能进行呼吸鱼儿时不时冒出水面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无细胞结构水平二黄山雄踞风景秀丽的安徽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山之巧“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1、下列各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A.金钱豹、杜鹃花、手机病毒、鼠妇B.画眉鸟、奇石、梅花鹿、穿山甲C.仙人掌、含羞草、黄山短尾猴、瓢虫D.机器人、娃娃鱼、水杉、迎客松2、黄山的某景区内,一只雌野鸭带领几只小野鸭正在水中觅食,看到游人接近的生物基本特征是()A.生物能繁殖后代B.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C.生物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①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②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③生物能运动B.②① C.①③ D.③②4、中国古诗文或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遗传现象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1)图A所示的生物学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2)图B所示的生物学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举出植物具有此项特征的一个实例: 。(3)人体出汗(图C所示)、排尿和呼出气体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请你举出植物具有此项特征的一个实例: 。水平三生物的所有特征,并用概念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吗?如果你有疑问,可以扫描右方的二维码给你提供一些思路。(二)时间要求:15分钟(三)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水平一1、D2、C3、C4、B5、C6、cabd水平二1、C2、B3、B4、C5(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受到刺激会收缩叶片(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树叶从树上脱落水平三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合理即可,对概念图的评价可以参考以下评价量表。概念图评价量表维度评价指标自评互评师评科学性(301.全面反应主题的内容2.文字表述准确、清晰3.概念之间的关联词使用恰当规范性(301.主题中心突出鲜明2.层次清晰合理3.布局合理,书写工整逻辑性(201.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2.各分支内容与主题关系密切创新性(201.色彩丰富、美观(四)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水平一第1至61考察学生对生物科学探究方法的初步掌2题考察生3-6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前6题为简单理解,整体难度较低。水平二第1至5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对语文学科的文学素养的积累都是不小的考验。第5题,解的内容有较强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五)学习记录卡学习内容:时间:姓名:自我记录在学习本课时前,我对“生物的特征”的认知:尝试描述生物的特征之间的关系:学习了本课时后,我对“生物的特征”的认知:在本课时学习中我认为最难理解的内容及原因举例说明如何区分生活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第二课时(一)作业内容

水平一1、小明在研学旅行中,在巢湖边发现了一些生物,他将所观察到的鲫鱼、金鱼、鸭子、虾分成一类,将松树、柏树、山药、月季花分为另一类,请问他的分类标准是()按照生物形态结构特点进行分类B、按照生物的用途进行分类按照生物生活环境进行分类D、按照生物的数量进行分类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巢湖周边的生物,发点进行的分类,其中正确的是()A、苔藓、鹭鸟、潮虫、银鱼;各种树木花草B、苔藓、潮虫、鹭鸟;银鱼、各种树木花草C、苔藓、鹭鸟、银鱼;各种树木花草、潮虫D、苔藓、各种树木花草;鹭鸟、潮虫、银鱼3、花塘河是流入巢湖的支流之一,湿地面积达480多亩。如今花塘河湿地公园类乐园”,研学活动中同学们也拍摄了许多照片。(1)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是在什么样的地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如海洋、淡水水域、陆地等)?该水域有什么特点?(2)如果将题干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做?写出你的分类依据:列出你的分类结果:水平二A、短尾猴B、穿山甲C、迎客松D、带鱼2、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活动中,生物学习小组对所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方法有:、 、其他生物、 。(如玉米、水稻、小麦) (如猫、狗)等。3、下面是生物兴趣小组调查黄山周边生物的经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和 ,制定合理的 。A、发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先记录下来,将其拔出来带回家B、花丛中的一只蝴蝶,可是逐渐飞远了,也要把它记录下来C、自己的调查记录中有短尾猴,其他同学都没有,把它删掉D、发现一只大老鼠,太恶心,不记录这体现了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4)调查结束后,同学们脸上冒出薄汗,这体现了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5)某位同学把自己调查到的部分生物进行了简单分类,如迎客松、杜鹃归为进行分类的。(6)在比较杨树、杜鹃树叶的区别时,某同学借助了放大镜工具。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称为 。水平三树林、公园的某个花坛等等。一、调查目的:1、记录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组成2、初步学会调查方法3、尝试对所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4、记录生物的生活环境二、材料用具:笔、调查表、放大镜、照相机等三、方法步骤园等等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2、分组。(6人一组,确定一人为组长)3、设计调查路线。(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且安全的路线)4、调查记录。(沿着事先安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如实记录)5、归类。