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平台支持下的劳动教育实践_第1页
智慧教育平台支持下的劳动教育实践_第2页
智慧教育平台支持下的劳动教育实践_第3页
智慧教育平台支持下的劳动教育实践_第4页
智慧教育平台支持下的劳动教育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教育平台支持下的劳动教育实践加强劳动教育推进“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基于高中寄宿制学校实施“劳动教育”中普遍存在时间、地域、师资及技术等多方面的实际困难,通过智慧教育平台支持下的“劳动教育”实践,表现出资源的丰富性、沟通的便捷性、反馈的及时性、评价的全面性等优点,也能保障广泛的涵盖面和有效的互动性。尤其是可以有效整合资源,保障家校的有机衔接和沟通,建立系统的活动媒介,达到家校共育的效果。本案例探讨了基于智慧教育平台的支持,实施劳动教育的基本实施过程和方法,取得的一些成效和进一步实践探索的方向。一、背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高级中学,是1999年创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寄宿制普通高中,是“宜昌市示范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429人,66个教学班级,3300名学生,绝大多数学生来自乡村和城郊。学校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修齐治平、尚雅至善”的校训,努力构建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修雅绿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示个性特长的机会,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结合,推动“五育并举”的全面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和教师一直在不断探索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的有效方法。“五育并举”开启了劳动教育的新时代。中学生核心素养提出,要通过加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在主动参加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等实践创新中,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努力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校情实际带给劳动教育的新应对。一是学校受到关于劳动教育的场地、资源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二是关于劳动教育方面的专业师资和技术指导的匮乏;三是学生对于参加劳动教育的意识不足;四是部分家庭对于培养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意识不强。智能技术带给现代教育的新冲击。一系列高效、快捷、精准的教学方式的改变给以学校为主阵地的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一场教师迫于形势的自我变化和学校应时而变的教育变革扑面而来。目前学校达到了“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众服务平台)建设的要求。校园网万兆接入夷陵智慧教育专网,千兆到校园任意楼栋(层)及办公桌面,所有教室均配备交互式一体机及智慧黑板,教师实现一人一机。高清安全监控、精品录播教室、无线电屏蔽系统和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等各种应用项目初具规模,以钉钉平台的管理实现了校园办公和家校共育网络化,为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二、课程设计(一)统筹课程规划结合高中生的可利用时间、家庭分布、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以及高中劳动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学校可利用的资源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安排课程时间,建立系统的课程内容。根据资源环境及技术指导等诸多因素,把劳动课程统筹为家庭课程、学校课程和社会课程三类,根据不同类别制定不同的实施目标,规划不同实施方式和评价体系。家庭课程实施路径:资源学习--动手实践--作品推送--评价分享。突出“自主+创新”的理念。本课程的实施,学校制定方案,指导整体的实施内容和方向,通过班级平台线上发布学习资源,或者推送资源平台,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规划劳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然后创作作品、分享作品、获得感悟。家庭课程基本内容:美食烹饪、居室整理、手工制作、花卉种植、果实采摘、环境保护、体验父母的一天等内容。学校课程实施路径:明确标准­--探讨方法--合作实践--评价反馈。突出“智能+技能”的理念。学校课程分“社团劳动课程”+“常态劳动课程”两类,也是“特长爱好”+“基础任务”的体现。在劳动体验中,结合智能信息化资源的方法和学生已经具备的劳动技能,合作高效完成劳动任务。学校课程基本内容:一是社团劳动课程:花の语社(花卉)、人间滋味美食社、泡菜制作社、茶艺欣赏社、手工制作社、木工制作社等。二是常态劳动课程:清洁大扫除、班级劳动周、学校文化节—美食节、垃圾分类等。社会课程实施路径:挑选类别——参与准备——劳动体验——感悟收获。突出“动手+动心”的理念。学校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发布不同的劳动任务,如清扫垃圾、不文明行为劝导、采茶的一天、给福利院老人送温暖等,同学们选择团队和承担角色,参与体验,感受服务社会的崇高和幸福,建立肩负社会责任感的正确价值取向。