(将全组调查的生物按照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归类)引导学生阅读P11最后一段文字了解将生物归类的方法[总结]生物的归类有多种,如: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种;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6、整理资料。(将归类好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提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调查表认真记录所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如下表:调查人班级调查地点调查时间天气状况生物名称数量生活环境(二)时间要求:15分钟(三)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水平一1、A2、D(2)分类依据:按照形态结构特点水平二1、D动物(2)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作物家禽家畜宠物调查对象调查方案(2)B (3)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4)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5)形态结构特点(6)观察水平三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活动评价表评价水平划分调查记录学生表现描述水平一一般通过调查能说出该环境中生物的组成水平二良好合理的设计调查方案,统计出该环境中生物的组成并记录,能对所调查的生物进行简单地分类。水平三优秀科学的设计调查方案、实施调查并认真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不同角度对所调查生物进行分类。(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时作业以巢湖为真实情境背景,要求学生能掌握调查工作的一般方法。时也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奠定良好的基础。(五)学习记录表学习内容:时间:姓名:自我记录在学习本课时前,我对“调查工作的一般方法”的认知:基于本课时已学习的内容制作调查表:学习了本课时后,我对“调查活动”的认知:在本课时学习中我认为最难解释的内容和难解释的原因:举例说明如何将课时学习的内容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第三课时(一)作业内容

水平一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巢湖景观调查员的身份,来完成以下探究任务。1、巢湖是安徽省最大的淡水湖,湖中生活着大量的生物。而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这说明影响植物的分布的因素是()A.光B.温度C.水 D.空气2、狼牙鱼曾在巢湖入侵势头凶猛,甚至一度泛滥成灾。入侵巢湖后,狼牙鱼繁了大量狼牙鱼种群,影响对湖虾的捕捞量这个事例说明(A.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生物能够影响生物D.生物对环境的刺激做出了反应3、巢湖风景如画,宋代诗人王之道游览后作“遐想清游意欲飞,巢湖西畔碧山相符合的生物学现象是(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水平二是四种鸟类的足,最可能是啄木鸟的是().C. D的苗木遮阴,冬天将部分花木搬进温暖的花棚,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清除杂草能有利于花草树木更好地生长,说明杂草与种植的花草树木存在关系。如果不及时给花草树木浇水和施肥,则会生长缓慢、植株矮小,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2)夏天,给新移栽的苗木遮阴;冬天,将部分花木搬进温暖的花棚。说明生物。(3)炎热的夏天,同学们会在高大的树木下乘凉读书。大树下凉爽,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什么关系? 。(4)校园中的植物根系一般较浅,但沙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从骆驼刺的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来看,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什么关系? 。(二)时间要求:15分钟(三)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水平一2、C 3、D水平二2、(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环境影响生物(3)生物影响环境(4)生物适应环境(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识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应用这些基本知识对一些环境现象分析解释。(五)学习记录表学习内容:时间:姓名:自我记录在学习本课时前,我对“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认知:基于本课时已学习的内容绘制概念图:学习了本课时后,我对“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认知:在本课时学习中我认为最难解释的内容和难解释的原因:举例说明如何将课时学习的内容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第四课时(一)作业内容

水平一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通常涉及六个步骤,其中第一步是()B、作出假设C、制定计划 D、实施计划2、(1)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有提出问题、、制定计划、 、得出结论、 。(2)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你提出的问题是??(4)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水平二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一般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开始B.假设必须与事实相符C.对照实验中除实验变量相同外,其他因素应该不同D.增加重复次数可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2、某校一生物兴趣小组发现,巢湖边积水中孑孓(蚊子幼虫)大量浮在水面,他们推测这种现象跟空气或光线有关,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一段时间后水面,横放水中时阻碍孑孓浮上水面)PAGE21PAGE21组别孑孓数(只)光线细密铁丝网实验结果上浮数只死亡只数甲20光照竖放乙20光照横放不统计丙20黑暗竖放;甲组和乙组除了变量不同以外,其他。(2)实验中每组需要20只孑孓而不是1只孑孓,原因是为了 。(3)若甲组上浮孑孓数目明显多于丙组上浮孑孓数目,则说明 对孑孓浮出水面有影响。水平三蚊子一般在夏季活动,冬季很少出现。这一现象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能查阅相关资料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二)时间要求:15分钟(三)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水平一1、A2、(1)作出假设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2)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3)光照(4)减少实验的误差水平二1、D2、(1)空气相同(2)避免偶然性(3)光水平三提示:利用检核表进行自主检测,并如实评价。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价结果是否提出问题能提出温度是影响孑孓发育为蚊子的因素作出假设温度是影响孑孓发育为蚊子的因素制订计划确定实验变量为温度,设计对照实验除温度条件外其余条件均一致实施计划观察并记录不同温度下孑孓发育为蚊子的数量得出结论室温25℃比室温低于10℃时孑孓发育为蚊子数目多温度影响孑孓发育为蚊子表达、交流写出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五)学习记录表学习内容:时间:姓名:自我记录在学习本课时前,我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认知:基于本课时已学习的内容绘制概念图:学习了本课时后,我对利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设计实验的认知:在本课时学习中我认为最难解释的内容和难解释的原因:举例说明如何将课时学习的内容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第五课时(一)作业内容

水平一完成下面问题。1、下列是你所观察到的景象,哪个选项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呢?( )A.巢湖中所有的鱼 B.温暖明媚的阳光 C.银屏山上的牡丹花 D.姥山岛风景区2、下列有关巢湖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B.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确打“√”,错误打“×”)(1)从组成上看,生态系统包括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 )(2)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以及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动物。( )(3)鸟儿在森林中捉虫,鸟儿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4)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尸体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细菌、真菌等分解者能将尸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 )作用。(2)由于近年来巢湖蓝藻水华频繁暴发、水质不断恶化、鱼虾大量死亡,大量的动物尸体会造成 大量繁殖,从而发出阵阵腥臭。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哪些非生物成分会影响鱼虾的生存 水平二长江江豚是一种哺乳动物,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可通过回声定位来探测环境、进行捕食,食物包括青鳞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以及虾、乌贼等。但由于大量生活、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使长江流域90%以上的湖泊呈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导致鱼虾大量死亡。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进行的过度捕捞使鱼类资源进一步枯竭。长江江豚数量的减少反映出长江生态的严重失衡,对长江环境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进行保护势在必行。2020年,长江开启了“十年禁捕”。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开始施行。长江的未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让我们共同为长江流域科学、绿色、高质量的发展助力。1、长江水域环境中生活着水生的植物和动物以及其它小生物。长江水域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原因是( )A.动物会释放二氧化碳 B.植物能为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D.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A.长江生态系统就是生活在长江水域内各种生物的统一整体B.生态系统可大可小,一块农田、一片森林等,都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C.长江生态系统就是生活在长江水域内所有江豚与非生物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D.长江生态系统就是生活在长江水域内所有鱼与非生物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 和 。(2)图中D为小型鱼类,主要以C,一种小型虾为食,若工业废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铅、铝、汞等重金属)被大量排入江中,导致C的大量死亡,D这种小型鱼类的数量。(3)人类活动对长江生态造成的影响,还需要我们采取措施进行弥补。请你提出一条保护长江江豚的具体措施 。4、如图为生物兴趣小组在调查长江周边某一陆地生态系统,根据其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所绘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A、F、E与B之间的关系是 。B与C的关系。与D的关系是 。D与E的。(2)由上述可知,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起着不同的作用,你能尝试用简单的图示描述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相互之间的关系吗?水平三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密不可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探究,实验方案如下:方案一:将杨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恒温培养。方案二:取杨树和枫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恒温培养。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2)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方案 ,原因是该方原则。(3)在两组实验的恒温培养过程中,方案一的甲组和方案二的丙组中杨树叶腐烂,其他组别无明显变化,则说明 。(4)兴趣小组有同学发现落叶在冬天的分解速度比夏天要慢,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呢?