社会课程基本内容:志愿服务、公益宣传、研学旅行、学农劳动、工厂体验等。(二)整合劳动资源家庭资源:场地资源--庭院及阳台;工具资源--家庭农具;技术资源--父母分享、网络学习;学校资源:场地资源--花坛及盆栽;工具资源--基础工具;技术资源--教师特长、网络资源、专业知识、社会支援;教育基地:社区、柑橘园、福利院、茶厂、研学旅基地等;网络资源: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宜昌教育云、钉钉智慧校园等。(三)优化组织形式网络资源和自然资源相结合的整合方式。根据劳动课程规划和劳动课程设置,一方面线上线下多渠道多途径收集相关课程资源和整合利用;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利用网络平台资源进行沉浸式学习,提取有效资源,将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劳动过程中,保障劳动教育的顺利进行。多元评价和数据终端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结合课程建立的多维评价内容、多元评价参数和多样化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劳动课程进行过程性评价,同时,通过数据终端的原始数据记录,以及相关数据的收集,对劳动课程进行课程评价和对学生进行终结性的客观评价。自主劳动和合作劳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根据劳动课程的分类不同,家庭劳动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学校劳动课程和社会劳动课程主要以合作劳动形式为主。不同的劳动课程体现了培养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树立劳动品质等共性特征,也分别表现出自主参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协作共同发展的品质。三、实施过程(一)进行宣传倡议调查需求。通过问卷星或者钉钉问卷,根据现有现状调查教师和学生开设课程类别的实际需求和开展形式的最佳期待,为学校统筹构建课程提供参数。广泛宣传。公布课程类别和基本操作形式,以及评价方式等。发出倡议。根据劳动课程的时间、内容、场地、授课教师、范围参与等方面,利用微信或视频号、班级钉钉或微信或QQ群等公众平台,对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发出倡议,以期得到最大化的支持。(二)分歩系统实施建立明确的实施程序。根据基本资源和网络资源,结合学情校情实际,建立学校劳动教育的基本程序:学校发布课程类别—学生钉钉“轻松选课”—教师推送课程资源—学生在线学习—学生参与实践—学生分享作品—作品综合评价。坚持“学习、实践、展示”三步走。多渠道学习劳动知识。除了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劳动课程外,利用钉钉群、QQ群、微信群等平台推送优质的劳动视频、图片、文章、专题影片(如《大国工匠》)等课程资源,方便家长和学生灵活安排并提前学习相关劳动知识和技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为开展劳动实践做好准备。多形式开展劳动实践。根据劳动课程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劳动实践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文化节之“美食节”、定期的家务才艺比拼、不定期的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多形式的劳动实践增强劳动观念及意识,全方位体会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多样化展示劳动成果。一方面,利用线下宣传平台如黑板报、展示栏、显示屏等,展示优秀劳动成果和先进劳动个人,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利用QQ、微信、钉钉、美篇等智能平台,以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展示劳动实践过程、劳动作品及劳动感悟等,增强学生的劳动满足感和幸福感。(三)开展劳动评价根据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育人功能和价值,着眼于核心素养和“五育并举”的目标,注重评价的教育和激励功能,构建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如宜昌教育云、钉钉等)即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制定劳动过程评价及劳动结果性等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精神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多维度。根据家庭课程、学校课程及社会课程等课程分类,基于全方位劳动育人的理念,明确劳动教育评价内容包括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四个维度,每一个维度分别有三个方面内容(见图1)。主体多元化。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别,构建教师、学生、家长和校外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模式,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提高劳动教育的参与度。评价方式多样化。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用钉钉平台的劳动打卡,记录学生劳动频率。