请你和你的小组设计出一份合理的实验并进行探究。扫描上方二维码,了解更多关于微生物的(二)时间要求:15分钟(三)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水平一2、D 3、× √ √ √ (3)温度、空气、光(合理即可)水平二1、D 2、B 3(1)非生物分解者(2)减少D以C为食,C减少D由于缺为B被C被D分解动、植物尸体后得到的物质回归土壤和环境4(2)水平三(1)细菌对植物落叶有分解作用吗?(2)一 单一变量(3)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4)设计思路:确定实验变量为温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设计对照实验。取同一地区的杨树叶适量,均匀分成甲、乙两组,及时添加蒸馏水保持湿润。甲组置于低温环境,乙组置于较高的室温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的评价可参考一下评价量表。实验评价量表评价内容自评师评设计实验方案时:是否准确选定实验变量是否正确设置对照是否保证单一变量是否具备可行性进行实验时:是否有明确的小组成员分工是否可以正确、规范地使用放大镜等实验仪器是否可以客观地记录现象实验结束后:是否可以客观分析,得出结论是否可以科学、完整地完成实验报告是否积极与他人交流,反思实验的优势与不足建议评价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四)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水平一第1至4题以巢湖生态系统为背景,考察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网的前提。至另一个水域生态系统,学会对知识进行迁移学习。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1、2两题,考察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的理解、运用。第3题以4题主要考察学生之间关系,理解、应用概念构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关系模型。水平三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是任何科学探究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五)学习记录卡学习内容:时间:姓名:自我记录在学习本课时前,我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认知:基于本课时已学习的内容绘制概念图:学习了本课时后,我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认知:在本课时学习中我认为最难解释的内容和难解释的原因:举例说明如何将课时学习的内容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第六课时(一) 作业内容

水平一1、图一是安徽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调查巢湖湿地公园生物时拍下的一张东方白鹳美,东方白鹳素有“鸟中熊猫”之称,它们喜欢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这其中涉及到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A.小鱼→东方白鹳B.绿色植物→小鱼→东方白鹳C.阳光→绿色植物→东方白鹳→小鱼D.东方白鹳→小鱼→绿色植物2图二是安徽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调查巢湖生态系统时制作的部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几条食物链()A.1条B.4条C.6条D.8条3、早些年大量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以及沿湖附近的农田施用的化肥农药未经)A.水草B.螺蛳C.青蛙D.东方白鹳4、有些人喜欢吃野生青蛙,每年春夏季节巢湖湿地公园附近都发现有人大量捕捉青蛙,这种做法会产生什么后果?水平二年9月28日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历圆满完成考察并返回,了多项科研成果。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求。“黄河宁,天下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1“黄河宁,天下平”,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生态系统的维护,黄河和两个组成部分。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2、图二是安徽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调查黄河生物得到相对数量关系,请根据图表写出食物链:。如果沿河的渔民大量捕杀生物甲短时间内生物丙数量会。3、去北极科考的人员,回来时不仅要将垃圾带离,还要将自身产生的粪便一同带离,这是因为北极生态系统中 很少,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4、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中学生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发展?。其中的生物,尝试绘制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网。 水平三材料一:2018年5月15日历时370天的“月宫356”实验实验了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循环运转,是世界上历时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且保持了志愿者人员的身心健康,对于人类实验在地球外长期生存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材料二:美国科学家汉生发现,小虾、小藻及蜗牛等在一个透明封闭的系统内可以生存一段很长的时间,这个封闭的系统其实就是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小型生态系统。对此我们也可以模拟一个水生生态系统,你需要用到材料有自然环境的水本瓶、大可乐瓶或医用葡萄糖注射液瓶)、凡士林。1、在开始制作水生生态瓶前,请你思考加入瓶中的生物成分各自有什么作用?。2、可以用自来水替代自然环境中的水吗?为什么?。3、为什么生态瓶要封闭起来?。4、除了上述水生生态瓶的制作外,还有很多类型的生态瓶,比如陆生类型,请你利用家里的材料,模拟你熟悉的生态系统制作一个生态瓶,做好记录并分析 (二)时间要求:15分钟(三)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水平一1、B2、C3、D4、青蛙以昆虫为食,大多数昆虫都是以植物为食,因此大量捕杀青蛙会使害虫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粮食减产。水平二1、属于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2、增加3、分解者自我调节4、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积极植树造林;加强环境保护,防治污染等。5、绘制合理即可水平三1、自然环境水可以为生态瓶提供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水藻是生产者,为生态瓶提供物质和能量,水生小动物是消费者,促进生态瓶中物质和能量的传递。2、不可以自然环境的水不仅仅提供水还有分解者评价检核表检核表现多元评价(完成用√,不能完成用×)自评师评1.选择合适的玻璃瓶2.加入适量生长良好的水草;3、加入生长良好的水生小动物;4、加入合适的沙子或者泥土;5、加入合适的水;6、保证生态瓶是密封状态7、保证生态瓶得到合适的阳光;8、准确认真完成每天的记录;9、对生态瓶的成败分析合理;10、能分析出小生态瓶维持稳定的原因。反思意见:3、生态瓶内的食物及气体皆可以不断的循环使用,因此生态瓶是密封的。4、分析记录合理即可。针对制作并观察生态瓶的作业可以利用下面评价检核表进行检测(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断积累,以及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影响,侧重基础巩固。趣。PAGE31PAGE31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五)学习记录表学习内容:时间:姓名:自我记录在学习本课时前,我对“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的认知:基于本课时已学习的内容绘制概念图:学习了本课时后,我对“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的认知:在本课时学习中我认为最难解释的内容和难解释的原因:举例说明如何将课时学习的内容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第七课时(一)作业内容

水平一1、巢湖素有“八百里湖天”的美誉,犹如一块宝石镶嵌在江淮大地。(1)巢湖属于。A.海洋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2)巢湖所处的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成分组成。近几年夏季由于高温,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巢湖出现了严重的蓝藻爆发问题。蓝藻是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填“生产(3)当蓝藻大量繁殖时,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会迅速降低,会导至鱼虾、螺蛳等水生物的死亡,使水体遭受污染,进而影响其它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存。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由上述材料可知它是一个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2、安徽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地跨长江、淮河南北。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组成。境内的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新安、庐州、皖江四大文化圈。(1)安徽省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四种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和沼泽蓄洪抗旱的作用,湿地生态系统有之称。(2)安徽合肥市区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人口密集,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它属于生态系统。A.城市B.森林C.草原D.农田(3)由此可见安徽由多种生态系统组成,世界上所用的生态系统构成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范围包括大气圈的,水圈的,岩石圈的。水平二1、安徽的省会城市合肥地处江淮丘陵,北起舜耕山,南至巢湖盆地周围,大部分地域岗冲起伏,垄畈相间,土地类型多样,拥有不同种类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合肥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巢湖湿地生态系统多沼泽,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肺”的美称。B.大蜀山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自我调节能力强。C.城市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丰富,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D.乡下的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较强。2、紫蓬山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紫蓬镇南,自清代便有“庐阳第一名山”之称,拥有各种植物470多种,它属于。A.城市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生物。C.生物圈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无需保护。D.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物质。4、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多的河流之一,长江鱼类400多种,170多种为长江特有,占我国淡水鱼总数的48%,大大超过我国其他江河的淡水鱼种类数。为解决此前长江的无鱼之困,农业农村部下发公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关于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属于海洋生态系统。B.长江四大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生物圈是统一的整体,长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势必会影响其它生态系统。D.长江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数量保持不变。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拥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请分析回答关于黄山的相关问题。(1)黄山林区属于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填定的太阳能。(2)森林的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说明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是一个统一的整体。(3)近年来森林砍伐、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黄山市也出台了景点“轮休”等各大措施保护黄山的生态环境,对此你怎么看?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通过实际行动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州市南谯区琅琊古道30号,主峰小丰山,海拔317米,总面积240平方公里,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 (1)上图为琅琊山生态系统中的某个食物网,其中生产者是,猫头鹰和蛇的种间关系除了捕食还有。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食物网还缺和。(2)琅琊山林场属于生态系统,深秀湖属于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是最大的生态系统。(3)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4)琅琊山风景区由于旅客数量增加,水循环受阻以及工作人员疏忽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请你从保护生态系统的角度谈谈该如何保护琅琊山的生态环境,还游客一片碧水青山。调查:家乡的生态系统