将劳动过程及成果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上传到钉钉班级空间,并通过钉钉评价功能及问卷调查等智慧网络平台对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成果、劳动感悟等方面,以展示、投票、点赞、评论等方式,进行在线评价和评选。涵盖语言激励、作品展示、现场比赛、体验评价等评价模式和“美食达人”、“花艺达人”、“茶艺达人”、“视频达人”等单项奖和“劳动小能手”全能奖等综合评价方式,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激励性功能和示范性作用,并将劳动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四、实施成效(一)创新点拓宽了劳动教育的课程资源。课前学生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育云平台以及各种网络平台进行课程相关资源的收集与自主探究、共享劳动资源,用线上获取的相关劳动知识指导线下劳动实践,有机结合,能有效巩固和构建人工智能时代下学生个体的劳动知识体系。创新了劳动教育的学习途径。对于高中生来说,劳动课程的相关学习内容,受时间、空间、工具、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具有教大的局限性和实施难度。因此,要深入开展劳动活动、探求劳动价值,就需要学生通过多渠道的学习途径和方式来实现,如建立网络、课本、家长、教师及专业技术人才等学习指导途径,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实操学习途径,落实创作、展示、评价等一体化的激励学习途径,使劳动教育的根本目标得到落实。(二)核心成果构建了家校间的共育模式。通过家庭劳动课程的开展,家长和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互动交流,学生提供网络平台的学习资源,家长指导学生实操知识,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规划课程、学生在线选课、教师推送资源、学生学习实践、家长指导反馈、作品展示互评”的家校共育基本模式。建立了多类别的课程体系。通过家校共育的“劳动教育”的新模式构建,形成了基于智慧平台支持下的“学校、家庭、社会”的系列劳动教育课程。如寒暑假进行的美食烹饪、花卉种植、居室整理、手工制作、“花之语—拓印”、体验父母的一天等系列家庭劳动教育等活动,形成了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的成果形式。实现了多学科的知识融合。智慧教育平台支持下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丰富,分享即时,互动便捷。对不同阶段的课程内容和同一课程的不同阶段进行系列化的安排。科学梳理和运用多学科知识,建立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融合的新生态,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三)基本收获实现了学科的融合教育,推动了“五育并举”的全面实施。劳动教育成为了实现“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需要学生们综合各学科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如“花の语”课程实施中的生物的酸碱性问题、播种时节的地理问题、作品的文学表达形式的语文知识、二维码制作的信息技术知识等等,都能够实现最充分的学科融合,落实“五育并举”。树立了家校的共育理念,建立了家庭课程的常态机制。传统的家校沟通如电话、微信等形式的一对一单向沟通,学生的覆盖面会有较大的影响;而线下的家长课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因规模大、涉及面广,也受时空限制。利用类似于钉钉这个快捷、高效的互通平台,以“劳动教育”为纽带,家长在学校课程的指导下,明确协同育人的意识,从态度上、技能上、程序上指导孩子,及时给与孩子鼓励和评价,督促和激励孩子们参与劳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劳动创新的意识;同时,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不断挖掘孩子参与劳动的合适机会,形成家庭劳动的常态机制,让家校共育的基本要求在无声无息中悄然实现。挖掘了教师的才艺特长,提升了教师工作的幸福体验。在实施劳动课程的过程中,除了专业教师外,大批具有特殊才艺和专长的老师们能够很好地发挥用武之地,在实现学科教学的价值之外,能够释放自己的才艺和专长魅力,让他们更充分体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促进了多维能力的深度发展。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深切体验劳动的艰辛,感悟父母养育自己成长的辛勤付出,激发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爱戴之心,很好地融洽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同学们无论是在学校的整体清洁卫生劳动活动中,还是像“花の语”之类的种植课程,都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装点校园,美化环境,从珍惜劳动成果到培养他们爱校、享受优美环境等的过程中,不断创造美、崇尚美、传播美,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在学生充分体验劳动过程、培养劳动品质的同时,充分利用教育智慧平台的丰富资源,进行沉浸式学习,系统掌握相关劳动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作品展示给学生提供了信息技术、摄影、文学、音乐、绘画等多技术的充分利用,多学科的融合教学让学生的身体、心理、价值观在劳动体验过程中不断完善,坚定目标追求,明确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发展了学生的多维技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