水平三有哪些不同的生态系统?同学们,快快拿起相机照出你眼里最美的景色吧!扫描二维码,上传你眼中的家乡生态系统吧!思考:你照片里的风景是一个生态系统吗?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请制作一份家乡生态系统的分析报告上传至相应的QQ群(要(二)时间要求:15分钟(三)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水平一(2)非生物生产者(3)生物圈统一(2)A(3)生物圈底部大部表面水平二1、B2、D3、B4、C生产者(2)联系生物圈(3)言之有理即可竞争分解者非生物成分(2)森林淡水生物圈(3)生态平衡自我调节(4)言之有理即可水平三提示:分析报告要求有图片,问起表述,图片清晰,文字表述条理清楚,美观大方。可以利用下面的评价表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多元评价(能够完成打√,不能够完成打×)自评师评图片清晰有详细的文字分析能准确分析家乡的生态系统比较生态系统的不同分析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报告设计合理,美观大方(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水平一第一题以巢湖为背景考察学生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相关知识,意在与家乡熟悉的生态环境相结合,学会分析周边的生态系统并掌握生物圈的相关知识,第二题以整个安徽省为背景考察学生对生态系统特征,生物圈范围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二第1、2、3、4题通过选择题的练习,检测和巩固了学生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概念的理解,第5、6题分别以黄山和琅琊山为背景以综合填空题的形式在帮助学生巩固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相关知识的同时与前面所学知识相联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水平三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一样的特点,通过给家乡拍照调查家乡的生态系统,了解不同种类的生态系统及其特征,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学习、思考。(五)学习记录卡学习内容:时间:姓名:自我记录在学习本课时前,我对“生物圈中各种生态系统”的认知:基于本课时已学习的内容绘制概念图:学习了本课时后,我对“生物圈中各种生态系统”的认知:在本课时学习中我认为最难解释的内容和难解释的原因:举例说明如何将课时学习的内容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目标1、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观察、对比,归纳概括生物的基本特征。能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根据特征区分生物和非生物。2、能自主完成相关调查活动,合理分工,做好调查记录并分析评价调查结果;能描述并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3、能举例说出环境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适应和影响环境;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用恰当的方式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5、能阐明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伴随食物链和食物网存在生物富集现象。6、根据生物的营养关系,能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分析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联动的数量变化情况,认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并完成跨学科实践活动。7、能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说出其特点;阐明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的生态系统;认同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产生影响,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能依据所学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特性等相关知识,进行实践应用。(二)单元知识整合要求:复习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画出本单元思维导图。1、参考案例2、思维导图3、思维导图评价量表维度评价指标自评互评师评科学性(30分)1.全面反映主题的内容2.文字表述准确、清晰3.概念之间的关联词使用恰当规范性(30分)1.主题中心突出鲜明2.层次清晰合理3.布局合理,书写工整逻辑性(20分)1.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2.各分支内容与主题关系密切创新性(20分)1.色彩丰富、美观2.有跨学科的知识、观点和方法融合4、实施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开展评价、交流展示。(三)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Ⅰ、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水平一1、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能歌善舞的机器人B.从小长大的钟乳石C.枯木上生长的蘑菇D.迅速传播的电脑病毒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观察法B.实验法C.比较法D.调查法3、一头巨鲸一次可吸入15000升空气,一次呼吸后能潜入水中20-60分钟,当气。这说明()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①空气②水分③杂草④青蛙⑤田鼠⑥温度⑦土壤⑧瓢虫⑨蚜虫A.①②④⑤B.①②⑥⑦C.③④⑥⑨D.②⑤⑦⑧5、我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中,对菜地的管理有“有草锄之”的论述。种菜要除草,因为杂草与蔬菜之间的关系是()A.竞争B.合作C.寄生D.共生6、苏辙有“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的诗句。下列选项中,与该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致的是()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B.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C.蚜虫的滋生造成小麦减产D.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20.98382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白云山风景区B.鸣春谷的黄腹角雉C.金液池的湖水D.云台广场的大王椰子和无机盐等,请问它属于生态系统中的()B.消费者 C.分解者 D.都不属于9、汞是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被分解和排出的物质。在一个受汞污染的水域中,发现有甲、乙、丙、丁四种具有捕食关系的生物,经检测,它们体内残留的汞含量情况如下表,那么四种生物之间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生物甲乙丙丁汞的相对含量(mg/Kg)0.037.000.4981.00A.乙→丙→丁→甲 B.甲→乙→丙→丁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可通江达海。如图是巢湖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A.该食物网共包含四条食物链,每条链的起点都是水生植物B.虾是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均处于第三营养级C.若浮游动物的数量大量减少,短期内会引起虾的数量增多D.该食物网中浮游动物和蟹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11、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各有不同的特点,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其中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功能,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12、2021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中国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列措施不符合此理念的是()A.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行动,为生物构建更多更好的生存环境B.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C.加快经济发展,将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D.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对濒临灭绝及珍稀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13、校园是我们认识生物最好的场所,下面是某同学调查自己校园内生物的经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前,首先要明确和,制定合理的。(2)在调查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发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先记录下来,将其拔出来带回家B.花丛中的一只蝴蝶,飞到校园外去了,也要把它记录下来C.自己的调查记录中有麻雀,其他同学都没有,把它删掉D.在灌木丛中发现一只大老鼠,太恶心,不记录(3)调查时,丽丽发现一株含羞草,她用手轻轻触碰,含羞草的叶片就合拢了,这体现了生物具有的特征是。(4)调查结束后,同学们脸上冒出薄汗,这体现了生物具有的特征是。(5)某位同学把自己调查到的部分生物进行了简单分类,如杨树、石榴树归为一类;青蛙、蟋蟀归为一类;蘑菇、木耳归为一类,请问他是按照进行分类的。(6)在比较杨树、石榴树叶的区别时,某同学借助了放大镜工具。这种科学探究。畜粪便、枯枝败叶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经过一定方式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枯枝败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肥料需经(填生物种类)的分解作用完成,这不仅净化了环境,而且使生物圈中的得以周而复始地循环。(2)从食性上看,人属于性动物;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是逐级递减的。因此,多食用(肉类/粮食)制品能够缓解全球粮食危机。(3)传统杀虫剂中的有害物质会在消费者体内富集,就上图而言,对的危害最大。近年来,人们更多地采用生物方法来控制农业害虫,该防治方法的优点是(4)“无废弃物农业”在能量利用上的优点是,请再列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实例:。水平二1、2021年6月1日清华大学迎来了中国首个机器人学生,她是一位女生,名叫华智冰。她的智商和情商超高,不仅颜值出众,还很有艺术细胞,能绘画,能题诗,还能创作音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她是生物,因为她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B.她是生物,因为她有超高的智商和情商C.她不是生物,因为她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D.她不是生物,因为她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树干,树叶就会微微颤抖,下列生理现象中与这种现象体现了同一生物特征的是()A.人的手碰到滚烫的馒头后立即缩回B.海里的鲸鱼每隔一段时间会浮出水面C.鸡蛋孵化21天左右会有小鸡破壳而出D.雨后的竹笋每天最快可增长三十厘米3、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进行了发布,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了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下列选项中,与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A.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B.观察人体中的基本组织C.测定一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D.调查国内新冠患者治愈总数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影响藻类的分布。A.温度B.阳光C.水分D.无机盐诗句,下列诗句中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苔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